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3 洗马图 局部 韩希孟
图4-4 美伶蓓克像 沈寿
图4-5 风景画 华璂
图4-6 少女像 杨守玉
图4-7 湖南刺绣研究所藏品
图4-8 现代设计 2014年”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
图4-9 现代设计 2014年”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
民间实用品刺绣因物用于生活的直接关系而显得品类丰富,形式多样。在不识字的广大妇女群体中,针线活是拿手好戏,但要自己描画一个绣稿却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寻找、讨要或购买一个心仪的绣花样来进行创作是比较普遍的事情。她们用剪纸的花样绣制鞋面,或依照白纸上的线描稿绣制衣服上的图案,在刺绣比较普遍的年代,绣花样是民间生活的普通事物。张道一先生在《桃坞绣稿:民间刺绣与版刻》一书中说“民间刺绣的稿源大体上有三种:一是画的(线描画稿),二是剪的(剪纸花样),三是刻的(版刻绣稿)。其中以剪纸花样居多”[1]。张道一先生在本书中很全面精确地概括了民间绣样的来源渠道,并且收集了大量的民间绣样以飨读者。
1.绣稿来源
(1)线描画稿
早在出土的楚墓刺绣中,就有可见于刺绣之下的描绘痕迹,唐人胡令能的《咏绣障》:“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生动的画面:天色将晚,堂屋前面的花朵开放得鲜艳美丽,这一景致,引动了绣女的灵感,她拿着描笔,精心地描绘花朵,然后进行绣制。可见,描绘是绣稿创作的主要方法。
(2)剪纸花样
相对于描绘绣稿来说,剪纸显得简单且便于操作,凭借手手相传的经验即可随意剪出图样,是刺绣图稿的便捷来源。巧手的绣娘往往能自剪自绣。艺人们剪出的花样往往很受欢迎。早在南宋周密的《志雅堂杂钞》中就有剪纸的记载:“向旧都天街,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随所欲而成。“剪纸将一代代传承下来的程式化纹样用在衣、鞋、肚兜、围涎、枕头、手帕、门帘、帐幔、荷包、香袋等生活用品上,为刺绣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图样。其纹样构成形式需与特定的装饰部位相适合,”为了适用于被装饰对象的形状、部位,而取团花、方形、菱形、角花、对称形折叠剪刻等形式[2]。剪纸的题材广泛,有物象类的花鸟鱼虫,情节性的民间传说、故事、寓言、戏本等以及抽象性的纹样等。
(3)版刻印纹样
版刻印纹样是因需要批量复制而产生。明清两代,民间刺绣、绣花铺、作坊大量增加,刺绣图样供不应求,应运而生了大量的版刻印花样,也有被装订成书稿,这些花样书稿也许不只是特定为刺绣花样而作,但却满足了民间刺绣花样之需。版印绣谱是民间较为实用的花样稿书籍,多为民间刻字铺、木版年画作坊所雕版印刷后装订起来,绣制时可撕下作绣样。印制的内容以民众喜闻乐见、内心认同的具有吉祥祈福寓意的纹样为主,传统戏文、神话故事、礼教经典也是其中必备的内容。在《桃坞绣稿:民间刺绣与版刻》一书中,张道一先生选用的200多幅图样中以梅兰竹菊、祥鸟瑞兽、蔬果草虫、美女雅士、道释人物为主。人物主题有“西厢记”“白蛇传”“张敞画眉”“独占鳌头”“五子夺魁”以及“麒麟送子”“和合二仙”等,这些绘刻精致的刺绣花样,因所绣物件不同,在题材、构图上产生多样变化,专门用于戏服补子的多为团花适合纹样,如“一品当朝”“双龙戏珠”等;用于褡裢荷包的多采用莲花、荷花、蝴蝶、杨柳、小桥等表现自然生动的气息;油面塌(粉扑)因其为圆形结构,多填充花草纹样;鞋样因鞋面结构布局以曲线多变的云头纹样加花草构成。(图4-10、图4-11)
图4-10 剪纸花样 《中国民间美术全集》
图4-11 剪纸花样 《中国民间美术全集》
2.实用绣品纹样内容与形式
在民间绣稿中,有寓意是其一大特色,含有某种意义纹样,借一个或一组可以“假托”“转喻”“谐音”的形象来传情表意。在表现题材与主题上,反复强调着迎福纳祥、多子多孙、辟邪除祟的恒久命题。如鹿、鹤、树等构成一个六合同春纹样,红日、荷花、蝙蝠、鹭鸟寓意合堂福禄等。纹样组合有的象征吉庆,有的表示昌茂繁荣,大多含蕴丰富,反映了人们一定的思想、意志和情趣。民间刺绣花样用直白、拙朴的艺术语言通过混搭简单组合,随意拼合形成民众喜闻乐见、婚丧嫁娶、各取所需的纹样,也许没有匠心独具的设计理念,但却弥漫着生动的自然生活气息。(图4-12至图4-14)
内容丰富的绣稿纹样,大多以线描的轮廓形式存在,也有块面结合的,绣制的人还需凭借自己的绣制经验,辅以针法的变换和色彩的精心搭配才能绣制出完美的图形。刺绣者也只有在对刺绣花样理解后再绣作,才能发挥出绣样的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