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1 配送中心建设规模确定
配送中心的规模包括3层含义:一是总规模,即需要总量为多少平方米的配送中心;二是建立几个配送中心,即配送中心的布局;三是每个配送中心的规模。
单个配送中心规模大小受业务量、业务性质、内容和作业要求的影响较大,一般要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
1)物流量预测
预测时要根据历年经营的大量原始数据分析,以配送中心发展的规划和目标为依据进行,预测货物的年度总需求量(t),即年入库货物数量。通过经济批量等方法,在考虑货物最大库存水平的情况下,通常以备齐全部配送商品品种为前提。根据货物数量品种的ABC分类,A类商品备齐率100%,B类95%,C类90%,预测货物的最高储存量(t),测算货物周转率和日平均作业量。
2)确定单位面积作业量的定额
要根据规范服务和经验,确定单位面积的作业量定额,从而确定各项物流活动所需的作业场所面积。根据经验,配送中心各作业的单位面积作业量定额如表11.3所示。
表11.3 配送中心各作业的单位面积作业量定额
根据预测的最大存量、日作业量和各作业区单位面积作业量定额可大致估算出配送中心的作业面积。
例如,某配送中心日作业量及作业面积估算如表11.4所示。
表11.4 某配送中心作业面积估计表
续表
3)配送中心的占地面积
一般来说,辅助生产建筑面积为配送中心作业面积的5%~8%,办公、生活用建筑面积为配送中心作业面积的5%左右。这样,配送中心的总建筑面积就可大致确定出来,再根据城建规划部门的有关规定可基本估算出总的占用面积。
11.4.2 配送中心作业区域布局
1)作业流程规划
配送中心的主要活动是订货、进货、储存、订单拣货、发货和配送作业。有的配送中心还有流通加工作业,当有退货作业时,还要进行退货品的分类、保管和退回作业。因此,只有经过基本资料分析和基本条件假设之后,才能针对配送中心的特性进行进一步分析,并制订合理的作业流程,以便对作业区域作出合理的设置与布置。通过对各项作业流程的合理化分析,找出作业中不合理和不必要的作业,力求简化配送中心可能出现的不必要的处理环节。这样规划出的配送中心减少了重复搬运、翻堆和暂存等工作,提高了配送中心的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图11.7为配送中心的一般流程。
图11.7 配送中心一般作业流程
2)物流作业区域划分
经作业流程规划后即可针对配送中心的运营特性规划所需的作业区域,各区域包括物流作业区和外围辅助活动区,如办公室、信息中心、维修间等。物流作业区通常具有流程性的前后关系,而外围辅助活动区则与各区域有作业上的相关性关系。配送中心的物流作业区一般分为以下区域:
(1)收货区
在这个作业区内,工作人员须完成接收货物的任务和货物入库之前的准备工作,如卸货、检验等工作。因货物在接货区停留的时间不太长,并处于流动状态,因此收货区的面积相对来说都不算太大。它的主要设施有验货用的电脑、验货场区和卸货工具。
(2)储存区
在这个作业区里分类储存着验收后的货物。储存区一般分为暂时储存区和常规储存区。由于货物需要在这个区域内停留一段时间,并要占据一定位置,因此相对而言,储存区所占的面积比较大。在储存区一般都建有专用的仓库,并配置各种设备。其中包括各种货架、叉车、起堆机等起重设备。从位置上看,有的储存区与收货区连在一起,有的与收货区分开。
(3)理货区
理货区是配送中心人员进行拣货和配货作业的场所。一般来说,拣选货和配货工作量大的配送中心,其理货区面积较大。如负责对便利店进行配送的配送中心,按便利店的特点要求不但要对货物进行拆零,还要完成向多家门店以少批量、多批次的方式进行配送,所以这样的配送中心的拣货和配货区域的面积较大。与其他作业区一样,在理货区内也配置着许多专用设备和设施。如果是以人工完成拣选任务的,一般有手推货车、货架等;如果采用自动拣选装置,其设施包括重力式货架、皮带机、传送装置、自动分拣设备、升降机等。
(4)配装区
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分拣出来并配备好的货物不能立即发送,而是需要集中在某一场所等待统一发货,这种放置和处理待发货物的场所就是配装区。在配装区内,工作人员要根据每个门店的位置、货物数量进行分放、配车和选择以单独装运还是混载同运。因在配装区内货物停留时间不长,所以货位所占的面积不大,配装区的面积比存储区小得多。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配送中心的配装区与发货区合在一起,称为分类区,因此,配装作业常融合于其他相关的工序中。此外,因配装作业主要是分放货物、组配货物和安排车辆等,因此在这个作业区除了配备计算工具和小型装卸机械、运输工具以外,没有什么特殊的大型专用设备。
(5)发货区
发货区是工作人员将组配好的货物装车外运的作业区域。
(6)加工区
有些配送中心要对鲜活食品进行配送,因此配送中心在结构上除了设置一般性的作业区外,还设有配送货物加工区。在这个区域内对收进的生鲜食品进行加工,如对蔬菜去除老叶、清洗等,对鱼类食品进行抛腹去鱼鳞等,如果超市以经营生鲜食品为主,则配送中心的加工区域所占面积较大。
3)作业区域配置
(1)区域配置方法
区域配置方法有两种,即流程性布置法和相关性布置法。流程性布置法适用于物流作业区域的布置,是将物流移动路线作为布置的主要依据;而相关性布置法一般用于整个厂区或辅助性区域的布置,是根据各区域的活动相关表进行区域布置。在规划区域布置时应按各作业区域性质决定其配置方法。
区域布置可以采用模板布置法,也可以采用计算机辅助布置。
(2)物流路线类型
配送中心物流区域间的物流路线类型如表11.5所示。
表11.5 作业区域间的物流路线类型
(3)区域配置步骤
下面以流程配置法为例说明区域配置的步骤:
①决定配送中心的联外道路形式。确定配送中心联外道路、进出口方位及厂区配置形式。
②决定配送中心厂房空间范围、大小及长宽比例。
③决定配送中心内由进货到出货的主要进行路线形式。决定其物流动线形式,如U形、直线形、S形等。
④按作业流程配置各区域位置。物流作业区域由进货作业开始布置,再按物料流程前后相关顺序按序安排其相关位置。其中作业区域内如有面积较大其长宽比例不易变动的区域,应先置入建筑平面内,如自动仓库、分类输送机等作业区;其次再插入面积小而长宽比例较易调整的区域,如理货区、暂存区等。
⑤决定管理办公区与物流仓储区的关系。一般配送中心管理办公区均采用集中式布置,并与物流仓储区相隔,但仍应考虑配置关系与空间利用的可能方案。目前配送中心仓储区采用较多的立体化设备,其高度需求与办公区不同,故办公区布置需进一步考虑空间效率化的运用,如采用多楼层办公室规划、单独利用某一楼层、利用进出货区上层的空间等方式。
⑥决定管理活动区域内的配置。将与各部门活动相关性最高的部门区域优先置入规划范围内,再按活动关系将与已置入区域关系最重要者按序置入布置范围内,再逐步调整各办公及管理活动区域。
⑦进行各作业流程与活动相关的布置组合,探讨各种可能的区域布置组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