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举例要具有形象性,注重时效性
举例具有形象性并注重实效性,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有利于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吸收知识。
举例技能的运用是为了便于学生了解教学内容,所举的例子必须具有一定的形象性。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常常借助具体、直观的感性材料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理解。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对于难以理解的概念、原理或观点,有必要精选案例,结合形象生动、直观易懂的生活实例进行分析探讨,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正确理解概念和原理。
思想政治课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经济和科技日新月异,社会发展迅猛,网络信息海量便捷,这些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提供了生动而丰富的案例。教师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能够根据教学的需要从社会生活当中选取典型例子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案例】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①《经济生活》“财政及其作用”教学片断。
要认识财政到底有哪些方面的作用,如果只根据课本提供的文字来理解,只能简单地知道财政的三大作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但是课本中并没有对这些作用进行分析和举例说明,所以学生对于财政作用的认识停留在结论性认识上。由于没有具体的理解,学生对这些作用的印象也不会太深刻。因此,教师可以采用举例的方式解释财政作用的具体表现,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内容。
首先,对于财政的第一个作用—— 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可以选用九年制义务教育对教育公平的促进作用来分析。全国各地中小学(九年),都享受着义务教育这一国家政策,那么,这么多的钱到底是怎么来的?谁来承担?由此引出财政在教育支出上的数额进行解答。由于学生对于义务教育这一事例有一定的了解,其对于学生了解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上的作用有帮助。对于财政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可以采用城镇医疗保险和农业补贴等生活事例进行分析,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讲解国家财政在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时,可以通过国家近年来的重要工程项目: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以及西部大开发等事件进行分析说明,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了解财政对于浩大工程的投资建设作用,进而指出其合理配置资源的重要作用。
总之,在举例教学中,所举的案例必须将形象性和实效性相结合,将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2. 举例要具有针对性,注重趣味性
在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学生较好地理解知识和原理,还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形成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思想政治教学所举案例不仅要具有针对性,还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举例时,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理解能力、年龄特征等方面的实际。
举例应力求做到生动有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能把学生带进案例情境中,使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行思考和判断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若教师选用的例证没有新颖性和趣味性,学生听课时容易产生厌倦心理,注意力难以集中。
【案例】 思想政治必修①《经济生活》“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教学片断。
为了让学生体会纳税的过程,明白其义务,可以举生活中与征税纳税有关的事例:校园中商店经营所交的营业税;通过分析购物时索要发票有利于国家征收税收等例子,进而分析税收的特点及其现象,让学生进行讨论,教育学生学会做一名依法纳税的良好公民。
3. 举例要具有情感性,注重启发性
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知识给学生之外,还要兼顾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一般要经过知、情、信、意、行的要素转化。其中,情是指学生的情感态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要解决知与信、信与行的矛盾,就要解决学生的情感态度问题。情感上不认同,就算知道了,也没办法转化为个人的信仰,也就没办法内化,更谈不上行。
教师在案例选择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情感认同问题,案例本身应该具备情感熏陶功能。把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内容融入具有感情熏陶的案例之中,通过实例将知识内容传达给学生,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同时,案例所包含的情感因素要容易挖掘出来,便于学生了解。
首先,案例要积极向上、健康、正确,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等。
其次,有利于学生从案例的情感体验上升到理论认识,再从理论认识转移到生活实践中去。
最后,教师在案例的讲述过程中,要能把案例本身的感情因素进行强化,利用讲演式教学方法,通过富有感情的语言,打动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也让学生的情感在学习中得到升华。
举例要有情感性,同时也要注重启发性。举例具有启发性,是指所举的事例寓意深刻,使人有所领悟。教师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有力的引导和启发。案例的选择要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能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案例既要能帮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又要能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有迁移的价值。
【案例】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①《经济生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片断。
教师列举同学身边的事情:
某位家境并不好的学生生日了,她为了把自己的生日过得精彩些,就向家里要了1 000块钱,和好朋友在宿舍搞生日派对。她买了一个300多元的生日蛋糕,买了300多元的零食,买了100多元的礼品,买了100多元的装饰品,剩余的钱买了酒,大家一起庆祝。
然后提出问题:
这位学生的消费观属于什么类型?
如何评价这位初中学生的生日消费行为?
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消费观念?
这一案例有助于学生分析消费行为,明辨正确与错误的消费观;案例也能从情感上引起学生对正确消费观的认同,进而内化为自己的消费观念,迁移到自己的消费行为选择上。
4. 举例要具有目的性,注重科学性
不管举什么例子,都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1)举例的目的性要强。
① 举例要围绕教学内容。首先,教师对案例的选择需要精挑细选,充分考虑案例能不能很好达到自己所预设的目的。
其次,过多的举例会干扰教学目标的实现。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利用例子,但例子的选用要精简恰当,不能滥、多、乱。举例忌堆砌大量不恰当的事例,追求表面上的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论证。过多的例子,一方面容易淹没主要的教学内容,无法让学生精准理解教学目标;另一方面也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课堂教学目标是多维的,举一堆例子来论证同一教学目标,看起来很好,其实是无意义的重复,浪费时间和精力,影响其他教学目标的实现,对完成课堂教学的其他任务也无益。
② 举例要有说服力。首先,举例不能纯粹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片面追求新、奇、乐。新、奇的例子由于没有经过多角度的论证,也没有经过时间的沉淀,可以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但对今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却不一定能起到指导作用,容易引起学生思维上的混乱。运用经典例子,却很有说服力。经典例子可以经得起历史和现实的推敲,历久弥新。所以,运用新、奇、乐的例子时要注意它的生命力,要追求达到与经典例子一样的教学效果。
其次,运用案例分析问题时,不能为了讲案例而讲案例,案例不是为了哗众取宠,也不是为了满足一时的氛围需求,而要服务于一定的教学目的。
(2)举例要注重科学性。举例除了具有目的性之外,还需要注重科学性。所举的例子不是道听途说、生编硬造的,必须符合客观实际,有正确的价值导向,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这样才有助于学生通过案例掌握正确的教学思路,正确理解知识内容。如果案例无法满足科学性要求,把没有任何根据的东西当作例子来举,则不仅不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还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不信任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