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造势自由与设备的“限制”

造势自由与设备的“限制”

时间:2023-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布势与取势的巧妙可以表现出绣面的构成之“势”与节奏之“气”的变化。在以“线”作为基本装饰与表现手段的刺绣产品中,“造势”是由构图、物象造型、针法、线色等因素综合达到的。绣线的“势”,指绣线的趋向与形态,以及线与线之间节奏上的联系,虚实中的衬托,疏密之间的分合,从整体上看则是整个用线所构成的气势韵律与运动感。

古人经常用“置陈布势”来形容一幅画在创作时“造势”的过程,这个词具有布局与构图的概念,同时也具有营造氛围之意。布势与取势的巧妙可以表现出绣面的构成之“势”与节奏之“气”的变化。在以“线”作为基本装饰与表现手段的刺绣产品中,“造势”是由构图、物象造型、针法、线色等因素综合达到的。但现代刺绣产品由于受到机器操作范围以及生产工艺的限制,设计布局与构图不再是自由的无限发挥。一般绣花机的移动框高度约为95 cm,两针头的间距宽度约为40cm,绣花机的移动框高度和机头的间距都会影响纹样布局的设计。这就要考虑通过接绷的设计来拓展布局的面积。但同时,绣面面积增大带来绣花工价成本的提高,这就更需巧妙地运用呼应顾盼、虚实、藏露、繁简、疏密的关系来营造绣面的气势。亦即“先立宾主之位,次定远近之形,然后穿凿景物、摆布高低”[4]的布局方法营造绣面气势。(图3-3)

图3-3 刺绣床品中的造势 水星家纺产品

刺绣中的线不仅用来表现物的质,还用来表现物的形,同时还是“造势”的主要元素。“凡笔有四势,谓筋、肉、骨、气。笔绝而不断,谓之筋;起伏成实,谓之肉;生死刚正,谓之骨;迹画不败,谓之气。”用笔的变化会形成不同的形态与气势,“曹衣出水”“吴带当风”,前者笔法刚劲稠叠,后者笔法圆转飘逸,所绘人物衣带宛若迎风飘曳之状。以韩希孟的《十六应真图册》为代表的空绣法,以绣线条为主齐针、滚针、接针和钉线绣混合使用,着意于表达摹本中线条的笔势张曲。如果数码机绣绣线能借鉴绘画中笔势之说,传承画绣中表达“线势”的综合绣法,追求绣线的表现张力,则可增强产品的整体气势。

绣线的“势”,指绣线的趋向与形态,以及线与线之间节奏上的联系,虚实中的衬托,疏密之间的分合,从整体上看则是整个用线所构成的气势韵律与运动感。机绣产品中线的表现可通过不同的走针轨迹即机绣针法得到,常用方法有:走针,通过走针针迹的次数与排列方式形成粗细、疏密的线条;细密光洁的包针,改变包针的密度及渐变属性会形成线由光洁到粗略的变化,从而影响线条的光泽及精细;融合简单图案的主题花纹,形成装饰效果的各种纹样线,与包针、走针等组合使用则更具装饰性;常用于绣制块面的针法俗称“他他米”,可以通过形状输入法(制版软件中称C输入法),将块面变为宽窄不一,形状各异的线条,改变其效果属性中的渐变属性,形成线的虚实、柔硬的线,改变单侧或双侧的进出属性,会形成参差的、具有动感或肌理感的飞针效果,改变稀密、虚实属性的同时改变渐变属性,可以表现丰富的线条意趣与线性形状的气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