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琼波
郭琼波,女,汉族,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现在呈贡区殷联小学任教。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接受高尚情操与趣味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成果论述】
习作一直是孩子们最惧怕的学习内容,也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为了帮助孩子们解决习作中遇到的难题,激发孩子们学习习作的兴趣,开展了“走进生活,走近习作”的活动。让孩子们到生活中寻找作文。开始孩子们还不太理解。后来我们通过在实际活动中观察、学习,从中学习领会到了很多有利于提高习作的有效方法。比如在网上查找的写景、写人、写事等的写作方法;读一些关于写作的书等。在活动中孩子们以小组形式完成了演示文稿、手抄报等。这些事情让孩子们得到锻炼,使他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整个班集体中形成了一种团结协作的精神。
通过“走进生活,走近习作”活动的开展,学生知道了其实习作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在生活中认真去做、去观察、去体会、去感受、去积累。把在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做过的、想过的用好的方法写出来,就会成为一篇好作文。
【课程标准】
总序:
通过语文学习,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
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与他人分享。
4.能运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阅读:
1.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4.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5、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单元概述:
学生遇到作文,心生畏惧,教师怎样扭转学生的畏惧心理,让学生都喜欢上作文?
以童话为先导,让学生感悟童话源于现实生活,建构习作框架。通过引导学生对人物、景物、动物、事件等各方面题材习作的分析和写作,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整理、收集,了解一定的写作方法,领会写作源于生活。
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喜爱之情,树立“写好作文我能行”的信心。并创作出具有一定价值的习作。
【教学设计】
续表
续表
续表
【实践效果与反思】
在21世纪的今天,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飞速地发展,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作为一名担负着培养未来人才重任的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以适应当今教育形势需要。如果依靠老的教学模式来教育学生,那么势必会造成学生将来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与竞争。因此,要想让学生为未来做好准备,就要让他们学会计算机技能。英特尔®未来教育是一个大型的国际合作教师培训项目,其目标就是要帮助教师“扩展创造思维,从而达到让学生们发挥创造力,摆脱课堂束缚的目的”,就是“使教师们知道如何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他们所教的课程中去,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通过参与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使笔者在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上有新的提升。
(1)英特尔®未来教育打破了中国传统教育模式,它倡导的是“问题化教学”。在教师的问题设计下,学生采用探究问题的学习方式主动学习,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的教学设计是框架问题,以创设基本问题和单元问题为核心,内容问题为基础,激励学生利用信息化环境进行探究、实践和思考等高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2)英特尔®未来教育最实用、最突出的特点是:把信息技术作为教与学的工具,有机地整合到课程中去。将任务驱动式教学、合作学习、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有机地融合到课堂活动中去。让课堂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情绪高涨的、充满交互的课堂。
(3)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考虑问题,分析丰富的信息,去尝试,去创造,并在此过程中听取他人的意见,最后综合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成功感,从而充分激发起学习的兴趣,调动起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并且学生在掌握了基本方法后,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开阔思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4)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幻灯片的制作能力不足等,教师在教育中相对依赖计算机、依赖网上资源。但也正由于这一些因素,在目前的教学条件、教学环境下,要完全普及这种教学方式存在相当难度。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为我们所用的时候,课堂也从教室延伸到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里,从45分钟迁移到了更广泛的生活中去,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的培养目标恰恰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所以,当我们把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教育的全过程中时,我们就会欣喜地享受教育的其乐无穷。
点评:
习作课总是要学生动手写的,在郭老师的习作教学设计中,有效地运用现代技术,指导学生运用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搜集、处理和运用信息,并在习作学习过程中合作交流,使现代技术成为习作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借助于网络平台提供强大的交互能力,开展语文习作教学活动。学生在登录英特网的计算机上,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他们面前展开的是一个广阔无垠的知识世界,他们自己动手,查找资料; 自己探索,解惑创新;合作研讨,共享成功。学生的信息素养大为增强,信息科技知识、技能和语文能力明显提高,运用信息技术学会学习、 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也正在加强。
与传统写作教学相比,把多媒体、 网络引进写作教学,明显提高了习作教学的质量。在营造氛围,激发写作兴趣,优化作文教学,在培养观察能力,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培养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方面,发挥了多媒体优势。
点评人:严玮
责任编辑:严玮时丽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