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时间:2023-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已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社会问题。[2]毛泽东在建国前夕完成的著作《论人民民主专政》提出了“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的重要论断,充分表明了农民教育问题的独特地位及其对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影响。本选题顺应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从战略的高度深入探讨农民教育培训管理问题,对于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意义。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逐年加快,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进入第二、三产业和城镇经商或务工,农村出现务农劳动力锐减现象,许多地方留乡务农的以妇女和中老年人为主,小学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超过50%,占农民工总量60%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不愿意回乡务农。“今后农村谁来种地?”已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社会问题。党和国家审时度势,深刻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提出“大规模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农民工技能培训”等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农业的现代化过程其实同时就是农业中的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的过程。他们在研究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发现,农业的商品化过程必然会产生一个新的经营农业的“农业企业家阶级”,这些农业企业家把农业变成为工业来办,采取企业化的方式加以经营管理,促进了农业的企业化、资本化的发展[1]。正如马克思指出的: “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不仅仅是现有生产力的量的扩大(例如开垦新的土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2]毛泽东在建国前夕完成的著作《论人民民主专政》提出了“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的重要论断,充分表明了农民教育问题的独特地位及其对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影响。本选题顺应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从战略的高度深入探讨农民教育培训管理问题,对于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意义。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

[2] 郭智奇.培养高素质职业农民.教育体制与政策,2011,(6): 52-5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