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周末,彤彤到蕾蕾家玩,吃完饭后,两人在一起看电视,恰巧遇到两人都讨厌的新闻,可蕾蕾爸爸偏爱看新闻,她们也只好硬着头皮一起看下去。新闻报道中称:某市街头冻死一名老人。蕾蕾爸爸叹道:“现在的年轻人,怎么都这么不孝顺?”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呗!”蕾蕾随口答道,说完她看了爸爸一眼,觉得自己不该说这句话。
“蕾蕾,你这孩子,怎么能有这种想法呢?你这人生观有问题啊?难道我和你妈妈老了,你也不管我们?”
“爸,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说现在有些人是这样想的而已。”蕾蕾赶紧辩解道。
“叔叔,什么是人生观啊?”好问的彤彤赶紧问道。
“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明白没?”
“我不是很明白,但我妈妈跟我说,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孝顺父母的人。这是正确的人生观吗?”
“当然啊。你能知道这些,真是个好孩子。”
教育支招:
孩子升入初中以后,逐步跨入青春期,随着掌握的知识的增多,并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开始逐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人们世界观的制约。不同社会或阶级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观。
当今社会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再加上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受到爷爷奶奶和父母的过分溺爱,向来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成为“小皇帝”,常常“以我为中心”、“我行我素”,甚至美丑、荣辱、好坏不分,打架斗殴事件时有发生。更为严重的是,许多青少年思想上的堕落严重,有厌学、孤僻、抑郁等心理问题,从而不能健康成长。孩子人生观的偏离和父母的教育也有关系,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只注重孩子的成绩,忽视了对孩子进行理想主义、人生观教育。
生活中,有些家长认为:“教育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我小时候,父母忙得没时间教育我,我不是照样上大学,找工作?”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能有多大事?让他自己成长就行了,就算有点小毛病、小缺点,也是难免的嘛!毕竟只是个孩子,树大自然直,没什么可担心的!”父母的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所谓的顺其自然,其实就是一种忽视和不负责任。对于孩子那些错误的人生观,如果家长不加引导,那么对于孩子,这就是默许,就是纵容。家长认为没什么,孩子自然也会认为没什么,并认为这就是正确的,于是小时候的错误行为长大了自然会变本加厉。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应当如何引导孩子正确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方法一:父母要以身作则,用积极的人生观影响孩子。
家长是孩子建立人生观的启蒙老师,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家庭更是孩子成长的精神家园,家长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孩子将形成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孩子的人生观是在耳濡目染下形成的,如果家长自己做不到以身作则,那么,孩子又怎么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呢?因此,从现在起,作为家长,要开始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从自身做起,用积极的人生观去影响孩子。
方法二:以实践为主,让孩子多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
对孩子进行人生观教育,不能光讲大道理和进行空洞的说教,只有坚持联系实际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实践的过程中,父母要正面引导孩子,因为社会上出现的某些消极现象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初中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只有教会孩子全面地、辨证地看待社会和人生,克服片面性,才能有效地促进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方法三:把人生观教育引入生活。
对于孩子人生观的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在生活中,家长不妨从小事着手,坚持寓人生观教育于生活中,使孩子能从不同角度受到深刻的人生观教育。比如,父母可以引用周围发生的人和事作为例子对孩子进行人生观教育。同时,当孩子对人生观有正确的认识之后,还要培养他们对人生观的评价能力,从人生观的正反面的表现进行比较,使孩子在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中产生心理震撼,从而形成对人生观的评价能力、判断能力。这样才能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实践自己对人格的认识,并进行自我评价,使他们把自己对人生观的理论认识和行为行动统一起来,逐渐完善自己的人生观。
中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主力军,他们的人生观关系到他们的综合素质是否能够得到全面提高:从个体来讲,关系到孩子自身的发展;而从整体来讲,更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大业的兴衰。可见,父母对孩子价值观的教育尤为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