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经管类各专业人才都是集管理、建设、服务为一体的高级知识、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经管类各个专业都必须按照当前社会所需的技术,和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培养时代所需的人才,再加上经管类包含的许多专业都是对实践要求较高的专业,因此,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措施。
国外的各种企业参与下的高职院校经管类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都是各国根据自己国家所处的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所形成的。每种模式所产生的环境不同,各具特点。在此以德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为主要代表,讨论国外企业参与下的高职院校经管类各专业教学模式。[7]
一、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双元制”模式是德国高级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之间合作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将企业与高职院校联系起来,使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培训的时候,可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的传授结合起来,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我们以高职院校经管类电子商务专业为例,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专业对学生的要求也突破原本纯理论知识的要求,更强调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全面发展。
经济和信息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标准,是每一个企业必须具备的生存条件,因此市场上对于应用型的经管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十分庞大,培养既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又具有经济管理所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全面发展的文化知识的技术人才已经迫在眉睫。德国高职院校为了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不得不将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转变成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培训目标,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全面发展的经管类各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之后,企业和高职院校进行明确的分工,经管类各专业的学生在高职院校的校园里,由专业的老师教授一些本专业所需的理论,和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其他文化知识,提高他们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认识,使经管类各个专业的学生明确地了解本专业的知识要求,扩大知识面;除此之外,经管类许多专业的学生还要进入到与高职院校合作的企业中,在企业中以学徒工或者是实习生的身份,接受企业所开设的具有各专业岗位针对性的实际操作技能、操作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的培训,让学生获得实际操作的能力和经验。
德国的企业在和高职院校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占据合作中的主导地位。因为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经管类各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朝向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因此德国为了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采取企业参与下的“双元制”培训模式,并迅速地普及和推广。
根据对德国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双元制”模式的分析和研究,得出“双元制”培训模式的特点如下。
(一)突出学生的技能培训
德国高职院校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既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也十分注重专业技能的实用性,坚持理论与实践教育结合的原则。以德国高职院校经管类的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在学校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培训的时候,跟企业进行沟通合作,邀请企业中有着丰富经验技能的市场营销骨干,参与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制定的工作中,使专业课程紧紧围绕实际所需的技能进行编排和培训,使得理论知识服从本专业实际工作的需要,在课程的安排时,根据课程内容的差别,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比例为3:7或者是2:8。这样的课程设置能够让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保证在今后工作中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性。
(二)具备一套合理并且有效的教学实施方案
德国高职院校实行的“双元制”教学理论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要想保证“双元制”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培养出时代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制定一套合理且有效的教学实施方案,保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均有完整的教学计划、科学的教学目标,保证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方式顺利进行。我们以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为例,院校为了培养一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始终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无论是对学生进行的理论知识的教育、实践技能的培训、校外实训或者是企业参与的培训方面,均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计划和目标以及培训过程中的规章制度,这样才能保证在培训的过程中有参照和依据,如此才能保证教育培训活动的顺利进行。[8]
(三)实行教考分离的考试制度
德国是一个十分注重人才培养的国家,德国有关教育政府机构规定,接受“双元制”培训模式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必须接受考核,而且对学生的这种职业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考核的考核机构,必须是在德国社会的企业协会、工业协会等一系列相关的协会或是部门的主持下,由当地或者政府相关的委员会统一组织安排的考试。而且考试的内容必须坚持“全面考核”的原则,既要对所学专业的实践技能部分进行考核,还要对理论知识进行考核,并且考核的时长安排,也根据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等相关知识的分配,安排具体的考试时长。在此我们以高职院校经济与管理专业为例,接受“双元制”培训模式的高职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就必须按照相关单位的要求,接受由企业协会或者是由其他机构主持,由专门负责高职院校考试的委员会统一安排的考试。为了保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核,按照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将考试具体分为两个部分,这样不仅体现了高职院校对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考核的公平性,这种考核方式还使得高职院校包括经济与管理专业在内的各个专业的岗位证书更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提高了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的教学质量和人才质量。
(四)教育与就业紧密结合
德国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提升专业人才的质量,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因此可以说,高职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企业所需的专业性人才。而高职院校作为社会上企业人才的主要来源之一,培养具有岗位针对性的人才是提高专业人才质量的根本途径。因此,只有学校和企业两者之间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才能够保证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从本质上来说,学校对社会人才需求方向的敏感力并不强,而与社会人才需求有着密切联系的企业,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感受到社会的人才需求方向。德国“双元制”模式的建立,使得能够洞察社会某一时间经济结构和市场需求变化的企业,迅速地将这种变化的信息传达给高职院校,并将这种变化反映在学生的专业培训中,使得高职院校的教育培训能够与社会需求保持平衡,促进学生的就业。以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来说,“双元制”能够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一张密切的关系网,企业在第一时间感受到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之后,会将这种变化迅速地传达给高职院校,使其根据所传达的信息,调整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课程,及时满足社会的需求,有助于本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因此,德国企业参与下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具有教育与就业紧密结合的特点。
二、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
TAFE是澳大利亚的职业教学培训模式,通俗而言,就是澳大利亚根据当前社会的需求,研究出的一种新型的现代学徒制度。澳大利亚高职院校的学生有80%的学习时间是在工作场合,由专门的技术型教师指导,学习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需要实践操作的内容和技术,剩余的时间在学校学习本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内容。[9]
澳大利亚是世界范围内较发达国家之一,无论是工业的发展还是经济的发展都趋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因此,澳大利亚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不断地推进本国的经济建设,十分重视对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以高职院校会计学专业为例,会计学专业人才作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可或缺的一种主要人才力量,必须在此专业人才的培养上保持与时代发展和人才需求的方向一致。因此,澳大利亚根据时代的需求方向建立了TAFE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由合作的相关企业向院校及时反映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方向,院校据此快速地调整此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内容,除此之外,会计专业学生80%的时间在实际工作场合学习,由企业派遣专业的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教学和实践操作的锻炼,这样不仅能够使会计专业的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到本专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与时俱进,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TAFE职业教育模式建立以后,高职院校对经管类各专业学生的教学采用的是:企业技能培训与学校理论知识教育两者之间有机结合的方式,这样不仅使得经管类各专业学生有着明确的分工,还使得学生的培训具有针对性,一方面提升了高职院校经管类各专业学生教育的效率,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经管类各专业的人才质量。
澳大利亚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的质量之所以能够取得理想的成就,主要是因为其TAFE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笔者通过对澳大利亚TAFE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分析得出,澳大利亚TAFE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重视对学生学习条件的优化和改善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的是职业型人才,而职业型人才的根本要求就是技术方面的要求,因此要想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技术性较强的专业型人才,首先要对学生的学习环境和设备进行十分严格的要求。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正是具有这一特点,比如澳大利亚的高职院校由企业投资建造实验室、实习工厂,提供先进的设备等。因为现代社会对专业人才的技术性要求较高,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又是职业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在对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实践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我们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社会所需要的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是对实践操作技能要求最为强烈的专业,因此高职院校在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培训的时候,首先应该具备先进的专业设备和技术培训场地,为了满足人才培训的需求,澳大利亚在对高职院校进行职业培训的过程中,不断地优化培训环境和设备,为学生创造教育条件,保证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教育质量。[10]
(二)教学模式的实用性、针对性较强
在澳大利亚的高职院校的TAFE模式中,针对性和实用性是其最为显著的特点。为了保证高职院校学生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院校要求,所有的专职教师应该与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了解企业院校各专业的发展动态以及各专业所需要技能的更新方向。为了保证这一目标顺利地完成,学院要求,在职教师每周要有一天的时间离开学校,到企业进行专业的岗位实践,不断地更新自己的专业技能。高职院校经管类各专业的教师要与企业经管类各专业相关的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从他们那里获得当前社会关于本专业人才需求的最新动态,还可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与企业经管类各专业相对应的部门进行沟通和交流,获取有效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另外经管类各专业的教师还要定期到企业一线进行岗位实践,由自己的亲身经历真切地感受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培训学生,使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更具有实用性。[11]
(三)课程设置与时俱进
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对各专业人才的需求方向和技术要求也随着科学和经济的变化而不断地改变,与此同时也提高了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有时代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要求。为了顺应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的要求,澳大利亚在TAFE模式下开设的课程也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在进行课程内容的安排和课程大纲的编排的时候,由企业和学校按照当前社会对各专业人才的需求方向,和社会发展的趋势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和技能的难易程度或是重要程度不同,所安排的课程时间长短不同,较容易或者不重要的知识或是技能可以开设12周的课程,但是对于较为重要的课程,则可设置为期2年的课程时间。而且为了保证课程内容和课时能够与时俱进,要求课程要根据时代对专业需求的变化,及时地修改,对于全国开发的基础课程,也要保证每五年修订一次。澳大利亚对于高职院校经管类各专业学生的教育亦是如此,为了保证所培养出来的经管类人才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所以高职院校在制定经管类各专业课程内容的时候,要到企业和社会进行考察,或者邀请社会上具有丰富经管类各专业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社会人士,参加到课程内容的制定之中,而且在课时的安排上,根据内容和技能的特征进行科学的课时安排,保证知识和技能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在教学的过程中,企业和学校要时刻保持对经管类各专业人才需求方向的洞察,及时地发现社会上对此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变化,做好内容和课程的调整,时刻保证课程的与时俱进,提高经管类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12]
三、美国的CBE模式
美国的CBE模式,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休斯顿大学开发的一种以“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为主要方向,以“工学交替”方式进行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强化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有利于高知识、高技能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培养。以高职院校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为例,在对此专业的学生进行教育培训的时候,学校根据此专业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寻找自己喜欢的企业签订实践培训合同,先由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某一项的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讲解,待学生基本掌握之后,组织高职院校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到签订合同的企业对所讲授的理论知识进行针对性的实训,这样产学结合的方式有助于高职院校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除此之外,为了保证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质量,在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的时候,可以聘请精通本行业的一些专家、学者和教授组成一定的专业委员会,然后由他们按照专业的岗位需求和社会的发展趋势,确定学生的教学培养模块,接着高职院校安排经管类各专业的教师,根据社会经管类行业发展的规律按确定的教学模块,进行工学交替的教学。[13]
美国高职院校CBE模式可分为四种:工读交替,例如在对高职院校经管专业的学生教育的过程中,采取理论和实际锻炼穿插进行的原则,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半工半读,实际上学校和企业两个地方均花费差不多的时间学习;劳动实习制,就是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根据学校与相关企业签订的合同,在某个时期组织学校经管类各专业的学生到企业进行岗位实习;除此之外还有全日劳动和工余上课制,以上几种模式,各高职院校根据其条件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模式。根据对美国CBE模式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注重职业分析形成课程开发图表
对高职院校每一个专业,在课程开发的时候都要对企业中的所属专业进行考察、分析、研究,这样才能清楚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方向和具体的要求,根据获得的这些信息编写课程开发图表。因为课程图表的制定能反映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所需要培养的技能和掌握的能力的方向,一方面可以规范高职院校教师在对专业学生培训的过程中培训的内容和方式,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学校对专业学生的考核提供所应考核的内容和方向。因此,课程开发图表,不仅是高职院校对学生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也是高职院校在职业技术培训中的课程计划和课程安排的基础。[14]
在对高职经管类各专业进行课程开发的时候,首先应该有专业的人员到企业对经管类各专业相对应的岗位进行市场考察、分析和评估,和企业之间进行密切的沟通,明确经管类各专业人才需要具备怎样的实践操作技能和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然后将这些有关经管类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信息按照专业类别分别制成表格,并将其作为一种课程开发的表格,它决定了经管类各专业学生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决定了学校或是教师在对经管类各专业学生进行考核的时候所需要考核的项目和方向。这样能为经管类各专业的学生指明课程培养的方向,避免不相关知识和内容的介入,使对学生的教育更具有针对性。
(二)美国CBE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学习包的开发
这里所讲的学习包实际上就是指:高职院校专业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所需要掌握、了解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一系列书籍,这类书籍不仅包括高职院校对口专业学生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还有通过影像或是动态图片的方式,向学生具体介绍如何获得本专业必须技能的方法等一些多媒体工具。这种学习包的开发过程是建立在企业参与的基础上,学校和企业双方合作制定的一种,能够为学生提供参考和指导的一种学习书籍。学习包能帮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本专业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还能在动态的多媒体软件的介绍下,帮助强化学生的实践知识和技能,总之,学习包能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课程学习。
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职业原因,在校参加培训的时间比普通高校的时间稍短一些,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作为社会上的热门专业和对人才需求较高的一个行业,其对人才无论是理论方面的知识,还是实践方面的技能都有着很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学生在校的时间有限,加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还需要掌握很多其他方面的文化知识。因此就需要该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课堂上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和技能,还要通过对学习包的学习,巩固自己所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学习更多其他文化领域的文化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符合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15]
(三)弱化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实施与管理
美国是一个象征着自由的国度,在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也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而高职院校和其专业的教师或者是企业相关技能的培训者,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中只扮演着一个教学过程中知识和技能指导者的角色、学生课堂和实践活动的组织者以及学习生活的管理者的角色,不能强制性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过多的干扰。因此,美国的CBE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要求院校的学生和企业相关培训者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本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兴趣的培养,教师和企业技能的指导者,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或者对知识进行简单的梳理和引导,弱化企业参与下的高职院校的教学实施和管理。
学生在学习某种知识或是技能的时候,只有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促进学习质量的提升。例如电子商务专业,因为电子商务专业需要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较多较复杂,如果高职院校的教师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那么学生很容易因为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较多而对电子商务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获取和掌握。因此,企业参与下的高职院校,应该将学习的主题放在学生身上,学校和企业一起培养学生对于该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四)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教学考核和教学质量评价
高职院校为了适应时代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将人才培养的目标转变成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在对学生的培训过程中,不仅要强调对学生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还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其他方面知识或是思想道德进行培训,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时代所需的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美国为了保证企业参与下的CBE职业教学模式能够取得理想的成就,因此在对学生教学的过程中,也十分重视对学生的考核,主要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考核。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主要是为了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高级能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考核;通过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企业为了保证人才的质量,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就是对学生已获得能力的考核,这种能力不管是学生本身具有的,还是通过在学校和企业获得的,在考核的过程中均予以承认。[16]
考核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以及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掌握,根据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检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经管类各专业的学生由于所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较为繁多,再加上美国CBE教学模式中对学习包的重视,因此不论是学校还是企业在对学生进行培训的时候,会因为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导致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过程中,没有全面地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因此,为了保证企业参与下的经管类各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对学生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由本专业的教师或是企业经管部门的人员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教学考核和教学质量评价,检测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情况,以此帮助调整教学,促进教学结构的不断优化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四、国际劳工组织NES教学模块的研究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地提高,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全面发展的人才已经成为每个国家的主要人才培养任务。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这些发达国家为了培养出时代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断在国际劳工组织NES教学模块进行创新和摸索,最终形成了模式各异的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体系,旨在培养社会所需的专业应用型全面发展的人才。在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不断地创新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突出成就的基础上,国际劳动组织就借鉴了德国、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职业教学模式的经验,最终于20世纪70年代开发了一种“以职业能力和岗位需求为核心”的职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劳工组织的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企业参与下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由企业反馈具体专业的岗位需求,然后学校和企业围绕这种需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理论知识教育和技能的培养,旨在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此我们以经管类信息安全专业为例,首先在企业参与下,对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技能需求可以通过企业中信息管理部门的岗位需求获得,然后高职院校围绕这种需求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以及对所需要的实际操作技能进行梳理。强调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和有机的配合,旨在培养学生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满足社会的岗位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时的岗位针对性。[17]
根据对国际劳工组织所实行的NES教学模式的考察和分析,可以得出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以能力为本
企业能够第一时间感受到时代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方向,并将所获得的人才需求的方向传达给合作的高职院校,这样高职院校就可以根据所获得的信息确定符合专业发展需求的学习模块。这种学习模块由于贴近专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因此学生经过对这种学习模块的学习,可以直接从中获得专业所需的技术技能,而且这种教学模块的教学内容较为贴近社会上本专业的实际生产需要,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获得这种知识和技能的用法。这样的技能习得方式能够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相关的技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18]
国际劳工组织的NES教学模式,在与企业建立密切合作的基础上,由企业经管类各专业的负责人参与高职院校经管类各专业教学模块的制定。但是在教学模块的制定的时候,首先应该坚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对学生进行时代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梳理和讲解,并结合实际,将这种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对经管类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这种贴近社会实际需求的经管类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授,再加上理论和实际知识的结合,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教学模块中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投入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为社会培养经管类各专业应用型人才。
(二)简化理论,突出实践
通过对高职院校和普通高等本科院校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得出,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来说文化课程的基础较差,他们普遍缺乏对文化课程学习的兴趣和耐心,排斥传统以课堂为主的文化课程的知识讲授,偏爱实践活动课程。归根结底,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都是喜欢动手,不喜欢抽象推理的。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这一特性,结合社会上其他发达国家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国际劳工组织推出在企业参与下的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块,这种教学模块巧妙地使国际劳工组织NES教学模块避开了学生的弱点和排斥的部分,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观察和分析以及与企业合作过程中获得的信息,最终建立了以“实用、够用、管用”为原则的教学模块,高职院校根据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制定的这一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块,对学生进行理论结合实践、贴近岗位实际需求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深入企业内部进行实践锻炼,为学生创造“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场景,以保证学生在构建的学习场景中掌握本专业基本的操作技能,保证学生通过在企业的实践训练中理解理论知识的内涵,获得本专业所要求的实际操作技能,这样才能达到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19]
高职院校经管类各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经管类专业的学生作为高职院校的一员,其文化基础也相对薄弱,喜欢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认为理论课程过于枯燥无味。为了提升经管类各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国际劳工组织在企业参与下的NES模式是在对高职院校经管类各专业学生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结合实践,并且简化理论、突出实践的教学原则,在教学的过程中,定期组织经管类各专业的学生到企业经管类各专业相关部门进行实际的操作训练,在部门领导和高职院校实践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岗位实际锻炼,强化学生所学习到的经管类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这种教学模式,首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保证学生在“做中学”。
(三)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鉴定的内容链接紧密
要想保证高职院校的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岗位的需求,就必须保证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所进行的教学内容和实践知识符合职业鉴定的内容、符合职业鉴定的需要,让高职院校的学生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实践中所学习到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在职业技能鉴定的内容中占据一席之地。总体而言,就是高职院校制定的教学和实践的内容要符合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国际劳工组织为了满足高职院校学生的这一教育诉求,培养出时代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在与企业密切合作的基础上建立了NES教学模式,NES教学模式首先由专业的教师和企业的经管类相关专业的管理者,以及对社会经管岗位的需求趋势有着研究经验的负责人,一起研究制定的NES模块教学。在此模块中,每一个知识点或者每一项教学内容都能在岗位实践中找到其对应的“原型”。所以,在企业参与下的这种NES模块教学中,学生每学习完一个单元或是每学习完一个知识点,都能熟练地掌握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中所对应的岗位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在此,我们以高职院校经管类国际商务专业为例,高职院校若想培养一批符合岗位需求的国际商务专业人才,首先应该保证此专业的学生在职业技能鉴定时,所学习到的知识点能够符合经管类国际商务部门岗位职业鉴定标准。国际劳工组织在企业参与下制定的NES教学模式,首先在制定单元模块的时候,需要对企业相关专业部门岗位所需的技能和要求做详细的分析,并结合社会发展的状况进行国际商务专业学习单元的制定,这样就能将企业国际商务部门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全部纳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之中,使得该专业的学生在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基础上,所学习过的每一个具有针对性的学习单元,都能或多或少地获得一些国际商务行业对人才的必需技能,这样才能保证高职院校所培养的该专业人才质量能够符合企业对行业的岗位要求,提高经管类各专业学生的应用型。[20]
(四)NES教学模式强调积木式的教学体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才的层次也在不断地完善,国际劳工组织在企业参与下建立的NES模块体系,就是秉承着以学生能力为主体的原则,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强调积木式的教学体系。在NES的教学模式中,所谓的教学体系是由高职院校和企业,根据高职院校特定专业的岗位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制定的教学模块和单元,然后由这些教学模块和学习单元的整合组成教学体系。在这种教学体系中,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属于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或是与本专业有着密切联系的其他文化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学习具有可选择性,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学生学习的知识面,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能为自己带来某些利益的模块进行学习,使学习具有针对性,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这些学习模块和学习单元有其对应层次的职业资格等级,这些等级根据所需要掌握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的高低,分为高级工、中级工、高级技师、技师等不同层次的职业资格等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地累积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达到所希望达到的资格等级的目标,有利于高职院校培养多层次技能型的人才。
在此,我们以高职院校经管类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企业参与下的教学体系的完善和科学性,国际劳工组织在企业的合作下和对经管类会计电算化专业市场需求的分析下,对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内容采取模块划分,在教学的过程中强调积木式的教学体系的建立。首先由学院和企业经过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将会计电算化专业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和知识点,按照岗位需求层次的不同进行单元划分,本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擅长的方向选择此专业的学习单元进行深入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不同层次不同等级的职业资格考试。国家劳工组织在企业参与下的NES教学模式,能够激发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有利于本专业多层次人才的培养。
通过以上对国外企业参与下的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分析可知,国外的高职院校之所以能在企业参与下培养出时代所需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不断地提升国家的人才结构和人才质量,主要是因为他们在企业参与下对高职院校进行培训的时候,首先能够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教学的过程中,时刻从学生的利益出发,从职业教育的目标出发,与企业之间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不断地优化课程内容和岗位知识结构,保证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内容的与时俱进。其次,国外在企业参与下的高职院校的教育,主要采取的是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尤其强调对学生的实践教学,采用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最后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强调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激发高职院校经管类各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经管类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培养高知识、高技能的应用型经管类各专业人才。[21]
研究国外企业参与下高职院校经管类各专业的教学模式能够从他们的教学模式中获得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教学方法,对我国企业参与下的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帮助我国在经管类各专业人才培养上的改进和进步,帮助我国培养时代所需的、合格的高知识、高技能应用型经管类各专业人才。
【注释】
[1]黄瑞.高职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J].经济研究导刊,2014,33:247-248.
[2]陈蕾.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7:53.
[3]张荣国,王英,雷家珩,江铃.德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经验及启示[J]. 中国成人教育,2007,20:114-115.
[4]李海宗,陈磊.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保障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03:13-15.
[5]梁东,杨宇鹏,顾桥.国外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01:74-75.
[6]肖伟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4:81-84.
[7]刘晓静,刘晓莉.国外授课模式对经管类学科专业英语教学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4,16:13-14.
[8]刘晓静,刘晓莉.国外授课模式对经管类学科专业英语教学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4,16:13-14.
[9]翁朱华.澳大利亚TAFE教师发展的实践模式及其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1,08:45-52..
[10]陈智强.澳大利亚TAFE模式及其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1,36:90-91.
[11]詹克波.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及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0,03:83-85.
[12]蓝祥龙. 澳大利亚TAFE教育模式探析[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07:172-175.
[13]顾月琴,孔晓明.CBE职教模式的特征分析及其借鉴作用[J].教育与职业,2015,15:69-71.
[14]杨达生.CBE教育模式[J].中国培训,1996,06:53-59.
[15]武永巨.一种全新的职业教育模式—CBE模式[J].统计教育,1998,02:28.
[16]马云梅.基于CBE模式下《有机化学》课程医学应用模块的教学设想[J].科技信息,2012,26:233.
[17]向丽,刘晓欢.国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的试点及反思[J].职教论坛,2015,02:52-57.
[18]李培锁,邓岚.模块化教学在客运乘务课程中的可行性分析[J].职业,2011,02:81-82.
[19]付俊薇,张树海,赵金玉,戚翠芬.高等职业教育模块课程模式的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2002,01:56-61.
[20]郭跃,汤健.基于工作岗位流程的高职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J]. 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09:56-59.
[21]王玉华.模块技能培训模式若干问题的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2000,02:38-4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