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第二届全国文化艺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文化艺术行指委)全面开始工作的一年。这一年,文化艺术行指委在文化部、教育部的领导下,在全体委员的共同努力下,在有关文化与教育行政部门、艺术职业院校、文化企业和行业组织的支持下,主动适应我国文化和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努力发挥研究、咨询、指导、服务的职能,积极推动我国艺术职业教育更好更快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积极服务中心工作
融入国家战略,服务中心工作,既是责任担当,也是发展机遇。2016年,文化艺术行指委启动了“‘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艺术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项目,围绕“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艺术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国际文化交流和学术对话、艺术人才培养等内容开展研究,为我国艺术职业教育融入“一带一路”文化建设,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意见。该项目由教育教学研究分委会负责,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牵头,目前已完成调研工作,正在进行数据和资料的整理,构建研究报告的框架体例。
为加强京津冀艺术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德育课程建设,文化艺术行指委还启动了“京津冀艺术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思政教学《中华美德知与行》课程建设”项目,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该项目由德育与教学分委会负责,天津艺术职业学院牵头,目前已完成22万字的高职思政实践课教材《艺术教育新弟子规》和中职德育教材《学校弟子规实用教程》课件150余件。
2016年,文化艺术行指委还协助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围绕我国文化建设中心工作和重大活动积极发挥作用。主要有:(1)承办并作为主要成员参加了第11届中国-东盟文化论坛的主要活动,举办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校长圆桌会议,并通过会议纪要,为中国-东盟艺术教育合作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为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积极参与文化部组织的有关研讨活动,为文化部出台实施意见建言献策,提供咨询服务;(3)承办了“弘扬工匠精神与艺术职业教育”专题院校长研修班。此研修班由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协办,来自全国61所艺术职业院校的党委书记和院(校)长参加了研修,为在艺术职业院校弘扬“工匠精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推动作用;(4)为传承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在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孙若风司长的带领下,专业建设分委会策划参与,组织有关专家,对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展开跟踪调研。先后实地考察了黑龙江、内蒙古、辽宁、山西的部分民族歌舞专业和戏曲专业,指导推进示范专业点的后续建设和持续发展。
二、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努力提高基础能力
开展研究活动,是行指委的主要任务,也是行指委进行咨询、指导和服务的基础。2016年,文化艺术行指委完成或启动的研究项目、任务和课题共有11个。其中2个项目在前一章节已有介绍,其他9个的情况分述如下:
(1)在2015年由教育部立项,2016年完成结题的课题有2个。1个是“杂技行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指导报告”,由专业建设分委会负责,北京市杂技学校牵头;1个是“舞台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实际教学案例库”,由德育与教学分委会负责,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牵头。文化艺术行指委完成了对2个课题的过程指导、中期检查汇报、结题内审、材料验收上报等工作。这2个课题均已通过教育部终审,顺利结题。
(2)“全国基层戏曲院团和艺术院校地方戏曲人才培养状况调研”课题,是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委托项目,由秘书处负责,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牵头。调研涉及37家单位,其中戏曲院团16个,艺术院校21所,涵盖莆仙戏、琼剧、新疆曲子、辽剧、豫剧、赣剧、扬剧等15个地方戏剧。通过调研,基本了解我国地方戏曲人才培养现状,深入剖析突出问题,对加强校团合作、推进地方戏曲人才培养提出建议和意见,形成调研报告,为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提供咨询服务。该课题于2016年结题。
(3)由教育部立项,在2016年启动的任务项目共有6个,其中5个列入《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由专业建设分委会负责的是“专科高职教育艺术类骨干专业建设”和“艺术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2个项目,分别由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和河北艺术职业学院牵头;由校企合作分委会负责的是“校企共建的艺术高职教育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由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牵头;由德育与教学分委会负责的是“修订一批专科高职教育艺术类专业教学标准和实验实训装备技术标准”任务,由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牵头;由教育教学研究分委会负责的是“示范性艺术职业教育集团建设方案与管理办法”研制任务,由湖北艺术职业学院牵头。这5个任务项目均按照年度计划,进一步细化实施方案,组建工作班子,启动第一阶段工作。有的开展了实地和问卷调研,有的制定了建设标准和遴选办法,有的完成了开发规程研究,为第二阶段的工作打好了基础。《示范性艺术职业教育集团建设方案与管理办法》初稿已经完成。
另外,由专业建设分委会负责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文化艺术类)》修订任务也已启动,由武汉市艺术学校牵头起草并上报了《文化艺术类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优化调整建议报告》。
据初步统计,参与上述项目、任务和课题研究的中、高职院校达50多所,涉及企业100多个,参与教师200多人。以项目为纽带,搭建科研平台,推动院校与院校、院校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形成切实有效的研究机制。完成一个课题,锻炼一支队伍,着实提高了文化艺术行指委的基础能力。
三、开展对话交流活动,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既是国家重要决策,也是职业教育内在需求。2016年,文化艺术行指委由校企合作分委会负责,一方面如上所述进行项目研究和建设;一方面搭建平台,开展校企对话交流活动,促进校企合作。开展的校企对话交流活动主要有:
(1)6月和10月,两次组织全国部分艺术职业院校和相关文化单位,参观第25届中国国际专业音响、灯光、乐器及技术展览会,并组织艺术院校、文化企业代表和全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负责人座谈交流,探讨合作意向。文化艺术行指委孙若风主任非常重视并到会讲话。
(2)12月在南京召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专题研讨会。校企合作分委会委员、部分艺术职业院校和文化企业代表30多人参加会议。会上,院校和企业代表围绕校企合作进行经验交流和理论探讨,教育部艺术设计专指委专家的主题发言“专业建设与产教融合”给与会者许多启迪,大家受益匪浅。
(3)在江苏两次组织艺术职业学校领导走进有代表性的文化企业进行调研,重点了解文化产业的新兴业态,拓宽学校领导的现代视野和办学思路,直接促成学校和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以“订单式”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展示成果推出人才
由教育部、文化部等单位主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艺术专业技能赛项已连续举办了四届,影响不断扩大。2016年举办赛项有中职组戏曲表演、高职组声乐表演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表演赛,文化艺术行指委和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天津艺术职业学院为赛项协办单位。
5月中旬,来自全国27个省(市)的77所职业院校的100多名选手,参加了戏曲和声乐表演专业比赛。作为职业院校学生的技能大赛,不同于一般的专业比赛,从赛项设计到赛后资源成果的转化,注重于以竞赛引领教学、促进教学,推动学生更好地成长。在主办方、承办方和协办方的共同努力下,特别是协办院校的辛苦付出,使比赛成功举办。参赛的选手和指导教师在比赛中学习交流,在比赛中磨炼提高。更有学校在研究将比赛和教学有机整合,探索赛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努力使技能大赛不离初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表演赛举办三年来,已成为大赛开幕式的一项重要活动,得到了各级领导、专家和广大师生的好评。2016年的表演赛,汇集了北京、天津、四川、浙江、内蒙古、沈阳、深圳等地14所院校的400多位选手,集中了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杂技等专业的优秀教学作品,突出展示了我国艺术职业教育的成果,也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增添了光彩。
五、加强专业建设培训,推动课堂教学交流
专业建设是学校建设的基础。为了提升全国艺术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文化艺术行指委以贯彻实施专业教学标准为抓手,策划承办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文化艺术类)》实施培训。该培训由文化部文化科技司主办,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协办。11月下旬,培训分两期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近70所艺术职业院校的部分院(校)长、教学管理部门和专业系(科)主任共260多人参加了培训。专业教学标准,是指导、保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纲领性文件。通过培训,学员们对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新形势、新要求以及专业教学标准的意义作用和基本内涵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对促进艺术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将产生积极作用。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的质量决定着学校教育的质量。12月初,文化艺术行指委和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在深圳艺术学校举办了全国艺术职业院校文化与专业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此次活动受到了院校的热烈响应,180多位院校领导和教师汇聚深圳艺校,听课评课,交流研讨,来自北京、山东、沈阳、杭州和深圳艺校青年文化课教师的公开课,来自荷兰、德国外聘专家和但昭义教授等名师的专业公开课,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更有专家点评和深圳艺校的优秀毕业生、青年钢琴家李云迪、陈萨等人的精彩表演,使大家深得其益又倍受鼓舞。这次活动对艺术职业院校文化和专业教学的改革创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指导作用。
六、明确职责厘清思路,转变作风加强建设
第二届文化艺术行指委成立之初,不少委员特别是新委员对行指委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针对这一情况,文化艺术行指委在2016年的工作计划中即要求,认真学习有关文件,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明确职责任务,厘清工作思路,加强自身组织、作风、制度和能力建设,建成团结、和谐、积极、有为的团队。一年来,各分委会和委员边学边干、边干边学,提高认识,准确定位,明确职责,厘清思路,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综合能力,取得了较好成效。根据工作和人员特点,文化艺术行指委采取项目制为基本工作制度,建立文化艺术行指委、分委会、项目组三级工作责任制,切实有效地开展工作。秘书处负责制定了文化艺术行指委的议事规程和工作制度,定期召开会议,认真、及时做好上传下达、左右沟通、组织协调工作,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了文化艺术行指委微信和QQ工作群及公共邮箱,努力使工作快速、高效。许多委员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务实的作风和奉献精神,为文化艺术行指委全年任务的圆满完成,做出了突出贡献。经过一年工作实践,最近,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文化艺术行指委对委员人选和分工,作了适当的调整和充实,加强队伍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回顾2016年的工作,我们感到,文化艺术行指委的工作成绩,离不开文化部和教育部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全体委员的辛勤努力,离不开地方各级文化和教育行政部门、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的大力支持,借此机会,谨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也看到,文化艺术行指委一年来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的项目任务没有完全按计划落实到位,各分委会各项目组的工作进展还不平衡,工作能力水平和效率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这些不足,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下力气改进,同心协力,坚持不懈,使2017年的工作再上新台阶。
新的形势喜人又逼人,新的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携起手来,团结一心,撸起袖子加油干,在文化部、教育部的领导下,努力完成2017年各项工作任务,为社会主义文艺和教育的繁荣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