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特殊群体的就业问题日渐成为我们最为关注的对象,本书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问题研究这一领域内,希望通过研究揭示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关键所在,从而为我们制定提高就业质量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一、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必要性
提高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指出:“21世纪是一个更加重视质量的世纪,由数量向质量的转换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我国政府也明确提出将就业质量的提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标。
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之后的效果开始明显:200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2013年开始遭遇“史上最难就业季”,这一年,教育部统计数字表明有699万大学生走出校园,数量创下历史新高,而社会就业岗位数量却下降了15%。2015年,我国大学毕业生更是创纪录地达到749万。这种供需关系失衡使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重重。然而,对比其他国家,我们会发现,目前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比我国高得多。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偏偏是高素质的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呢?”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的失业问题,被称为“知识性失业”,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相对较多的职业变迁可能会引发高失业率,能够提供给有知识的劳动者的合适就业机会减少,这样一方面失业问题更加严重,另一方面是人才和教育成本的浪费,这一问题尤其值得我们注意。
教育部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2002年毕业生对其所从事的工作不满意或不太满意者占毕业生总数的35%-40%。也就是说,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不单单是就业岗位的数量减少,更重要的是就业质量降低。据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意愿的调查分析,大学生择业时最看重的是个人发展与晋升、工资福利、就业地区和单位类型规模。这反映出大学生对就业质量的高度关注。因此,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质量的相关统计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国内许多研究者在这一问题上提供了多维度的研究视角,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加强就业质量尤其是高素质劳动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将为我国政府在判断就业形势和进行科学决策方面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概念探索
近些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逐步凸显出来,就业层次逐年降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许多学者也积极关注了高校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就业质量问题研究。主要代表性观点有: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指毕业生就业状况的优劣程度,包括大学生初次就业的薪酬水平、满意程度、发展空间等内容。具体表现为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层次高低、专业是否对口、是否有利于人才潜力的发挥,是否愿意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就业等方面。就业质量的提高,受劳动立法、政府监督、单位自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11]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大学生通过合理均衡的行业与地域能够凭借人力资源市场或人才中介组织平台,在自由、公平、安全和具备人格尊严的条件下获得适宜灵活的、可持续发展的就业机会,从而与生产资料结合并获得收入和发展的优化程度,它实质上是一个衡量大学生就业状况和社会整体发展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反映的是大学生就业内在的本质特点,即反映大学生就业的结构、层次、动向、性质和优劣等方面。[12]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毕业生就业能力、就业单位层次和就业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是一个衡量大学生在整个就业过程中就业状况的综合性概念,一切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都会制约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具体看来,大学生就业质量包括大学生机遇机会的可获得性;大学生就业岗位的特点,即工作收入、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大学生就业的主观满意程度,即工作的稳定性、专业的对口性、劳动关系的和谐性、发展前景和社会保障的完整性。[13]
总体看,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探讨其实质是将就业质量的理论探讨和细致分析具体应用到了高校毕业生这一特殊人群,其理论源泉依然是就业质量中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方面。
三、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新特点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对就业工作研究的深入,不管是哪个层次的高校都不是对单纯的就业率甚至不再是对薪水、地域等简单要素的关注,就业质量成为综合各个方面因素的一种综合考量,且关注程度有了大幅提升。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基本稳定,但压力较大
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在逐年上升,但是就业率基本稳定,波动都在非常小的范围之内。从2013、2014、2015近三年各高校发布的就业质量报告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总体都在90%以上,绝大部分“211”院校就业率更高,甚至个别院校接近100%。这说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总量实际是在缓慢上升的。
然而仔细分析相关数据我们就会发现问题所在:按照教育部的统计口径高校就业率=(就业+升学+出国出境+定向委培+灵活就业+自主创业)/毕业生总人数,高校在就业率总体稳定的情况下隐含的数据却表明:总体来看,高校中尤其是“211”院校中签约就业的学生所占比例在下滑,升学和留学的比例在上升,许多高校毕业生的三成以上选择升学或留学了。而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比例也在小幅增加。这说明就业形式越发多样化,就业压力依然较大。
(二)高校毕业生实际起薪没有实质性上升
袁晖光在对1991-2009年历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及起薪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以2003年高校扩招的第四年为分水岭,高校毕业生实际起薪的变化趋势分为两个阶段,即在2003年以前毕业生的实际起薪以约年均17.1%的速度平稳增长;2003年这一年却是大幅下降;2003年之后大学毕业生的实际起薪围绕下降趋势呈上下波动态势。[14]
根据麦可思《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调查数据显示:从2012-2014届的趋势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虽然呈现上升趋势,2014届大学毕业生月收入(3487元)比2013届(3250元)增长了237元,比2012届(3048元)增长了439元,增幅低于同期城市居民收入同期增长速度。而从2003年到2015年的十多年来,GDP增长了4倍多,然而大学生的起薪只增加了约1/2。因此,许多毕业生对薪金的期望值和现实并不相符。
(三)毕业生的就业意愿与职业期待的吻合度不高
中国教育报调查显示,62%的学生希望到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只有6%的学生愿意到民营和乡镇企业工作。根据上海市人才中介协会的抽样调查,大学生最喜欢的工作单位依次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然而,近几年的调查显示,国有企事业单位和正规就业的学生在相对减少,而非国有单位和非正规就业的学生却在逐步增加。除去师范类院校外,中小民营企业成为了大学生主要的就业渠道,2012年这一数字本科院校为45%,高职高专为61%。在我国现有的制度背景下,这是大学生在面对毕业即失业这个巨大压力下的无奈选择。
根据麦可思的相关调查数据,2011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为47%,即在就业的毕业生中,有47%对自己的就业现状表示满意。其中,就业的本科院校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为50%,高职高专院校为44%;2012届这一数字上升为55%;而2013届毕业生中56%对就业现状满意,其中高职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明显上升,而本科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无上升。调查显示,一成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长期处于低就业(Underemployment)状态,即从事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或半职工作,并且月收入处于所在地区最低的25%之内。这一群体包括自愿低就业和非自愿低就业两种类型,其中造成非自愿低就业的原因是求职时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岗位,而其他原因造成自愿低就业。
(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地域更加多元化
从2013、2014、2015近三年高校就业质量报告来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地域总体还是集中在东部地区,且高校所在地与毕业生就业去向相关性大。中西部地区高校开始为本地区输送大量人才,例如陕西师范大学的统计显示,毕业生中的84%在中西部就业。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东部地区的高校毕业生在近几年到中西部就业的比例也在悄然增加,例如在上海的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毕业生西部就业比例比2012年上升了0.96%,而2014年则又比2013年上升了0.9%。这显示我国中西部就业扶植政策已经产生一定效果。高校毕业生自身的求职意向也更加理性和务实,就业地域已经不是毕业生最为关注的问题了。
(五)就业渠道多样化,但校园招聘依然是主渠道
高校毕业生招聘呈现渠道多样化主要有:(1)浏览各类就业信息网站,包括中央有关部门主办的全国性就业信息网站、地方有关部门主办的就业信息网站、各高校就业信息网站及校内BBS求职版面、其他专业性就业网站等;(2)参加各类招聘和双向选择活动,包括国家有关部门、各地、学校、用人单位等相关机构组织的各类现场或网络招聘活动;(3)参与校企合作实习,包括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活动;(4)查阅媒体广告,如报纸、刊物、电台、电视台、视频媒体等;(5)他人推荐,如导师、校友、亲友等;(6)主动到单位求职自荐等。
在这些就业渠道中,校园招聘因其自身的针对性强、可信度高而成为高校毕业生获得工作机会的主渠道,大部分高校一半以上的毕业生是通过这一渠道走上工作岗位的。
【注释】
[1]国福丽:《国外劳动领域的质量探讨:就业质量的相关范畴》,《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2]LLO.Dcentwork.Report of the Director General.Geneva:1999,June.
[3]LLO.Dcent work.&vocational training’.Http://www.ilo.org/public/Spanish/region/ ampro/cinterfor/publ/saladec_work/ii.htm.
[4]国福丽:《就业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中小企业的证据》,第20页,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
[5]Schroeder,Fredric K.Workplace issues and placement:What is high quality employment Work.2007,Vol.29,Issue4:p.357-358.
[6]刘素华:《就业质量:概念、内容及其对就业数量的影响》,《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年第6期。
[7]刘素华:《就业质量:概念、内容及其对就业数量的影响》,《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年第6期。
[8]刘素华:《就业质量的内涵上》,《中国就业》2013年第11期。
[9]国福丽:《国内就业质量研究述评:涵义、量化评价及影响因素》,《中国集体经济》2008年第24期。
[10]曾湘泉、张成刚:《深化对就业质量问题的理论探讨和政策研究》,《第一资源》2012年第2期。
[11]廖志成:《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探讨》,《教育评论》2005年第3期。
[12]代锋、吴克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利弊影响探析》,《教育科学》2009年第3期。
[13]李斌:《试谈基于就业满意度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燕山大学学报》2009年第8期。
[14]袁晖光:《大学生就业难本质探源》,第54-61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