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勇搏杀、不怕牺牲固然是赢得战争的重要条件,但运筹帷幄、审时度势却是打赢任何一场战争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所以,即将加入毕业生大军中的你,也许在心中早已勾画好了未来。然而,你是否知道现实中自己将要面临的是何等严峻的求职考验?就业的竞争对手、身处的竞争环境、自身的优势劣势等,都是你需要详尽了解的情况。因此,就业前必须做好充分的规划和准备,否则,你想成功跨越的就业难关就会变得困难重重。
表1-1 2009—201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
“2008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结果显示,2008届全国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86%,这就意味着有74万多名大学毕业生在半年后仍然不能顺利就业,其中有5万多人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准备留学,另有近17万人已经放弃了求职和求学,还有52万人继续在就业战场上厮杀,争夺工作机会。因此,2009年实际求职的大学生超过610万人!而“十二五”期间,平均应届毕业生人数均超过700万人次。
700万!加上往届没有就业的,数字更为巨大。面对这令人瞠目的数字,作为其中之一的求职者,你是满怀信心,还是心存胆怯?
2013年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从2012年10月29日至2013年4月10日,被调查的2013届硕士毕业生签约率为26%,低于2012届同期11个百分点;本科毕业生为35%,低于2012届同期12个百分点;高职高专毕业生为32%,低于2012届同期13个百分点。就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而言,2012届大学生的90.9%比2011届的90.2%略有上升。
面对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同学们扪心自问:我是否已经做好了求职的准备?我是否真的清楚自己的竞争优势和职业目标?
延伸阅读
中国教育在线:江苏省2015届高校毕业生人数达55.2万
记者从省教育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江苏省2015届高校毕业生总数再创新高,但随着第三产业发展,就业需求总体旺盛。就行业需求看,建筑业用工需求下降最多,物流业则增加最多。
2014届毕业生工作找得咋样了?九成找到饭碗,七成留在江苏。2014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总数54.1万人,同比增加0.9万人,总量仍处于高位运行状态。截至2014年11月11日,江苏省高校毕业生总就业率达到91.8%。
江苏省201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主要有五大特点:
第一,毕业生就业质量稳中向好。
总就业率91.8%。其中,协议就业率为75.0%,同比上升了0.4个百分点;灵活就业率为2.8%,同比下降了0.4个百分点。
第二,学历层次与就业率继续呈倒挂现象。
截至11月11日,毕业研究生初次就业率为87.2%,本科毕业生为91.1%,专科毕业生为93.3%。
第三,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经济发达地区。
截至11月11日,留在江苏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达34.7万人,占已就业人数的69.8%。
其中:到苏南地区就业的有21.5万人,占江苏省就业人数的62.0%;到苏中地区就业的有6.2万人,占江苏省就业人数的17.9%;到苏北地区就业的有7.0万人,占江苏省就业人数的20.1%。
到其他省市就业人数较多的依次为:上海19490人、浙江9489人、安徽5902人、广东4917人、山东4471人、北京4039人。
第四,各类基层单位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
截至11月11日,到各类企业就业的毕业生为34.9万人,占已就业人数的70.2%。
其中:到中小微企业的31.1万人,占到企业就业人数的89.1%;到事业单位就业的4.8万人,占已就业人数的9.7%;到机关就业的0.5万人,占已就业人数的1.0%;到部队、各类基层单位就业的0.4万人,占已就业人数的0.8%。
第五,江苏省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看好。
截至11月11日,专科层次的能源类就业率为98.0%,铁道运输类为97.0%,纺织服装类为96.7%,化工技术类为95.1%;本科层次的环境生态类的就业率为94.5%,电子信息科学类为94.4%,材料科学类为93.6%,化工与制药类为93.2%;研究生层次的电气工程专业为97.5%,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为97.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96.9%,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94.1%。
201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是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建筑业需求量锐减。据省教育厅新闻发言人洪流介绍,从总体上看,江苏省201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预判是“总体平稳,稳中有忧”。
隐忧一:电子、机械、石化等支柱行业增速放缓。
2015届毕业生总量再创历史新高,达55.2万人,比2014届增加1.1万人。从大环境看,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增大,宏观就业形势趋紧。
2014年,全国前三季度的GDP增幅为7.4%,略低于年初提出的7.5%的预期目标,江苏省的电子、机械、石化等支柱行业增速同比去年有所降低,增速回落超过2个百分点。
经济增速放缓势必带来总体就业需求的下滑。
隐忧二:计算机、会计、英语等专业毕业生太多。
据江苏省招就中心负责人介绍说,从性别结构来看,2015年的毕业生是55.2万人,其中男生是28万人,占50.7%;女生27.2万人,占49.3%,应该说大致相当,但用人单位对男生和女生的需求是不匹配的。
还有一个专业结构性矛盾问题,有些专业毕业生人数太多,与需求严重不匹配。2015届硕士毕业生数量排前5位的是工商管理、电子与通讯、化学、建筑与土木工程以及临床医学。
本科毕业生数量排前5位的是会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土木工程、艺术设计。
从专科序列看,毕业人数最多的是会计、机电一体化、建筑工程技术、护理、计算机应用技术。
从本科和专科来看,会计、计算机、英语、艺术设计等专业的毕业生人数都很多。
利好一: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洪流介绍说,经济发展方式新常态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良好机遇。
从全国来看,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7%,服务业的增加值速度快于工业;工业内部结构调整也在加快,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2013年江苏省服务业占GDP比重已达45%,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超过工业增加值,这意味着全省经济结构调整进入了新局面。
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意味着将出现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新契机。
利好二:毕业生愿意到二、三线城市就业,追热求稳心态出现转机。
2015年国考报名140余万人通过资格审查,报考人数创近5年最低;职位平均竞争比从去年的70∶1下降到今年的64∶1,最热职位竞争比为2624.5∶1,为近5年最低。
另外,从毕业生的抽样调查看,毕业生愿意到二、三线城市就业的人数逐年增多。
利好三:交通物流业需求旺盛。
洪流介绍,从市场需求看,用人单位需求呈现局部下行、整体稳中有升态势。
据全省人力资源市场统计显示,招聘高校毕业生需求同比上升较快,大专、本科和硕士以上学历同比分别增长34.3%、11.7%和113.7%。
从江苏省2014年省内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阶段性统计数据来看,2015年计划招聘江苏高校毕业生量比2014年实际招聘江苏高校毕业生量增加19.0%;被调查的行业中,“建筑业”人才需求量下降最多,“交通运输、仓储、物流和邮政业”增加最多。
从校园招聘市场的情况看,与建筑、煤炭等行业相关的部分专业,招聘需求降幅超过20%。
据省教育厅学生处处长杭连生分析,由于过去二十年我国道路、机场等建设已发展到了一个阶段,再加上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资金投入会往中西部转移,发达地区的投资相应会下降。另外,建筑业随着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逐渐提高,对人才的需求量也会有所减少。
而交通、物流等行业人才需求量上升,则和第三产业增速较快有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