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汽车仓储与配件管理
课程类别: 专业核心课程
适用专业: 汽车运用与维修
建议学时: 64学时
建议开设学期: 第三、四学期
一、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技术课,本课程实践应用性较强,突出知识和能力的融合,强调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丰富理论知识的课程。本课程以一定的汽车专业知识为基础,结合管理知识与技能,主要培养学生从事汽车配件管理与仓储管理工作岗位的职业技能。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利用汽车零配件检索工具进行零部件检索的方法;
(2)掌握根据汽车零配件的销售和库存情况进行正确订货的方法;
(3)掌握汽车零配件正确库务管理(包括盘点、出货)的方法;
(4)了解汽车零配件的市场购买行为并进行正确分析;
(5)掌握汽车零配件进行目标市场选择的原则;
(6)掌握对汽车零配件进行市场定位分析的方法;
(7)掌握对汽车零配件进行合理定价的方法;
(8)掌握制订汽车零配件的销售策略;
(9)了解对汽车零配件的网络营销。
2.能力目标
(1)能够识别汽车零配件编号的含义;
(2)能够说明配件管理的相关办法;
(3)能够分析并解说汽车配件的各类及特性;
(4)能够熟练运用汽车配件营销管理知识;
(5)能够熟练应用汽车配件管理的软件。
3.素质目标
(1)具有勇于创新、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
(2)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3)具有较强的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4)具备职业敏感性。
三、课程教学设计
表1-2-30 课程教学设计
续上表
续上表
说明: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采用讲授法、启发法、案例法、演示法、示范法、现场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练习法、实操法等教学方法,亦可采用其他教学方法。
四、训练项目设计
本课程训练项目应包括汽车零配件认识与仓务管理、汽车零配件市场分析与定位、汽车零配件产品分析与定价、汽车零配件分销与促销策略、建立汽车零配件数据库系统等内容,学校应根据产业特点和就业岗位需求,参照下列训练项目示例合理设计训练项目。
训练项目示例: 4S店零部件入库管理
1.项目任务
以某4S店采购一批火花塞为材料,现在进行入库,要求完成汽车零配件进入仓库储存时所进行凭证核对、卸货、搬运、清点、整理、上架、登账等一系列操作。
2.学习目标
(1)掌握汽车零配件入库作业凭证核对操作;
(2)理解货物整理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3)具备货物上架分类存放、标签制作的能力;
(4)具备货物账目登记、检索卡制作的操作能力;
(5)具备货物卸载、搬运、清点的管理能力。
3.教学条件
(1)教学设施
①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②汽车零配件/工具设备室1间;
③零配件若干。
(2)教学资源
①教案;
②PPT课件;
③项目任务书;
④项目评价表;
⑤往届学生优秀作品。
4.学生必备学习用品
(1)工作服;
(2)草稿纸。
5.教学方法与教学流程
(1)下达项目任务
下发项目任务,教师向学生提供入库任务书,并简单介绍任务的目的。
(2)分析项目任务
①引导学生分组探讨任务基本作业内容与流程;
②教师下达作品评价表,指出本项目任务考核评价要点。
(3)讲授相关知识
①凭证核对基础;
②仓储管理软件操作;
③入库作业内容;
④工具表格的应用。
(4)项目任务实施
学生在教师的示范、巡回指导下按如下步骤实施:
步骤一: 入库前准备(核对凭证、货物清点验收);
步骤二: 收货(卸货处理、搬运处理、点货管理);
步骤三: 入库(填写入库单、入库台账、物资明细账);
步骤四: 上架(分类摆放、制作标签、填写货卡);
步骤五: 登账(将信息录入4S店仓储管理系统)。
(5)项目作品评价
①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收集学生作品;
②学生作品分组互相交换进行评阅,对照项目作品评价表进行评分;
③教师评阅学生作品;
④教师讲评本次项目作品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6)项目拓展训练
开展以汽车制造企业零配件入库管理的拓展训练。
五、课程考核
为了更全面考核学生对《汽车仓储与配件管理》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课程考核包括平时过程考核、期末理论考核两部分。具体考核成绩评定办法如下:
课程考核成绩组成:
期末考试成绩: 60%
平时过程考核成绩: 40%
其中,平时过程考核成绩包括: 学习态度与综合素质考核占20%,训练项目的考核占70%,平时提问成绩占10%。
理论考核方法: (时间: 90分钟)对本期所学内容进行综合考核,考核方法为笔试。具体考核项目及比例见表1-2-31。
表1-2-31 具体考核项目及比例表
说明: 旷课三次或缺课三分之一以上者不能参加期末考试。
六、其他说明
(1)本课程标准在使用过程中,要根据教学情况进行不断地完善与修订。
(2)任课老师可以根据教学情况,制订教学计划,设计更加详细、完善的单元教学方案,教学课时可以根据教学周数浮动10%左右。
(3)本课程训练项目考核方案没设计具体考核表格,任课老师可以设计更加详细、易于实施的考核表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