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

时间:2023-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五”期间,学校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共获得各级各类项目1180余项,获得经费总计3496万元。学校社会科学处多次获得教育部“社科研究管理先进集体”、“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优秀组织单位”、“长春市社科优秀成果奖组织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秘书处设在学校社会科学处内。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总结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上)

一、总体情况

2001—2010年,东北师范大学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形成了优秀的极具创新力的学术群体,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学术氛围逐渐浓厚,高级别科研项目、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高层次的科研奖励逐年上升,某些学科和研究领域进入全国先进行列,部分研究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同时,多方位服务社会,应对和回答现代化建设中重大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全校科研工作正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变。

“十五”期间,学校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共获得各级各类项目1180余项,获得经费总计3496万元。项目数量和经费数量较“九五”分别增长220%和226%,文科教师人均科研项目1.4项,人均经费4.13万元。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1项,其中教育科学单列学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50项。教育部重大项目攻关课题、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人文社科规划重大项目等近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107篇,出版各类著作1025部。

学校在2006年召开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通过了《东北师范大学“十一五”哲学社会科学行动计划》。自2006年至2010年,学校每年投入1000万元支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比“十五”期间的每年投入100万元增长900%。“十一五”期间,共获校外各级各类项目达1522项,经费10176万元。共发表学术论文7400篇,其中CSSCI以上级别论文3622篇。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一)学校社科管理及组织工作得到各界充分肯定

学校被推选为全国高校社科科研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单位,还被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评为“吉林省社会科学年会优秀组织单位”。

学校社会科学处多次获得教育部“社科研究管理先进集体”、“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优秀组织单位”、“长春市社科优秀成果奖组织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在全国教育电视制作联合体总结表彰会上,学校社会科学处获得最佳贡献奖;教育部下发有关通知,表彰了在哲学社会科学信息报送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18所高校社科管理部门,学校社会科学处获得“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多人次获得教育部“社科研究管理先进个人”、“长春市社科优秀成果奖组织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二)不断改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

1.坚决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部的方针政策,着眼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把握正确的研究方向,充分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

学校坚持“四个同样重要”、“五个高度重视”、“两个不可替代”,以努力发挥人文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为己任,以有力回应当今社会发展提出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旨,坚持“四高”导向,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

学校在社科管理中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鼓励教师发挥学科优势和特色,研究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科学研究向高水平和有特色方向发展。坚决贯彻落实教育部的有关要求。学校除保持原有学科优势外,回答和应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重大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形成了特色明显、国内较有影响的一系列研究领域。代表性的有“高等学校的新理念和改革新模式研究”、“农村基础教育调查研究、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农村师资发展”、“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东北民族疆域问题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德育研究及实践”、“古典文明史和中外文明史比较研究”、“跨文化视野中的文学史、文学理论与语言文字源流和形态研究”、“农村思想国情研究”、“中国特色的艺术理论和教学实践研究”等。

2.以研讨为核心,以学术平台建设和学术氛围建设为着力点,把学术研讨和项目申报、重大领域建设以及院系学科建设联系起来

10年来,学校不断加强项目研讨、座谈和学术交流的力度,以研讨为核心,本着全面推进、重点带动,求数量抓质量、分类产生标志性成果的工作指导方针,以学术平台建设和学术氛围建设为着力点,把学术研讨和项目申报、重大领域建设以及院系学科建设联系起来,为培育学术团队,争取高级别项目奠定了基础。10年来,学校每年举办“净月名家论坛”、“静湖名家讲坛”、“研究基地系列论坛”、“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学者论坛”等哲学社会科学四大品牌论坛及各类学术活动200余场,参加师生15000余人次。邀请了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博指导教师、文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一大批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有力带动了全校学术研究氛围。

3.大力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学校将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写入“十一五”及“十二五”发展规划。每年坚持对新入校青年教师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学校领导多次为青年教师举办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等讲座。2007年10月,学校成立文科青年学者学术联合会,采用不定期活动方式,通过座谈、研讨等形式开阔学者思路,构建青年科研团队,促进项目生成。秘书处设在学校社会科学处内。选举了12位覆盖学校各文科学科的执行会长并实行轮值制,执行会长均为“70后”青年科研骨干,实现了文科青年教师自我管理的运行模式。

学校创设的良好的学术氛围和育人环境有力促进了学校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相互合作,调动了广大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了显著成效。青年教师作为主持人在获立的高级别项目中所占比例不断提升。2010年,在学校获立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含教育学、艺术学)中占50%,在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占45%;青年教师学术影响不断扩大。青年教师李晓东教授作为国内首选埃及学学者分别在2007年、2008年全程陪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为其解说古埃及文明;青年教师高玉涛副教授2009年参加了中俄两国领导人出席的俄罗斯红旗歌舞团在人民大会堂的演出并接受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俄罗斯政府总理普京颁发的荣誉奖章。2007年,《中国教育报》、中国广播网等媒体以《设立校内青年基金项目“滋养”青年教师》《沃土之中长成林——校内青年基金项目五年巡礼》等为题,对学校在青年教师培养上的举措给予了广泛关注。

4.创新科研管理方式促进科研发展

采取项目结项后认定级别的办法。经过申报和评审,教师获得了校内项目的立项后,只记载项目来源而不定级别。级别的认定需要在项目完成之后根据研究的质量好坏进行。学校规定了A、B、C、D、E五个项目级别的具体标准,在结项时,组织专家组在听取项目承担人汇报的同时,根据其提供的结项成果,评价其研究质量,然后经过专家组投票,给予一定的级别,以便教师在提职和晋级时按所定的级别填写使用。这样做的结果使得教师能够高质量地进行项目研究,避免了“重立项轻结项”的弊端。

社科管理工作每年制定关键词。学校结合全国和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形势,每年制定社科管理工作关键词,便于社科管理部门的同志认清重点,做好工作。例如,2007年是“提高创新能力,提高研究质量,提高服务水平”;2008年是“提高质量”;2009年是“以教师的发展为本”;2010年是“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

三、标志性研究成果

1.研究成果丰硕

自2001年至今,学校教师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14507篇,发表CSSCI论文600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人文社会科学奖励410余项,其中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5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

2.高质量成果得到充分肯定

教育部社科司2008年编发的第3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简报《东北师范大学以质量为导向,大力推进科研管理创新》,以单篇的形式对学校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的一系列举措给予了关注。2007年,教育部社科司《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简报》曾连续三期对学校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学风建设、不断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水平、加强和改进科研项目管理等哲学社会科学管理措施给予了关注。到2008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简报》在创刊以来的11期简报中就已有4期对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及科研管理情况进行了报道,充分显示了教育部对学校不断采取措施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实力的工作的肯定。

学校科研成果获得“吴玉章奖”、“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等多个奖项,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学校史宁中、柳海民、刘建军等教授撰写的学术专著及文章多次入选《中国学术年鉴》。2006年7月6日《中国教育报》刊发的《终归大海作波涛——高校“十五”哲学社会科学成就巡礼》中指出:“在探讨人类文明进程、人类精神遗产方面,出版了一批有重要价值的传世文献和学术精品。东北师范大学的《钦定八旗通志》等,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2007年,学校作为主要参与单位编制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通过国务院评审,正式对外公布。

学校依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农村学生辍学”为主题,在全国抽样进行大规模调查,基于调研形成的《关于我国部分地区农村初中辍学情况的调查报告》引起教育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并拨付专项资金进行后续调研,之后基于调研形成的《农村初中辍学问题调查报告》被国务院、教育部采纳,对2003年“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及形成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10年来,学校开展各种大型专题调查20余次,基于调研形成的研究成果不仅为国家教育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咨询服务,而且还推进了中国农村教育数据库和《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建设,一些研究数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引用,产生了良好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

3.依托科研实力,拓展学术及社会影响

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交通银行杯”第五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上,学校音乐学院选送的舞蹈《中国妈妈》荣获群舞表演银奖,实现了学校在CCTV电视舞蹈大赛中奖牌零的突破。《中国妈妈》还在本届大赛新增设的十佳优秀作品创作奖评选中获得第一名,这是综合类院校中唯一获得该奖项的参赛作品。根据学校原创舞蹈作品改编的电影《舞蹈系》(又名《中国妈妈》)是国内第一部由大学生原创舞蹈作品改编的电影。

2007年1月28日,由学校承办的第六届亚冬会开幕式文艺演出在长春隆重举行。演出中包括音乐、舞美、舞蹈、体育表演等在内的全场节目均为原创。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对此次开幕式文艺演出进行了现场直播。

2007年2月17日晚,由学校音乐学院师生创作的表现农民工题材的群舞《进城》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演出取得成功,并获得好评。央视国际网站专文评论,称其是200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开门办春晚”最大的亮点。

四、“十二五”工作思路

“十二五”期间,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以“有特色,高水平”为总体目标,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中国东北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高地。

(1)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争取若干个基础研究和特色优势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力走在全国前列,努力提升新兴和应用型研究领域的建设水平。以抓重大基础问题为中心,进一步凝练和整合综合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的方向,重新搭建和打造特色优势研究领域,实现学校哲学社会科学“有特色、高水平”的总体目标。

(2)进一步提升科研质量和水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现有数量稳步增长的基础上,抓好质量的提升,特别是标志性高水平学术成果的产出。高水平纵向课题数争取进入全国前15名,横向课题数量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年均研究经费超过4000万元;高质量、高级别的成果在数量上有较大的增长,SSCI、AHCI、CSSCI等论文数量有较大突破;高级别学术奖励有新的增加。

(3)进一步浓厚研究氛围,加强学术交流。推进净月名家论坛、静湖名家讲坛、研究基地系列论坛、青年学者论坛和学术研讨班建设,保证质量,突出专题化和系列化特色。加强对文科青年学者学术联合会工作的指导,充分激发六个分会工作的积极性,在全校范围内形成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

(4)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专业研究资料及学术研究数据库建设。进一步完善世界古典文明数据库、中国农村基础教育数据库、全国辅导员队伍和大学生思想状况数据库,将其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领先、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业数据资料中心。

(5)培育一批学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推动科研人才培养模式更新,加强学术团队梯队化建设。在继续抓好现有40岁左右青年学术骨干培养的基础上,重点遴选并培养一批学术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30岁左右的青年学术骨干。

(6)探索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研究方式转变。成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实现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分离,为学者们创造潜心研究的学术环境,营造有利于学术名师成长的“学术生态”,打造学术高地。进一步加强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凝练中长期主攻方向,产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标志性研究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