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就业难”产生的原因分析

“就业难”产生的原因分析

时间:2023-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1世纪初,受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出现了明显的减速,中国的就业形势也因此开始恶化。因此,从舒缓就业压力的角度看,中国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应同时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就业增长。产业结构的失衡严重影响了高素质人才的就业走向及就业市场。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虽然逐年猛增,但其质量却没有大幅度的提升。

一、结构性失衡,就业总量压力大

21世纪初,受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出现了明显的减速,中国的就业形势也因此开始恶化。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高等院校开启扩招模式,短短几年“大众化教育”就取代了“精英教育”,与此同时,国内就业结构性失衡问题日益突出,对高等院校就业工作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一)就业总量压力大

步入新千禧年,中国人口基数仍在不断增长,处于适工年龄的人口数量也在随之攀升,就业总量压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得到明显改善。而随着高校扩招,大批量高校毕业生的输入,超出了就业市场对高等人才的需求阈值,每年有近三分之一的应届毕业生处于待业状态,2007年后高校就业率已经出现了明显下滑(如表3-2所示)。

表3-2 21世纪前十年历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二)区域间就业机会差异大

我国东部区域发展处于领先地位,较西部区域在就业机会、待遇条件等多个方面都更具吸引力,导致大规模的劳动力向该区域转移。短期来看,劳动力的区域转移,有效缓解了中西部的就业压力,人才流入也为推动东部区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助力。但从长期来看,中西部人才流失会拉大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并进一步形成人才的区域性流动。大学生深受这样的主流价值取向影响,问道网《关于2010年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38.93%的毕业生拟在经济发达地区就业,仅拟在北上广三个一线城市就业的毕业生比例就高达21.37%,把西部城市纳入了考虑范围的毕业生仅有12.21%[1]

(三)就业人数在产业间分布失衡

2007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约3.14亿,比重为40.84%,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分别约2.06亿和2.49亿,所占比重分别为26.79%和32.40%。与往年相比,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尽管绝对数和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都呈下降趋势,但无论是从绝对数还是从所占比重来看,第一产业就业人数都高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第三产业是产业链中的高价值环节,也是大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领域,但是我国现在的产业结构下的劳动力需求主要是体力型和技能型,适合大学生素质与能力的企业并不多[2]。因此,从舒缓就业压力的角度看,中国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应同时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就业增长。产业结构的失衡严重影响了高素质人才的就业走向及就业市场。

二、精英情结浓重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尊重知识与知识分子的国家,受传统思想影响,部分知识分子在自我定位的过程中一直有一种自视优越的心理。在20世纪,高等院校一直作为精英阶层的量产工厂,向社会各个行业输送核心人力资源,大学生的“精英情结”愈发根深蒂固,正是这样一种情结催生了大学生眼高手低的就业观念。在错误的就业观念的指导下,一些大学毕业生可能会迷失本心,盲目跟风,缺乏对自身的准确定位,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就业道路屡屡受阻。《光明日报》在2010年5月刊登的文章显示,2009年北、上、广、深在职应届毕业生占全国的比例为54.1%[3],一半以上的应届毕业生将目光聚焦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迫切的人才需求,在高校毕业生这里却难以得到回应;问道网《关于2010年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2010届毕业生中,有近三分之一拟签国有企业,近五分之一选择政府部门[4],大企、名企备受推崇,而中小型企业则遭遇“冷门”。而人才流入的不均,使得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出现了明显的反差,在总体层面上,形成了人才供给既没能填补岗位空缺,又出现大量富余的矛盾现象。

“精英情结”禁锢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可以说是大学生就业难主观层面上的罪魁祸首。

三、职业意识匮乏

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虽然逐年猛增,但其质量却没有大幅度的提升。大学生通常只要通过学校安排的课程、修满学分即可拿到学位,而很少会主动而广泛地涉猎和积累行业相关的知识,学识储备停留在灌输多少承接多少的层面。同时,学校教学偏重于理论课堂的传授,一对百、一对两百的授课方式,要求学生具备较高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将课程内容消化并融会贯通;而实践类第二课堂的匮乏,则造成了大学生实践能力差的现状。总体而言,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高,对各类行业技能停留在理论层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限。

进入大学教育阶段,大学生往往才开始独立起来,他们这时需要兼顾来自社会、家庭等方方面面的压力,他们规划事业道路的意识淡薄,缺乏对未来人生走向的清晰蓝图,缺乏对自身优势的分析和对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情况的了解,面对不再坚挺的就业市场,许多人茫然不知所措,等到真正面临就业问题时,只好“硬着头皮上”。面试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归根结底,是缺乏职业规划的意识,以及未能用职业素养武装自己造成的。

四、企业门槛高

2006年底,央视时空调查和智联招聘针对企业的调查问卷显示,对于面试官“对应聘者简历最先看的是什么”这一问题,“社会实践和实习兼职情况”所占比例最高。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抬高身价、盲目设限,为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抬高了门槛,不少用人单位在聘用过程中,明文规定要求应聘者具有两年及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然而刚刚从象牙塔走出来的大学生无从积累这两年及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倘若每一个用人单位都对工作经验做要求,那么大学生该从哪里开始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呢?另外,也有不少的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材标准,动辄要求研究生以上的学历,甚至闹出了硕士生当保安的笑话。除此之外,还有各式各样几近刁难的苛刻条件,在我们的视野中出现,它们的存在,无疑为大学生就业蒙上了一层阴影。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大学生们自主择业,回归故里、在家乡就业是主流的就业取向,但也有一部分人会选择东南沿海城市,以及一些大城市作为自己将来的岗位所在地,而一些户籍、档案类的政策条件往往限制了这一选择。户籍限制中比较常见的是“限本地户口”,在公务员竞聘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地方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甚至司法机关的报考条件都会有这一条目,一个国家选拔人才的正规考试尚且如此,更不用说一般企业了。因“本地户口优先”而吃亏的例子实在不是少数,企业出于防止人才流失、减少不必要程序的考虑,谢绝了一些前来试探的毕业生,同时也将一部分有意加入的优秀人才拒之门外。

五、传统观念束缚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更加凸显出来。

首先,受人才高消费的影响,不少用人单位越来越关注个人的学历和“出身”,随着名校人才的大量灌输,各行业领域内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取舍,很大程度上受名校知名度与品牌效应左右,同样的学历、同样的专业、同样的学识水准,是否来自名校,待遇几乎是天壤之别。2002年,高校扩招后的第一个毕业季,复旦大学的《上海大学生发展报告》中显示,大学生认为“求职重要条件”中“学校名气”排在首位,大学生就业中的学校层次歧视现象已经根深蒂固。个别人看来,来自名校的毕业生,综合能力必然在一般院校之上,因为他们享受较好的教学条件、受更好的学习氛围熏陶,因此他们的发展潜力就要大于其他人。对待一般院校的学生,可能就会用更为苛刻的眼光来审视,一般院校的毕业生想要和名校学生竞聘相同的岗位,可能在各方面素质上都要高一个层次才有机会取胜,甚至到了同一岗位上,固定薪资、工作内容也会受到差别对待。

其次,受传统思想中重男轻女的观念影响,性别歧视可以说在过去的几年里让不少高校女毕业生头疼不已,甚至今天,很多岗位依然明示不招收女员工。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女毕业生在毕业后几年恰好是结婚、生育的高峰年龄,部分用人单位认为未婚、未育的女性工作者很可能在短期内要求婚嫁、产假,这一方面可能对业绩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变相地提高了雇佣成本。然而,女大学生,同男同胞们一样,独立争取到进入大学进修深造的机会,她们同样刻苦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却在自己能够施展拳脚的时候因为自身性别吃了闭门羹。学者对天津南开大学的应届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女生投递简历数较男生高出11个百分点,获得的面试机会却少于男生;寻找工作的时间花费多于男生近5个百分点。签约意向上也是男生略高于女生。因此,无论就业结果如何,女生寻找工作的时间成本、心理成本都要高于男生。而在厦门大学福建女性发展研究中心的一次走访调查中,88%的女生认为人力资源市场中没有向她们提供数量平等的就业机会和与能力相符的岗位,从而使一定份额的女毕业生被迫降低就业标准,甚至找不到工作。

六、就业工作在艰难中前行

在过去的十余年,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为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我国政府实施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若干措施:坚持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改革方向;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充实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单位;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事业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为他们提供税收优惠、小额贷款和创业培训;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做好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同时,引导高校适应市场要求,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5]。在国家政策的支持、鼓励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努力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在艰难中前行,得到了一定的进展。结合毕业生总量人数及近两年高校就业率,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高校就业总量压力仍在攀升,但趋于稳定,就业率呈缓慢上升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