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HRBP薪资高,真的这样吗?
行业报告中,HRBP、薪酬模块薪资高,真的这样吗?真的是这样的,可但是呢——
双重转折,表示强调!确切地说,是能单独设置出模块的企业,具备一定规模,属于发展中期、成熟企业,给付薪水本身就高!不信?你随便搜招聘网站上的HRBP,大多要求是这样的:
工作职责:
1.了解业务部门的战略……
2.负责完善业务部门人力资源的制度、流程、体系;提升人力资源运作效率;定期进行组织盘点,在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员工关系等方面为业务部门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并实施;
3.传承公司文化……
4.配合HR各专业模块完成……
5.主动与管理层、一线主管及员工进行多种形式的接触和有效沟通……
6.参与业务部门人力资源项目……
任职资格:大学本科以上学历;3年以上行业经验,熟悉人力资源的流程体系;在绩效管理、员工关系、组织发展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并有深入的思考;情商高,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具备项目管理能力……
大白兔77的建议:完全是对高素质HRM的要求!所以亲们,HRBP不是你想做就能做,职业发展与其定位BP不如定位经理,求职范围更广阔。
二、分工不同,薪酬差异很大吗?
认真解读数据,不论是专员还是主管亦或总监,分工不同,薪酬差异化并不大,就几百块。
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分工因素应该很小,决定性因素还是同上——能单独设置模块管理的公司本身给付力强。不同规模的企业不同薪资,刚好论证这一点。
大白兔77的建议:不论在同规模公司纵向发展(职位提升),还是不同规模公司横向发展(平台提升),精通1~2个模块都是很有必要的,而纠结哪个模块更好的孩子们,选你有兴趣并有优势的即可,不因培训比薪酬多一百块而选择自己没有兴趣也不擅长的。
举例:你是一个对数据敏感、办公软件使用超级熟练,且不爱言语的人,选薪酬方向发展比选培训更有利。
三、一个好消息是:是不是科班出身,对薪水的影响比我们想的少太多
报告中,经理级别科班出身比非科班多四百,占薪酬的5%。5个点都抵不上费用绩效指数(CPI),能看这份报告的人,大多已经不是科班了,无需自怨自艾。根据白皮书,科班出身占样本数1/4,我们在那3/4中,也才少5个点,哪儿哪儿补一点都能补上。如果你是那1/4,偷着乐一下,但不要乐太久,管理类就业难度指数常年排前三。
有图有真相
2016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指数(专业大类)
教育部发布2017年高校毕业生数量预计795万,行业报告则显示,应届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生2万。我们来算算比例1:400,再思考下:企业大多是一个HR管到几个人?传统行业大多是1:200左右,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比例会……
大白兔77的建议:不要觉得科班的少哦,教育部不是随便设计专业的,一定会测算市场需求而设计。也不要觉得市场对HR需求大,真心不大……
未来发展只有把自己训练成高端人才一条路,当然,你也可以改行……
四、两个坏消息是:跳槽薪水翻不了番;事务性工作占大头
报告中,跳槽带来的薪资平均涨幅才10%,我绝对相信这是真实的。HR之路本来就不是高速公路,跳个槽涨了30%,那是销售、运营、技术们的故事,和我们无关。
另一个坏消息是:不论何种企业性质、何种行业,事务性工作都占了50%+,其间差异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最大差异不超过15%。
大白兔77的建议:
把50%~60%的事务性工作做到极致,你已然是人尖子。不要瞧不起小事、琐事、杂事。如网友一白同学说的:把小事做到极致,反正,目前你也做不了什么大事;
如大白兔77说的:我就是这么干的,从此职场之路非常顺畅。
永远不要水平跳槽:跳个同规模、同薪水、同职位的槽,只会令自己的职业生命逐渐浪费和缩短,甚至导致身心俱疲。每跳一次,要向更高的岗位,或更优秀的公司平台或更高薪酬的岗位攀爬,一定不可以让自己之前的工作经验在跳槽中产生一丁点儿的浪费。
大白兔77的总结:
比工资的,别比啦,我们感受到的就是对的:HR不论什么企业,不论什么城市,工资都是不高的!投了10份简历还没收到面试通知的,不要怀疑自己啦,市场就是这样残酷的!如果你深爱这个岗位,如果你不是特别爱钱,如果你还愿意在HR之路上坚持,需要给自己定一个小小的目标:
1.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建议不迟于35岁),做到优秀经理级别(参考薪资8000左右),才能最大限度对抗职业风险。否则一个35岁薪资在4000上下,事务性工作占大头的基础管理岗,很容易被取代。
2.通过卓有成效的努力完成自身职业发展上的品牌化。
卓有成效的努力指:找到自己的优点,千方百计去强化再强化,做到这个领域前20%的人;如果没找到,一定从现在开始从你感兴趣的地方入手,培养成优点;自我训练非常重要,你不可能永远跟随老师学习,要学会自我训练的方法。
品牌化指:结识你的贵人,可能是客户,可能是领导,可能是网站编辑,可能是行业会议上认识的嘉宾,向他们展示你的优点或产生联系,比如发一封问候的邮件;成为别人的贵人,你以为在帮别人的时候,其实是在帮自己,你的一举一动无不在树立自己的专业形象,特别是领导或关键的人;
参与大小项目,也许你在公司没有换岗的可能,也不能频频跳槽,你的项目经验就是你以后转型的资本。比如一个新公司成立项目,一次绩效管理项目,一次工作目标会议法推行项目,参与总结、征文,做一个学习班的组长等等,哪怕你在项目中只是倒茶的,参与即能学到,还能写在简历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