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注意精神状态,为孩子“调心解压”

注意精神状态,为孩子“调心解压”

时间:2023-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彤彤这一帮孩子都上初三了。彤彤很明白,考前一定要调整好心态,但是她还是莫名的紧张。这些情况彤彤妈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知道,彤彤一直想考进市里最好的那所高中,可是,依彤彤的实力,要实现这个目标的确有点难。彤彤树立这样高的目标,更容易心情紧张、压力大。于是,有一次当彤彤看书的时候,妈妈敲开了彤彤卧室的门,准备和孩子进行一次倾心的交谈:“彤彤,妈妈没打扰你吧?”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彤彤这一帮孩子都上初三了。而且,马上他们就要中考了。彤彤很明白,考前一定要调整好心态,但是她还是莫名的紧张。随着中考时间的推进,她这种紧张的情绪也越来越明显。她开始看不进书,晚上开始失眠,有时候连饭都不想吃……

这些情况彤彤妈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知道,彤彤一直想考进市里最好的那所高中,可是,依彤彤的实力,要实现这个目标的确有点难。彤彤树立这样高的目标,更容易心情紧张、压力大。

于是,有一次当彤彤看书的时候,妈妈敲开了彤彤卧室的门,准备和孩子进行一次倾心的交谈:“彤彤,妈妈没打扰你吧?”

“当然没有,反正我也看不进书……”

“你知道你为什么看不进去吗?”

“不知道,但我知道,我很害怕自己考不好,一想到自己考不好,我就紧张。”

“这就是你看不进去书的根源,如果你抱着‘尽最大努力,考不好也无所谓’的态度的话,估计,你的心态会好很多。”

“嗯,我知道了,妈妈,谢谢你。”

教育支招:

孩子在中考前看不进书是常见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孩子较长时间苦读,导致心理和生理上的紧张与疲倦而造成的。

我们深知,好心态是成功的一半。可随着中考的临近,很多孩子会产生严重的焦虑情绪,他们因感到压力过重而紧张、焦虑不安,觉得心烦,看不进书,甚至出现失眠。而有些家长,却比孩子更紧张。为了让孩子考上理想的学校,他们会帮孩子进补,无形地施加压力……其实,他们这样做是错误的。孩子只有以平常心面临中考,才能正常甚至超常地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就像头疼感冒一样,人人都可能遇到。临近中考,孩子的心理问题会变得更加复杂,如果不及时加以调解,将导致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会直接干扰中考,对孩子未来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家长应该及时帮助孩子调解心理问题,让他们以一种平常的、良好的心理状态,直面中考。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调整好心态,使之有一个良好的状态迎接考试呢?

方法一:多给孩子一些安慰和鼓励。

作为家长,都希望孩子在中考中取得一个好成绩。有些学习方法掌握得不是很好,怎么努力成绩提高也不是很明显的孩子,或是成绩起伏比较大而心理承受能力相对差一点的孩子,很有可能就会情绪波动,甚至产生畏难厌学的情绪。碰到自己的孩子恰好是这样,家长的焦急是不难想见的。其实,焦急起不到任何作用。这种情况下,父母必须保持理智与冷静,并尽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所承受的这份压力,去感受他内心的紧张与不安,多给他一些安慰与鼓励,想办法让他放松一下心情,比如带他出去散散步,陪他看一场他喜欢看的电影,或是一起去打打球,等等。

方法二:让孩子认识到压力存在的普遍性。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要承受或大或小的压力,孩子升学的压力只是其中的一种而已。这个阶段的孩子,一般都会放大自己不幸的感受,认为全世界就自己不幸福、不快乐。对此,家长要告诉他,人只要生活在社会上,都要承受压力,只是所承受压力的形式和内容不同而已。要不然,他总以为大家都活得很轻松,就他一个人过得如此沉重、如此紧张。比如,父母可以把自己曾经遇到的升学压力告诉他,感同身受地与之聊天。这样,不仅能拉近你们之间的关系,还能让孩子释然。

方法三:传授给孩子正确的复习三原则。

在这段时间,家长应该告诉孩子复习可以根据三原则来合理安排自己的复习时间。首先是分数原则,在中考科目中,语文、数学和外语三门学科的卷面分数均为150分,比其他学科高,那花的时间也要相应多些;其次是强弱原则,就是针对自己的强科和弱科来合理统筹安排复习时间;最后是可争分原则,就是看看自己哪一门学科还有可争取到的分数。当孩子能掌握这些在临战前的复习原则,心中有底后,压力自然也就减少了很多。

方法四:引导孩子朝着希望的目标迈进。

家长要始终相信:你希望你的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就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只是要记住,千万别把这份希望藏在心底不说,也千万不要因为孩子一时达不到你的期望值就轻言放弃甚至打击挖苦,而是要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并懂得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朝着你所希望的目标迈进。

对此,在孩子面临中考前,父母要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只要有自信什么事情都能做到。比如,孩子在中考前的某次月考中,只考了50分,那么下次,只要他及格了,或者哪怕他依旧不及格,但只要没有退步,父母应该感到很欣慰,并且要毫不吝啬你的表扬与鼓励。成绩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信心的重建也需要从点点滴滴开始。但只要你愿意尝试一下,就会发现,表扬和鼓励对于孩子真的有着神奇的力量。

方法五:要教会孩子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

解决孩子心理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自己调节,家长只能及时做一些积极的引导,因为这些心理问题基本上任何即将中考的孩子都会遇到,属于一般心理问题,家长没有必要放大问题。家长可以告诉即将中考的孩子,可以通过自我心理调节来解决;同时,可以引导孩子学习一些简单有效的心理学常识,并结合生活实际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自我调节法。父母没有必要在孩子有一点心理问题时就紧张得不得了,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只要让孩子把闷在心里的话说出来,孩子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就成功了一半。所以,家长以平等的身份尊重孩子、经常和孩子交流是很重要的。

孩子即将中考,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是正常现象。但如果不及时采取减压的措施,极有可能影响到孩子水平的发挥、升学甚至今后的人生。因此,作为家长,千万不可忽视这些问题。陪孩子在初三做好冲刺,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