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自我分析、自我定位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首要环节,它决定着个人职业生涯的方向,也决定着职业生涯规划的成败。求职之前先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之前先要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弄清自己想要干什么、能干什么,自己的兴趣、才能、学识,适合干什么。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许多毕业生在择业的时候存在很强的盲目性、随机性和从众性。虽然许多学生在毕业前拥有许多“证书”,但却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原因是用人单位认为应届毕业的高职学生们只学到书本知识而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弱,缺乏团队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和自我认识,而且对未来的发展盲目,没有规划。高职作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站,高职院校对他们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步骤:
1.评估自我
评估自我是为了更好的认识自我、了解自我。要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如借助于职业兴趣测验和性格测验以及周围人对你的评价等,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进行全面认识,清楚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评估自我时要客观、冷静,不能以点代面,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面对自己的缺点。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设计中的盲目性,达到设计高度适宜。
2.正确进行职业分析
现代职业具有自身的区域性、行业性、岗位性等特性。职业区域可能是城市,也可能是农村,可能是经济发达的特区,也可能是经济一般或贫困落后地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时要考虑到职业区域的具体特点,比如该地区的特殊政策、环境特征;职业角色的发展与职业所在行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职业生涯规划时,不能仅看重单位的大小、名气,而要对该职业所在的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比如人才供给情况、平均工资状况、行业的非正式团体规范等;不同的职业岗位对求业者的自身素质和能力有着不同的要求,在职业生涯规划时,除了解所需要的非职业素质要求外,还要了解所需要的职业素质要求,除了解所需要的一般能力外,还要了解所需要的特殊职业能力。
3.确定职业目标
职业目标是指人们对未来职业表现出来的一种强烈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对未来职业生活的构想和规划,确立目标可以成为追求成功的驱动力,所谓“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因此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关键是要确立好目标。任何人的职业目标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和社会现实的制约,凡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民利益的职业都是正确的,因此,高职学生制定职业目标时应把个人志向与国家利益和社会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才有现实的可行性。目标又分短期和长期目标,长期目标一般是以后职业规划的顶点,短期目标则一般是近期素质能力的提高等。
4.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
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面是用人单位选择大学生的依据。用人单位不仅考核其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考核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文化的整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等。高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除了构建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外,还要具备从事本行业岗位的基本技能和某些专业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力比知识更重要,高职学生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适用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一般来说高职大学生应重点培养满足社会需要、企业需求的实际操作能力、应用能力、社交能力、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自我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心理调适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
5.参加有益的职业训练
在确立了职业目标后,行动成了关键环节,没有行动,目标无从实现,因此,要指导高职学生参与参加有益的职业训练。职业训练包括职业技能的培训、对自我职业的适应性考核、职业意向的科学测定等内容。当前,高职学生进行的职业训练较少,其实高职院校可以利用许多机会,如组织学生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毕业实习工作、校园创业活动等都是职业训练很好的形式。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可以邀请成功的校友、校外知名人士等回校与大学生座谈交流经验;可以通过勤工俭学形式,让大学生从事社会兼职工作;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性的职业实践活动,开展职业意向测评,开展职业兴趣分析测评等。高职院校要指导大学生主动积极地参加有益的职业训练,更早更多地了解职业特点,掌握职业技能,以便更好地开展自己的职业规划设计。
6.评估与反馈
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尤其在高科技信息时代,变化更是永恒的主题。由于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很多,有的变化是无法预测的,因此,要指导学生时刻关注环境的变化,从而不断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与修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