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的曾鸣教授曾多次表达这样一个观点:“C2B是商业的未来。”他认为:“C2B的模式带来的消费者价值是个性化定制,这样才能避免同质化竞争,才能有差异化,才能有溢价,才能有真正的消费者忠诚度和品牌的黏性。”同样,软文营销也是如此,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个性化”是一种价值,将“个性化”当作一种身份的象征、一种“特立独行”的性格、一种“人无我有”的自豪感;同时,大多数的公司也都积极宣扬自己提供的商品是“个性化”的,我们只有紧紧抓住消费者的这一心理,对症下药,才能有所针对地提升我们的营销价值。
1.1.1什么是个性化?
所谓个性化,就是非一般普通大众性,它在大众化的基础上,添加了另类、独特、只为自己所有的内容,展现出别具一格的面貌。而对于当今社会来讲,个性化俨然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互联网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技术进步能够带来的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互联网能真正地让人进入一种“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的“个性化”状态。维特根斯坦说:“凡可说的,皆无意义。凡有意义的,皆不得不以荒唐的语言传递其意义。”“个性化”便是“荒唐的语言所传达”的最佳体现。
我们的软文营销也应当推崇个性化,在文章开头展现出个性化,展现出产品和品牌独特的特色,才能得到更多消费者的垂青。我们之所以认为“个性化”是好的,也许只是因为我们讨厌被“标准化”。从这个意义上讲,“个性化”是企业利用人在潜意识层面通过反叛寻求存在感的心态而进行营销的一种手段。“嘿,兄弟,难道你要穿×××那么没有个性的牌子吗?那么多人都穿的东西简直太没有个性了,你难道想被女孩子认为你很没有品位吗?”我们的软文开头,如果能够展现出一种大众所接受、所希望的个性,营销就可以更加顺利了。
1.1.2如何抓住个性化的“构建点”?
事实上,“个性化”从不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它只存在于由企业和消费者共同构建的话语体系中。他们说自己是个性化的,于是就个性化了。任何两种个性化之间的区别,其实就像白羊座和金牛座的区别一样,自己觉得挺与众不同的,其实世界上的白羊座有好多呢。只要企业能够抓住“个性化”的构建点,就能打开营销新局面。
例如:在一篇营销主题为《提高记忆力,增强自身活力》的软文中,开头这样写道:“奥巴马最开始经常苦恼于他的演讲应该如何开头,总觉得不够吸引听众。于是他的妻子就给他出了这样一个主意,开头就说‘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是躺在一个女人的怀抱里’,吸引了听众的注意力之后,再继续说‘这个女人就是我的母亲’,这样的开头就会很有杀伤力。按照妻子的建议,有一次奥巴马在演讲时果然这样说了,但是说完前一句后,所有人都看向他了,他却因为紧张而忘词了,于是他只好说‘可是,我好像忘了是哪个女人了’,结果引起听众哄堂大笑。”
这篇软文以一个故事开头,幽默中却不失机智地展现出其产品的“个性化”特色——提高记忆力,奥巴马忘词后巧妙化解尴尬,而营销者用其忘词的故事巧妙推广产品。
当然,虽然说开头应当追求个性化,但太过于“个性化”的软文开头方式,反而会造成消费者难以接受的结果。同时,个性化的心理暗示作用并非对所有人都有效。根据马克西姆·格拉德维尔的“引爆点”理论,只有“内行”才是真正的特立独行者,他们属于真正追求个性化的一小群人,“连接者”寻求的是相对于内行的同质化和相对于其他人的个性化,“推销员”寻求相对于内行、连接者的同质化和相对于大众的个性化。那么最终形成流行主体的大众呢?他们并不需要个性化,他们是前三类人意见的“跟风者”,他们消费的内驱力是从众,倡导一种“普遍的个性化”。如果商家仅仅把个性化作为一种营销的手段,如果消费者仅仅把个性化作为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这倒没有多少害处。但是如果把个性化作为一种商业战略,认为个性化是一种坚实的消费需求,那也许会让企业吃到一些苦头;毕竟,苹果、优衣库、星巴克、大众汽车这些行业龙头,可都是不太个性化的。因此,在“适度”的条件下,强调“个性化”的软文开头,在营销推广中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
链接
贾宝玉在评论大观园时提出,凡美,都必须“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好的软文开头就应当如同“凤头”一样,言简意赅,但无不闪烁着“机智”和“理趣”,拥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独特个性。
名人名言
吉田秀雄
广告是真与美的结合。
吉田秀雄(1903—1963年),日本广告鬼才,日本电通广告公司前社长。在任期间,电通广告公司发展成世界第五大广告代理商,他曾获得IAA(国际广告协会)第十三届年度大会功劳奖。在吉田秀雄的带领下,电通的营业额节节上升,尔后几年,电通借着这股东风,又乘上电视媒介的快车,更进一步确立了其在日本广告业中龙头老大的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