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手工绣地域绣种

手工绣地域绣种

时间:2023-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苏绣是指以苏州为中心的传统手工刺绣产品的总称。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刺绣艺术形式及湖南刺绣产品的总称,其历史源远流长。1958年在长沙烈士公园楚墓中发现的龙凤图案绣绢残片与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40多件刺绣衣物,说明两千多年前的湖南地方刺绣已具备较高的艺术水平。画师与绣工联合创作,提高了湘绣的艺术水平。毛珊刺绣艺术工作室就是基地的一员。

手工绣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在创作题材、工具使用、材料应用、刺绣针法上都有其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形成了不同的风格与特色。在19世纪中期,苏、湘、蜀、粤四个地方的刺绣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经营规模,因产品销路较好而蜚声海内外,故有“四大名绣”之称。此外,秦秀、晋绣、鲁绣、京绣、汴绣、瓯绣、杭绣、汉绣、闽绣,京绣等地方绣种,也备受瞩目,至于维吾尔、彝、傣、布依、哈萨克、瑶、苗、土家、景颇、侗、白、壮、蒙古、藏等少数民族的刺绣更是炫异争奇。

1.欣赏性刺绣

(1)苏绣

苏绣是指以苏州为中心的传统手工刺绣产品的总称。苏绣历史悠久,可上溯到三国时期,据东晋王嘉《拾遗记·吴》记载,孙权夫人用刺绣“作列国方帛之上,写以五岳河海城邑行阵之形”。时人谓之“针绝”。据《吴县志》载,宋代苏州就有绣衣坊、绣线坊,与明代上海露香园顾绣一样有比较成熟的市场销售。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可谓流派繁衍,名手竞秀。清末沈雪芝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将绣品作为慈禧七十大寿寿礼上贡,慈禧大加赞赏,亲笔书写了“福”“寿”二字,分赠予沈,从此更名为“沈寿”。1911年,沈寿绣成《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造型准确,用色巧妙,作为国礼赠送意大利,轰动该国朝野,更使苏绣享誉海内外。当代刺绣大师任慧娴、金静芬、李娥英、徐绍青等技压群芳,对苏绣做出了巨大贡献。苏绣具有构思巧妙、图案秀丽、色彩清雅文静、绣工讲究精细等特点,具有明显的姑苏人文内涵,反映出苏州的人文格调。绣技要求达到“齐、光、直、匀、薄、顺、密”[1],苏绣绣品“精细雅洁”[2]这是在明代就已经形成的风格特色。今天的苏绣发扬“精细雅洁”的本质,通过技艺的创新,创作开发了双面绣。《小猫》《金鱼》等是在技艺和艺术审美上无可挑剔的作品,用细密的针脚绣出正反两面图像,轮廓完全一样,图案却不相同,可供人双面欣赏。现代苏绣人锐意创新,姚建萍、蔡梅英、卢福英等一批刺绣大师的涌现为苏绣注入了新的活力。梁雪芳的《荷韵》等作品用活泼的针法表现现代设计的审美。姚建萍大师的《江山如此多娇》《春早江南》《和谐盛世》等宏幅巨作,在内容题材、艺术形式、表现风格和针法技艺方面大胆创新,采用多种针法,展现了祖国山河的壮阔秀美,体现了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图2-26 尔若盛开 局部 梁雪芳

图2-27 江南春色 局部 卢福英

(2)湘绣

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刺绣艺术形式及湖南刺绣产品的总称,其历史源远流长。湖南是春秋中期以后楚文化的中心地区,通过出土实物与史料佐证,此地的刺绣沿袭着楚绣、汉绣的血脉。1958年在长沙烈士公园楚墓中发现的龙凤图案绣绢残片与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40多件刺绣衣物,说明两千多年前的湖南地方刺绣已具备较高的艺术水平。清代嘉庆年间,长沙县就有很多妇女从事刺绣。相传平江的李仪微始用掺针法绣制,细腻光洁,开拓了湘绣平绣的针法;沙坪的柳敏姑擅长绣生活日用品,她绣制的鞋面绣艺精巧,由卖货郎挑到各处叫卖,尤其受妇女的喜爱。光绪四年(1878年),安徽人氏胡莲仙嫁到湖南,迫于生计开始学习掺绣。1898年,其子吴汉臣,在长沙开设第一家自绣自销的“吴彩霞湘绣庄”,它的出现是近代湘绣企业的雏形。之后,长沙出现了40多家绣庄,均以前店后坊的形式经营。清光绪年间,宁乡画家杨世焯倡导湖南民间刺绣,长期深入绣坊,绘制绣稿蓝本,并开设“春红湘绣庄”,专揽各种字画、屏联的画稿业务,为近代湘绣的画绣发展做出了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结束了私营绣庄的旧体制,全民、集体所有制的绣厂出现,湘绣走上了公有制规模化生产与销售的道路,涌现出杨应修、陈白一、李云青、邵春林等一批技艺高超的湘绣画师。画师与绣工联合创作,提高了湘绣的艺术水平。1962年,湘绣工艺师余振辉在传统针法的基础上创新出一种特殊的绣虎针法,邵春林画师以文字和图解的形式整理记载,李云青画师将其命名为“毛针”,成为湘绣独有的针法,由此,湘绣的虎、狮因形象生动逼真而成为湘绣的特色。湖南的湘绣研究所是湘绣生产、研发、销售的龙头单位,201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湖南湘绣研究所集中包括七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七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在内的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产品定位走高精艺术路线,精心创制了《雄师》《饮水虎》《望月》等湘绣精品,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国家珍品,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自改革开放以来,大批湘绣民营企业相继出现,政府也积极推动湘绣产业的发展,在沙坪集聚了大批湘绣精英,形成了一个新兴的湘绣产业基地。毛珊刺绣艺术工作室就是基地的一员。作为新一代的湘绣传承人,毛珊出身于湘绣画师世家,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刺绣和绘画,在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修后还深入苏州拜师学艺。她将艺术与技艺完美结合,其作品表现出技艺中的艺术思维。她的代表作《志虑忠纯》通过巧妙运用绘画元素及合理的布局方式,突出人物外形的两面对立,在双面绣的基础上突破创新出双面全异绣新视觉。她自画自绣的《荷韵》,画面布局大气,笔墨韵致洒脱,以素描式的斜排针入绣,绣针在她手中如画笔般自如挥洒。(图2-29至图2-33)

图2-28 荷韵 梁雪芳

图2-29 清 传世 湖南湘绣博物馆藏品

(3)蜀绣

蜀绣是指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刺绣品总称。其产地主要集中于成都、重庆等地。蜀绣具有悠久的历史,与蜀锦一起被称为“蜀中之宝”。东汉时,蜀锦的织造已具很高的水平,当时就设有少府属官的东织室和西织室,专为皇室加工缯帛文绣高级用品。晋代常璩《华阳国志》详载蜀地宝物,将锦绣与金银珠玉同列。唐宋时“茧丝织文,纤丽者穷于天下”(《宋史·地理志》)、“民织作冰纨绮绣等物,号为冠天下”(《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至明中叶以后,民间绣铺,各县官府所办的“劝工局”汇聚成都九龙巷、科甲巷一带,还形成了蜀绣行会。市场交易的绣品以“穿货”和“行头”为主,“穿货”即为日常用品、鞋帽衣装、官服、礼品、边花、嫁奁、被面、彩帐和条屏等;“行头”即戏装、道具、布景等。蜀绣以软缎、棉、麻、彩丝为主要原料,具有“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车拧到家”的特点。其刺绣针法可分12大类,100多种精巧的针法绣技,铺针、闩针,二三针、三三针、二三针晕针、纱针、点针、覆盖针等十分独特。当今蜀绣绣品中,既有巨幅条屏,也有袖珍小件;既有高精欣赏名品,也有普通日用消费品。比如,北京人民大会堂四川厅的巨幅《芙蓉鲤鱼》座屏和蜀绣名品《蜀宫乐女演乐图》挂屏、双面异色绣的《大小熊猫》座屏,多是蜀绣的代表作。专家级工艺大师郝淑萍和其团队成员所作《芙蓉鲤鱼图》《川剧变脸》《蜀宫夜宴图》等极具特色。其中《芙蓉鲤鱼图》最为经典,其作品特点是:图案吉祥,画面以鲤鱼为主,配以成都芙蓉,并采用蜀绣传统针法,根据鲤鱼、花、叶、花茎不同的特点,运用不同的针法,使画面层次分明、远近虚实得当,绣出的鱼儿神情怡然、栩栩如生。郝淑萍还积极创新,在吸收汉代纹样和传统针法的基础上,结合川剧表演形式和服饰绣法,在刺绣材料上不断创新,其绣制的《川剧变脸》既有传统精神,又有现代特色。(图2-34至图2-36)

图2-30 雄师 杨应修设计 周金秀绣制 湖南湘绣博物馆藏品

图2-31 样板戏题材刺绣 湖南湘绣博物馆藏品

图2-32 志虑忠纯 湖南沙坪湘绣产业园毛珊刺绣艺术工作室

图2-33 八宝图 传世 湖南湘绣博物馆藏品

图2-34 川剧变脸 蜀绣 郝淑萍

图2-35 火把节 锦纹针绣

图2-36 雏凤牡丹 双面绣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蜀锦蜀绣研究中心 朱利容 袁伟

(4)粤绣

粤绣为广州刺绣和潮州刺绣的总称。唐代(618—907年),广东的蚕桑生产已经做到“桑蚕五收”[3];丝绸织造技术和刺绣工艺亦有很大提高。“正月灯,二月戏,清明墓祭。神台帐幔,描龙绣凤,仕女穿戴,威施彩僧”可见刺绣在民间应用之广。[4]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粤绣因商业发展需要,逐步形成一定规模。据《广东省志·丝绸志》记载:明正德九年(1514年),葡萄牙人购买了粤绣艺人绣制的龙袍袖片献给葡王,葡王大喜,赏赐厚。清初,英国人把剪裁好的服饰拿到广州绣坊加工绣制。据《存素堂丝绣录》记载,清代宫廷曾收藏有明代粤绣“博古围屏”等8幅,上面绣制古鼎、玉器等95件,“铺针细于毫发,下针不忘规矩”,有的“以马尾缠作勒线,从而钩勒(轮廓)之”,图案工整,“针眼掩藏,天衣无缝”。明代粤绣还以国外进口的孔雀尾羽编成线绣花,绣品金翠夺目,独具特色,之后用盘金绣结合彩绣法绣制孔雀,就有了广绣善绣孔雀、鸟禽的美名。到雍正、乾隆年间,粤绣大量行销欧洲和中近东各国。清代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诏令西方商舶只限进广州港,促进了粤绣的发展,使粤绣名扬国外。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广州成立刺绣行会“锦绣行”和专营刺绣出口的洋行,对绣品的工时、用料、图案、色彩、规格、绣工价格等,都有具体的规定。[5]到20世纪30年代,因对外出口贸易需要,艺人们使用珠子和胶片绣制手提袋、钱包等,逐渐形成了广州、潮州珠绣特色。即便是今天,珠绣依然是其商业创汇的主要品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广州成立了刺绣供销生产合作社、刺绣生产社,还成立了工艺美术研究所,总结、整理、研究粤绣的传统技艺经验。粤绣以布局满、图案繁茂、场面热烈、色彩浓艳、用色富丽、花纹生动写实为特色。它的针步短,针法十分丰富,常用织金锻衬底配合彩绣、钉金绣法。钉金绣加衬薄厚不等的浮垫,使花纹呈浮雕效果,多用于绣制戏衣和舞台铺陈用品及寺院铺陈用品。除了特色画绣作品《孔雀开屏》《百鸟朝凤》外,粤绣在衣料、服装、披巾、被面、枕套、挂屏、屏心及小件扇套、褡裢、团扇、鞋帽、荷包等日用品方面深受消费者喜爱。(图2-37至图2-39)

图2-37 九龙屏风 潮州工艺美术研究所藏品

图2-38 百禽图轴 清 120.5cm × 70cm 《中国织绣服饰全集2(刺绣卷)》

图2-39 清代粤绣三羊开泰座屏 故宫博物院藏品

2.民间实用绣

(1)鲁绣

鲁绣是山东省的代表性刺绣。春秋时期齐鲁织绣已兴,有“齐纨”“鲁缟”之美名,至秦而盛,至汉已相当普及。东汉王充《论衡》载:“齐郡世刺绣,恒女无不能。”很好地说明了鲁绣技艺的普及程度。鲁绣因其所用的绣线大多是较粗的加捻双股丝线或棉线,集抽、勒、锁、雕等精华工艺于一身,俗称“衣线”,故又称“衣线绣”。鲁绣的许多品种产生于近代中国的帝国主义殖民时期,“抽纱绣”“棒槌花边”即为中西合璧的特色绣种。光绪十九年(1893年),英国传教士詹姆士·马茂兰夫妇创办仁德洋行,组织教徒学习欧洲抽纱工艺,并且生产抽纱工艺品出口。仁德洋行利用国内廉价的劳动力和麻棉资源,通过发原料,收成品,组织抽纱绣、棒槌花边、被子花边等出口。青州府花边是棒槌花边的一种,它以棉线、亚麻布为主要原料,通过经编织加刺绣制成高档用品,主要品种有台布、床罩等。棒槌编打,经纬相交,组成带形卷草,中间填以疏密不同的网纹,并且用棉线在空余的面积中刺绣上同色线凸起的花纹。纹样精致、玲珑纤巧、高贵典雅,在国际上有“抽纱之王”的美誉。其他如“雕平绣”“手拿花边”“即墨花边”“百代丽”“威海满工扣锁”等都为传统的工艺针法同欧洲风格融于一体的实用品刺绣的典范。此外,20世纪50年代的小机绣走合作社道路,老一辈刺绣艺人王玉珍老师绣制的多幅作品创造了小机绣的奇迹。其作品真实自然,可与手绣媲美。(图2-40至图2-43)

图2-40 虎纹围兜

图2-41 20世纪50年代小机绣 王玉珍

图2-42 山东青州府棒槌编绣

图2-43 山东雕花绣 田世科

(2)晋绣

晋绣—山西省民间刺绣瑰宝,是山西省民间流传下来的纯手工技艺的艺术品。和顺牵绣制作技艺是保存于山西省和顺县的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绣种。被称为晋绣代表的牵绣,其起源要追溯至公元前513年的晋国晋献公时期。晋献公在他大婚之际,令宫中能工巧匠用落金片制作十种果子造型的金花缀于鞋上,然后让新娘子姜氏穿上“十果鞋”,意在宣扬晋国吞并十国(“果”谐音)的丰功伟绩。姜氏还提倡,晋国女子出嫁时都应像她一样穿上此鞋。此俗渐渐流传于汉族民间。然而汉族民间无金箔等贵重物,聪明的百姓就用彩线绣出“十果鞋”。民间缝制鞋时,为了结实、耐磨,一般都是用多层布裱糊后成硬质鞋底,男子的鞋在鞋帮上针脚密密地纳出,而女子的鞋上要绣上各种花纹。无论是纳还是绣,每一针、每一线都必须用力牵紧,故此又称“牵绣”。牵绣与其他绣种不一样的地方是在糊裱过的面料上进行绣制,通过剪刻形状施绣。刺绣以粗棉布作为首选材料,它的制作工艺流程是:第一步,将纯棉粗布糊裱成硬质,里用玉米面打浆,外部用小麦面糊面,先将面粉放入锅内,再加入适当的水,开火后需搅拌30分钟左右,然后把布料铺在平整的木板上,在面布上用手把打好的面浆抹匀,再将同样大小的面料铺上去,用擀面杖擀平压实。把糊好的壁子放在阳光下,晾晒两天,面布用小麦粉打浆。第二步,用剪刀或刻刀裁面。第三步,画样,用铅笔先在白纸上把图样画好,再用纸印画在布面上。第四步,配线、调色、牵绣制作,立体处可添加棉花等填充材料。第五步,糊贴里面,熨平。第六步,锁边。新时代,晋绣“牵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范素萍将以绣鞋和鞋垫为主的牵绣技艺传承创新,不断开拓创作领域,其作品《和谐中国》《祥龙送福》多次获得工艺美术大奖。(图2-44至图2-47)

图2-44 虎纹围兜

图2-45 虎葫芦挂件 范素萍

图2-46 龙凤鞋垫 范素萍

图2-47 护耳

(3)秦绣

秦绣包含陕西省民间刺绣及在传统纳纱绣基础上创新发展的穿罗绣。陕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周、秦、汉、唐等十几个朝代的政治文化中心,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有记载的陕西刺绣历史可以追溯到周秦时代,中国考古最早的有关刺绣的证据就是陕西宝鸡茹家庄西周墓出土的黏附于陶器上的辫绣。《诗经·国风·秦风·终南》中也有“黻衣绣裳”的描述。盛唐时期的长安,是织绣业的中心,据《旧唐书·后妃传》记载,贵妃院织锦刺绣的工人有700多人。周至哑柏刺绣、延安洛川毛麻绣、高陵扎花、澄城刺绣、西秦刺绣是陕西秦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秦人对社会生活和自然界审美体验的物质化、形态化。图腾崇拜、生命永生、繁衍生息等题材在它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保持了固有的风格和原始的特征。它从大众生活、文化习俗、历史神话等多个方面取材,根据主题的需要针法配线自由奔放,不为程式所拘,大胆粗犷,突显当地人民古朴淳厚的性格特征。其绣品突出的艺术特征在于造型方面,想象抽象变形。形态夸张、天然成趣,如“老虎鞋”“老虎帽”“布老虎”等,通过概括提炼和夸张的想象,将威猛的老虎加工成憨态可掬的形象,洋溢着无限的稚趣和美感。色彩边绣边配,用色大红大绿,简洁明快,充满热情和活力。施针用线不拘一格,或精工细作,或粗犷豪放,随心所欲。绣品主要有服装中的领口、袖口、裤脚、裹腿、围裙、腰带、遮裙带、鞋头、鞋垫、手巾等,日用小件中的荷包、玩具、褡裢、枕顶、被面、吊帘、挂片等200多个品种。因为其淳朴精美、寓意美好而带有“原生态”的味道深受人民的喜爱。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70年代后,西安的工艺美术工作者将盛行于唐代的“纳纱绣”进行了传承与创新—“穿罗绣”,现作为“秦绣”被予以非物质文化保护。穿罗绣用网孔的真丝纱罗,“用丝线按经纬格局施针”形成多变的纹样,以“花中套花”“丰富巧妙为特色”,最为关键的还是其以浓厚的地方风俗及古文化为题材而形成的风俗趣味。(图2-48、图2-49)

(4)厦门珠绣

厦门珠绣是具有独特材质风格的装饰性手工艺品。珠绣起源于唐朝,司马迁《史记·春申君列传》中曰:“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可见,早在战国就有了用珠子绣制的鞋子。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诗里也云:“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百斛金陵春。”古时贵族太太、小姐的鞋用珠嵌编缀的就更多了,用珠镶缀鞋袜是极高贵的象征。厦门珠绣工艺的历史有近百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艺逐渐失传。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一些华侨从海外带回一些玻璃珠点缀的绣花拖鞋,厦门民间制鞋艺人从中受到启发,设法从日本、南洋一带捎回一些玻璃珠子,开始尝试在鞋面上绣出各种花鸟图案。有些做鞋的“皮行”从海外进口丝绒、玻璃珠等材料,雇请一些民间艺人制作各式拖鞋,除内销外,还开始出口到东南亚一带。到了20世纪50年代,厦门市政府将民间艺人集中起来,组建厦门珠绣拖鞋厂,专门生产珠绣和珠绣拖鞋。其工艺是运用不同形状的珠子、亮片进行平绣、串绣、粒绣、乱针绣、竖直绣、叠片绣等。传统的工艺手法,因珠子、亮片的闪光质感而具有较强的表现力。绣制时需要依据面料的性能采用不同的穿串刺绣手法。绣制的图案具有晶莹闪耀的效果,鲜明的光泽感是它的主要特色。珠绣满足了人们追求奢华、奇异的审美需求。(图2-50至图2-52)

图2-48 兄妹开荒 张漪

图2-49 荷包 传世 陕西省群众艺术馆藏图

图2-50 厦门珠绣

3.炫异争奇的少数民族绣

我国少数民族有着不同的先祖传说、图腾膜拜。在他们的服装、服饰及生活用品上恪守着祖先传下的形式规范。每逢礼仪集庆活动,人们都要穿戴这些服饰。在这些服饰中,刺绣被大量地应用,并在针法、材料及图式上有着各自的特色。

(1)苗绣

苗族服饰上的刺绣花样,具有苗族不同支系的标识作用。各支系的刺绣纹样有着自己的传统,代代相袭,这种程式化母题和表述形式,是一种漫长的历史积淀,更是一种思维定式。因支系的不同信仰和习俗而形成的较为严格的纹样符号区分,即便是在绣法上大同小异,也能形成不同支系各自的特色样式。同时,由于区域位置导致的与外界不同的接触程度,也使得原始古朴风格的倾向不一。都柳江流域的从江样式较之清水江流域的凯里、黄平样式要古朴些许。绣线多为棉线、丝线等,一般在苗家土布上绣制,色彩搭配鲜明。主要针法为平绣、岔线绣、辫绣、贴花绣、梗边绣、挑花绣、缠丝绣、堆布绣、马尾绣、锡绣等。刺绣多用于袖、领、胸襟、后背花、围裙等装饰。日常用品中,服装、背扇、绣鞋等为主要品类。刺绣题材中有各种各样的龙,如牛角龙、水龙、蚕龙、蜈蚣龙、人首蛇身龙等。此外,牛、虎、狮、象、猫、狗、鹿、蛙、鱼、蟾蜍、鱼、雀、鹤、喜鹊、蜈蚣等也是苗家刺绣中的主要题材,使用它们多有图腾崇拜、祈求赐福、驱邪和纳吉的民俗意义。(图2-53至图2-56)

图2-51 绣鞋 厦门珠绣

图2-52 绣手袋 厦门珠绣

图2-53 背扇 凯里苗绣

图2-54 苗族堆布绣

图2-55 苗族梗边绣

图2-56 苗族齐针挑花绣

(2)彝族刺绣

彝族刺绣主要用于衣服、围腰、头帕、帽花、背被、绣鞋等生活物件,多以黑色土布为底料,图案取材于神话传说中的龙、凤、麒麟,喜欢加火纹、水纹、太阳纹等做装饰,反映出彝族古老的崇火意识。挑花、贴布花样、垫绣是云南红河州的彝族和广西隆林等地区的刺绣特色,彝族巧女使用剪纸作为花样图稿,做贴布刺绣时将剪纸底样反贴于布料之下,经修剪、包边后,成为半成品待用。做垫绣时,将剪纸底样贴在装饰部位上,作为刺绣的底稿,再依样在花型周边用彩线加工刺绣。(图2-57、图2-58)

(3)侗族盘条绣

每到嫁娶迎亲或民俗节日的重大活动时,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族同胞们都会穿上节日的盛装。侗族女性的服装多姿多彩。聪慧的侗家女在侗家自制的土布上,用黑白线和彩色棉线交错刺绣,在衣襟、衣袖、围裙以及鞋面、背带上极尽装饰之能。图案多为几何抽象形配合花草、动物纹样构成。挑花绣、盘条绣、剪贴绣是侗族刺绣的特色,盘条绣要通过做模、打面浆、粘布、拟模、贴面、镶边和绣花等数十道工序得以完成。(图2-59)

(4)水族马尾绣

马尾绣是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妇女世代相传的绣艺,是以绣线紧密缠绕三四根马尾制作成绣线,然后刺绣出装饰纹样的方法。水族马尾绣用于服装领袖下摆及侧边开衩边裾、围腰、背扇、绣鞋等。水族妇女生育第一个孩子时,娘家要赠送一套马尾绣的背扇,此背扇一般由二十几块大小不同、色彩各异的绣片拼接而成,有的先在色块上做挑花图案,然后再用白色线缠绕三四根马尾,按照剪花样纸图案缠绕绣出图形,方法类似于钉线绣;有的先在面料上直接用以马尾为芯的绣线盘绕出图形轮廓钉绣,然后再在图形中间以平绣、绞绣等针法填绣五彩线。马尾绣利用马尾的硬挺形成较为立体的刺绣效果。除了背扇外,水族的尖头“者结”绣花鞋也是用马尾绣的方法制成,先在鞋帮上用绕好的马尾线卷曲成各种图案,然后施以彩绣,再镶拼于鞋帮上。马尾绣绣制的纹样一般以蝴蝶为中心,再辅以蝙蝠、花草等纹样,蝴蝶图纹来自于水族人的祖先崇拜,水族人认为蝴蝶是水族的先祖,用飞舞的蝴蝶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2-60至图2-62)

图2-57 彝族服饰 王英摄

图2-58 彝族赶集妇女 王英摄

图2-59 侗族服饰

[1] [清]丁佩著.姜 编著.绣谱[M].北京:中华书局,2012∶118.

[2] 林锡旦.苏州刺绣[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57.

[3] 广东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广东省志·丝绸志(上册)[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26.

[4] 杨坚平.潮绣抽纱[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18.

[5] 广东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广东省志·丝绸志(上册)[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49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