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发动机检查与维修
课程类别: 专业核心课
适用专业: 汽车运用与维修
建议学时: 54学时
建议开设学期: 第二、三学期
一、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核心职业能力课程,通过将发动机各部件的检测工艺与维修技能融为一体,学会检测工具的使用,培养学生具备对发动机各系统零部件性能检查和完成一般维修任务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汽车维修工职业奠定必要的基础。
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气门组件、气缸盖、气缸垫、活塞连杆组件、曲轴飞轮组等部件的检查与维修,以及调整气门、火花塞间隙,更换正时皮带或链条这些专项操作能力训练。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曲轴主轴颈径向、轴向间隙检查方法和一般维修标准;
(2)掌握连杆轴颈径向间隙的检查方法和一般维修标准;
(3)掌握活塞环、活塞销间隙和活塞偏缸的检查方法和一般维修标准;
(4)掌握检查和调整气门间隙的方法和步骤;
(5)掌握检查气门与气门导管间隙的方法和一般维修标准;
(6)了解检查气门弹簧的方法和一般维修标准;
(7)了解正时皮带或链条的拆装与调整;
(8)了解火花塞性能检查方法和一般维修标准;
(9)了解气缸压缩压力的检测方法和步骤。
2.能力目标
(1)会查阅汽车发动机技术资料;
(2)能合理选择并熟练使用发动机维修工具;
(3)会正确使用工量具拆装和检测发动机;
(4)能检查与更换活塞与活塞环;
(5)能检查与更换连杆轴承、曲轴轴承;
(6)能检查与更换气缸体;
(7)能检查与更换凸轮轴,调整气门间隙;
(8)能检查与更换气门油封、气门弹簧;
(9)能检查与更换气缸盖;
(10)能检查配气正时,更换正时皮带或链条;
(11)能检查与更换火花塞;
(12)能检查点火正时;
(13)能检查与更换油底壳、机油泵;
(14)能检查与更换节温器、水泵;
(15)能进行团队合作,制订发动机一般项目检查、维修方案;
(16)熟悉发动机的拆装流程和技术要求;
(17)具有安全环保意识,会处理废料。
3.素质目标
(1)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与交流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分享成功与失败;
(2)养成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具有较强的忍耐力;
(3)养成及时完成阶段性工作任务的习惯,言必信,行必果,信用意识,敬业意识,效率意识;
(4)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环境保护意识;
(5)能够把握问题发生的关键,利用有效资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或方案,并付诸实施,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设计
表1-2-17 课程教学设计
续上表
说明: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采用讲授法、启发法、案例法、演示法、示范法、现场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练习法、实操法等教学方法,亦可采用其他教学方法。
四、训练项目设计
本课程训练项目应包括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检查与维修、机体组与曲柄连杆机构的检查与维修、冷却系统的检查与维修、润滑系统的检查与维修、燃油供给系统的检查与维修、点火系统的检查与维修,学校应根据产业特点和就业岗位需求,参照下列训练项目示例合理设计训练项目。
训练项目示例: 活塞与活塞环的检查与更换
1.项目任务
能对活塞及活塞环进行检查、拆卸、安装。
2.学习目标
(1)掌握活塞与活塞环的构造与工作过程;
(2)掌握活塞与活塞环的拆装方法及技术要求,能对活塞与活塞环进行正确拆装;
(3)学会正确使用工量具;
(4)培养6S管理能力。
3.教学条件
(1)教学设施
①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教室1间; ②发动机8台; ③拆装、检查相关的实训设备与工量具。
(2)教学资源
①教案; ②PPT课件; ③教学视频; ④项目任务工单; ⑤项目评价表。
4.学生必备学习用品
(1)工作服; (2)参考教材; (3)作业本。
5.教学方法与教学流程
(1)下达项目任务
下发项目任务,教师向学生提供任务书,并简单介绍任务的目的。
(2)分析项目任务
①引导学生分组探讨任务基本作业内容与流程; ②教师下达项目任务评价表,指出本项目任务考核评价要点。
(3)讲授相关知识
①活塞及活塞环检查内容与方法; ②活塞与活塞环的拆装方法; ③注意事项。
(4)项目任务实施
学生在教师的示范、巡回指导下按如下步骤实施:
步骤一: 小组计划与分工;
步骤二: 活塞与活塞环的拆卸与分解;
步骤三: 活塞与活塞环的检查;
步骤四: 活塞与活塞环的安装;
步骤五: 完成任务工单。
(5)任务评价
①教师组织学生按小组进行自评;
②各小组互评(视具体任务需要而定);
③教师对各小组进行评价。
(6)项目拓展训练
发动机其他零部件的拆装与检查。
五、课程考核
为了更全面考核学生对《发动机结构与拆装》课程知识了解情况和技能达到的程度,课程考核包括平时过程考核、期末理论考核两部分。具体考核成绩评定办法如下:
课程考核成绩组成:
期末考试成绩: 60%
平时过程考核成绩: 40%
其中,平时过程考核成绩包括: 学习态度与综合素质考核占20%,训练项目的考核占70%,平时提问成绩占10%。
理论考核方法: (考试时间: 90分钟)对所学内容进行综合考核,考核方法为笔试。具体考核项目及比例见表1-2-18。
表1-2-18 具体考核项目及比例表
说明: 旷课三次或缺课三分之一以上者不能参加期末考试。
六、其他说明
(1)本课程标准在使用过程中,要根据教学情况进行不断地完善与修订。
(2)任课老师可以根据教学情况,制订教学计划,设计更加详细、完善的单元教学方案,教学课时可以根据教学周数浮动10%左右。
(3)本课程训练项目考核方案没设计具体考核表格,任课老师可以设计更加详细、易于实施的考核表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