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对企业经管类各部门人员的研究和分析,以及对高职院校经管类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考察,可知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经管类各专业人才的培养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定位宽泛
从当前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所培训人才的实际情况上来分析,许多高职院校所培养的经管类各个专业的人才没有区域性特点,而且也没有根据社会对经管类岗位需求来有针对性地对人才培养进行定位。因此导致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过于空泛,所培养的学生也不具备岗位针对性,从而导致经管类各专业人才与岗位所需人才的方向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无法保证人才的实用性。根据对我国高职院校所培养的经管类各专业人才的研究可以看出,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宽泛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材内容的制定没有岗位针对性
目前,有很多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在课程内容的制定上,只是简单地借鉴其他院校经管专业的课程内容,或者是直接引用经管类其他专业所涉及的学科的课本内容进行教学,因此不仅加大了本专业学生课程的负担,还使得课程内容较为宽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针对性,无法保证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较为实用的专业理论知识。[2]
(二)在教学的过程中对社会上经管类专业的岗位研究不够
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那么企业经管类专业的考察和所需技能的研究就必须贯穿于经管类各个专业教学。但是目前有很多高职院校由于教师对职业教育的理解欠缺,在教学的过程中仅对学生进行课本教学,没有按照企业经管类各相关部门的岗位需求,来展开针对性较强的培训。因此导致所教育出来的学生只是空有一身的理论知识和学历,并没有经管类各相关部门所要求的岗位实用性的技能和知识。
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和内容的设置,常常出现较多的重复现象,这是由于高职院校对教材质量的选用把关不严,从而导致有些教学内容重复出现在其他课程之中,学生在学习本专业课程时,所接受的专业课程内容重复现象也较为严重,学生在这种重复讲授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烦躁情绪,不利于学生对学科知识兴趣的培养。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很多教材内容之间的跳动性较大,不能形成模块化,导致经管类许多专业教学内容之间的系统性不强,从而造成许多不利后果,较为典型的有:
(一)学生无法在教学过程中获得与专业所需关系较为密切的信息
课程体系内容设置的不科学,导致学生无法在学习过程中,清楚地分辨专业所需信息,对所有教学内容全盘接受,这样不仅使得学生所学习的知识较多、较为宽泛,不利于学生吸收和应用;同时使得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各知识板块之间没有建立紧密联系,因此导致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如同一盘散沙,无法进行整合应用。
(二)无法形成职业技能
由于高职院校对学生培养使用的各个内容之间的跳动性较大,而且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之间的贴合度较低,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应用无法与岗位要求相一致,最终导致学生在工作中难度加大,无法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岗位中。这对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讲,初次进入专业岗位犹如一张白纸,这不仅增加了毕业生岗位操作的难度,还会使得学生失去信心,对经管类各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三、教学资源欠缺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高成本性也是经管类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之一,因为在对高职院校经管类各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所以很多高职院校因为教学资源的缺乏,导致实践基地建设的资金和场地都存在严重不足,同时,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没有现代化的实训场地。除此之外,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经管类各专业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存在着严重不足,导致现有的师资力量无法满足经管类各专业教学的需要。总而言之,教学资源的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学资金的欠缺
高职经管类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较高,因此在高职院校培养经管类各专业学生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增加资金投入,以帮助经管类专业做好教学过程中的科研工作。但是由于资金的欠缺,有些高职院校无法满足以上诉求,导致经管类各专业教学手段落后于市场所需。
(二)实践教学场地的欠缺
通过前文对经管类各专业相关情况的介绍可知,经管类各专业相关部门是企业中的重要组成部门,也是对技术要求较高的部门。因此为了增加经管类各专业学生在培养过程中的岗位适应性,增加学生的岗位操作技能,需要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时,注重岗位实际所需技能的培养。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经管类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建立现代化的实践场地,并据此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3]
(三)教师资源的欠缺
所谓教师资源实际上是指“双师型”教师队伍,但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忽略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高职院校花费大量的资金,由此导致了学校不具备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能力;另一方面,很多高职院校在聘请教师的过程中,注重对其学历和理论知识的考察,忽略对其技术能力的考核,因此导致高职院校所聘请的教师,只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经验,所以这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