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汽车机械常识
课程类别: 基本职业能力课程
适用专业: 汽车运用与维修
建议学时: 60学时
建议开设学期: 第一学期
一、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基本能力训练课,是针对汽车机电维修工岗位进行培养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汽车常用材料、常用机构、机械传动、标准零部件及液压与气压传动等与汽车维修技术相关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初步掌握汽车机械传动和零部件的特点,能够正确识别、了解汽车常用机械结构,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打好基础。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汽车常用机构的种类,从而能在维修车辆时正确地操作,避免盲目性;
(2)了解常用机构运动简图的识读;
(3)了解常用车型零件和构件的适用材料; 会正确选用汽车常用的燃料、润滑油、冷却液和制动液;
(4)掌握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轮系及传动机构在汽车中的应用;
(5)掌握轴承等汽车标准件的选用;
(6)了解汽车液压设备的使用和零部件的识别。
2.能力目标
(1)能够识别汽车中各种机械零件,熟悉各机件工作原理;
(2)能正确分析汽车中常用带传动、离合器的组成及原理;
(3)具有汽车典型零件、常用件及标准件的选用能力;
(4)能读懂简单的液压系统图;
(5)能正确使用汽车装配中的各种工具和简单仪器设备;
(6)具有识别常用汽车材料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通过专业教学,培养学生理论紧密联系实践的专业学习作风;
(2)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3)通过小组训练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课程教学设计
表1-2-3 课程教学设计
续上表
续上表
说明: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讲授法、启发法、案例法、演示法、示范法、现场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练习法、实操法等教学方法,亦可采用其他教学方法。
四、训练项目设计
本课程训练项目应包括皮带松紧度的检查,凸轮机构的认识与拆装,齿轮传动机构的认识与拆装,链传动机构的认识与拆装,轴承的更换,联轴器、离合器、万向节和制动器的认识与拆装等操作,学校应根据产业特点和就业岗位需求,参照下列训练项目示例合理设计训练项目。
训练项目示例: 汽车发电机皮带松紧度的检查与调整
1.项目任务
以6人为一组,分组认识汽车发电机皮带的型号,熟悉皮带的安装形式、松紧度调整装置。
2.学习目标
(1)掌握皮带的主要结构形式;
(2)会安装发电机皮带;
(3)会调整发电机皮带的松紧度。
3.教学条件
(1)教学设施
①发动机8台; ②发电机用皮带8根; ③相关配套工具8套。
(2)教学资源
①教案; ②实训教学视频和PPT; ③项目评价表。
4.学生必备学习用品
(1)学习用具; (2)实习报告本。
5.教学方法与教学流程
(1)下达项目任务
教师向学生提供作业表格,并简单介绍任务的目的。每个组在一台发动机上完成发电机皮带的检查与调整。
(2)分析项目任务
①引导学生分组探讨任务基本作业内容与操作方法; ②教师指出本项目任务考核评价要点。
(3)讲授相关知识
①教师对操作项目进行讲解、示范; ②安全注意事项。
(4)项目任务实施
学生在教师的示范、巡回指导下按给定的步骤操作。
(5)项目作品评价
①教师收集作业表;
②教师评阅;
③教师讲评本次项目实施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6)项目拓展训练
链条在发动机上的应用与安装。
五、课程考核
本课程考核分为三大块,分别为:
过程考核: 占40%
平时成绩考核: 占30%
期末考核: 占30%
(1)过程考核以项目为载体,考察每一个项目完成的过程和结果,以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考评为主,分别占20%、30%和50%,具体考核项目及比例见表1-2-4;
表1-2-4 具体考核项目及比例表
(2)平时成绩是考核学生在各个项目的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团队协作与职业素养方面的表现,平时成绩考核评分见表1-2-5;
表1-2-5 平时成绩考核评分表
(3)期末考核为笔试,采用闭卷形式,时间为90分钟,卷面分为100分,占该课程总成绩的30%。试题分为较易、适中、较难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50%、30%、20%。试题类型包括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其中客观性试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 主观性试题包括简答题、计算题等。
六、其他说明
(1)本课程标准在使用过程中,要根据教学情况进行不断地完善与修订。
(2)任课老师可以根据教学情况,制订教学计划,设计更加详细、完善的单元教学方案,教学课时可以根据教学周数浮动10%左右。
(3)本课程训练项目考核方案没设计具体考核表格,任课老师可以设计更加详细、易于实施的考核表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