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变化导致各方面的不适应
1.问题表现
学生因为不适应新的环境而陷入迷茫和困惑。一是心理不适应:新的环境下新的生活遇到新的困难没有得到及时疏导,导致挫败感和无助感增强;二是工作不适应:经验不足,技术不熟练,怀疑自己的能力,厌恶眼前的工作;三是人际环境不适应:与工人师傅和管理人员人际关系不协调,封闭自我,感觉孤独;四是身体不适应:工作中的强度相对学校生活来说较大,体力不支,饮食不适应,出现身体不适症状;五是企业待遇不平衡,双方满意度不一样。
2.应对方法
(1)要具有角色转化的心态及意识,摆好自己的位置。
(2)要适应环境,企业不可能像家里、学校一样舒适,我们要把心态放好,从基层做起,脚踏实地。
(3)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坚持不懈,要经得起挫折考验,甘当小学生,不懂就问,勤学苦练,积累知识和技能,积累社会经验。
(4)要学会沟通,不管在学校还是企业,学生在沟通方面还是比较欠缺。这个沟通包括与领导、群众、同学之间的。当然,出去实习了,我们也要与学校保持联系并多沟通,有什么难题都可以向学校求助。
(二)学生觉得专业不对口或实习岗位层次过低,学不到东西
1.问题表现
实习时很难做到百分之百专业对口,有少部分学生会被安排在与专业相关程度不大的岗位实习,所以在顶岗实习中原来所学的专业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不对口,甚至基本不沾边,使这些学生感到自己在校所学的内容与从事的工作不对口,觉得实习毫无意义。
有的学生认为实习岗位层次过低,或是被安排在简单重复性劳动的岗位上,不符合大学生的形象,觉得上大学是做管理层,不是到企业干活,更不是去当“廉价劳动力”。过高估计自己,“眼高”现象较突出,让其从事具体的操作,有“大材小用”之感,工作中缺乏主动性、责任心和上进心。
2.应对方法
(1)加强顶岗实习的意义教育
顶岗实习就是安排高职学生离校走入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以“准员工”身份承担工作岗位规定的责任与义务,学习和掌握相关工作经验,顶岗实习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意义之一,转变观念。让学生从大学生活、学习中切换到现实社会中去。要适应社会的要求,首先就要在思想观念上适应社会,了解社会对高职大学生的要求,特别是职业素养上应当具备哪些,以便做到缺什么补什么。
意义之二,增强岗位意识。高职毕业生毕业后走向社会大多是从事一线工作,有劳动性的,有营销性的,基本上都要从基层做起,这是高职生必走之道。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是一种岗位责任,是一种职业品质,用人单位很注重这种品质。这种岗位责任是一名员工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要增强岗位责任,就必须顶岗深入到生产一线进行脚踏实地的工作,兢兢业业的去做。
意义之三,增强社会经验。增强社会经验,也是增加工作经验。一名高职毕业的大学生在面对用人单位面试时,很自然要问到你有无工作经验,这道门槛拦住了不少大学生。
因此,顶岗实习是通过实践增强工作能力,增加工作中的沟通和适应能力,增强做人的才干。有的时候不可能学生一到企业就给你安排本专业岗位,现在也倡导“先就业后择业”,可有的学生总想一到企业就能接触本专业,却不知道企业还需要考察你。
(2)对顶岗实习生加以正确引导
在单位顶岗实习的学生具有双重角色,他们既是未毕业的学生,又是实习单位的工作人员。实习岗位层次低是因为所有工作都要从基层做起,不熟悉基层无法做好管理,另外,即使专业不完全对口或岗位层次低,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学习:
第一,以正式工作人员的身份进行实习。不因实习生身份而放松自己,要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和纪律,积极争取和努力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从小事做起,向有经验的同志虚心求教,尽快适应环境,不断寻找自身差距,拓展知识面,培养实际工作能力。
第二,以“旁观者”的身份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往往被安排在某一具体的岗位,工作可能很琐碎。要求自觉服从实习单位的安排,与此同时,也要把眼光放远,从企业工作的全局出发,了解企业运行的基本规律、工人的基本心态、企业管理的原则等,这种观察和训练能够使学生在更广的层面熟悉工厂,增强适应能力。
(三)觉得工作太辛苦,心理、身体都受不了
1.问题表现
适应能力较差是顶岗实习中遇到的一大问题,很多学生观念上、行为上、生活上都不能适应工作环境。
有的顶岗实习学生对企业的要求不适应,不能适应企业的规章制度,行为上还不能尽快从学生转变到员工的角色上来。高职学生到企业实习,就要认同企业的管理模式,遵守厂规、厂纪,使自己的行为逐步达到行业规范的要求,达到企业对岗位的要求。企业的管理纪律和操作规程非常严格,企业岗位的要求与实习生的自身能力存在着差异,由学生角色向员工角色转化普遍较慢,大部分实习生需要经过1~2月的时间才能适应岗位的要求,少部分学生由于不适应企业的管理方式而被迫中断实习,当了“逃兵”,直接影响着他们在实习阶段的社会化进程。
有的学生觉得工作太辛苦,身体受不了。实习工作中的强度相对学校生活来说较大,学生们体力消耗与学校相比要多出很多,体力不支,饮食不适应,出现身体疾病症状。学生感到不适应,想逃避,甚至有严重的抵制情绪,不愿顶岗实习。
2.应对方法
(1)树立吃苦观、敬业观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顶岗实习需要从最基层的岗位做起,需要学生扑下身、静下心、吃得苦、耐得住寂寞。但是现在有少数学生不屑于基层的锻炼,不愿意参与基层岗位的实习。并且随着独生子女比例的增大,许多学生吃苦精神欠佳。学生实习前要做好吃苦的准备,磨炼吃苦的意志和品质。
据调查,接受实习学生的企业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各有侧重。而在知识、技能和态度这三项指标中,最为关注的是态度,就是经常提到的“做事先做人”。他们希望学生敬业爱岗,安心本职工作,对企业忠诚,认为目前有较多学生存在对自身认识过高、好高骛远、对企业忠诚度差的问题,常常会不辞而别,企业对这种现象颇有微词。所以,学生必须树立敬业爱岗的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2)做好心理、身体调适
有的学生觉得工作太辛苦、身体受不了有两种原因:一种是身体原因,一种是思想原因(从小娇生惯养造成的)。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所要面对的是真实、复杂的生产实践和经营管理,面对的是完全不同于学校的人际关系,学生会在心理上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不适,甚至出现心理失衡。学生在实习前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尽快适应角色。另外,对于工作岗位的苦累程度,在上岗前校企双方一定要给学生讲清楚,提醒其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把好工作岗位“入口关”。对于学校来说,从进入学校进行专业教育开始到顶岗实习前的实习动员,就要对学生灌输吃苦耐劳精神。
(3)严格遵守实习纪律
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接受学校和企业“双重”管理。如果纪律涣散,轻则影响实习效果,重则造成企业经济损失和安全事故。因此要对学生进行校规校纪和厂规厂纪教育,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有关纪律,严守工作岗位,进行职业行为规范训练,提高综合素质。杜绝迟到、早退、旷工现象,严格履行请假手续。
(四)不能正确对待工作中的挫折
1.问题表现
开始上岗实习时,学生一方面担心自己做不好,一方面又迫切渴望自己的工作得到肯定、取得成功。而此阶段,恰恰是学生实际操作中最容易出差错的一个时期,学生工作中一旦出现失误,就会产生心理恐慌,怀疑自己的能力,厌恶眼前的工作。有的岗位属于服务性岗位,例如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到酒店实习,顾客的抱怨要耐心去听,日常的工作要细心去做。服务不及时、不周到,顾客就不满意。实际上,不少责任不在学生个人。例如,饭菜质量、酒店设施等问题。而对顾客来说,他们不管是谁的责任,都会一股脑儿地向服务的学生发难。学生作为工作人员必须笑脸相迎,慢慢解释,结束后还得好脸相送。对此,个别学生难免会觉得委屈,心理难以接受,有的甚至打退堂鼓,离开实习单位。
有些学生实习中遇到的首次挫折就是实习岗位的分配,这是实习生到实习单位后第一个容易引发矛盾的问题。不同岗位工作的难易程度有别,即使是同一岗位,其工作条件也有差异。这样,有的学生就会觉得不公平,没有分配到理想岗位的学生也会觉得自尊受挫、学不到东西,进而不可避免地产生失落感,甚至做出过激行为,会出现当逃兵、开小差等现象。
2.应对方法
(1)岗位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岗位的工作都是企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企业岗位经常轮换,好的表现会调到更理想的岗位,即使没有调整,在任何岗位上都能出人才;
(3)有的企业最初的岗位分配是一种考验,有的把有意向、认为有培养前途的实习生放在最艰苦的岗位。
通过实习,毕业生基本都熟悉了相关工作,也给单位留下了较好的印象,即使不在该单位工作,都会比其他毕业生有优势,这无疑为自己以后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五)实习中被老员工欺负,得不到主管尊重,和同事关系处理不好
1.问题表现
职业院校的学生年龄在20岁左右,正处于心理、个性、品质的易型期,也是综合素质培养与提高的重要时期。据调查,目前有相当部分高职学生存在“重专业,轻素质;重操作,轻知识”的现象,其中轻素质主要是轻人文素质的提高,即重学会做事,轻学会做人。很多学生的一些行为习惯,礼仪,待人接物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不善于与人交往,不善于沟通,普遍缺乏与人交谈、倾听的艺术和技巧,不知道如何同领导、同事相处,如何共事,如何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一旦有矛盾,就可能要发生争吵甚至使用暴力等不文明、不礼貌的现象,不少实习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处世能力、独立生活能力、耐挫能力较差。甚至有些学生表现出我行我素的个性,不尊重他人,却希望主管、领导尊重自己,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2.应对方法
(1)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可能拥有较多的成功机遇。实习生的社会化过程很重要的是要学会生存,增强参与社会的竞争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共事。人际关系的基础是相互交流,相互尊重,礼貌待人。工作就意味着走出学校单纯的环境,走向社会的大舞台,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不像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那么简单明朗,容易相处,实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人际关系历练的过程。很多顶岗实习学生觉得企业完全不关心自己,主管对自己要求严格,讲话语气重。主管和企业领导不同于学校老师,不像学校老师那样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苦口婆心教导多,严厉批评少;而从实习企业的角度来说,对实习生是以员工的标准进行教育和管理,要求其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完成企业员工应该完成的工作任务,这对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有效实现顶岗实习的目的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学生由于缺乏实践工作经验,工作中难免出错,企业本着教育指导的原则,对学生做得不好的地方提出批评指正,学生应该虚心听取意见,勤学善思,努力学好技能。
(2)任何人到一个新的单位都要经历一个由陌生到被接受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长短由新员工个人的表现决定。学生初到企业顶岗实习,经常会有人抱怨说什么脏活、累活企业老员工都让实习生做,有的学生嫌苦嫌累,上班总是面无笑容;对此,实习生要摆正位置,确定好自己的角色,学会用员工的意识思考问题和要求自己,同时要把自己当学习者,老员工当老师,手脚勤快点,嘴巴甜点,笑容多点,主动多做多问,认真向老员工打招呼、请教,尊重老员工,尊重主管、领导。认识到与上级相处重要的是尊重和服从,和同事相处要懂得宽容和相互帮助;认识到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原则是以诚待人,为人处世要以诚信为准则;现代社会的发展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团队精神,不要事事以我为中心,要以全局为重,以自己的表现获得同事的尊重与接受。
(3)对于在实习中确实遇到企业指导老师对学生不甚了解,教育方法不当的情况,不要盲目产生抵触情绪,甚至放弃实习,要用积极的态度去应对,或向学校指导老师反映进行联系和沟通。
(六)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管理上的困难
1.问题表现
由于学生在校外实习,又分散在许多实习单位,学校党组织对实习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管理较为困难。而学生党员在外实习,如实习单位党组织不健全则就无法正常过组织生活,对一些积极分子的考察也无法正常进行。按照学生党员发展的要求,由于学生不在校,各种材料收不齐,导致一些党组织对党员管理不到位,入党积极分子考察不及时、不完善,影响了顶岗实习学生的组织发展。
2.应对方法
(1)顶岗实习前要对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进行教育,要求在思想上入党,牢记自己的使命,在实习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学生实习后要及时向所在分院支部,包括联系人联系,告知实习去向,支部及联系人要及时掌握,并做好与实习单位党组织的联系,及时了解顶岗实习中的表现。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要及时主动地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培养自己的组织观念,提高思想觉悟,并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监督,便于党组织更全面、系统地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
(2)对于实习学生党员实习后除及时保持与学校党组织的联系外,还应及时地与实习单位的党组织取得联系,积极参加实习单位党组织的各项党员活动。
(3)在实习期间要转正的预备党员,在转正到期前一个月要及时写出转正申请,详细写出自己在预备期间在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在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增强党性锻炼、解决入党问题等方面所取得的收获,自己在政治、思想、工作、学习及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