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暨南大学是一所有百年办学历史的华侨最高学府,人文社会科学一直名师荟萃、学科兴旺。改革开放以来,暨南大学人文社科薪火相传,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近十年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获取项目、产出成果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进入了一个相对快速发展并以提升质量为重点的时期,在若干方面取得了较显著的突破,为迈向海内外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科研项目,特别是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
2001年以来,该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承担项目的能力大大增强,承担各层次的项目数均有显著增加,具体新开项目数见下图。
特别要指出的是,2008年,此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各1项,实现了在这两类重大项目上“零”的突破;2010年,该校再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各1项。
与此同时,该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也有较明显增加。以前只在2003年获批1项,2008年以来,该校共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4项。
(二)人文社科研究质量提升有所突破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2007年,该校在教育部第四届高校人文社科成果评奖中获9项奖励,在全国高校中列第13位;
(2)在广东省历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该校获奖总数,获一等奖和二等奖的数量均位列全省前列;
(3)2009年有4项成果获第二届澳门优秀成果奖,是内地获奖最多的单位;
(4)国家社科项目结项优秀率显著提高。2007年以来就有10项评为优秀。2007—2010年有4项国家社科项目结项成果入选国家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1项入选国家社科项目成果汇编。
(三)科研项目经费实现突破性增长
2001年以来,该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经费持续快速增长,2001年到校科研经费为502.7万元,2010年为2898.9万元,2010年比2001年增长了476.7%。其中的时间节点如下:2007年来自校外的实到经费突破1000万元大关,达1326万元,比2006年增长38.9%;2008年,又突破2000万元大关,达2015万元,较上一年度增长了52%;2010年,突破2500万元,达到2898.9万元。
(四)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取得新突破
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是人文社科研究的大平台,是科研机制和制度创新的试验田,是相应领域的学术高地和高峰。该校一直将各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作为引领和推动人文社科研究发展和提升质量的一个重要抓手,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
1.教育部基地近年展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该校现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即华侨华人研究院,早几年由于种种原因出现过一些曲折。经过2006年的重组和整改后,该基地加强了领导和管理、整合和强化了队伍、理顺了关系,近三年的各项建设工作全面推进、有序展开,在多个方面产生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呈现出很好的发展势头。
2.省基地建设扎实推进。
该校现有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7个。这些基地整合和集聚了全校人文社科的大部分学科的优势研究力量,已成为人文社科研究的大平台和学术高地。在近几年的建设中,各个基地逐步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在已经完成第一个建设期的省基地验收评估中,该校的两个基地即企业发展研究所和金融研究所均被评为优秀等级。
3.基地建设有力支撑了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
该校人文社科现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12个省级重点学科、3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近几年来,基地建设一方面在学术成果、科研项目、研究经费、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有力支撑了这些学科和博士点的建设与发展;与此同时,这些学科和博士点的建设也有力支持着基地的建设,形成了基地建设和学科建设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基地建设带动了科研队伍的建设特别是科研大团队的形成,这为申报重大重点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五)社会服务能力有突破
该校人文社科研究越来越注重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涌现了一批有较大影响的成果。
例如,2003年完成的《广东工业产业竞争力总报告》,得到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和黄华华省长的高度评价。张德江书记说,省委常委会一致认为此次调研成果宝贵,意义重大,一定要充分加以应用,使之成为指导提升我省产业竞争力的决策依据。黄华华省长说,这次研究成果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工业领域最高水平最权威的研究报告,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价值。《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等广东主要报纸进行了大篇幅的介绍和追踪报道,广东电视台、广东电台以及香港凤凰卫视都进行了专题采访和报道,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该研究报告先后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研究报告类一等奖和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由跨院系、多学科组成的研究团队承担的“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2006—2020)”,2007年结题后获得了深圳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认为该成果对深圳市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作出了准确的把握,对深圳市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
该校教授2008年提交的《新形势下金融风险及防范对策的思考》,得到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的高度重视。这篇建议同时送中央统战部六局。2009年提交的《国际金融危机发展态势、深层影响及创新对策研究》,得到宋海副省长批示:“这份调研报告很有深度,也符合我省发展的实际,请省金融办予以参考学习。”黄华华省长,肖志恒副省长也分别作了批示,要求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建议内容。
该校教授完成的《实施〈劳动合同法〉对企业影响调研报告》,作为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特急公文送广东省委省政府,为省领导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2009年10月7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桑国卫率中央调研组到广东检查《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的影响情况,专门调阅了该报告。
二、主要经验——做到了“四个”保障
(一)确立发展思路,提供思想保障
针对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形势和发展趋势,该校在2008年召开的第七次科研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解放思想,提升质量,推进创新,重点突破”的科研工作指导方针和“搭大平台、组大团队、拿大项目、出大成果”的科研发展理念与思路。解放思想,就是针对影响科研发展的思想、制度、政策等深层次问题,深入调研,拿出破解科研发展难题的新思路、新举措。提升质量,就是要在一定数量保证的基础上,产出标志性、有显示度的成果。推进创新,首先是制度创新,要以制度创新推动其他创新,同时要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加强自主创新和原创性研究,大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重点突破,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策略,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的研究领域,集中力量、搭建科研大平台、组建大团队、实施集群公关,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加强制度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1.解决重大重点项目子课题身份问题
在以往申报重大重点项目时,教师们积极性不高,除氛围尚未形成外,制度导向的缺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职称、工作量认定、导师遴选中,往往只认可项目负责人,其他课题组成员贡献难以得到承认,导致合作意愿不强。2009年,该校出台《暨南大学人文社科纵向项目管理办法》,规定对省部级以上的重大重点项目,实行“课题—子课题”两级管理的子课题的认定,对子课题负责人按同级一般项目认定,有力地促进了研究团队的形成。
2.解决结项成果评不评优都一样的问题
针对科研项目普遍存在的“重立项、轻结项”问题,积极把管理的重心转移到提高结项率、提高结项优秀率上来。通过《暨南大学人文社科纵向项目管理办法》,对结项鉴定为优秀的项目,根据不同级别,给予不等的一次性奖励;对结项成果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或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要报》的,也给予一次性奖励。该办法突出了“结项比立项更重要”的管理导向,有利于消除“争项目积极,做项目不认真”的现象。
3.解决基地建设制度问题
2008年12月,该校出台了《暨南大学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基地配套经费开支范围规定》等管理办法,明确了各职能部门在基地建设中的作用和任务,建立了相关部处之间的协商机制,有利于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基地建设。
4.解决管理办法衔接问题
2008年,借召开第七次科研工作会议之机,对全校科研管理制度进行了系统梳理和修订,对原有的7项管理条例作出了全面修订;同时,根据新情况、新形势和新要求,新制定了9项管理条例,进一步完善文科科研管理制度,使科研管理更科学化、规范化。
(三)给予配套经费,提供经费保障
对获批的国家社科、教育部重大重点项目,该校均给予配套经费,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研究经费的充足,解决了重大重点项目负责人的后顾之忧,能把精力放在团队组合,成果产出上。
对教育部基地和省基地,该校每年都按主管部门要求,足额拨付配套经费,校领导还多次表示,只要建设得好,建出了品牌,扩大了影响,如果经费不够,还会想办法予以追加,使基地负责人能一心一意谋划基地的发展。
(四)增加管理人员,提供管理保障
该校社科处原来只下设项目管理科,人员较少,对重大项目的申报通知只能简单向下传达,不能做到深耕细作。后来增设了重点建设科,专人负责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重点项目的事务,对重大重点项目做到全程跟踪,从选题征集、项目申报,到立项后的开题、中期检查等一一参与,做到发动有重点,整合力量有目的,从而提高了申报成功率,在申报成功后,又增强了其他教师的申报信心和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
各重点研究基地也严格按照管理办法要求,配备了专职科研秘书,协助基地主任做好日常行政工作。除基地外,该校其他院系都没有专职科研秘书,这也表明了学校对基地这一科研平台的重视。
三、“十二五”工作思路
1.强化质量观念,提高创新能力
结合正在进行的分配制度改革,在期刊认定、项目分类、重大奖励等业绩考核上,进一步突出“质量”意识,鼓励研究人员围绕“搭大平台、组大团队、拿大项目、出大成果”开展科学研究,并引导研究人员注意把发现新问题、挖掘新材料、采集新数据,提出新观点、采用新方法、构建新理论,运用新方法和手段等纳入研究视野。
2.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构筑学术高地
根据“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针对不同类型科研平台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共享模式,以课题为纽带,超越学科和学校的视野,积极吸纳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相关成员形成强大的科研力量,推动学科交叉渗透,推动跨学校、跨地区、跨系统联合,发挥集成优势,围绕横向纵向重大项目的争取,围绕国家重点学科、学位点的争取,优化研究队伍结构,提升整体研究实力,增强科研竞争力。
同时,建立有效机制,促进科研平台与政府、企业之间多种形式的联合,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强我校科研平台与境内外研究机构,特别是一流研究机构的联系与合作,推进我校科研的国际化进程。
3.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培育创新人才
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建设,是该校科研工作最主要的两个问题,是今后几年的重点任务,也是我校能否应对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跻身于一流高校的关键。
做好中央高校科研业务费的立项工作,通过优先资助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杰出人才,使之能够脱颖而出;强化科研人员的团队合作意识,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对我校获批的重大重点项目进行经费配套,与其他部门协商启动校级科研团队,加强团队联合攻关的能力。
4.增强社会服务功能,扩大学校影响
“十二五”期间,引导人文社会科学围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危机过后的繁荣,研究转变发展方式的政策措施;围绕建设先进文化和提升文化软实力,研究如何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围绕建设生态文明,研究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围绕建设和谐世界,研究新形势下中国如何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应有作用等方面开展研究。切实推进校市合作战略合作框架具体化,加强校企合作。
5.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科研国际化水平
真正的科学研究应该是开放的、与世界接轨的。要创造一流质量、在全国乃至世界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就必须要符合国际学术研究规范,融入国际科学研究领域。鼓励科研人员积极与国外大学、企业、机构或国际组织开展合作研究;支持各学院主办或协办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鼓励和支持主要学科梯队成员积极参加国外学术交流会议、进修,更多地邀请国外著名学者来我校讲学,及时了解主流学者正在从事哪些方面的研究和最新的研究成果。
6.倡导学术道德,规范科学研究行为
一方面加强制度建设,以外在规范约束教师的行为,并合同有关部门,加大惩治力度,使学术不端行为没有生存的土壤;同时引导教师明确自身的社会角色和道德使命,加强学术自律,谨守学术道德,遵循学术规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