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学科多媒体教学技能的特点是与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紧密联系而拓展出来的。
(一)综合性
综合性是指由于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广泛应用,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可以同时应用多种媒体辅助教学,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信息处理技术,指的是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化采集、获取、压缩、解压缩、编辑、存储等加工处理,再以单独或合成形式表现出来的一体化技术,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例如,可以在同一张PPT中使用文字描绘、图片加强,也可以加入符合该教学内容的相关视频,以确保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总之,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可以根据需要综合采用多媒体技术。
(二)即时性
多媒体教学的即时性是指它对最新形成的教学资源的及时开发与利用,促使教师关注最新的社会时事政策的变化。
思想政治学科需要与时事政策紧密联系。通过多媒体能搜索到最先进、最及时的材料,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对最新的时事政策资源加以开发,就能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内容或支撑材料。
(三)方便快捷
多媒体教学的大容量性,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其作用是传统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同时,多媒体教学与互联网紧密联系,在获取教学资源时非常方便快捷。
多媒体教学在思想政治学科中的运用,对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非常有帮助,能让教师快速查找到教学资源,快速筛选资源。多媒体教学采用图像、文本、声音、动画、视频等表现形式传递课堂所需要的信息,能方便简洁地表现出教学内容。
例如,我们在讲授“国家职能”这一内容时,可以方便快速地搜索关于国家职能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源以及视频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调动学生听、看、讲、想、做等学习要素,取得很好的综合效果。
(四)科学性
科学性是指正确的、符合事实和客观规律的属性。多媒体教学依托互联网可以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流变不居、创新与共享是互联网的特点,教师可以加以利用,但要注意科学发展性。
首先,教学资源的选择要科学合理,不能胡乱引用不正确、不合理的内容。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心理特征和知识基础,使课件的内容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所选择的事例必须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权威性,不可以夸大或捏造事实。
其次,对多媒体的利用要科学合理。科学合理利用多媒体应该坚持适度、实用、经济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技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例如,在制作PPT时不能全是文字或全是图片、视频,应该是文字、图片、视频的恰当结合,这些要素能联系并正确解释教材相关内容;要适时控制多媒体的动静转化,确保学生在一节课中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五)思想性
思想性是思想政治学科课件的灵魂。教师在制作思想政治学科课件时,要把教材的内容、主旨、思想等体现出来,离开课程标准的要求、抛离教材思想的课件是没有灵魂的,不利于引导学生进步。
教师在进行多媒体课件设计时,要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前提,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为目的,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祖国作贡献的热情。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播放《今日说法》《法治社会》等积极向上、维护社会公平的视频,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普及课外知识。
(六)艺术性
艺术性是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富有艺术欣赏性。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把书本静态的内容变成动态的、栩栩如生的教学画面,让学生进入教师所创设的意境之中。
多媒体课件具有多样性、趣味性、实践性、直观性的特征。它通过利用图像、文字、声音、动画等形式来增强画面效果。
【案例】 讲授到初中一年级上册的“放飞理想”这一内容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在PPT上展示理想宣誓内容,播放励志背景音乐,让同学们进行理想宣誓,并一起唱歌,进而结束本节课。
当我们讲到《生活与哲学》中“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这一内容时,我们可以先播放蜜蜂筑巢、蜘蛛织网、猩猩捅蚂蚁等视频,然后播放建房子、挖河流、造飞机、耕作等视频看过两组视频对比,告诉同学们什么是动物的生存本能、什么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从而更加形象地说明什么是“能动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