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的时候,我们就学过一篇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的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少年时的一则感人故事。
1910年夏,12岁的周恩来跟随伯父到东北奉天,先在铁岭银岗书院读了半年书,后来转入奉天关东模范学堂读书。在一次课堂上,老师问同学们:“你为什么读书呀?”其中有的同学回答说为了光宗耀祖而读书,有的同学则说是为了明礼而读书,还有一个学生竟然说为了帮助自己的父亲记账而读书,惹得整个课堂上一阵哄堂大笑。当老师问到周恩来时,他站起来响亮而严肃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的回答令老师大为吃惊,连忙称赞他有志气、有理想、有抱负。这充分表达了少年周恩来要为祖国独立富强而发愤学习的宏伟志向。
中学的时候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岳阳楼记》,著名的文学家兼军事家范仲淹的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知感动和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
宋朝有个叫张载的年轻人,他年轻气盛、身体素质好、思想开阔。二十岁时他投奔范仲淹,想随范大人一起行军打仗。范仲淹见了他后劝他回去读书,同时告诉他报效国家的机会有很多,现在还年轻,是积累知识的大好时机,先把书读好,慢慢来。并随赠一本《大学》给他,告诉他其中自有他的千秋伟业,自有供他弛骋的天地。于是张载回去再读《大学》,从此放下一切杂念,专心求学,终成一代大儒。
延伸阅读:
张载(1020~1077),北宋哲学家。他在认识论上主张“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在人性学说上提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对立的命题;在教育思想上强调“学以变化气质”。著作有《正蒙》、《经学理窟》、《易说》等,编入《张子全书》。
范仲淹(989~1052),北宋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终生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精神,致力于推行他的“政为民设,以民利为利”的政治主张。在政治、军事、诗文、哲学诸方面均卓有成就,有《文集》二十卷,《奏议》三卷传世。他的伟大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在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里,《大学》与《论语》、《孟子》、《中庸》一起被列为“四书”之一。《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
关于为谁读书的问题,张载也有一句经典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最能表现儒者的襟怀,也最能开显儒者的器识与宏愿,因而也可说是人类教育最高的向往。这句话意义深远,可以说,中国文化的精髓也在于此;以致成为了宋代以来读书人的共同目的。
类似的实例还有许多:楚国大夫屈原的强烈爱国之心,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忍辱负重著书立说,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南宋将领文天祥等等,皆显示出一代爱国志士的坦荡胸怀。这些都是为国家、为民族大义而努力奋斗的好榜样。
我们今天的青少年是明天的主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要靠我们去传承去奋斗。不学好知识,练好本领,怎能担当起如此大任?因此,为国家读书是国家、民族对我们的期望。为祖国的美好明天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好各种谋生技能,多多为国家作贡献是我们的基本任务。
但是,只是高喊“为国家而读书”的口号而没有具体的实际行动也是无用的。对许多青少年来说,只有认识了他们自己之后,才能真正体会到身为一个炎黄子孙的自豪感与责任感,才能激发他们自身的内在动力,真正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因此,“为你自己读书”和“为国家而读书”并不是两个对立的观念,我们要认识到:
要实现报效国家的愿望,首先就是要学好知识,读好书。只有我们树立了自己的理想,有了为理想奋斗的动力,我们才能读好书,成为人才,才能够报效祖国。只有我们读好书了,才能有机会为他人服务,为国家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