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断崖上开出的生命之花

断崖上开出的生命之花

时间:2023-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摘 要:轻度智力残障学生面临比普通孩子更多的困惑与冲突,诸多心理问题纷至沓来,在特殊学校构建生命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特殊孩子在身体和智力上的残障犹如生命的断崖,却恰恰构成了生命教育构建的抓手与切入点.帮助孩子从内在获得健全的、积极的自我意识与信念即为播种生命之花的第一步.接纳自我,珍视生命;肯定自我,建立自信;发现自我,塑造个性;改变自我,培养品行,这些都可成为生命教育的主题.而特殊学校内的生命教育

上海市杨浦区风帆初级职业学校 陈 夏

摘 要:轻度智力残障学生面临比普通孩子更多的困惑与冲突,诸多心理问题纷至沓来,在特殊学校构建生命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特殊孩子在身体和智力上的残障犹如生命的断崖,却恰恰构成了生命教育构建的抓手与切入点.帮助孩子从内在获得健全的、积极的自我意识与信念即为播种生命之花的第一步.接纳自我,珍视生命;肯定自我,建立自信;发现自我,塑造个性;改变自我,培养品行,这些都可成为生命教育的主题.而特殊学校内的生命教育开展则需依托于学校内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学科教育、专题教育、课外活动、家校联合相结合是生命教育的开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生命教育;特殊学校;轻度智力残障学生

教育不仅仅是探索知识与技能的途径,也是塑造人格、追寻自我生命意义的过程.教育不仅帮助人实现其社会化,更应该尊重人本身与生俱来的丰富情感与个性人格,催动其自然生命力的蓬勃发展,让生命在不断发展与成长中,感受生活的欣喜与丰富,接受生存的无常与残酷,建立生命的理想与信仰,成长为有自我个性,有自我价值感,珍惜生命意义的个体.

一、生命教育的概念

关于生命教育的概念,不同的研究者因其所处社会环境、教育背景、价值追求、实践要求等的不同,对其理解也有区别.从目前生命教育的研究来看,研究者们对生命教育的理解是,根据学生生命历程中出现的有关生命成长、发展与完善的重要问题而开展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二、生命断崖,直面特殊孩子的生命障碍

在一所以初中阶段轻度智力残障学生为主体教育对象的特殊学校,特殊孩子们在现实生存中面临比普通孩子更多的困惑与冲突.生命中的断崖体现于心灵上的诸多问题,如自卑、消极、任性、抑郁、厌学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生命力的健康发展.在特殊学校建构生命教育之前,必须直面特殊孩子存在的问题,看清楚他们生命断崖的剖面,继而播下生命之花的种子.

三、生命教育,在断崖上播下生命之花

“润泽生命”就是要消融掉生命成长中的粗粝与尘埃,让生命恢复光滑与澄清,从内在获得健全的、积极的自我意识与信念,让生命之花得以发芽成长.

1.接纳自我,珍视生命

在生命教育中,让孩子接受自己存在先天的或后天的残障.障碍的存在不应当成为能动性的一种抑制,个体反而应当被障碍激发出更大的动力,将障碍视为一种力量,视为上天对自我的锤炼,从而激发出更加强大的能动性.生命教育还应当让学生认识到,人生而不同,就像是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每一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光芒,每一个生命都应当得到尊重和珍视.

2.肯定自我,建立自信

在生命教育中,让孩子重拾自信,在行为活动中具备信念以及对自我能力的肯定.在面临生命中的种种困难时,视其为挑战来迎接而非消极地回避或自我否定.在面对失败时,将其归因于自身的不够努力或方法的不正确,而不是消极地归因于自我本身的缺陷和障碍.当特殊孩子具备自信心,肯定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时,他们面对挑战性任务还将表现出持久力和耐力,这些是获得成功必不可少的要素.

3.发现自我,塑造个性

在生命教育中,让孩子发现自我,发展自身的优点和特长,塑造自己独特的个性品质.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特征,特殊儿童在出生的时候就具有不同的气质类型.善于观察的教师,总能够发现身边学生的个性差异,善于创造条件,让孩子有发挥自身优势的机会,从而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尽管在智力上存在障碍,特殊孩子在其他领域也有天分才华,这些不应当被埋没.

4.改变自我,培养品性

在生命教育中,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坚韧高贵的品性.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身.从每天的仪容仪表、文明礼貌、处事交往、午餐饮食、安全卫生,还有学习态度、作业习惯等等,从小处着手,长期坚持,养成习惯,形成自然.

四、特殊学校中生命教育的实施

教育必须诉诸生命活动,使教育过程充满生命的生机与活力.在特殊学校,生命教育可以贯穿在学科教学和专题教育中实施.还应当从学校扩展到家庭,让更多的主体参与进来.

1.学科教学实施生命教育

学科教学是特殊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备课和设计教学时,就需要考虑到生命教育目标的落实,将其整合到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上.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与途径,实现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效果.此外,还应当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可从自身生命的成长经验中汲取素材,从教学内容中挖掘有价值的生命教育的要素,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互动引导,善于提问激疑,精心设计活动,注重孩子的心灵体验和人生感悟的获得.

2.专题教育实施生命教育

专题教育是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特殊学校应充分利用专题教育的特点开展生命教育.首先应精选教育内容.对于特殊儿童而言,逆境成长、珍爱生命、自立自强、意志品质、行为养成等主题都应当被纳入进来.在选择时需注意缩小切入点,增强内容的针对性.由于专题教育不像学科教学那样要求较多的教学时数,因此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如升旗仪式、午休主题广播、班级主题班会,心理健康讲座等等.

3.课外活动实施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还可利用课堂教学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生命教育的活动.课外活动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符合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的意愿.在活动中,让每个孩子都有尝试和表现的机会,无条件地接纳所有孩子,平等地尊重每一个人,并教会学生彼此尊重,友善合作.对于特殊学校而言,课外活动要特别注意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不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伤害,在时间、人力、物力等方面皆有可靠的保障.

4.家校联合实施生命教育

家庭环境是生命教育不可忽视的力量.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家长自身的语言和行为,其人生观与价值观,以及对于孩子的教育行为等,都会影响到孩子的生命成长.因此学校要与家庭有更为密切的联系.学校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学校开放日,学生专业展示和汇报演出等方法,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教育中来,同时了解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成员构成、家庭气氛、亲子关系等情况,促成家校联合,让双方达成对孩子生命关切的共识.

五、特殊学校中生命教育的学校环境建设

学校环境应当整洁优美,让孩子在跨进校园时就能够感受到绿化、雕塑与建筑物相和谐所产生的美感而使得身心产生愉悦.还可充分利用板报栏、橱窗等开辟有关生命教育的栏目,增强师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学生们可以自己动手,在校园绿地种上花花草草,每天松松土,浇浇水,感受生命的强韧与珍贵.校园内的墙壁,个性化班名设计,教室的布置,黑板报编排也能成为学生才艺发挥的舞台.最后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成立心理辅导室,为学生提供倾诉、宣泄、求助的渠道,舒缓学生的心理压力,帮助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学校环境应当温馨和谐,让孩子在跨进校园的那一刻就能够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在特殊学校,孩子之间的关系往往比普通学校更加亲密,因为他们面对的是相似的人生问题,共同存在的生命障碍反而能够成为拉近他们关系的纽带.因此可以利用这一点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让学生们手拉手,肩并肩,在各种集体活动和团体竞赛中体会到团队的力量.此外,特殊学校还应当有一支充满爱心、和谐团结的教师队伍.每一位教师都将学生视为一个与众不同的生命,大爱无私,愿意俯身牵起特殊孩子的手,拉着他们走出生命的焦虑与彷徨,走入生命的愉悦与充盈.

参考文献

[1]中国台湾中原大学.全人教育在中原(自编本).

[2]吴增强,高国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申仁洪.特殊儿童生涯发展:问题与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4]王北生,等.生命的畅想生命教育视阙拓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