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中共北京师范大学委员会第十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向综合性、有特色、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转型目标。在学校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紧紧抓住“提升质量、突出特色”的主线,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完善运行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提高科研整体水平和学科综合实力,知识创新、服务社会和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的能力明显增强,为实现历史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成就显著
1.优势学科稳步发展,学科布局趋于综合
在多年积累的优势学科基础上,通过调整学科布局,学校已经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合理的学科体系。共有19个一级学科,其中13个一级学科拥有博士点。拥有教育学、心理学和中国语言文学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民俗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中国古代史、教育经济与管理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世界经济、教育经济与管理、电影学3个北京市重点学科。
10年来,学校在加强教育科学和人文学科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对社会科学领域重点投入,抓紧建设,理论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法学等一批学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布局趋向综合。
2.研究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渐趋合理
学校现有人文社会科学科研人员1038人。年龄在45岁以下的有725人,约占69.9%;年龄在46~65岁的有288人,约占27.7%;年龄在65岁以上的有25人,约占2.4%。教授职称352人,副教授职称358人,讲师及以下职称328人,分别占总数的34%、34%和32%。博士研究生学历761人,硕士研究生学历214人,本科及以下学历63人,分别占73%、21%和6%,初步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现有教育部社科委委员8名,资深教授8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入选者8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11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54名,占人文社会科学科研人员总数的9%。
3.科研力量得到整合,科研平台得到夯实
学校稳步推进院系调整,积极整合和拓展存量资源,建立起层次清晰、类型多元化、多学科相互支持的学术组织系统,为巩固传统优势学科,鼓励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目前建有教育学部以及心理学院、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等13个学院,拥有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研究院、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等9个研究院以及1个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除7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还建有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以及首都高等教育研究院等5个与北京市共建的研究院,与相关部门共建了出版科学研究院、中国文字整理与规范研究中心、国家教育考试与评价研究院、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等。此外,还成立了70多个反映新兴学科发展方向和前沿问题的非实体性研究中心。这些中心已经成为学校科研工作的重要力量。
学校本着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的科研团队,打造高水平成果,提升学术竞争力,通过竞争方式组建学术团队。近年来,学校投入1000多万元支持了两批共17个创新群体的建设,创新群体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就。针对当代学科发展分化与交叉并存的特点,学校利用“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大好机遇,鼓励学科交叉,加强校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改善了研究条件,改进了研究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科研资源获取能力增强,科研经费渠道拓展
十年来,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共获省部级以上项目近1100项。其中,国家项目261项,省部级项目838项,每年新增省部级以上纵向项目超过100项。学校共争取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2项,获准数量排名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具体情况见下表。
2001—2010年北师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纵向项目情况表 (单位:项)
2001—2010年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经费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已累计达到4.47亿元。10年中,年均到位经费约4470万元,年人均经费数达到4.3万元,年人均科研经费在全国高校位居前列。科研经费来源呈现多样化态势,其中,纵向经费占3成,横向经费占5成,国际合作经费占2成,具体情况见下图。
5.研究成果持续增长,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标志性成果明显增多
北师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发表数量不断增长,发表论文的数量位列全国高校前列。这10年中以北师大为第一完成单位发表SSCI及A&HCI论文456篇,年均发表45篇。其中发表CSSCI论文14083篇,年均发表1564篇,具体情况见下图。
2001—2010年北师大人文社会科学年度总经费变化趋势图(单位:万元)
2001—2010年北师大SSCI和A&HCI、CSSCI发文量变化图(单位:篇)
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和文史学科领域成果丰硕,在数量稳步增长的同时,研究成果不断获得各类奖励,具体情况见下表。一代宗师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获得了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江泽民同志为《中国通史》出版发来贺信,称《中国通史》的出版“是我国史学界的一大喜事”,“一定会有益于推动全党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学习历史的浓厚风气”。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历时16年编纂完成的《全元文》将元朝现存的散文及诗词曲以外的韵文进行汇编,共61册、2800万字,出版以来,获得学术界的好评,被认为“是本世纪初古籍整理的辉煌成果”,获得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著名教育学家顾明远主编的《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及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的专著《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是我校优势学科教育学、心理学的标志性成果,学术积淀深厚,对后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何兹全先生的《何兹全文集》、钟敬文先生的《中国民俗史》、郭预衡先生的《中国散文史》等也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2001—2010年北师大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获得的重要奖项
学校在社会科学领域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影响力得到了明显提升,为政府部门提供了大量的调研咨询报告,部分成果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关注。严隽琪、庞丽娟、胡必亮等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成果《关于加强高校国际研究机构建设的建议》获得胡锦涛总书记、刘延东和戴秉国国务委员的重要批示。尚晓援等完成的《关于全国孤儿系统排查情况的报告》,受到民政部的高度关注。胡锦涛总书记对该报告做出了重要批示,推动了我国孤儿救助政策的出台。《关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体制及若干问题的研究报告》,获得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重要批示。王一川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成果《中式大片软实力现状及其提升对策建议》,提出的观点和建议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研制工作中,学校先后有40余位研究人员直接参与专家咨询、调研以及起草工作,参与人数在全国高校中最多。李晓西领军完成的《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并被视为中方提供给欧盟等国家的官方文件,在我国争取市场经济地位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商务部的高度评价。
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高度关注科研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中央提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来,共有7位专家担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首席专家数在全国高校排名位居前列。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教材的研制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优势、资源优势和团队优势,积极参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校成立了专门机构负责研发工作。通过基础教育课程中心的组织协调,韩震、朱汉国、王蔷、郑国民、刘恩山、王磊等教授完成了16套新课程标准教材的编写,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
6.国际交流层次不断提升,国际学术影响逐步扩大
学校高度重视学术交流与合作,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打开了新的局面。10年来,主办了“国际著名大学校长论坛”、“国际心理学大会”、“社会政策国际论坛”等一批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张厚粲教授担任国际心理学联合会副主席。高层次的国际交流扩大了学术视野,对提升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地位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学校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及国际著名出版机构Springer合作,编辑出版了英文学术期刊《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教育学》及《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哲学》,向国际学术界推介我国高等学府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哲学》的英文版翻译出版项目获准立项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7.增强服务意识,以管理创新促进科研能力提升
学校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工作,先后出台《北京师范大学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实施细则》、《北京师范大学举办形势报告会、研讨会、讲座管理暂行办法》,积极推进相关制度建设。
为增强为重大战略需求服务的能力,推动研究成果的国际化,学校抓准时机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设立数据资源与政策研究平台项目,推动研究方法创新。项目建设三期以来,已经在区域教育发展、义务教育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新举国体育体制建设等教育科学领域取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启动跨学科沙龙项目,目的是培育学科增长点、重大项目研究领域和跨学科研究团队。设立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国际化项目,重点支持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的优秀成果面向国外出版和发表。
学校高度重视管理研究和管理创新,科研管理团队坚持实践工作与学习研究相结合,形成了“研究、创新、服务、管理”的管理理念,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先后编辑出版了全国性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刊物《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管理评论》3辑;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报告》3辑,为学科建设提供咨询;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队伍研究报告》,分析科研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向学校提出政策建议;编辑《人文京师》,面向社会和学界积极推广研究成果。
二、“十二五”发展思路
1.发展目标
面向国家战略需要,积极研究落实国家相关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问题、重大专项,追踪国际前沿学术领域的新趋势,面对社会转型与学校结构转型的挑战,建设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体系。
着力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能力建设,提高学术创新能力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为国家战略、政府决策和社会需求服务的能力。着力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化进程,鼓励与支持同国外一流大学、研究机构、学术团队开展实质性科研合作。切实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解放科研生产力。着力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实现国际国内学术研究信息与数据资源共享。建立开放性学术研究环境,大力推进人文社会科学产学研用相结合。
2.对策与措施
遵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规律和特点,制订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战略规划,继续强化教育心理特色学科,促进文史哲基础学科保持优势,有计划地发展应用社会科学和新兴前沿交叉学科,促进学科布局更为合理,推进人文社会科学可持续发展。
加快创新平台与高水平学术团队建设,在每个学科领域重点培育1~2个在国内国际学术前沿领域占领学术高地的研究团队。做好顶层设计,通过“985”工程、“211”工程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的支持,有计划地培育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设立专门人员乃至机构推进科研成果向政策、教学和社会服务转化。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国际化进程,设立校级“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发展基金”;在一级学科设立“中外合作研究基地或研究中心”;实施人文社会科学科研人员与国外一流学者合作研究计划;设立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国际出版和发表资助与奖励项目。继续推进并扩大数据资源建设项目,与国家专题数据库系统、数字化校园系统衔接;建设实体性的社会调查中心,切实改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推进科研组织创新,建设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为高层次人才成长和流动建立“学术特区”。建立以创新、质量和人才培养为导向的科研评价制度。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经费分配与评估制度。建立强激励与强约束相结合的科研管理制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