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研究生英语大纲和课程目标,分为7种题型:包括推断题、例证题、语义题、细节题、指代题、主旨题、观点态度题。下面我们就命题规律对每一类型进行简单的总结。
(一)推断题
1.题型特点 主要测试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要求大家根据短文的内容进行判断、推理,以确定其中的含义或得出合理结论。推理题注重对文章深度的理解,要求大家能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既可针对文章的总体进行提问,也可针对某个细节进行提问。推断题一般包括数字推理、知识推断和逻辑推理,推理题常常考查大家: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等。需要注意的是:大家需要在理解原文表面文字信息的基础上,作出判断和推论,从而得到文章的隐含意义和深层意义。推理题所涉及的内容可能是文中某一句话,也可能是某几句话,但做题的指导思想都是以文字信息为依据,既不能做出在原文中找不到文字根据的推理,也不能根据表面文字信息做错误引申。所以,推理题的答案只能是根据原文表面文字信息一步步推出的答案:即对原文某一句话或某几句话所作的同义改写(paraphrase)或综合。逻辑词常用的有:“infer,conclude,suggest,imply”等。
2.常见提问方式
We may conclude from the passage that…
We can learn from the passage that…
It is implied from the first paragraph that…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It can be inferred/concluded from the passage(the first,second…paragraph)that…
It can be concluded from…’s remarks that.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s can best describ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he passage implies,but does not directly state that…
3.解题指南 对于推断语篇与段落主旨的题目,应把握一条最基本的原则——推论应当以文章主旨或段落主题为基础,不能无原则地任意猜测;而对于细节推论题目,应把握的原则是,你所作的选择应当是“言在其外而意在其中”,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实际是说……”。总之,不能脱离该细节的上下文来想象、推理。
(二)例证题
1.题型特点 例证题要求大家区分论点和论据、理解文章的总体结构以及单句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考查大家通过段落、句子来推测文章的主旨,支持的观点等。阅读理解文章如果是说明文和议论文,文章所举的例子一般是为了说明一定的道理。我们应重点关注这个例子在原文出现的位置,一般情况下,这个例子之前或之后通常都有一句总结说明性的话,这句话就是答案,即举例的目的。如果例子与全文主题有关,则例证主题,答案为主题句。如果例子与段落主题有关,就例证段落主题,则答案为段落主题句。此外,答案为例子前后总结说明性的话。标记词有:“exemplify,example,case,illustrate,illustration”等。
2.常见提问方式 The author provides in line(Paragraph…),an example in order to…
3.解题指南 返回原文,在原文中给该例证定位,认真阅读该例证周围的区域,找出例证支持的观点,与四个选项进行比较,选项中与该论点最一致的即为正确答案。注意:选项如果不符合常识,一定不是正确答案;错误选项特征是就事论事。
(三)语义题
1.题型特点 语义题主要测试考生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词、短语或句子的能力。出题对象一般为:①关键性生词,即超出四级大纲的词汇;②多义词,即具有生僻意义的四级词汇,对于这类词汇,我们所记住的多为其最常见的含义,但在特定的上下文中却有特定的含义;③代词,要求大家理解上下文,找出指代对象;④复杂句式,要求大家能体会其言外之意。
2.常见提问方式 语义题型主要从三个角度出题,它们的提问方式也有各自的特点。
(1)词义辨析题:此类题型主要考查我们能否根据上下文理解某个单词或词组的含义,其中以根据上下文来推测生词含义为主,也包括一些熟悉词汇在文中的特定含义。常见提问方式有:
The word“…”(in line…,Para…)most probably means/refers to.
The word“…”(in line…,Para…)stands for.
The phrase“…”(in line…,Para…)is closest in meaningto.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the phrase“…”means.
The phrase“…”probablyrefers to.
The word“…”could best be replaced by .
(2)语义转述题:转述即重新解释(paraphrase)题干中的短语或句子。这类语句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与文章主旨或段落主题密切相关;在语言形式或语法结构上有一定难度,不易理解;在特定上下文中有特定含义。常见提问方式有:
The sentence“…”(in line…,Para…)means.
By saying that“…”(in line…,Para…)the writer means.
By“…”,the author means.
(3)语义指代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相关成分复指关系的辨别能力。指代(reference)是作者为避免重复,用替代词(substitute word)代替上文出现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的写作手法。替代词一般是代词,如:it,they,them等,也可以是名词。提问方式一般为:
The word“it(such,they,that…)”refers to/stands for.
What does the word“they(them,it,he,…)”refer to?
3.解题指南 在做这一类题目时,大家应当把握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一定要依据上下文来确定其含义,切忌断章取义或望文生义。可判断该词汇是否超纲,如果是纲内词汇,则字面意思必然不是正确答案;词汇的正确答案,经常蕴藏在原文该词出现的前后。以下提供几种常见的方法:
(1)根据文中对该词的定义来确定。定义性质的词语有:be,mean,be defined as,be called,be known as,be referred to as,be what is called等。
(2)根据文中的举例来推测。表示举例的词语有:like,such as,for example,for instance等。
(3)利用上下文对该词所表示的事物、性质等的进一步叙述来推测。常用的手段包括定语从句、破折号以及that is,i.e.,in other words,namely等词语。
(4)依据同位语进行推测。
(5)根据对比意义来推测。含有对比意义的词语有:while,whereas,in contrast,by comparison,but等。
(四)细节题
1.题型特点 细节类试题的提问方式灵活多变,对象涉及短文的各种具体细节,如:时间、地点、原因、结果、方式等。
2.常见提问方式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when(where,why,who,which,how)…?…because
The reason for…is that.
The example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is used to illustrate.
The author wants to prove with the example of…that.
3.常见题型分类 细节性问题为阅读考题的基本问题,占很大比重。此类考题比较简单,因此是我们拿分的部分,有必要争取全部细节性考题答题正确。以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词作为“路标”,查寻目标信息在文中的位置,仔细阅读包含该信息词的句子或其上下文体会:大部分细节题体现“中心思想是解”。下面将细节性考题分类进行讨论。
(1)According题型:此题型为最基本题,由According to the passage或The passage states that引导,考查学生对于文章中具体内容的掌握,如时间、地点、事件等细节问题。
解题对策:利用题目中的关键词寻找文中对应词,在对应词周围查找到答案。
(2)数字题型:此种题型考查学生对数字的理解能力,一般有如下3种考查方法。
①运算型:通过四则运算(主要是加减法)求解。
解题对策:注意原始数据不是解。
②多个选一个题型:文中出现多个时间或数字,对应不同的事物,问题只考其中一点。
解题对策:对号入座。
③世纪型:已知某一年份,求其为哪个世纪。如已知1906年,问其为19世纪初,还是20世纪初。这种题极易做错,请大家注意。
4.解题指南 这类题目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答案一般都能在文章中直接找到。但有时候,出题人为了增加考题难度,会有意避开文中所用的词汇,而用该词的同义词或解释。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需要依据题干涉及的细节,按图索骥,找到出处,再对比选项作答。
(五)指代题
1.题型特点 指代题主要考查我们整体理解文章的能力,并推断出该处指代词所代表的含义。解这类题,要注意代词就近指代:代词指代在性(阴性或阳性)、数(单数或复数)、格(主格或宾格)、逻辑、意义、位置等方面与之接近的名词。就位置而言,代词所指代的名词通常在本句或其上句之中;就数而言,单数代词指代单数名词,复数代词指代复数名词,例如:it指代单数名词(单数可数名词或不可数词),也可指代一个句子;they指代复数名词主格;them指代复数名词宾格;one指代可数名词单数等。除了位置、性、数和格等方面的要求外,逻辑和意义也是衡量的标准,也就是说,正确的答案应该从意义(主要指语法搭配)上和逻辑(主要指思想内容)上而言都通顺。
2.解题指南 在原文中找出题目的指代词,向上搜索,找到最近的名词,名词性词组或句子,将找到的词,词组或句子代入,替换该指代词,看意思是否通顺,最后再把找到的词、词组与四个选项相比较,找到最佳答案。
(六)主旨题
1.题型特点 主旨类试题主要测试大家对文章的主题、标题、中心思想和作者写作目的的理解程度和区别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能力。着重测试阅读理解的基本能力;掌握所读材料的大意。这种题型考查学生在语言水平上对文章的把握;能否分辨主题和细节、是否具备提纲挈领的能力。一般是第一或最后一个题。标志词有:“mainly about;mainly discuss;best title;digest”等。
2.常见提问方式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What is the author’s purpose in writing the passage?
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best expresse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3.解题指南 主旨是一篇文章或一个段落的核心,是作者写作意图的体现,其表现形式因体裁和论证方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就四级考试而言,文章的主旨通常是以主题句(topic sentence)的形式出现。通常,演绎类的文章中,主题句多出现于篇章或段落的开头部分;开头部分明确主题,然后展开讨论;而归纳类的文章中,主旨句多出现在段末或篇末,作为由具体事实引出的一般结论。当然在某些情况下,主题句也出现在文章中间或结尾。
4.解题方法
(1)把握文章逻辑结构:把握文章逻辑结构对于做主旨题很有帮助,因为文章主题出现的位置对应于文章逻辑结构中的一个部分。研究生英语阅读理解文章的主要逻辑结构有:
①时间顺序。按时间先后说明某一理论的发展,或某一研究成果由过去至现在的情况。属于这种结构的主题通常在首段或末段。
②首段做总的说明,其他段落分别说明或具体论述首段的观点。属于这种结构的文章主题在段。
③前面几段分别说明,末段总结。主题在末段。
④对比。进行对比的各事物之间的基本共同点或差异为主题。
⑤分类。分类说明的各大项相加为主题。
(2)抓主题句:主题句表达中心思想,其他句子均围绕它进行说明或议论。它在文章中的通常位置为第一段首句、第一段末句和全文末句等地方,所以阅读时对这些地方要特别关注。
(3)根据论述详略确定:通常与主题有关的部分有较详尽的论述,而与主题关系不够密切的部分论述较简略。
(七)观点态度题
1.题型特点 主要测试我们在理解短文之后,对作者所持态度和文章语气能否正确理解。态度观点题主要考查大家能否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的能力,标志词:attitude,purpose等。了解作者态度(attitude)或语气(tone)题,关键在于把握作者对全文主体事物(与主题有关)或某一具体事物的态度。
2.常见提问方式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is.
What is the author’s opinion about…?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 the speaker’s remarks is.
What does the author think about…?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author’s view on…?
What is the tone of the passage?
Why does the author say that…?
3.解题指南 一般而言,作者的态度与观点可以通过文章或段落的主题句,并结合作者的措辞(如褒义词或贬义词)来判断。有时作者是间接表达其观点,如:seemingly,apparently,supposedly等都有“看起来……其实不……”的含义。而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It is widely assumed that…放在文章的开头,一般引出的不是作者的观点,而是作者要反驳的观点。另外,要注意虚拟语气的干扰。
4.表达手段 表达作者态度(褒义、中性和贬义)的手段主要包括:
(1)使用形容词定语。
(2)加入副词状语。
(3)特殊动词。英语中有些动词也表明说话者的正负态度,如fail(不能)、ignore(忽视)、overestimate(估计过高)等动词表示一种负态度。
因此,可以通过两种手段确定作者态度:
①就全文主体事物(包括主题)进行提问,可以根据阐述主题或有关主体事物的相关句中的形容词、副词或动词确定作者的态度。
②如果问的是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态度,则可以定位到具体相关句,然后确定答案。
这里归纳一些常见的表示态度的词:n.:opposition反对,suspicion怀疑,approval支持,indifference冷漠(一般不选);adj:optimistic乐观的,subjective主观的,objective客观的,pessimistic悲观的,biased有偏见的,impartial偏心的,sensitive敏感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