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的社会焦点之一,就业理论研究是就业领域的首要问题。18世纪中叶,西方国家开始了就业理论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今天西方的就业理论已经日趋成熟,内容非常丰富。研究就业理论的发展历程,便于我们对就业领域各种问题的追根溯源,更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采取政策措施,解决就业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
一、凯恩斯之前的西方传统就业理论
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的一个多世纪里,西方经济理论都把充分就业和资源的充分利用看成理所应当,他们认为失业不过是局部的和暂时的现象,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如果工资可以随劳动力供求变化而自由涨落,那么通过市场价格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可使一切可供使用的劳动力资源都被用于生产,实现充分就业,这一理论被称之为就业自动均衡论。这一理论观点主要源于“萨伊定律”,这一定律的基本内涵是: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制度下,如果工资不是刚性的而是具有弹性的,则根本不会发生真正的失业;只要人们愿意按照现行工资水平受雇于资本家,就都会有工作,充分就业是社会经济活动中自然的倾向。不得不承认:至今为止,人们发现有效供给的确是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
然而这一理论讲就业问题仅仅当作就业数量问题来探讨,没有涉及就业质量问题,而且研究的出发点是将劳动者视为资本主义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要素,把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完全排除在就业过程之外。因此这一理想化的结论无论是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是无法被完全接受的。
二、凯恩斯的充分就业理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之后,失业人数剧增,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就业理论不攻自破。在此背景下,凯恩斯在其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一种与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就业理论不同的就业理论,并且一直影响至今。凯恩斯认为,仅靠市场自发的力量无法达到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状态,从而不能形成足以消灭“非自愿失业”(即工人按照现行货币工资水平受雇于资本家,却仍然找不到工作)和实现充分就业的“有效需求”(是指商品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而充分就业就是“在某一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接受这种工资的人都能得到工作”。对此理论界对充分就业的解释有两种:一是充分就业就是指劳动力和生产设备都达到充分利用状态;二是充分就业并不是失业率等于零,而是总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供求力量自发发挥作用情况下应有的并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其实无论怎样解释,充分就业都离不开两个视角:一是从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角度来讲,充分就业是指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处于均衡,国民经济的发展充分地满足劳动者对就业岗位需求的状态;二是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角度来讲,充分就业是指总需求增加时,而总就业量不再增加的状态。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远离,因而,在这一理论认识的基础上凯恩斯提出关于减少“非自愿失业”的主要政策建议是:刺激消费,扩大有效需求,鼓励投资,增加就业机会等等,这些也是许多西方国家在面对失业率上升时的应对手段,这说明政府需要承担维持充分就业的责任这一结论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普遍接受。
三、针对发达国家的现代就业理论
20世纪70-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经济停滞、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并存的现象,简称“滞涨”。“滞涨”现象引发了对凯恩斯政府干预理论的批判。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此时出现的失业问题与凯恩斯时代有较大不同,它主要不是有效需求不足的总量失业。于是各种新学说和理论纷纷出现,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一)后凯恩斯主义的就业理论
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结构性失业是现代发达国家常见的一种现象,是由于产业结构的剧变而引起的社会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结构失调。他们认为科技的发展、新旧行业的更替,使得一些人因为技能上的原因不能就业;而另一方面,新型行业存在招工难的问题,这就是结构性失业。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托宾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运用劳动力市场和人力资源政策,将劳动力市场形成一个统一整体。
(二)货币主义就业理论
这一理论是由弗里德曼提出来的,他认为由于经济结构、就业生命周期的变化造成劳动力流动以及摩擦性因素造成失业,包括自愿失业和摩擦失业。他认为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对减少失业是有作用的,但不能长期有效。对此弗里德曼提出了单一货币规则,即货币供给量每年按固定比例增长,以此来提高可接受的通货膨胀率从而减少失业。
(三)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人物有舒尔茨、哈比森,他们认为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由于人力投资的不同而不同,现代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对于劳动力市场要从保障失业者的生活转向充分开发和利用劳动力资源,以此来解决失业和招工都难的矛盾。这一理论要求人们将解决就业问题的重点放在对劳动者的培训和教育上。
四、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济学就业理论
发展经济学的就业理论主要是围绕发展中国家和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就业问题进行研究的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就业问题和形势做出了具体的分析,也指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其中的“分割理论”很值得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进行研究。这种理论将劳动力市场划分为内部市场和外部市场,内部市场工资高且工作条件好,工资水平多受最低工资法、工会等制度因素影响;外部市场工资低且工作条件差,工资水平由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决定。由于劳动力在两个劳动力市场间的流动困难,内部市场的劳动者失业后宁愿等待也不愿将就到工资水平低的外部市场寻找工作,属于自愿失业;外部市场的劳动者如果失业,由于缺乏必要技能而不可能在内部市场就业,属于非自愿失业。劳动市场分割可由种族、性别、教育背景、产业差异及地理限制造成,这一理论回答了我国就业市场的一些现实问题,同时也给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必要的思路。
五、国内就业理论的研究
我国的就业理论研究起步晚,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普遍认为失业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而我国根本就不存在就业问题。但是20世纪的七八十年代,随着城市中失业高峰的到来,我国才开始正式研究就业理论。总体看,我国的研究本身缺乏根本问题上的创新,更多理论探讨集中在对就业领域出现的各种现象的分析上。我们借鉴宋丰景(2005)的思路来论述我国有关就业理论方面的研究。
一是人口决定理论或者总量失业理论。该理论认为我国人口基数太大导致劳动力总量过大,供求不平衡产生失业。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崔大鹏(2002)、吴松林(2002)、王诚(2000)、盛乐(2002)、姚先国(2002)等学者。
二是结构性失业理论。主要指就业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化不一致导致的失业,表现为失业人数增加与招工难同时存在。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宋丰景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相应技能的劳动力供不应求所产生的;李培林则认为是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技术创新的加快,使得技术和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优势日趋强化所造成的。
三是垄断性失业、制度性失业和劳动力市场分割性失业。王诚提出,政府部门对某些生产行业进行直接的行政干预和控制,设置壁垒限制竞争,从而造成该行业在产量和价格的垄断状态导致了失业的发生,这是行业垄断性失业;由于经济体制的配套改革和政治体制的改革滞后所造成的劳动力无法接受市场经济的观念,或者虽然在消费行为上接受市场观念但在就业行为上不接受市场观念产生制度性失业。还有学者系统研究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行政分割”和我国就业市场的“断裂和残缺”,认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行政性分割具体表现在三种歧视:一是对本地农村劳动力的歧视;二是对外地农村劳动力的歧视;三是对外地非农劳动力的歧视。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导致了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调整作用并不能起到明显的效果。
比较来看,国外的就业理论研究起步早,研究有创新,而且他们的许多理论都有经济学上的创新思想和创新理论作为逻辑起点,而我国的理论研究更多停留在就业现象的解释上。然而,国外就业理论虽然对我国寻求解决就业问题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不同流派由于各自环境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所以他们往往执著于一方面来解释复杂的就业问题。因此,我国还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按照中国的市场机制和市场需求进行自我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形成适应我国经济需求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就业理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