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在古代被称为“黹”[1],民间俗称其为“绣花”。以绣针引线,按设计的花样,在织物上刺缀运针,以走针线迹形成纹样,产生装饰效果。古时还将在细葛布上的绣花称“绣”,在丝帛上刺绣称作“文绣”。因其多为妇女所作,为古时“女红”之技艺。
早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期间,华夏民族的部落在举行重大庆典和祭祀活动时,就有穿着绘绣着不同纹样的礼服的制度。在《尚书·益稷》有这样的记载,舜帝对禹说:“予欲宣力四方,汝为。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舜帝要加强统治力量,首先仿效古人用日、月、星辰、山、龙、雉六种图形绘在上衣上;用虎、水草、火、白米、黑白相间的斧形花纹和黑青相背的“己”字花纹绣在下裳上,用五种颜色彰显于衣服上,这就是有记载的中国历代帝王章服制度的伊始。“章服制度”中的绣绘纹样具有符号化的彰显作用,一方面是显示统治者的尊严,彰显帝王精神,另一方面是在祭祀活动中规范衣着,表达对天地圣灵的膜拜敬仰—“尊天、隆祖”之心。绘与绣作为图形简便直接的表现手段,其产生早于印染纹样技艺,它满足了古代礼服制中“以纹为贵”的习俗与审美需要。(图1-1、图1-2)
图1-1 帝王衮冕十二章服纹饰
图1-2 十二章服纹饰
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时代,生活安定,男耕女织,为纺纱、织布、刺绣等女红之事提供了发展基础,成为农耕文明的组成部分。在经、史、志、诗词歌赋中涉及对礼制、风俗的描述中见有黼黻文绣等。最早涉及刺绣技艺论述的是在《周礼·冬官考工记第六·筑氏/玉人》篇中的设色之中的描述“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五采,备谓之绣。土以黄,其象方天时变。火以圜,山以章,水以龙,鸟兽蛇。杂四时五色之位以章之,谓之巧。凡画缋之事后素功”。其中,“黼黻”不仅作为纹样对之后的染织刺绣有着重要影响,而且成为具有华美语义的词汇。“黼”专指“斧”,半黑半白的斧型图案,用在天子的服装上,取其“断”之喻意。“黻”专指正反两“弓”相背的图案,象征背恶向善。黼黻纹样在很多古文献中均有记载。如《礼记》曰:“仲秋之月,命有司文绣有恒,必循其故,所以交于神明者,不可以同于所安乐之义也。故有黼黻文绣之美,疏布之尚,反女功之始也。”在《晏子春秋·谏下十五》曰:“公衣黼黻之衣,素绣之裳,一衣而王采具焉。”《淮南子·主术训》:“人主好高台深池,雕琢刻镂,黼黻文章,绮绣。”汉代荀悦《汉纪·武帝纪六》曰:“天子负黼黻,袭翠被。”后人用黼黻泛指所绣的华美花纹,隐喻为华美富贵之意,之后被延用于诗词文章中的美誉表达。如《荀子·非相》曰:“故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苏轼的《胜相院经藏记》:“以是业故,所出言语,犹如钟磬,黼黻文章,悦可耳目。”在小说《红楼梦》第三回中荣禧堂中的对联:“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是用来借指此间宅室的富贵。如同锦绣一词来源于汉朝时蜀地在“锦”上刺绣一样,黼黻与“绣”在古代诗文中为“华美”的代言词。
[1] 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古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202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