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只野猪对着树干磨它的獠牙,一只狐狸见了,问它为什么不躺下来休息享乐,而且现在没看到猎人。野猪才回答是:等到猎人和猎狗出现时再磨牙就来不及啦。我国有一句古话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是说人必须要有忧患意识,有危机意识。
一名剑客前去拜访一位武林泰斗,请教他是如何练就非凡武艺的。泰斗拿出一把只有一尺来长的剑,说:“多亏了它,才让我有了今天的成就。”剑客大为不解,问:“别人的剑都是三尺三寸长的,而你的剑为什么只有一尺长呢?剑短一分,险增三分。拿着这么短的剑无疑是处于劣势?”泰斗说:“正是因为在兵器上我处于劣势,所以我才会时时刻刻想到,如果与别人对阵,我会是多么的危险,所以我只有勤练剑招,以剑招之长补兵器之短,这样一来,我的剑招不断进步,劣势就转化成优势了。”这位剑客听后,按照武林泰斗的方法去练剑,后来也成了一位武林高手。
一种想法、一种观念、一种意识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一个企业管理者处在快速变化的世局中,如果墨守成规,一成不变,抱持着“以不变应万变”的心态,其结果只能是被时代淘汰。因为管理者如果没有具备适应世界急剧变化的能力,将难以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因此,一个管理者必须具有危机意识,具体来说,必须在两个方面落实这种意识,首先应落实在心理上,心里要随时有接受、应付突发状况的准备,这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心里有准备,遇到危机时就不会慌了手脚。其次要落实在生活和工作中。如果有意外的变化,我的日子将怎么过?要如何解决困难?万一失业了,怎么办?管理者应该多想几个万一,然后才能有动力做准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