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长不要摆架子,乱发脾气

家长不要摆架子,乱发脾气

时间:2023-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了初中后,周兴已经习惯了对父亲那套“我是家长,我说什么你得听着”的理论保持沉默。在周兴看来,如此陌生的父子关系似乎也不赖。很明显,周兴爸爸和儿子之间问题的症结出现在缺少沟通上,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沟通障碍就是爸爸放不下做父母的架子,与孩子之间形成了一种对抗。

彤彤的班主任老师关心班上的每个学生,他并没有把眼光只放在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身上。从初一开学到现在,已经有半个学期了,他发现班上有个叫周兴的男孩子,感觉总是不对劲,同学们放学后,他宁愿在学校四处游荡也不愿意回家。于是,班主任老师决定做一次家访。原来,所有的问题都出在孩子的爸爸身上。

“我爸回家我就进卧室,吃饭做作业我都待在自己的房间里,早上等他上班了我再上学,一天下来基本上可以不说话。”周兴这样形容自己和爸爸的生活,他们之间相敬如“冰”,互不干扰对方。

“跟他说话很累,根本就说不到一块去。”周兴说,“每次和爸爸说话,从来就是三句话不到就开始‘热闹’了。”

“其实我们父子俩哪有什么深仇大恨,我说他也是为了他好,但孩子倒把我当成仇人、陌路人。”周兴的爸爸这样对班主任说。他是个退伍军人,大男子主义比较严重,说话常有口无心,又好面子,不愿意向孩子低头;而周兴年纪小比较容易激动,又认死理,也许是这样才造成父子两人关系越闹越僵。上了初中后,周兴已经习惯了对父亲那套“我是家长,我说什么你得听着”的理论保持沉默。“像现在这样大家互不干涉也挺好,没有吵架,也安静多了。”在周兴看来,如此陌生的父子关系似乎也不赖。

教育支招:

很明显,周兴爸爸和儿子之间问题的症结出现在缺少沟通上,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沟通障碍就是爸爸放不下做父母的架子,与孩子之间形成了一种对抗。久而久之,孩子就宁愿与他之间以“陌生人”的关系相处。

进入初中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周围人际关系的发展,他们必然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甚至会遇到很多困惑和困难,也将面临更多需要自己亲自处理的事情。这时候就需要父母以朋友的身份来帮助孩子,而不是以训导者的身份来对孩子的行为指手画脚,否则只会换来孩子的逃避和欺骗。孩子是渴望与父母沟通的,但往往是父母的态度让他们望而却步。与孩子进行良好沟通的前提,就是平等地对待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和孩子交朋友也是现代家教的有效途径。和孩子交朋友,家长就要放下架子,尊重孩子的人格,这样孩子才会愿意向你说心里话,家长才可以及时帮孩子摆脱各种问题。如果家长总是摆着家长架子,专制地要求孩子服从自己,那么亲子间沟通的大门就会慢慢关上。

孩子上了初中,他已经长大了,不像小时候那样对父母寸步不离。他们希望有自己的空间,更希望得到父母的尊重。尊重孩子是家长走进孩子心灵的第一道阳光。没有尊重谈不上信任、平等,就无法进行沟通,就搭不成交友的桥梁。尊重孩子的心理需求,倾听孩子的意见,允许孩子保留合理的自由和权利,从情感上接纳孩子,这样孩子才会乐于向家长敞开心扉,乐于接纳父母的教诲。“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此话已被家教的有效性所证实。可见,那些喜欢摆家长架子,喜欢乱发脾气的家长是无法与孩子培养出良好的关系的。

但生活中,有时候家长放下架子,想和孩子说说知心话,结果却发现和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面对这种已经恶化的关系,父母应该怎么办呢?

方法一:创造氛围,缓和情绪。

孩子长期处于父母的“坏脾气”和“家长架子”的高压下,难免出现心理畏惧。此时,家长若想与孩子交心,首先就要注意营造融洽的氛围。如果自己脾气不好,可选择双方的心情都比较轻松的时候,对电视中、报纸上的一些生活事例展开讨论,同时切记“对事不对人”,不可很快就将话题引到孩子身上,避免引起孩子反感。如此知心话才能为孩子所接受、理解,才能让家长的人生观在和孩子对某件事的轻松讨论中,不知不觉地对孩子产生影响。

方法二:控制情绪,不要让孩子成为你的出气筒。

很多家长工作繁忙,情绪不好,回到家中,面对不争气、不听话的孩子,自然气不打一处来,孩子往往就成了他们的出气筒。久而久之,孩子只能对你望而却步,即使有话想对你说,也会畏惧。对于这种情况,父母首先要改变的就是自己,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发火前不妨先想想后果,压住心中的怒火,也就不会乱发脾气了。

方法三:以聊天的方式面对孩子的敏感问题。

面对男女同学交往的问题,很多父母是丝毫不留余地直言谩骂。要知道,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本身对这些问题就敏感,父母的责骂很容易让孩子产生一些负面情绪,甚至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孩子一天天长大,家长想对孩子进行性教育,首先要学习正确的性生理知识,然后不妨采取这样的方式:和孩子在安静的氛围中,通过漫不经心的闲聊,把家长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解决方法告诉孩子,从而让孩子对家长产生信任感,坦然地把自己的情况和疑惑吐露。这样,两代人的交流就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

和孩子谈论敏感话题时,作为父母,切忌大发雷霆,不要以指责的态度评价孩子的行为,必须保持平和的态度与孩子交谈,这样才能让孩子容易接受,并且由此树立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和正面形象。今后有其他问题,孩子自然也乐意同家长共同讨论。

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爱,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态,有时会让他们在有意无意的言谈间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很多家长为如何教导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而头疼不已,但要坚持这样一种教育观念教育孩子:一定要和孩子成为朋友,而不是以训导者的身份来对孩子的行为指手画脚,学习与子女平等交流,你与孩子的关系一定能达到一种和谐状态。如果子女到了中学阶段还愿意有什么事都与家长交流,那家长就成功了一大半。只要子女愿意与家长交流,有什么问题都能够得到比较妥善的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