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打虎山路第一小学
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育行为对教育科研的依赖性,同时,教育科研的任务就是为了促进教育的改革、发展,其灵魂是创新。我校是上海市最早与高校合作开展教育科研的小学之一,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校就开始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合作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专家学者的引领与指导,促成了我校教师本着科学的态度,以科学的精神,在合乎教育研究规范的基础上,开展各种教育科研活动,从教育研究的结果中获取课堂教学的智慧,在获得了个体专业发展的同时促进了学校的发展。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学校的每一步发展,教育科研都起着引领和促进作用。
为了在发展中不断追求高质量的教学,我校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在梳理学校课程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通过对学校课程价值的再认识,提出了学校课程发展的设想,对学校课程进行了整体的规划。为了减轻师生教与学的繁重压力,在积极实践的基础上探索教学的有效方法,提出了“基准教学”的新理念,在教学改革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校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学校管理方案,开始了长达十年左右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研究,提出了“从建立规范到超越规范”的学校管理构想。在推进与深化学校管理改革的同时,我校根据国家课程改革的要求,自发自觉地对学校课程建设进行了探索。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我国许多中小学都进行了学校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以期更好地实现学校的办学理念,追求办学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课程是一所学校办学特色的核心载体,纵观现有的大多数学校的学校课程,都存在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没有按照课程开发的逻辑进行展开。我校也经历了同样的过程,好在我们及时地发现了问题。
1.主题活动周:始于数学课外活动的活动周
1997年前后,数学组的教师注意到有不少学生对数学符号、几何图形和数学游戏非常着迷,但课堂上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无法将这些内容充分展开。他们开始思考能否为学生提供一些机会,让他们能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用一用?如何让喜欢数学的学生更加喜欢数学,让一些对数学有畏难情绪的学生开始喜欢数学?于是,数学组举办了为期一周的数学活动,专门围绕数学设计开展活动,让全校的学生都沉浸在数学的氛围中,尽可能地感受数学给他们带来的乐趣。他们将这种形式称作“数学周”。
没想到全校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周有着极高的人气,并在全校引起了轰动。于是,从第二个学期开始,其他学科纷纷效仿,仿佛在一夜之间,学校先后出现英语周、语文周、科技周、艺术周和健身周。这样,我校便有了“主题活动周”这一形式。
为了能使主题活动周规范有序地开展下去,为了让学生始终喜欢主题活动周,从一开始,学校就注意及时总结出一些主题活动周的经验并加以推广,比如,成立筹备组,形成设计方案;尽可能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如设计和征集活动周海报、宣传画、周标、周名等,激发全校师生的参与热情;根据学生兴趣设计活动内容与安排;隆重推出开幕式和闭幕式;活动结束时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及时收集反馈意见。也正因为这样,主题活动周逐渐成为了学生们的“学科节日”。
学校活动周举办至今已有近二十年了,其最大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每门学科的教学,虽然在不断改进,但学科知识的学习难免带有机械性质;“主题活动周”使学生获得了在自由交往中自然地运用知识的机会,并使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检验;(2)各门学科一向由不同的教师分工负责,每个教师基本上“单兵作战”,学科活动不免受到限制;“主题活动周”使教师在分工的基础上合作,在学校范围内形成活跃的学习氛围。
2.“摇篮”校本课程:从十门到五门
1998年,学校开始了“能力课”的开发与实验,至1999年学校已经开设了十门“能力课”,分别为一年级的《文明与礼仪》、《观察与想象》,二年级的《童话世界》、《影视之窗》,三年级的《科普天地》、《绝色国防》,四年级的《音乐时空》、《运动与欣赏》,五年级的《美术博览》、《阅读与赏析》。每门课都有相对固定的教师承担课程开发与教学任务,任课教师每周都有一课时并落实在课表中,学校定期对教师的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检查评估。
随着能力课的实施,一些问题开始逐渐凸显出来,课程名字很吸引人,但所选择的内容过于学科化,加上比较多地采用班级授课的形式,学生渐渐没了兴趣;而教师把“能力课”当作了又一门文化课,教师在完成国家课程的同时,还要承担“能力课”的开发与教学,特别是课程开发,一下子感觉负担重了很多。于是,“能力课”慢慢变成了一种形式大于目的的课程。
2001年,学校以上海市“二期”课改为契机,针对“能力课”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大了对“能力课”的行政管理力度。比如充实师资力量,调整课程内容,进行教材开发,改变授课形式等。随着上海市“二期”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为落实“二期”课程改革的要求,学校将“能力课”归类为拓展型课程,并在课程设计方案和课程管理上做相应调整。
学校不断采取的措施与调整,使“能力课”得以维持并有所发展。但原先存在的问题仍然存在,有些教师对能力课的价值与意义提出了质疑。
2005年前后,学校开始对“能力课”进行意义上的革新。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设立专项课题,以大学—小学合作研究的方式对“十门”课程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通过问卷与座谈的方式调查教师与学生对能力课的看法;分析原有问题及原因;明确与统一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在此基础上,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将原来的十门课改为五门课,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分别为《生活与礼仪》、《游戏与健康》、《我与科技》、《三味书屋》、《艺术博览》;成立分课题组对五门课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课程方案,编撰课程学习手册。
第二,将“能力课”改名为“摇篮”课程。这主要基于两点思考:一方面,学校文化是以“摇篮”命名的,学校课程与学校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另一方面,这些课程承担着学校对学生发展的期望,是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具有奠定基础、对学生进行启蒙的“摇篮”的含义。
2007年,学校已经形成了“摇篮”课程方案,初步完成五门课程的学习手册,新的课程方案在学校中也已经开始实施。
“摇篮”课程与“主题活动周”的价值追求是完全一致的,它在充实“主题活动周”基于学科活动之外,大大丰富了“从学科出发但不拘泥于学科”的内容。
3.兴趣课程:从教师特长到学生兴趣
兴趣小组活动是一种普遍存在于我国中小学的传统的课外活动。在学校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校不断对兴趣小组进行调整和改进。
20世纪90年代,为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兴趣,扩大学生的选择范围,我校不断挖掘兴趣小组活动内容,全校建立了四十多个兴趣小组。这些兴趣小组共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学校传统的体育类、音乐类、美术类的兴趣活动小组;第二类是新增的一批学科类的兴趣活动小组,如“英语角”、“奥数”等,这类兴趣小组活动多为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做准备;第三类是文娱团队活动,如鼓乐队,舞龙舞狮队、合唱队等活动小组,这些小组要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市区级的各种比赛;第四类是根据学生提出的兴趣要求而设立的小组,如“编织组”、“集邮组”等。在规范兴趣小组的实施与发展方面,学校一直比较注重对兴趣小组的管理,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实行教导处与年级组共同管理的方式,制定指导教师的规范与要求,要求教师编写兴趣小组活动计划,定期检查教师的指导状况与结果,将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活动改为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活动,学生可以在本年级内或跨年级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内容,而学生参与兴趣小组的表现也会被写入《学生成长手册》等。
但在实施过程中,学校发现,管理措施在一步步加强,活动过程看起来更加热闹,但兴趣小组参与者的兴趣却一步步衰减,兴趣小组活动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了形式化。
在“摇篮”课程进行改革的同时,学校对兴趣小组活动也进行了专题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学校确立了兴趣小组活动重在发展学生兴趣的指导思想。发展学生兴趣有三层含义:一是产生兴趣,对于没有兴趣的学生,慢慢地培养他们有一些兴趣;二是巩固学生的兴趣,对于有兴趣的学生,能逐步扩大他们的兴趣;三是发展特长,让学生的兴趣进一步发展成爱好与特长。并且,在分析以往兴趣小组的开展状况、调研学生兴趣指向、了解教师态度与设想的基础上,对兴趣小组活动的内容、方式与要求重新进行了规划,力图真正从学生兴趣而不是教师特长出发来推进兴趣小组活动。
课程改革本身是一个需要不断反思的过程,通过反思来理性地分析面临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明确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课程改革的核心追求。课程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课程改革以前都能明晰化,因而实践的探索对于课程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6年初,学校将“学校本位课程的发展研究”作为学校重点课题,拿出专项资金进行课程建设,同时成立了小学与大学合作的研究小组,开展了一系列的研讨与改进行动,不断完善课程开发。
研究小组首先对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讨,通过问卷与座谈的方式调查教师与学生对能力课的看法,分析原有问题及原因。
最终,研究小组对问题达成了共识:(1)最为前提性的一个问题是课程定位不清晰,对学校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关系缺少深入的研究与正确的认识;(2)缺乏统一的课程设计指导思想,缺少必要的专业支持和技术指导,将课程开发理解为写出教案、上好讲台、考核通过就行了;(3)在课程开发上教师之间缺乏必要的合作。负责一门课程开发的老师各写各的教案,谁擅长写哪一部分就写哪一部分,认为只要把学校规定的十八个课时填满即可,缺少沟通与合作,导致各门课程之间及与国家课程之间存在重复。
在明确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后,课程开发合作研究小组的成员对素质教育、学校办学理念和学校本位课程思想进行了解读,提出了“丰富童年生活、激发学习兴趣、发展综合素质”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确定了主题活动周、摇篮课程、兴趣小组的三大领域,明确了“做做、玩玩、学学”的实施方法,从整体上对课程结构进行了梳理与完善。
学校课程的研究与改进开始从一个系统的角度来加以考虑。主题活动周在提供学生实践学科知识机会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开拓师生在学科领域施展才华的空间,强化教师跨学科的合作。“摇篮”课程体现出学校发展学生素质的最基本的要求,学校期望在整个小学阶段,每个学生通过学习课程不断完善自身的素质结构,获得素质与能力的提高。这两类学校课程,一类着眼于个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一类是指向群体的发展,是最基本的、必备的要求。相比较而言,兴趣小组活动则重在“基于学生兴趣进而发展学生兴趣”,为其实现自己的梦想奠定基础。在这一系统中,教师的梦想就是“帮助学生实现梦想”。
研究小组根据学校课程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同时为了更好地实现学校的价值追求——“我们的梦想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实现自己的梦想”,学校对课程进行整体的发展规划,并最终制定了学校课程方案(计划)。作为研究成果之一,该计划已被纳入由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委员会办公室2009年编制的《学校课程计划研究与编制——基于上海的实践探索》一书中。
1.纳入“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方案”
为了帮助一年级新生在入学初期能更好地适应小学的环境,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并在心理、思想、行为上为小学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让学生更多地体验童年的快乐,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根据《上海市小学一、二年级课程调整方案》的基本要求以及《上海市小学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实施指导意见》、《杨浦区小学一年级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实施方案》的具体意见,并在2007年学校实验的基础上,我校2008年制定了《我校一年级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实施方案》,并把该方案纳入学校课程计划之中。
一年级学生入学以后,安排二十课时的“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一年级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纳入一年级“摇篮”课程——《生活与礼仪》之中,并作为第一单元的内容。
本实施方案在内容设计上共分成四个模块:熟悉新环境、了解新规范、养成好习惯、走进“摇篮”文化。“熟悉新环境”是让一年级新生熟悉小学的新环境。“了解新规范”是让一年级新生了解小学里的一些新规范。“养成好习惯”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学习基础。“走进‘摇篮’文化”让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的文化,激发学生参加“摇篮团队”的兴趣。
2.增加“快乐拓展日活动方案”
2011学年,上海市教委提出要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锻炼、学会合作,在体验中实现激发兴趣、开发智力、强身健体,在各区县实施“快乐拓展日活动”
我们认为“拓展”不仅仅是学习容量的增加,更是学习途径的多元化、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快乐”不仅仅是没有书面作业的轻松,更是让学生拥有自己支配的时间,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塑造学生良好的品德与品性,使学生在快乐中有体验、有思想、有创造。
实施快乐拓展日,对于已经习惯传统教育模式和方法的教师、学校管理者来说是一个挑战,它要求我们调整课程计划、优化教学进度、精致教学设计、精简练习设计。
作为一所名校,我校一直注重学校文化的发展,我校的“摇篮”文化远近闻名。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校将学校的办学目标确定为“我们的梦想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实现自己的梦想”。本学期我校结合“快乐活动日”指导意见要求从活动内容、方式、实施和评价等方面综合设计活动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实践资源,给学生呈现一片自由地追逐梦想的天空,力争达到“会思、好问、善学、能做”的素养目标。
学校把周一作为“快乐活动日”,下午集中安排班(校)会课、摇篮课程、摇篮兴趣课程和体育活动,考虑到学校场地的实际情况,部分年级的体育活动安排在周二、周三、周四晚托班进行。
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质量的核心内容。不断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是任何一所学校都面临的中心议题之一。
导致不同班级教学质量存在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之间的差异。如何缩小教师在课堂教学能力上的差距是全面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课题。
1.研究动因
比较骨干教师与普通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我们不难发现二者之间在两个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认识上,骨干教师比普通教师更为深入;在对学生学习可能面临的问题的认识上,骨干教师比普通教师更为准确。通俗地讲,差异在于对教材的把握与教学经验两个方面。
(1)传统做法的缺陷
针对如何缩小教师业务能力上的差距这一问题,每所学校都有一些传统的经验做法,比如常规的教研组活动、观课评课活动、骨干带教、师徒结对、业务检查、绩效考评等等。这些做法在某种程度上缩小了教师之间的差异。可问题在于这些经验做法,要么是对孤立的一节课的研究,比如教研活动、观课评课等,要么是强调孤立个体的作用,比如骨干带教、师徒结对等,要么是对教师业务发展情况进行定性,比如业务检查、绩效考评等。总体而言,教师普遍缺乏一种基于教学全过程的、基于团队合作的、基于专业素养提升的支持系统。
(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基准教学:有效教学实践模式研究”课题的提出,旨在研究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通过研究课程标准形成学校学科教学要求,总结、提高、推广骨干教师的教学经验,构建有效教学的实践模式,形成一个基于教学全过程、基于团队合作的、基于专业素养提升的支持系统,以缩小普通教师与骨干教师之间的课堂教学能力的差距,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学校办学质量。
2.本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1)研究“基于标准的教学”与“有效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通过研究,澄清“基于标准的教学”的内涵及其与有效教学的关系,在学校层面上构建有效教学的实践模式,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
(2)形成“基准教学”的“学科教学要求”体系,明晰各个年级各个学科的学习目标及要求。本研究基于学科课程标准与学生经验的研究,形成“基准教学”的学科教学要求体系,并据此来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等。
(3)构建“基准教学”的教学模式,实现有效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活动的组织及其效果很大程度上都依赖教师个体的能力与水平,面对教师个体之间的现实差异,本研究通过构建“基准教学”的教学模式,从课程标准的研究出发,借鉴骨干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入到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通过教学实施与评价让有效教学真正扎根于课堂教学之中,促进学生的发展,真正解决“减负增效”问题。
3.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图8 “基准教学:有效教学实践模式研究”课题的研究思路
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关键之一就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经验的把握。骨干教师与普通教师之间的差距很大程度上也在于对学生学习经验的认识与了解。
在开展“基准教学”行动研究的过程中,学校将这项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确定为总结、提高、推广骨干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经验的核心是对学生学习经验的了解与把握),让更多的教师得到借鉴,解决低能、高耗、低效教学的顽症,把有效教学真正落到实处,使学校教学工作在比较高的起点上运行。
本研究从研究范式上来说属于行动研究,研究过程与实践过程融为一体,边研究边实践,边实践边研究。在研究实践过程中,学校的基本要求为:规范教学,减负增效;团队合作,骨干领衔;上求发展,下保底线;辐射经验,共享智慧。
1.解读课程标准,形成“学科教学要求”
从学校层面来说,对课程标准的解读不能完全依赖教师个体的努力,因此学校组织各个学科的骨干教师与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一起研读各自学科的课程标准,将集体的智慧凝聚在一起,根据学校对教学质量的一贯要求,形成各个学科的“教学要求”。
开展“学科教学要求”研制工作,经历了四个关键步骤:研读课标,建立范本;细读课标,分工落实;课题组研讨,修订要求;学科组交流,完善表述。在后续研究中,根据学生学习效果的实际情况,定期修正“学科教学要求”。
“学科教学要求”一方面来源于课程标准,另一方面来自教师的教学经验。就教师的教学经验而言,其实质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经验的认识。“学科教学要求”的基本框架为:(1)知识习得;(2)兴趣培养;(3)习惯养成;(4)作业布置;(5)学习评价;(6)质量监控。
“学科教学要求”是课程标准在学校层面的细化,对教师而言,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细化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之中。
2.细化“学科教学要求”,研制“基准教案”
如何依据“学科教学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形成“基准”教案,是接下来的重点研究工作。
首先,根据基准课题组的要求成立“基准备课组”,研究路径为:每个基准备课组由一位骨干教师领衔,备课组的教师分头备课,然后骨干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与方法,依据“学科教学要求”对各自分头备课形成的教案进行修改,基准负责教师与备课组成员形成“一对一”双向互研方式,负责教案质量的把关,再经过备课组集体研讨,最终确定教案。
负责基准教案质量把关的骨干教师,要对教案质量承担全部责任。为了体现骨干教师的作用、地位以及责任,学校要求在教案的页眉上,明确写上负责把关的骨干教师的职称与职务,比如“中高学科教导 张某某”,后面则是负责具体备课的教师的职称与专业职务,比如“小高 备课组长 张某某”。每位教师都要承担自己的责任。
在研讨过程中,首先由负责备课的教师说明备课思路,再由骨干教师说明其修改意见,以实现共同提高。备课组教师按照教案设计开展课堂教学,下一次备课组研讨活动时将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备课组教师对教案的使用体会进行交流反馈,根据教学实践进一步修正教案。
这个过程所秉承的主要理念可以简要概括为:画好“图纸”、编好“剧本”;签字认可、课堂准入。这样的目的可以简单概括为:变个体为团队,变单干为合作,变个人智慧为集体智慧。
3.强化课堂教学实践,适调与再适调“基准教案”
基准教案作为课前的教学设计,必须经得起课堂教学实践的检验。经过一年的研究,学校形成了覆盖小学五个年级全部学科的六千多份基准教案。如何进一步完善机制教案遂成为研究的重点问题。
学校提出教案“适当调整”(简称“适调”)的要求,借助“适调”以及后续的“再适调”,深化基准教案的研究。“适调”的具体目标在于加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减少重复性、加强研究性。
具体过程是用批注的形式对原有内容进行点评,表明自己的看法;在保持原有教案内容不变的条件下,将修改后的内容写在文本框内,放在原有内容的下边。如果负责质量把关的骨干教师认可教案内容的修改,则用文本框的内容代替原有教案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把关教师的作用更为凸显——防止能力薄弱的教师将质量好的基准教案修改得面目全非。
为突出加强把关教师的责任以及具体负责教案适调的教师的责任,依然秉承第一轮基准教案的做法,在教案页面上明确负责备课的教师是谁,负责质量把关的教师是谁。具体如下:
表10 五年级(上)数学基准教案的负责教师的情况
另外一种情况是前面一轮研制出的基准教案的质量很好,负责“适调”的教师也认可与接受,提不出什么修改意见,则可以不提修改意见,但要保证有良好的课堂实践效果。在课堂教学实践以后,撰写“基准教案使用体会”,以此进行教学反思以及对没有对教案进行“适调”的反思。
这对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以及教学设计能力乃至更为宏观的课程意识、有效教学的理解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4.完善“基准教案”,设计“基准练习”
无效教学必须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有效教学则可以在真正意义上减轻学生的负担,即使需要一定的练习,也是少而精的练习题。通过研究设计基准练习,学校可以准确把控学生的作业量,以此形成倒逼机制,让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基准教案的完善上,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题海战术”上。
课堂练习是基准教案的固有环节,“基准练习”主要是针对课后的练习,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学生作业。基准练习的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配套练习”,一个是“检测练习”。前者注重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后者强调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检测。
配套练习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进行设计,总体上要分成两个板块,一个是“基础练习”,一个是“拓展练习”。基础练习是每个学生都需要完成的内容,为了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差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拓展练习可以进一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但这两个板块的内容组合在一起必须控制在学校允许的作业量以内。
基准练习由具体分工负责基准教案适调的教师根据学习内容进行自由设计,练习题类型符合学校一贯要求。基准练习的设计同样需要负责基准教案质量把关的教师进行把关,把关教师认可以后备课统一使用。
学校一直强调,除基准练习外,任何教师不能额外给学生增加作业量,任何教师不能要求学生征订任何教辅材料。
基准练习设计的核心价值在于将减负增效落到实处。
5.注重教学效果,深化学习与质量分析
从研究解读课程标准出发,到学科教学要求的形成,再到基准教案的研制与适调(再适调),最后通过基准练习设计,历经这一过程以后,从逻辑上来说,教学效果就能够得到基本的保证。
教学效果的展现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学生的学习效果最终还是需要通过学生完成“配套练习”与“检测练习”来具体分析。这样就面临一个问题:当学生在完成相应的练习以后,如果知识点掌握出现规律性偏差,该怎么办?
针对配套练习中反映出来的学生对于某个知识点的学习出现问题的状况,教师需要进行“针对学生的学习成效分析”,然后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以此解决由教师个体原因所造成的相应的问题,然后将共性问题进行汇总,形成分析汇总。
检测练习中反映出的问题不同于配套练习中所反映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是采用“学生学习质量与教学改进分析”的方法进行的。
学习与质量分析的价值在于探索学生学习效果的成因,目的在于教学改进,而不是简单地将学习效果不好的责任归结到学生身上。
学科教学要求的制定,将骨干教师对学生学习经验的认识加以明确化;基准教案的研制,将学生学习经验加以具体化;基准教案的适调也是基于学生具体的学习成效进行的;基准练习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检测,是对学生学习进行分析的最原始的素材来源;学生学习分析与教学改进分析,也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深入研究基准教学的。
概况而言,整个基准教学研究的起点是学生的学习,落脚点是学生的学习,最终的归宿点同样也是学生的学习。
1.核心概念界定
(1)基准教学。本研究所指“基准教学”,是“基于标准的教学”的简称,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这里的“标准”不仅仅是指“课程标准”,还涵盖由课程标准与学习经验相结合转化而来的教师的“教学目标”;二是“基准教学”作为一种教学行动,它包含了为实现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断发现问题、改进行动、反思结果的螺旋上升的循环过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和学生的发展。
(2)有效教学。本研究所指的“有效教学”强调的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是教师按照教学设计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学设计必须基于教师教学经验的实践知识;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够有效分解学习目标。学习活动之间具有知识或逻辑上的横向联系与纵向联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设计的原有环节进行适当调整。
2.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有效教学实践模式
基准教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就是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有效教学实践模式。
如下图所示,主要流程为:基准教学以课程标准为起点,根据学校教学质量标准的要求,形成学科教学要求,并将学科教学要求细化到基准教案之中,然后根据基准教案开展课堂教学,最后通过基准练习检验教学成效。就课堂教学而言,追求的是教师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入课、知识训练合理、教学效果可见。
图9 具有学校特色的有效教学实践流程图
四个反馈子系统:(1)课堂教学以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实践,撰写教学反思与体会,以此为依据适调基准教案;(2)通过听课评课活动,形成教学监控机制,并根据听课评课所反映出来的与基准教案设计相关的问题适调基准教案;(3)学生完成基准练习中的配套练习以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分析,如果是教师课堂教学原因导致的问题则改善课堂教学,如果是基准教案设计的问题则适调基准教案;(4)学生完成基准练习中的检查练习以后,对学习质量与教学改进进行分析,根据相应原因改善课堂教学或基准教案。
除此之外,学校文化作为一个外围因素影响着教学文化,教学文化与基准教学研究互相作用,教学文化制约着基准教学研究系统,基准教学研究系统丰富着教学文化的内涵。
教学文化的具体表现为:(1)形成了“上好课是硬道理”的共识;(2)在基准教学的研究过程中,教师之间是互相合作的,并以此实现共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3)基准教学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分享智慧的过程,也是一个共享教学经验与教学实践知识的过程,这些教学经验与实践知识都凝聚在基准教案之中;(4)基准教学研究促成了教师群体的专业自觉,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研究学生,追求课堂教学的成效。
3.形成系列化基准教学研究成果
(1)形成各学科“教学要求”
学校组织各个学科的中高教师、骨干教师在充分研究学科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一贯要求,制定了各个年级的“教学要求”。“教学要求”的基本框架包括知识习得、兴趣培养、习惯养成、作业布置、学习评价、质量监控等板块。
(2)形成覆盖小学阶段全学科的基准教案
在第一轮研制的基础上,经过后续“适调”与三轮“再适调”,目前依然处在第三轮“再适调”过程中的基准教案,内容覆盖小学阶段的全部学科课程,课时总量超过六千课时。
(3)建立课堂教学监控机制:基准听课评课
只有通过课堂实践的考验,我们才能检验基准备课的有效性和教师课堂执教的能力。为了有效落实基准教案,学校建立了课堂教学监控机制,主要的途径就是基准听课评课活动。听课的形式有随堂课、调研课、评议课、展示课等。随堂课听课是事先通知教师的,旨在监控教学进度以及是否采用基准教案上课;调研课采取“飞行检查”的形式,不事先通知教师,旨在监控常态下教师落实基准教案的情况。
所有参与听课的教师都要进行书面评课,以便让上课教师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上课的特点。书面评课的价值在于可以反复学习,认真推敲评课的内容。口头评课只能依靠教师的回忆来回味评课的内容。
基准听课评课活动向全校教师开放,这样可以使得好的教学经验能够得到更多的分享。注重对教师如何使用基准教案进行指导而不是注重对教师上课进行定性评价,注重对教师课堂教学问题的发现以及对问题的改进,注重教学效果的反馈与交流,交流是双方的,强调互动的。
(4)开发学生学习分析技术路线
就有效教学的结果来看,不能是简单的定性描述,而是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成效来加以判断。
图10 学生学习成效分析框架
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判断可以是多维度的,我们注重的不是在学生完成练习以后的简单定性评判,而是建立在数据统计与分析基础之上的对于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的归因,为此我们设计了两份分析框架:“针对学生的学习成效分析”与“学生学习质量与教学改进分析”,一份是注重知识点学习效果的分析,一份是对学生整体学习质量的分析,背后的逻辑就是通过分析进一步改进基准教案与课堂教学。
虽然以上两种学生学习分析未必完善,但我们的基本思路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分析,在学生学习分析的基础上,改进教学。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引导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都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与效果,说到底就是教师眼中要真正有“学生”,真正做到“以学定教”。
4.研究的重大突破与创新
(1)丰富了“基于标准的教学”理论,将“基于标准的教学”转化为“基于课程标准”和“基于学生经验”相结合的教学
基准教案的形成一方面是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另一方面是骨干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基准教学,不仅仅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同样也是“基于学生经验”的教学,负责质量把关的教师的教学经验源于学生的学习经验,是一种实践知识。
(2)探索出一种具有实践价值的“有效教学模式”
基准教学研究探索出的“有效教学实践模式”,植根于课堂教学实践,成效明显,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3)框定出学生学习分析的技术路线
“针对学生的学习成效分析”与“学习质量与教学改进分析”是一种创新,其所规划出的技术路线指向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基准教案的修订,不再是简单地将责任推卸到学生身上。
(4)发展了教学文化的内涵
在基准教学的研究过程中,学校教学文化得到了丰富与发展,并能够以显性的方式呈现出来,那就是达成“上好课是硬道理”的共识,互相合作、共同提高,分享智慧、共享经验,专业自觉、注重成效。
从“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的角度来说,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将课程标准细化为学校“学科教学要求”,再到“基准教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科教学要求与基准教案中的课时目标之间有一个很大的距离。在进一步的研究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呈现这个过程的梯度。也就是说,学科教学要求需要具体到某个学科某一个学期,但中间缺乏单元学习目标的研究,同时单元学习目标与课时目标之间的关系也缺乏进一步的梳理。当然,学科教学要求如果能以学习目标体系的形式加以呈现可能逻辑上更为顺畅。
要有效地实施校本课程,必须根据本校学生需要、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社会资源等进行与开展,其中有效引领是关键。多年来我校的办学一直根据国家要求,结合实践变化,在每个新的阶段,都有新的思考。每个学期学校都会颁发《学校工作要求》,把学校在新学期的有效教学和管理思想做出详细阐述,用新的理念引领,力争实现新的发展。
1.上好课是硬道理(2007学年第一学期)
一位教师上不好课教不好书,是失职失理的事,所以把课上好既是硬道理也是教师的天职。但是硬道理也必须讲道理,所谓讲道理就是讲科学、讲观念、讲方法、讲技巧,就是讲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我校几十年来之所以一直有着良好的办学声誉,就是因为我们许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非常注重思想和方法,把上好课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积累了不少好的教学经验,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讲道理才能实现硬道理(2007学年第二学期)
上好课是硬道理,这是毫无疑问的,一位教师上不好课教不好书,一所学校没有教学质量,都是失职失理的事,所以把课上好既是硬道理也是教师的天职。但是硬道理也必须讲道理,所谓讲道理就是讲科学、讲观念、讲方法、讲技巧,就是讲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我校之所以取得较良好的办学声誉,就是因为我们许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非常注重思想和方法,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并因此而积累了不少好的教育教学经验,现在,当我们的办学遇到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挑战时,我们应该认真总结一下我们的经验,再结合实际提出一些新的积极有效的想法和做法,使我们的做法更加规范,使我们的进步更加稳固,使我们的成效更加明显。
3.在学科建设中提高教学质量(2008学年第一学期)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校在两个学期的工作要求中围绕课堂教学连续提出了“把课上好是硬道理”和“把课上好必须讲道理”的主张,强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求教师把课上好,把学生教好,特别是把地段生教好,因为这是我们办学的基本要求,是我们教师的职责和义务,也是我们教师“安身立命”的基础。为此学校提出了继续强化“一查、二评、三看”的教学管理要求,强调“五步十问”的教学教研活动质量,希望在勤奋与务实中提高我们的办学水平。一年来,我们教师的质量意识、教学能力都有了新的提高,教育教学活动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为了使学校的办学质量有一个长效的、积极的发展,我们还必须重视学科组的建设,从学科组延伸到备课组,都要把出质量、出教师当作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本学期我们将把重点放在学科组建设上,认真制定各学科组的计划,并作为学校要求加以实施,努力取得好的成效。
我们希望的成效是教师和学生能以较少的时间、较少的功课学会应该掌握的知识,让教师能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和实践,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和体验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我们应该追求单位时间内功效的最大化,我们要求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少吃草,至少不能乱吃草。尽量用简单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尽量把正确的事情做得更好。
4.在教学管理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2008学年第二学期)
教学是学校办学的核心内容,教学质量是教师安身立命的基础。有效教学必须依靠有效管理才能获得,学校将继续在教学有效性方面加强有效管理,具体有以下几点要求和措施:
第一,渗透有效教学管理规范,提高教师教学技能。这两年来,学校陆续总结和提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做法,我们要在教育教学、教学研究、教学管理过程中不断渗透,使之成为教师自觉而又规范的教学行为,成为教师行之有效的操作要领,我们把这些做法称为“我校有效教学管理规范”。
第二,加强学科组建设与管理,促进学科教学水平的提高。上学期学校工作要求的主题就是“在学科建设中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从学科组延伸到备课组,都要把出质量、出教师当作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强调了学校一贯倡导的办学理念,即教师和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以较少的功课学会应该掌握的知识,让教师能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和实践,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和体验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我们应该追求单位时间内功效的最大化,尽量用简单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尽量把正确的事情做得更好。
这种要求和理念需要在学科组建设与发展中得到更好的体现,需要通过好的方法去实施,我校的学科组长负责制是个带动教师业务发展的好方法,本学期还需进一步加强,学科组负责本学科教师的业务发展,包括教学活动和师资进步。从本学期起,确定每月一次的学科组长例会制度,由校长室召集,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沟通情况,解决问题、提出要求、考查工作”的作用。
第三,学校领导要积极听课评课,提高教师有效教学的意识和水平。校长要进一步加强对课程的领导力,关心教师的业务状况和业务进步,学校中层以上干部都要关心教学,除了做好分管工作外,还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也要关心自己所在学科的教学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有效教学水平,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学校要求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每学期校内外听课不少于四十节,要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与教师结伴成长。中层干部的教学业务水平也是干部业绩评价的重要内容。
第四,防止“磨课”变“耗课”,强调有效时间的有效教学。教师的教学时间是很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保证教学各个步骤的有效实施是很难的,但这也是时间和效率在教师职业中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应该努力去做到的,如果教师没有好的教学素养,不认真备课几乎不可能做到。对教师来说,提高教学水平,做到有效教学不只是在课堂上,还在于自己平时业务工作中的用心与努力,在于自己平时的学习与思考,在于自己的谋划与效率,在于智慧与方法。教师要练内功,要精心于平时的教学时间与实践,这样才能使有效时间中的有效教学成为可能。为此,我们要防止将“磨课”变成“耗课”的“不良行为”,“耗课”是耗费时间不计成本的教学造假,是不真实的“课堂秀”。课堂教学要讲究时间和效率,教研活动也要讲究时间和效率,我们需要研究教学甚至需要“磨课”,但我们不能“耗课”,那样的结果只能是浪费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得不偿失,所以我们务必警惕!
第五,鼓励教师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不糊里糊涂教书。许多年来,我们学校的教师公开课没有少上,论文没有少写,奖也没有少拿,入围各类骨干教师包括市基地教师的人数也不少,但是我们教师中能够说出自己教学特色的不多,我们的学科组也没有形成学科的影响,主要原因是我们还缺少好的经验和特色,对已有好的做法也没有总结出积极的经验。其实,许多年来我们没有白干,我们能在教学上取得成绩是有道理的,我们也不缺少教学智慧,我们能“把差生教好,把好生教优”也是有思想和方法的,但一直以来,我们总是浮躁地忙于应付,很少有时间去思考和梳理,很少有时间去做些小结和归纳,使本来可以成为经验的好思路和好方法常在我们的忙碌中失之交臂。所以,让好的教育教学经验带领大家一起进步是本学期开始我们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事情。
第六,对教师业务情况进行分类管理,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上争取新的进步。结合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内部分配机制,对中高教师、骨干教师、小高教师、青年教师提出不同的业务发展要求,制定相应的激励目标,同时结合聘用合同制、岗位流动、人员交流的精神,积极优化我校师资队伍。高级教师、骨干教师与一般教师的业务发展目标应该是不同的,老教师和新教师的工作要求也应该有所不同,这是公平合理的要求。
在多年的办学与课程建设中,学校一直拒绝闭门造车,注重教师持续发展的积极方式,强调开放、交流、分享,取长补短,学习和发展,观摩借鉴。
作为上海市窗口学校,我校的开放程度很高,经常参与高校、港台以及国际各种教育文化交流活动,美国、俄罗斯、日本、德国教育界同行和专家都曾先后来校交流。多年来,我校已在许多方面成为汇集各种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的公共平台,为市区的许多教师、校长提供了丰富的教育信息和人文资源,这些都有助于开阔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的智慧,同时也为促进教师综合素养的提高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此外,学校还接待了来自美国芝加哥公立学校的代表团,参与了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主办的与泰国公主诗琳通互动的化学品回收实验,与美国芝加哥BELL学校建立“伙伴学校”关系,成功承办了“2010年上海市海峡两岸小学教育论坛”、“为了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2011年上海小学教育改革创新经验交流会”、“全市教育工作会议”。
学校积极利用这些资源,及时开展学生和教师的活动,搭建教师与港台及国际教育界同行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经验交流平台,在开放和互动中开阔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的智慧,培养教师的大气。
1.“为学生开设这样的课程”
2006年初学校将“学校本位课程的发展研究”作为学校重点课题,拿出专项资金进行课程建设,同时成立了小学与大学合作的研究小组,开展了一系列的研讨与改进行动,不断完善课程开发。
这种合作与研究是原生态的、真实的、积极的,当然也是富有成效的。华师大师生在教育理论、教育科研等方面为学校发展带来了新的理念和积极的动力,我们合作的内容很多,故事很多,进步很多,成果也很多,我们的研究与实践已经积累了几百万字的研究成果。
其中,《“为学生开设这样的课程”——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学校课程发展研究》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9年5月公开出版,全书共二十七万余字,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我校课程发展的设想,对学校课程进行了整体的规划。对学校开创的主题活动周、“摇篮”课程、兴趣小组活动等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分析。目前,该成果已获得了2010年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校教育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2.“基准教学:有效教学实践模式研究”
国家课程代表国家的意志,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最基本的要求,是素质教育最基本的保证。国家课程的内容着眼于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发展。它主要涵盖七个学习领域:语言文学学习领域、数学学习领域、自然科学学习领域、社会科学学习领域、技术学习领域、艺术学习领域、体育与健身学习领域。
国家课程涉及到的各科目采用上海市二期课程改革推出的新教材。本着“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的原则,根据学校的具体实际,我们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学科教学上,以“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简称‘基准教学’)”研究为抓手,推动学校课程领导力的提升,同时,该课题被立项为“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学校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子项目“学校课程计划编制研究”与“学校课程计划评价与完善研究”;又于2010年被批准成为上海市市级课题。
3.“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中高团队’合作研究”
我校有十几位中学高级教师,是我校教育教学的骨干,也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应该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研究与示范作用。学校决定由他们领衔组成教学研究小组,参与的对象是业务相近的“准中高”老师,针对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研讨。这些教师在平时教学工作中互相交流与提高并为其他教师作教学示范。
团队搞研究,使我们不仅感受到自己团队教师的合作精神,同时也感受到中高教师彼此间的坦诚与合作。每个“中高合作团队”每学期围绕一个研究问题,面向全校教师上公开(展示)课,每月一课。“中高合作团队”每月一课在细化“有效教学”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目前,该课题已立项为“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学校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子项目“关于教研团队建设研究”。
学校是一个文化场所,教师是有文化修养的教育工作者。学校课程的实施,需要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校长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除了学校里设置的语文、数学等教学课程外,学校的环境,风气,文化氛围,管理制度,教学理念等一切隐性课程对教师发展、学生成长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为帮助新加入打虎山路第一小学(以下简称“打一”)的教师尽快地融入打一的学校文化、更快地在打一团队中和谐地发展,学校致力于为教师的成长创设一个共建、共有、共享的精神家园,希望每位教师都能在这里得到充实,尽管常常会有一种因工作带来的压力和疲乏,但也能同时获得一份成功之后的喜悦和由此而来的精神享受。
我校和谐的学校文化建设是从校园环境的创设开始的,但并不止于此,而是遵循“以人为本”的旨趣,在校园的大环境和细节处营造文化气息,力图将校园环境创设转化为提高教师人文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从而创设出利于教师个人发展和集体进步的诗意家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