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言产生之前人们是以什么方式交流思想、传达感情这一问题,在语言学界众说纷纭,但苏联语言学家马尔提出的“手势起源论”较有影响。他认为在有声语言产生以前,人们用手势比划沟通和交流思想。马尔的理论是否正确,我们不去深究,但对于人的动作可以传递思想和感情这一点,则无可置疑。语言学家的研究表明,人们在谈话时大约只有35% 的内容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而另外65% 的内容主要是靠行为来表达。人们在日常谈话中,除了有声语言外,还常常伴有一定的动作和表情以补充语言表达之不足。
教学过程中师生的相互交流,除了有声语言之外,体态语言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事实上,我们只要稍微留神一下,便不难发现,任何一位体育教师上课,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着丰富的体态语言。体态语言主要是指人体动作、面部表情和眼神。在体育教学中,充分运用体态语言能够节省讲解时间,表达有声语言无法表达的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人体的所有动作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如在很多国家,摇头表示否定,点头表示赞同,昂首表示振作,侧首表示询问。手是人体最灵活、最丰富的表情器官之一,不同的手势、造型也可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本身就是一种体态语言,通过示范向学生表达技术动作的结构,建立清晰的动作表象。有时一些难以做静止示范的技术难点,教师可以用手来指点动作的用力方向,用手臂的摆动来代替动作的幅度与速率,用手比划高度、长度等,使学生对动作技术建立时间、空间的概念,加快对动作技术的领会。
表情,顾名思义,是人的内心情感的外在表现。国外心理学家曾推出这样一个公式:
感情表达=7%言词+33%声音+60%面部表情
该公式正确与否姑且不论,但它至少说明面部表情的作用。微笑的面部表情是热情的表现,一般来说,微笑可以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和谐的气氛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成绩。例如,体育教师在教跳山羊、跳箱、跳高时,对一些学生(特别是女生)来讲是有一定困难的,这些困难往往是心理原因造成的,遇到这种情况时,教师如果用亲切和蔼的目光捕捉学生的视线,用温和的微笑对待他们,学生就会从教师的面部表情中受到感染,得到鼓励,从而减轻心理压力,产生“教师相信我,我能跳过去”的自信心理。
眼神的运用经常涉及教师的行为效果,凝视的形式和次数对体育课堂管理和课堂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有人研究过,当教师注视学生的次数减少时,学生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就增加;当教师注视学生的次数、时间适量增加时,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次数就增加,练习的质量就提高。眼神还能起到暗示的作用。暗示是相对于明示而言的,指的是教师采用不挑明的方式对学生行为产生影响。教师一般不公开要求学生接受自己的意图,而学生往往在不十分清楚教师意图的情况下,接受教师的暗示。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一个眼神或一个手势都能成为一种暗示,引起学生的行为反应,如停止说话、不做小动作、继续练习等。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位学生精力分散,东张西望或与他人打闹,此时,教师如果直呼其名:“××,认真练习!”该学生迫于压力可能表面服从,但由于在众目睽睽之下受到批评,自尊心受到伤害而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这种情感障碍可能造成该生拒绝接受教师的教育。此时,如果教师采用体态语言,当师生的视线接触后,向他努努嘴、皱皱眉给予暗示,既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改正错误,又能保护其自尊心,达到教育的良好效果。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成功地使用体态语言有很多好处。首先,可以在不中断正常运用语言进行教学、不影响其他学生学习的情况下,对个别的学生实行调控,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听课或练习上来;其次,还可以避免与学生的自尊心直接发生冲突,防止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便于学生接受;再次,可以起到补充和加强教师语言的作用,使教学语言的含义更加明确,更加有力,在一定的条件下,甚至可以代替语言的作用;最后,体态语言配合有声语言,能增强语言的直观效应,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的动作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和掌握技术动作。体育教师如果能很好地掌握和运用体态语言这一技能,就能使师生彼此配合默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