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互联网现状
1)互联网应用迅猛发展
2015年,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同时拉动了整体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互联网正进入一个无国界的竞争时代,使得全球企业都站在一个平台上竞争,世界已经变成一个“地球村”。正当全世界企业都将目光投向中国市场时,我国企业也在积极地发展全球市场,互联网拉近了企业和市场间的距离,使得全球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优化整合。2016年上半年,我国个人互联网应用保持稳健发展,除网络游戏及论坛/BBS外,其他应用用户规模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网上外卖和互联网理财是增长最快的两个应用,半年增长率分别为31.8%和12.3%。网络购物也保持较快增长,半年增长率为8.3%。手机端大部分应用均保持快速增长,其中,手机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增长最为明显,半年增长率为40.5%。同时,手机网上支付、网络购物的半年增长率均接近20%。2016年不仅是互联网发展、重组、结构优化的一年,也是体现互联网对我国各行业的影响及国家对互联网的重视的一年。
2)互联网基础设施能力持续提升
我国已建成超大规模的互联网基础设施,网络通达所有城市和乡镇,形成了多个高性能骨干网互联互通、多种宽带接入的网络设施。截至2016年6月,我国IPv4地址数量达3.38亿,拥有IPv6地址20 781块/32。
我国域名总数为3 698万,其中“.cn”域名总数半年增长19.2%,达到1 950万,在中国域名总数中占比为52.7%。我国网站总数为454万,半年增长7.4%,“.cn”网站数为212万。国际出口带宽为6 220 764 Mbps,半年增长率为15.4%。“.com”域名数量为1 094万,占比为29.6%,“.中国”域名总数达到50万。
3)互联网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技术标准影响力快速提升。2005年前,我国主导完成或署名的RFC数量共3个,到“十一五”期末增加到 46个,涵盖互联网路由、网际互联、安全等核心技术领域,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下一代互联网领域快速进展,建成全球最大的IPv6示范网络,并在网络建设、应用试验和设备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面向未来的下一代互联网新型架构研发稳步推进。
4)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互联网产业初步形成
我国互联网服务已形成万亿元级市场,2016年,全行业收入规模超过1.2万亿元。在网络门户、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等领域,具备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部分企业进入了全球互联网企业市值排名前列。互联网设备制造业快速崛起,不仅满足了国内发展需要,而且实现了海外拓展,高端路由器产品跻身全球市场前列。
5)互联网行业管理体系基本建立
初步形成“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管理格局,基本建立了行业管理体系,形成了多个管理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以《电信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为基础的互联网行业管理法规框架,建成覆盖事前、事中、事后3个环节,法律、行政、技术、经济手段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互联网市场监管体系,强化了用户权益保障的日常监督和服务监管机制。互联网基础管理成效显著,形成了互联网资源部省两级管理机制,实行网站备案和IP地址备案管理,规范了域名注册服务。安全管理制度与技术手段不断强化,明确了企业网络信息安全责任,建立了安全防护、信息通报和应急处置等管理制度,初步形成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同时,互联网行业自律和公众监督不断增强。
6)互联网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基础平台
互联网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是推动经济增长、发掘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催化剂”。它将极大地释放信息数据并将其转化成巨大的生产潜力,成为社会财富增长的新源泉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互联网形成的新兴行业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升级,将是扩大消费、带动就业的重要新经济增长点。互联网与工业相结合的智能制造是顺应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突破口。智能制造对市场分析、生产管理、加工装配、产品销售、产品维修、服务到回收再生的全过程各环节进行了优化升级,实现从人、技术、管理、信息的四维集成,实现物质流和能量流、信息流和知识流的集成交汇,实现从大规模工业生产转向小规模的个性化生产。互联网与农业相结合已经渗透到整个农业产业链,农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主要在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差异化宣传、物流储存成本、信息平台建设等农业“触网”的重点难点领域。2016年,国内互联网行业从业人数已达1 677.2万,目前,我国互联网行业仍处于高速发展之中,人才需求巨大。总体来看,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百度、美大(美团和大众点评)、腾讯、阿里巴巴、网易、今日头条、滴滴、360、乐视、爱奇艺成为收取简历TOP10公司。同时,互联网也推动了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促进了文化传播和社会交往方式的变革创新。
1.1.2 电子商务发展状况
当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正在进入密集创新和快速扩张的新阶段,日益成为拉动我国消费需求,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引擎。具体而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我国电子商务仍然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潜力巨大。
近年来,我国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率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特别是网络零售市场,更是发展迅速,2016年达到52 218亿元。而2016年天猫“11·11”购物狂欢节成交额达1 207.49亿元,更是让人们看到我国网络零售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毫无疑问,电子商务正在成为拉动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和引擎。
②企业、行业信息化快速发展,为加快电子商务应用提供坚实基础。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环境下,我国服务行业、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电子商务应用需求变得日益强劲。不少传统行业领域在开展电子商务应用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农村信息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创新电子商务应用模式,涌现出一批淘宝店,一些村庄围绕自身的资源、市场优势,开展特色电子商务应用。传统零售企业纷纷进军电子商务。其他行业如邮政、旅游、保险等也都在已有的信息化建设基础上,着力发展电子商务业务。
③电子商务服务业迅猛发展,初步形成功能完善的业态体系。
从电子商务交易情况来看,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一是发展模式不断演变。近年来,B2B与B2C加速整合,由信息平台向交易平台转变。二是零售电子商务平台化趋势日益明显。具体包括3种情况:追求全品类覆盖的综合性平台;专注细分市场的垂直型平台;大型企业自营网站逐渐向第三方平台转变。三是平台之间竞争激烈,市场日益集中。以阿里巴巴、京东商城为第一梯队拉开了与其他中小型电子商务企业的差距。从支撑性电子商务服务业来看,近年来出现了不少重大变化。比如,各方面的功能日益独立显现,呈现高度分工的局面;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电子商务服务中得到快速应用,除了物联网技术外,大数据正逐渐让数据挖掘发挥其精准营销功能;电子商务平台的功能日益全能化。从辅助性电子商务服务来看,围绕网络交易派生出了一些新的服务行业,如网络议价、网络模特、网(站)店运营服务与外包等。
④跨境电子交易获得快速发展。
在国际经济形势持续不振的环境下,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跨境电子商务仍逆势而为,近年来保持了30%的年均增速。有关部门正加紧完善促进跨境网上交易对平台、物流、支付结算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措施,促进跨境电子商务模式不断创新,出现了一站式推广、平台化运营、网络购物业务与会展相结合等模式,使得更多中国制造产品得以通过在线外贸平台走向国外市场,有力地推动了跨境电子商务向纵深发展。
此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全社会电子商务应用意识不断增强,应用技能得到有效提高。相关部门协同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工作机制初步建立,围绕电子认证、网络购物等主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章和标准规范,为构建良好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进行了积极探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