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弱势地位”显著改善,发展性功能稳步提升
从社会发展背景看,我国有着几千年“重学轻术”的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从教育模式看,长期以来“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观念主导着我们的人才培养工作。因此,职业教育很难登大雅之堂,既没有名分,也难成气候。现代职业教育引入我国已经一百三十多年了,其发端比普通教育还早,但发展步履之艰难,远甚于普通教育。在许多人包括部分教育决策人员的潜意识中,职业教育是低于普通教育的次等教育,是普通教育的补充。因此,在教育规划中,职业教育往往仅成为调节普通教育生源盈亏的缓冲系统,在招生和经费投入政策中,把职业教育放在保证普通教育需要之余的次要地位。这种状况,也代表了高职教育在相当长一段时期的发展境遇。
高职教育“弱势地位”的改善,首先来自于政府的推动和政策的主导。发达国家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政府的推动作用。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政府对高职教育的重视和支持力度显著加大,中央政府先后召开了4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3次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改革了高职教育管理体制,把举办、发展和管理高职教育的权限下放到省一级人民政府;不断增加高职教育招生指标,允许各类高职院校根据现有的办学资源自主招生等。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高职教育日益成为政府发展高等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时期,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最快、改革力度较大、取得成绩较为辉煌的重要时期,也是对高等教育发展政策制定和调整较为集中的一个时期。在众多的政策中,推进和加快高职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成为其重要内容之一。这表明,高职教育在政府教育政策中已经占有了一席之地,并正在从高等教育的边缘走向中心。正是由于政府教育政策的强力主导,才铸就了高职教育迅猛发展的新局面。
其次,高职教育“弱势地位”的改善还取决于高职教育发展功能的稳步提升。从教育的角度看,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是《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确立的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9.8%;2000年制定的《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中提出,到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将达到15%,在校生数达到1600万人。实际上,到2002年底,全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在校人数16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15%;到2005年,高校在校学生总数已超过2300万人,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21%。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高职教育在其中正在持续发挥主渠道作用。从经济的角度看,中国要成为世界制造工厂,要发展制造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离不开数以千万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离不开较高素质的劳动者。而我国技术、技能型人才在总量和结构上都严重短缺,已经成为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制约因素或“瓶颈”。因此,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把巨大的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特别是要加快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的技术、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是新时期高职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中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随着高职教育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教育越来越能适应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一些高等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能主动面对市场需求变化,优化教育资源,打造学校品牌和办学特色。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将高职教育的发展纳入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并在政策措施和资金投入方面给予了积极的扶持。这些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推进现代化、城市化发展进程中,都把高职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二、政策目标与发展方向渐趋明确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职业教育发展外部环境和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对职业教育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的认识不断提升,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指导方针也越来越明确。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调整中等职业教育结构,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1991年,根据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提出:力争在20世纪90年代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形式多样,又能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1996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提出:建立和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力争在“十五”期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05年11月7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在发展职业教育的指导方针上体现了几个方面的变化:一是性质转变,由单纯的职业教育自身发展问题逐步过渡到由社会经济对职业教育的驱动与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内动的结合;二是功能扩大,由类型系统建立、结构合理完善向自我发展、形成特色方向拓展;三是突出鲜明的时代性,由建立职业教育体系转变为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突出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性和国际性。
在政策目标上,面向21世纪的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任务主要为:一是要建立职业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即职业教育发展要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社会人才需求和就业方式的转变密切相连,把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转化为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二是明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特性: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结构合理,即职业教育的布局结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和区域结构要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的变化;灵活开放,指职业教育要面向社会,适应市场,实行灵活的学制,采用多样化的办学模式,形成职业教育开放办学的新局面;特色鲜明,是指职业教育遵循自身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规律,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专业特色、课程特色和培养模式特色等;自主发展,是指职业学校要根据市场变化和社会需求。充分发挥办学自主权,增强自主办学、自我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
为了实现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政府加大了对职业教育发展的主导性和支持力度。2003年,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交通部、卫生部等六部委共同启动了“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将全国二百五十多所高职院校和三百四十多所中职学校作为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性培养培训基地。2004年,教育部制定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实施“职业教育与培训创新工程”,强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和“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动职业教育,转变办学模式”。与此同时,教育部还将实施“试办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和“制造业高等职业人才培养工程”,计划在全国遴选建设35所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四十个左右高水平区域共享的高职教育制造业人才培养实训中心,力争在五年内,为国家培养30万制造业高级技术人才和20万软件“蓝领”人才。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从2002年起,教育部连续召开了三次高职教育产学结合经验交流会,分别研讨了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行业和领域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这些表明,高职教育的发展已由一般的倡导和规划阶段进入到了实质性有步骤的实际操作阶段。
三、多类型、多层次和多模式的办学发展格局逐步形成
20世纪80年代初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萌芽时期。职业大学最先举起发展高职教育的大旗。1980年到1985年,职业大学由最初的13所增至128所。这一时期,职业大学都是由地方举办,规模较小,办学模式和办学渠道单一,特别是由于受到国家教育政策和学校升格风的影响,加之发展高职教育的外部环境与条件的不成熟,一些职业大学发展定位不清,办学方向不明,职业大学的数量变化不定,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我国确立了高职教育以内涵发展为主的指导方针,制定了“三教统筹”“三改一补”等发展高职教育的政策,打破了“条块分割”的办学体制,推动了高职教育、高等专科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等三类有着各自发展历史和办学特点的教育形式;调整办学方向,形成合力,共同走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发展道路,初步形成了多类型的高职教育办学机构。
20世纪90年代末,政府明确提出要采用多形式和多模式来发展高职教育,由此,带来了高职教育在类型结构、层次结构和办学模式等方面的深刻变革,主要表现在:第一,类型结构。现阶段,举办高职教育的学校类型有职业技术学院、短期职业大学、普通高等专科学校、独立设置的成人高职院校、本科院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具有高等学历资格的民办高职院校以及部分重点中等专业学校等。到2007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就增加了202所,高职高专院校总数达到1314所,约占全国高等学校总数的68%。第二,层次结构。近几年来,高职教育在层次结构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少数本科院校举办了试点和示范性的应用技术本科(四年制或两年制专科起点本科);经教育部批准的53个国家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中,有22个是依托重点大学建立的,还开展了主要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研究生层次的培养工作。高职教育层次结构的拓展或高移,逐步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类型及体系特征。第三,办学模式呈现多样化趋势。与高职教育发展初期相比,目前各类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途径更为宽广。除原有的政府办学模式外,还有公办民助、民办、校企联办以及中外合作办学等多种模式;各类高等职业院校从隶属关系看,除少部分学校隶属国家部委和私营企业外,大部分归地方政府管理。这种办学机制,增加了办学主体的多元性,调动了地方政府办学的积极性。
四、规模快速扩大
20世纪90年代,是高职教育规模发展的重要时期,它在高等教育总规模中所占比例逐渐上升。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大幅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决定,并将招生计划增量部分主要用于发展高职教育。2002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要积极发展高职教育,有条件的市(地)可以举办综合性、社区性的职业技术学院。”1998年至2005年,全国高职教育招生数从43万人增长到268.1万人,在校学生总数从117万人增长到713万人。短短的7年时间,高职教育招生数和学生数分别增长6倍和7倍,分别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数和学生数的53.1%和45.7%,占有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五、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断深化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高职教育的发展正逐步由注重规模和数量的增长向更加注重特色和质量的提高转变。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和创新办学理念,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成为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旋律。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明确。这就是:①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②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③以“应用”为主旨,以项目课程为主体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④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重,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⑤强调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并认识到“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⑥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成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全面启动。从2000年起,国家相继启动了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和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建立了一批示范性办学基地。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教育部确定了415个精品专业建设项目,今后将以这些精品专业为龙头,带动各省市和学校开展专业改革试点。同时,还确定了近300门国家精品课程。推进教材建设,“十五”期间国家陆续出版了500本高职教育的精品教材,并引进了一批国外最成熟的优秀职业技术教材,丰富了我国高职教育教材的种类和内容。抓紧师资队伍建设,教育部已审批建立了52所国家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其中有22所是依托国家重点大学建立的,主要开展职业教育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师资培养;同时,还分别在天津和上海专设高职教育培训基地,开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批高水平的产学一体化的实验实训基地。建立健全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开展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并研究制定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等。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向纵深发展。在指导思想上,新的人才观念和办学理念正在形成。在办学方向上,高职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并以此来推进在办学思想、专业建设、管理模式和办学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在人才培养上,开展“定向”或“订单式”培养,走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相结合之路,实现双赢和共同发展。同时,实行更加灵活的学籍管理和教学管理制度,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以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并举。在学制改革上,高职教育学制逐步由三年过渡到两年,从单一的高中后教育尝试部分实行初中后五年制高职教育。这不仅是一个单纯的学制问题,实际也是一个导向和机制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