软文是写给谁看的呢?是潜在的消费者,是产品的特定受众。软文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宣传产品,是带来有效流量与购买。如果软文标题不能瞄准受众、明确卖点,即使噱头再足,也不免“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因此,吸引人的标题往往会瞄准受众、明确卖点。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确定受众群体,把握受众需求,突出产品卖点。
1.2.1确定受众群体
任何产品都有自己特定的受众群体,软文标题撰写之前应该先确定受众群体。然后根据特定的受众群体,有的放矢地设计标题。
有些人可能会说,这种方式把受众范围缩小了,可能会丧失某些潜在的受众。其实不然,特定内容的软文标题会聚拢特定的人群,从而产生共鸣,扩大共同的话题,带来更多的关注;同时,特定人群聚拢之后,还会使得一些貌似无关的人因好奇而发生最终的点击行为。因此,确定受众群体不仅不会降低软文本身的吸引力与影响力,甚至还会带来更多的流量与关注。
例如:《为天下父母带来子女教育良方》这则软文的标题,其确定的受众群体就是“天下父母”。看似限制了受众的范围,实则简单明确,更能引起受众的重视与传播。普天之下,谁又不是父母,谁又不会成为父母呢?寥寥无几吧!这则软文标题将受众明确地表达出来,为人父、为人母的人看到之后,自然会忍不住点击,了解其中的观点与看法。他们甚至还会主动将这则软文分享给自己的朋友,带来更多流量。如果这篇软文的影响够深,一些尚未成为父母的人也会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发生最终的点击行为。
1.2.2把握受众需求
成功的软文标题会让受众在看到之后,立即联想到自己,联想到自己的家庭,并意识到这篇软文可能与自我的社会或者家庭角色有关。如此一来,他们就会一步一步地读下去,这样的软文标题自然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学会把握受众需求。
怎样把握受众需求呢?除了在写作之前仔细分析受众的心理特点、消费特点,我们还可以在撰写软文标题时采用一些小技巧。例如,不要在软文中使用“我们”,而应该尽量使用“你”“你们”;再如,用“今天开始……”之类的关键词组成软文标题;当然,我们还可以用“你应该如何……”的方式建构标题。这样的方式就好似在与你的受众“打招呼”,这也是引人注意最直接的方法。
例如:《周鸿祎的葵花宝典,你敢照学吗??》这则软文的标题,加入一个“你”字,就好像与受众对话一样,引来了广泛关注。试想一下,如果把这则软文标题换成“周鸿祎的葵花宝典,我们敢照学!”,还会有这样的效果吗?很难,因为人们只关心和自己有关的事情,而若用上“我们”二字,即使受众还有这方面的需求,也会被“我们”二字阻挡到千里之外。“你”“你们”“今天开始”“你应该如何”这类的对话性词语和句式,能拉近受众与软文的关系,可以将受众需求与软文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亦是打造软文“吸引力”的“秘密武器”。
1.2.3突出产品卖点
每种产品的产生,都会经历不少的挫折,需要分析受众群体、受众需求,而这种产品肯定能打动一部分人。因此,我们在撰写软文标题时,可以针对产品的性质,提炼出产品的卖点,并以此打造标题。
这样的软文标题看似有些生硬,不够婉约,但往往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是因为,我们的读者不仅是读者,更是产品的受众,有着独特的消费需求。买冰箱是为了随时喝到冰饮料,看电视是为了打发无聊的夜晚,如果我们把产品所能解决的问题明白地写出来,自然能立刻引起受众的注意,带来有效流量。
例如:“新浪个人家园”平台的软文标题《心够大,来多少朋友都行》,明明白白地突出了“新浪个人家园”平台的特点,但丝毫没有引起受众的反感,相反还引来了许多的关注。软文一定要“软”,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可以在软文标题中突出产品的卖点。只要处理得当,即使软文中含有产品的名字,也依然会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果。
练习射击,一定要瞄准靶子,才能取得真正的进步。软文写作也是如此,要想精准地抓住受众的眼球,让你的软文在特定受众群体中产生不凡的影响力,一定要学会在软文标题中瞄准受众、明确卖点。
链接
软文标题要瞄准受众、明确卖点,但也不能为了突出“受众”与“卖点”,而循规蹈矩、一成不变。这样的软文过于死板,很难引起受众的阅读兴趣。产品的受众、卖点有限,因此大家写作的角度可能也会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学会用新颖的元素来博取受众的注意。
名人名言
庄淑芬
除做广告之外,广告人应对任何事物保有好奇心和创意动力。
庄淑芬,女,资深广告人。台湾东海大学历史系毕业,奥美中国整合行销传播集团首席执行长,奥美广告中国区总裁。2013福布斯亚洲商界权势女性榜前十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