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内外关于就业质量概念的探讨

国内外关于就业质量概念的探讨

时间:2023-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际上对于就业质量概念的提出也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体面劳动”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于就业质量概念的界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这一概念更多指向的是高就业质量,它并非一种严格的学术概念,而更像是一种国际社会倡导的就业领域的先进理念。因此中国目前就业质量问题的研究既有政策背景又有现实意义。

一、国外研究中的就业质量概念

(一)研究背景

2014年1月20日,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盖伊·赖德在日内瓦发布2014年度全球就业趋势报告称,2013年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就业市场死气沉沉。2013年全球失业率为6%,失业人口为2.02亿,较2012年增加500万人;从现在到2018年,全球失业人口将达到2.18亿。近年来,伴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出现,就业问题更为突出,对就业的研究就显得尤为紧迫。

以往的对就业理论的研究多以凯恩斯的充分就业理论为基础。这种研究集中在“如何能让任何想就业的公民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找到工作岗位。少部分劳动者的失业主要是由于摩擦性失业,这是由于劳动力市场上供需双方需要磨合的时间”[1]。此外,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世界各国的劳动者生存状况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劳动者也不再单纯满足于生存这一生理需求,而是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增加了世界范围内劳动市场的不稳定性和复杂性,导致经济发展的风险加剧。为了能够更好调控这些风险,更准确反映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就业的状况,就业质量的概念也就应运而生了。

可以说,就业质量概念的提出可以在一定意义上弥补单纯的就业数量无法真正反映劳动者就业情况的缺陷。

(二)研究过程

国际上对于就业质量概念的提出也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研究领域就出现了工作生活质量(Quality ofWork Life,简称QWL)的说法,QWL是由工会和管理部门共同合作改善员工生活福利和工作环境,以增加参与决策为手段,达到提高生产率和员工满意感的一项措施。这种认识的出台,主要是人力资源领域为了更好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提出的一个概念。

1995年在国际劳工大会上,国际劳工组织首先提出“体面劳动”的概念,它的基本内涵是:“促进男女在自由、公平、安全和具备人格尊严的条件下获得体面的、生产性的可持续工作机会。”[2]体面劳动应当具备以下特征:“它是生产性的工作;权利保护,即劳工的正当权利和权益应当受到保护;足够的工资;享受社会保险;三方社会对话,即应该加强劳工、雇主和政府之间就劳动就业涉及的问题的对话;有足够的岗位,使每个人都具有得到收入的机会。”[3]“体面劳动”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想通过促进就业、加强社会保障,维护劳动者基本权益。为了保证“体面劳动”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从整体上平衡而统一地推进“促进工作中的权利”“就业”“社会保护”“社会对话”等四个目标。实际上,让劳动者获得更多体面,还有着更为深远和重要的意义:经验表明,体面的劳动是更高效率、更有质量的劳动,让更多人实现体面劳动,是经济发展的活力之源。“体面劳动”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于就业质量概念的界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这一概念更多指向的是高就业质量,它并非一种严格的学术概念,而更像是一种国际社会倡导的就业领域的先进理念。

20世纪90年代,欧盟委员会在经济领域的研究指出,“相对较高的失业率和招聘困难瓶颈的持续共存将是未来时期的主要特征。”于是,欧盟提出了“工作质量”(Quality in Job)的概念。欧盟委员会在2001年6月公布了题为《就业与社会政策:一个投资于质量的框架》,界定了工作质量的内涵,并公布了反映工作质量的指标。所谓工作质量,其实是指我们不仅要有工作,而且要有更好的工作环境。国福丽认为,工作质量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与就业相联系的客观特征:工作本身的具体特征和工作场所的具体特征;(2)就业岗位上人的特点:由就业者带给工作的特征;(3)就业岗位上的人的特点和工作要求的匹配;(4)就业者对上述特征的主观评价(工作满意度)。”[4]欧盟委员会还在“新欧洲就业战略(2003-2010年)”中将改善工作质量作为新欧洲就业战略设立的三个主要目标之一。

就业质量(Employment Quality)是一个内涵比较丰富的综合性概念,是对就业情况的总体性指称,其中根据就业质量水平的高低,可以将其分为高质量就业(High-quality Emp loyment)和低质量就业(Low-quality Employment)。Schroeder,Fredric K.(2007)定义了什么是高质量就业。他认为所谓的高质量就业是指个人在其认为具有挑战性和满意感的工作的综合环境中获得谋生所需工资的能力。并且他强调,收入并非高质量就业的唯一衡量标准[5]。劳动者的就业质量情况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在高质量就业和低质量就业之间流动。

二、国内研究中的就业质量概念

(一)就业质量概念提出的大背景

就业问题从来都是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议题,我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3年9月10日在FT中文网刊登的一篇文章中透露,上半年中国调查失业率为5%。这一数字显示: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党和政府对就业质量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其中谈到要提高就业质量,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国务院通过的《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中,更进一步将提升就业质量列为促进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国在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以低成本作为竞争优势的经济增长模式导致的低就业质量使得劳资关系紧张,劳动者自身素质和能力增加缓慢,就业问题作为一个关系到劳动力资源能否有效配置的重要议题凸显出来,这些必然会导致经济发展中创新性的缺乏,从而影响经济的长期发展。当前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大量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化的劳动关系成为主导,劳动者由于就业质量低劣影响了就业市场的稳定性以及社会的和谐,我国劳动力市场大量现存的低质量就业状况既无法保障经济的高速发展,更无法满足劳动者自身的需求。而实现高质量就业就成为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都希望解决的问题。因此中国目前就业质量问题的研究既有政策背景又有现实意义。

(二)就业质量的内涵探讨

在就业质量内涵问题的研究上,获得较多认可的是刘素华提出的“就业质量是反映整个就业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取得报酬或收入的具体状况之优劣程度的综合性范畴”[6]。这种研究主要是就主客观方面对就业质量开展的研究。比如李军峰(2003)也认为就业质量是反映就业机会的可得性、工作稳定性、工作场所的尊严和安全、机会平等、收入、个人发展等有关方面满意程度的综合性概念。张桂宁(2007)提出就业质量是劳动者对自己就业状况的优劣和是否满意的综合性概念。

国内学者基本上是按照刘素华提出的两个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的。但是也有一些研究者显然更倾向于将劳动者的主观感受作为研究重点。赵明(2006)等人就认为就业质量应当是基于意愿就业的情况下,以个人满意度为核心,反映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心理体验、与生产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的优劣程度。万明国(2005)则直接将就业质量定义为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的满意程度。

总体来看,对就业质量内涵的探讨不仅丰富和完善了劳动经济学就业理论体系,而且让研究者把关注劳动者自身问题当作研究的中心点,从而为政府、企业和劳动者根据就业形势做出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因此这一概念的提出和探讨具有相当的进步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