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体就业现状
2013年全国高等院校毕业生总量为699万人,被称作“史上最难就业季”,随后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便在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透露,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727万,较2013年增加了28万的毕业生人数,高校就业总量压力进一步增大,中国教育网更是打出了“2014更难就业季”的醒目标题。
根据麦可思学院发布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3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91.4%)比2012届(90.9%)略有上升,比2011届(90.2%)上升1.2个百分点。其中,本科院校2013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8%,与2012届(91.5%)基本持平,比2011届(90.8%)上升1个百分点;高职高专院校2013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0.9%,比2012届(90.4%)略有上升,比2011届(89.6%)上升1.3个百分点。从近三届的趋势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呈现略有上升趋势。[6]
2014年,根据各高校发布的年度就业质量报告,就业率最高的是中国药科大学,2014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9.59%,北京邮电大学(99.54%)、东北师范大学(99.25%)紧随其后。此外,就业率超过99%的还有天津大学(99.01%)和中国矿业大学(99.01%)。清华、北大等顶尖名校却不敌部分专业性大学,跌出了前10,清华大学(97.90%)排名第14位,复旦大学(97.04%)排名第24位,中国人民大学(96.44%)排名第36位,北京大学(95.96%)则排第40位。[7]
75所高校中,74所就业率在90%以上,5所高校就业率超过99%,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讨论,在媒体调查中甚至有受采访者对有关院校的数据提出了质疑,春城晚报《高校就业率超99%?就业率高不代表就业质量好》中就提出了就业率无法代表就业质量的观点,认为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高等院校就业质量报告按照教育部要求编撰,在现行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报告工作的通知》教发〔2004〕7号文件中提及,就业率是就业人数占毕业生总量的比例,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主要包含签订就业协议书或劳动合同、灵活就业、升学、出国留学等几个部分。显然,单凭就业率一项指标不能代表就业质量,我们对就业质量的探讨应当从就业环境、个人价值的实现和进一步发展、个人主观满意度等多个角度建立指标体系。
二、就业形势多元化
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一些政策、措施开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各部门、各行业对于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欣喜地看到了一些成效。随着就业问题被人们更清晰地解读,当下的就业形势产生许多多元化的变革,包括就业观念的多样化、就业渠道多样化、就业市场多样化。
(一)就业观念多样化
中国人才网的2014年度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当前的就业形势,82.37%的大学生认为形势严峻;而大学生在对自己发展前途的态度上,一半以上选择很乐观或比较乐观,占57.47%;被调查的大学生认为自身周围的毕业生就业率普遍低于70%,对薪酬的期望也普遍降低。大学生毕业后的行业类型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占51.74%,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分别占7.39%、14.35%;6.96%的会自主创业。关于择业观的调查数据,21.25%的被调查者希望毕业后一步到位,有稳定的收入;55.83%希望先就业后择业;16.67%不打算直接就业而是继续深造;6.25%打算自主创业[8]。
由调查结果不难看出,告别视知识分子如天之骄子的“精英”时代,面对愈演愈烈的就业市场竞争,大学生普遍意识到了形势的严峻。不少人在就业观念上发生了明显变化,毕业生们开始寻找就业重围的突破口,他们不再一味地扎堆名企、大企,而是逐渐认同毕业后选择一份较为稳妥的工作作为开端,或者认为中小型企业、中西部地区用人单位,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以及较为迅捷的晋升途径。而薪资要求也不再是低于某个水平不干,毕业生们根据自身条件,设置了更为合理的底线。
大学生对自身有了更准确的定位,大学生开始意识到,自己在就业市场中,仅仅只是一个符合高素质人才要求、符合社会发展价值规律的劳动者;其次,面对持续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们普遍开始审视自身的价值取向,逐步建立起更切合实际的职业发展观念,同时,不再将个人的一次就业岗位视作终生的事业;再者,大学生开始更多地考虑自己的职业安全,对岗位的选择不再简单地考虑薪资、地域等方面,晋升空间、前景、职业安全等一些以往的边缘因素,被推到了台前。
(二)就业渠道多样化
不同于社会以人力资源市场竞聘为主流的就业渠道,高等院校毕业生主要以参与校园招聘的方式解决就业问题,同时,一系列具有行业特色的大型招聘会也吸引了大量毕业生们前来竞聘,此外,也有一批敢为人先的高校毕业生自主竞聘,主动拜访意向用人单位自我推荐。而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竞聘,逐步消化了一大批的高等教育人力资源。足不出户,网络应聘简捷、有效,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毕业生就业的时间消费和精力消费,而且如同店面一样,全天候开放的应聘室,可以避免因干扰因素影响而使竞聘者与意向单位失之交臂的遗憾情形。就业渠道的多样化,无疑为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提供了更高的容错率和效率。
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利用已有的信息化传统和优势,积极做好个性化就业信息定向推送工作,创新性开发了“翼讯”学生就业个性化信息推送系统,为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信息早餐”,每天以电子邮件的形式为每个毕业生推送与他个人专业、学历、求职意向相符的招聘信息,为学生生涯发展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就业信息服务。各大高校也相继完善了以网络、移动通讯为载体,推送就业相关资讯的机制,购置网络应聘系统,与用人单位通过网络实时联络,实现远距离的校园招聘。网络平台的充分利用,为毕业生开阔就业视野、拓展就业渠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三)就业市场多样化
不少高等院校的毕业生们,已然清醒地意识到就业形势不景气这一现实,自主地选择了灵活就业。面对“北上广”居高不下的就业压力及行业竞争态势,许多人将目光转向二、三线城市,追求“有幸福感”的事业和生活。而有的人,在涌入就业市场的劳动力浪潮中急流勇退,转而着眼于公务员的考取。而像追求更高学历、远渡重洋出国深造这样锦上添花的长远思路,也渐渐深入人心。此外兼职也已经渐渐形成一种新的就业形式。中国很多省市都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兼职,有“中国硅谷”之称的北京中关村规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在读学生,可以离岗或兼职在中关村园区创业,同时可以享受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位于中国东部的青岛市还设立了兼职人才市场,组织开展兼职中介咨询和兼职人才技能培训。
三、新老问题交织
2014年,在就业方面则表现出新老问题交织、多重挑战交汇的情况,整体就业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国际经济发展形势仍然不确定,风险和变数依旧较多,欧美主要经济体面临着财政紧缩、主权债务风险上升等诸多问题,新兴经济体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出口下滑等问题,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影响着出口型经济及就业的发展。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等深入推进,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力也呈现着不同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我国的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并逐渐呈现向结构性矛盾转变的趋势,城镇稳定就业问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保障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等多重挑战交汇,公共服务和人才服务以及职业技能培训尚不能满足需求,这些情况都增大了保障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难度。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举步维艰。
就业总量压力大、结构失衡日益严重等问题依然存在,就业困难依旧困扰着当下的大学毕业生以及教育工作者。
(一)个别专业爆冷门
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就业率等指标统计对一些专业亮出了“黄牌”,麦可思学院发布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则预估生物科学与工程、法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动画、美术学、艺术设计、体育教育等多个专业就业形势堪忧[9]。然而高校受到利益制约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僵化思想影响,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做出富有预见性的调整,导致部分专业人才供过于求,陷入“滞涨”。就2014年的就业情况来看,高校专业建设跟不上市场的情况依然没有得到缓解,忽视市场需求闭门造车,只能加剧专业发展的危险性,“热门”变“冷门”,导致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10]。
(二)就业门槛、区别待遇依然存在
虽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三令五申要消除就业门槛,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但用人单位明确提出非“985”“211”高校不招,性别、户口、英语等级、工作经验等依然成为让求职者头疼的就业“门槛”[11]。并且,家庭背景如何、研究生本科业绩等新型门槛也屡见不鲜。就业“门槛”、“歧视”现象长期存在,反映出在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的大环境下,用人单位依旧持有主动权。就业本身,应当是在双向选择前提下的商业活动,用人单位应当着重对比应聘大学生学识、能力、性格特质是否符合岗位要求,对于家庭背景、毕业院校这一类因素应当放在参考位置,而非作为先决条件,这就需要用人单位自身秉持公正原则,需要政策辅助监管才能顺利实现。
(三)诚信问题成危机
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毕业生们往往要进行一次职业化包装,模仿、克隆优秀简历模板,虚假、夸大社会工作经历,伪造学业成绩和证书等现象屡见不鲜,简单的模仿、复制使得毕业生们的个人简历千篇一律,缺乏亮点,而过分的修饰、包装,则带来了信任危机。许多毕业生误解了应聘、面试过程中的自荐,误认为只要自己说得好、表现得好,就能得到考官的青睐。实际上,任何包装都是外在的,在市场规律中,真正起着主导作用的是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而诚信问题的解决多依仗于个人的自律性,以及签约双方的协议限制,在改善诚信问题上,依然任重道远。
总而言之,眼下的就业工作面临不稳定的内外环境,新老问题交织,多重挑战交汇,整体就业形势严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