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玲是周涵涵的同桌,巧的是她们还是邻居。小学的时候,孙玲的学习成绩不怎么样,初中后和学习委员成了同桌后,她也铆足了劲儿学习,但是成绩还是没有预期的理想。学习过程中,她并没有怎么请教周涵涵,只是对周涵涵的听课笔记“研究”得比较透彻,基本上每天晚上回家之后,她都会去周涵涵家借笔记,这已经成了她的一种生活习惯。
“妈,今天该轮到你帮我跟周涵涵借笔记了吧!”孙玲对在厨房炒菜的妈妈说。
“学习的事你怎么老来麻烦我啊?”妈妈开玩笑说。
“我这不是不好意思了嘛,天天跟涵涵借笔记,她会不会烦我了呢?”
“这我可不知道,我看你呀,还是自己上课要好好听,做好自己的笔记,不懂的再去问老师,这样,就不用跟涵涵借笔记了呀。”
“是啊,我也觉得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对,为什么我花的时间比涵涵多,每天回来研究她的笔记,还考得没她好呢,就是因为我没有利用好课堂时间吧……”
“是啊,课堂时间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时间啊。”
教育支招:
无论是家长、孩子还是老师都知道,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随着初中生学习科目的增加,单科学习的时间自然减少,学生只有抓住课堂有效的学习时间,才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
生活中,很多初中生的家长都产生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孩子每天学习到深夜,甚至挑灯夜战,可是学习成绩就是不见提高呢?这是因为孩子没有利用好最重要的课堂时间。另外,上好课的关键不仅仅在于要认真听,还要做好笔记,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听课才会有效率。
因此,作为父母,一定要告诫孩子,认真听课和做好笔记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对此,父母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来帮助孩子。
方法一:让孩子做好听课前的准备。
听课前的准备包括:
心理准备,使情绪饱满,保持心境轻松和平静;
生理准备,让精力充沛,保持大脑清醒和兴奋;
知识准备,做好预习,熟悉与新课有关的知识;
物质准备,将课堂所需书本和文具准备齐全。
方法二:教会孩子做课堂的主人,而非被动式地接受课堂知识。
最有效的听课方式是积极地、主动地与老师互动,孩子只有发挥在课堂上的主动精神,才会大胆提问,大胆发表看法,积极参加讨论。因此,正确的听课做法是:
首先,让孩子带着问题上课。如果孩子带着未解决的问题进入课堂,就会保持较强烈的求知欲。此时,孩子会集中精力听教师讲重点、难点和要点。
其次,要紧跟老师思路。学生听讲须注意教师讲课中的逻辑性。如果遇到某一问题没听懂,可迅速记下来,此时不必死钻“牛角尖”,还要跟着教师的讲解去听,那个问题可随后思考或通过提问解决。
方法三:让孩子学会做笔记。
人们都说“好记性比不上烂笔头”,足见笔记的重要性。初中生应养成勤记善记的好习惯。笔记中一定要记的内容:老师反复强调的;相似知识的对比;课文内容与现实相联系的时政知识点;分散知识的归纳综合等。
同时,记笔记还要“记得精炼”。所谓“记得精炼”,指的是笔记的内容要有选择,有所取舍。老师讲课内容多,有的知识已经学过,有的是书本提示、注释中明白写着的,这些就不必记了。不熟悉的、重要的,一定要记下来,不好理解的、有疑问的,可以在书上做个记号,便于课后思考或者问老师。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记笔记是为了帮助记忆,便于复习。课后经常看看笔记,对熟练掌握已经学过的知识一定会有帮助的。期末考试的时候,把笔记和课文对照起来复习,互相补充,也是一个好办法。如果有新的体会,还可以把它们补充到笔记里去,知识积多成学问。听课爱思考,笔记记得好,学习效率一定高。
方法四:让孩子处理好记笔记和听课的关系。
有些孩子一门心思记笔记,在上课时,几乎一字不漏地把老师讲的话和黑板上的板书全部都记下来了,应该说他们学习非常认真刻苦,但是学习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那就是没有处理好听课和记笔记的关系。那么,父母应该怎样教孩子处理好记笔记和听课间的关系呢?
事实上,老师在讲课时,一方面是讲授知识,另一方面是讲授思路和方法,如果把精力都放在记笔记上,则无法认真地听老师讲解了,毕竟,一心不能二用。
所以,认真记笔记,不在于把所有的东西全部记下来,而是要先认真听懂老师讲课的内容,把重点记下来就可以了。同时,有自己课上不明白的地方,也要记下来,以便下课后在课本上或课外参考书上找答案,或者去找老师询问。
方法五:教会孩子身心放松地听课。
学习是一项消耗体力和精神的活动,孩子如果不懂得放松地学习,那么,上课的过程肯定是痛苦的。同时,因为一节课始终绷紧了弦是不可能的,所以调节课上不同阶段的紧张程度便很重要。但一堂课的开头结尾常不可忽略,需要认真听讲。
中学时代,听课是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听好课是学习的基础,是取得好成绩的根本。如果孩子能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他就能提高学习效率。当然,听课的方法很多,因人而异,只要是有利于提高听课效率的方法,就是最佳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