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逸夫学校学生在上本节课之前,已经初步学习了简单的以色造型、画面大体的色彩空间表现等色彩规律,也通过写生、临摹等练习掌握一定的色彩造型基础。但是对物体色彩的辨别与调配上,不愿意进行仔细观察辨识,不愿意主动思考,来认真调配出所需颜色。
所以本节课结合学生现在状况运用魔块理念设计想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生亲自尝试,利用虚拟书架中的资源来开拓学生艺术视野,提高学生对色彩色调的辨识与调配以及应用的能力。
二、案例陈述
(一)创设活动情景,激发学生参与
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能较快形成活动气氛?所以,通过游戏教学法导入,让学生注意力集中,从一开始就进入实践活动的氛围。
教学实录:
小游戏“请你们说出自己手背上有几种颜色?”
请同学们先说出手背可能有的颜色,“肉色=黄色+白色+粉红”“黄皮肤=白色+橘黄+绿色”“皮肤色=橘黄+淡蓝+白色”,学生们七嘴八舌,气氛热闹。我在学生注意力非常集中时又提出问题“请同学用颜料调一调手背的色彩看你们想的对不对”,然后进行调整预想的色彩种类,直到调配到尽可能接近手背的色彩。同时尝试控制好自己对调色板的运用。学生们异常兴奋,相互对比,调得准确地同学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然后师生互动讨论法,教师讲评他们的颜色不准在哪里,并且示范动手改进给学生看。播放老师课前在虚拟书架上挑选的视频:“手与脸色彩”。老师提出知识点:提出辨色时要仔细观察,调色时预判要准确的重要性。
(二)启发综合学习,拓展学生体验
辨色调色在静物色彩画中的作用和应用是关键。希望让学生拓展学习的路径,设计了几个教学环节启发学生的思路。
(1)学生分组讨论:KT板大照片中的某一个静物上有哪些具体颜色?派代表到黑板前面尝试调色。
(2)让上来的同学先调出静物上的几块颜色涂在KT板相应位置上,看看准不准,其他同学帮助辨识和判断色彩、提示,并陈述改进方法,进一步调配色彩。
(3)再在准备好的该物体线描稿上相应的区域中填上相应的颜色。
(4)这样就出现了比较准确和明确的针对该物体的颜色调配划分。
图1 辨色调色教学示例
这一段我运用了信息技术PS电脑辅助教学法,课前把KT板上的静物用线描画好,上课时让学生对应着涂色,再与实物照片进行比对(如图1所示),这样学生就会对自己调配的色彩是否准确一目了然。让其他旁观的同学帮助辨识、判断,并陈述改进方法,再上手调配色彩。使所有同学都参与其中并思考。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提升学生对调整颜色重要性的认识和兴趣。教师充分利用虚拟电子书架上共享资源精选典型的案例给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让学生选择学习,拓展他们的思路和体验。
学生在体验照片写生过程中,能用理性的思考和准确的方法考虑环境色、画面色调、主次因素的情况下调准颜色、完整画面。并且要求学生既能感性地辨识色彩又能理性地分析颜色和调配色彩。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锻炼他们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以及培养他们不断追求、自我完善的坚毅个性。
三、案例分析
(1)在“魔块式”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采用配方式教学,提升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对辨识物体色彩的重视度;进行欣赏学习:教师精选典型的案例让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讨论学习:给学生充足的讨论交流的时间,让他们相互学习,吸收同伴好的建议;实践探究:先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分析问题再进行解决问题;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在合作学习中共同进步。
(2)作业设计共分3个层次,即基础作业、研究作业和拓展作业。在教学环节设计中作业的设计采用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层层递进式设计,作业让学生根据自身个性特点、从不同角度、不同兴趣点入手进行自由选择,满足不同基础、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利用photoshop软件把教学内容在影像视屏上操作,通过直观的手段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效果。这一直是我们在实践教学研究中采用的方式,既能增值提效,又能及时反映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让教师能即时根据学生情况迅速调整教学方法与策略。并让学生通过同学间的作业分析,开拓学生设计的创新思路。
四、案例反思
这节课在魔块式教学理念践行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环节设计,以游戏方式巧妙导入课题研究,强调设计知识与技能之间的联系,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生的个性特质的培养(三维目标的落实)。在全新课程理念关照下,充分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并较好地进行了解构重组,利用了视频、图片等教学手段,让教学直观生动、深入浅出,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使课堂更好地增值提效。提升了学生创意思维、独立设计作业的能力。
不足之处是,教师讲得太多了,学生每个人训练时间较少,这些若能改进,则效果会更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