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汽车电气设备检修
课程类别: 专业核心课
适用专业: 汽车运用与维修
建议学时: 86学时
建议开设学期: 第三、四学期
一、课程概述
《汽车电气设备检修》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岗位核心能力训练课,是专业学习的必修课。通过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了解汽车常用电气设备的结构与功能操作; 掌握汽车电气系统检修的基本规范,正确选择相应工具、仪器、设备与耗材,完成汽车电气系统小部件更换与维修作业等专项操作。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蓄电池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掌握三相交流发电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3)掌握启动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4)掌握照明与信号系统电路原理;
(5)了解仪表和相关传感器的基本结构;
(6)掌握报警电路原理和相关传感器的基本结构;
(7)掌握辅助电器电路原理;
(8)熟悉全车电路图示符号。
2.能力目标
(1)会对蓄电池进行保养、检测和补充充电;
(2)会检测三相交流发电机的输出电压;
(3)会拆装、更换三相交流发电机的整流器和电压调节器;
(4)会对启动机进行拆装、保养和空载实验;
(5)会利用万用表检测保险丝、继电器和灯泡等电器元件;
(6)会拆装更换水温表、燃油表等仪表并能进行基本检测;
(7)会拆装更换水温传感器、机油压力传感器等,并能对其进行基本检测;
(8)会拆装雨刮器、玻璃升降器、门锁等辅助电器元件;
(9)会排除保险丝、继电器、电线、用电设备所出现的一般常见故障;
(10)会识读全车电路原理图,并能利用原理图指导实际检测。
3.素质目标
(1)通过对电气设备的检测和保养,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2)通过对电路和元器件检测,培养学生安全操作、文明操作、严守操作规程的意识;
(3)采用分组讨论等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人际交往及沟通能力;
(4)通过小组完成任务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5)通过对主要项目的实习实训,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思维。
三、课程教学设计
表1-2-22 课程教学设计
续上表
续上表
说明: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采用讲授法、启发法、案例法、演示法、示范法、现场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练习法、实操法等教学方法,亦可采用其他教学方法。
四、训练项目设计
本课程训练项目应包括工量具的使用、蓄电池的保养与充电、发电机的拆装与检测、启动机的拆装与检测、照明与信号电路简单故障排除、仪表与报警电路简单故障排除、汽车辅助电器简单故障排除等基本操作,学校应根据产业特点和就业岗位需求,参照下列训练项目示例合理设计训练项目。
训练项目示例: 蓄电池的保养、电量检测与补充充电
1.项目任务
以4人为一组,分组实训,要求完成对蓄电池的保养、电量检测与补充充电等一系列操作。
2.学习目标
(1)掌握对蓄电池的保养、电解液液面检查、密度检测、加注蒸馏水等的操作;
(2)能用高率放电计对蓄电池进行电量检测;
(3)会操作充电机,能正确调整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的大小。
3.教学条件
(1)教学设施
①蓄电池10只、密度计10只、高率放电计10只、充电机10台; ②蓄电池补充液(蒸馏水)若干。
(2)教学资源
①教案; ②实训教学视频或PPT; ③项目任务书; ④项目评价表。
4.学生必备学习用品
(1)工作服; (2)手套。
5.教学方法与教学流程
(1)下达项目任务
教师向学生提供作业表格,并简单介绍任务的目的。每个组完成一只蓄电池的保养、检测和补充充电等项目的作业。
(2)分析项目任务
①引导学生分组探讨任务基本作业内容与流程; ②教师下达检测作业表,指出本项目任务考核评价要点。
(3)讲授相关知识
①教师对操作项目进行讲解、示范; ②检测作业表的填写要求; ③安全注意事项。
(4)项目任务实施
学生在教师的示范、巡回指导下按如下步骤操作:
步骤一: 各组检查实训设备、器材是否齐全;
步骤二: 蓄电池外壳的清洁和极柱的保养;
步骤三: 电解液液面检查;
步骤四: 补充加注蒸馏水;
步骤五: 电解液密度检测;
步骤六: 蓄电池进行电量检测;
步骤七: 利用充电机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5)项目作品评价
①教师巡视各组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调整是否正确;
②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收集作业表;
③学生作业表分组互相交换进行评阅,对照项目作业评分表进行评分;
④教师评阅学生作品;
⑤教师讲评本次项目作品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6)项目拓展训练
对汽车上正在使用的蓄电池进行保养、电解液液面检查、密度检测、加注蒸馏水、补充充电等操作。
五、课程考核
为了更全面考核学生对《汽车电气设备检修》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课程考核包括平时过程考核、期末理论考核两部分。具体考核成绩评定办法如下:
课程考核成绩组成:
期末考试成绩: 60%
平时过程考核成绩: 40%
其中,平时过程考核成绩包括: 学习态度与综合素质考核占20%,训练项目的考核占80%。
理论考核方法: (时间: 40分钟)对所学内容进行综合考核,考核方法为车辆实操。具体考核项目及比例见表1-2-23。
表1-2-23 具体考核项目及比例表
六、其他说明
(1)本课程标准在使用过程中,要根据教学情况进行不断地完善与修订。
(2)任课老师可以根据教学情况,制订教学计划,设计更加详细、完善的单元教学方案,教学课时可以根据教学周数浮动10%左右。
(3)本课程训练项目考核方案没设计具体考核表格,任课老师可以设计更加详细、易于实施的考核表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