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的情况报告
上海市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华理附中”)创办于1992年,是徐汇区一所公办完中。全校教职员工秉持“一身正气,自强不息”的校训,经过不懈的努力,已经形成了“和谐,求实,主动,创新”的校风,“律己,悉心,严谨,探索”的教风,“勤奋,踏实,开拓,进取”的学风。二十多年来,我校的历任校领导都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并确立了“以教科研为先导”的办学思路,教科研的管理规范有序,课题研究踏实推进,教科研在教学、德育和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教师们具有较强的教科研意识和扎实的基本功,浓郁的学校教科研氛围正在形成。
近几年来,华理附中一直坚持“龙头课题引领”的科研兴教模式,根据教改的形势和学校的实际,以龙头课题统领学校规划,促进学校快速、健康地发展。在二期课改期间,华理附中是上海市首批“二期课改实验基地校”,为了解决课改期间教师遇到的诸多问题,我们以徐汇区重点课题“普通完中实施学期课程统整的实践研究”作为解决当时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抓手,开展了系列的教材教法的改革与实践,在学期课程统整方面取得丰硕的成果;在十二五规划的教育发展转型期,学校又紧紧抓住机遇,依托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特色校本课程。课题“借助大学资源建设校本课程的行动研究”被列教育部规划课题,通过课程建设,学校特色初步显现。因此,在两个重要的教育发展与转型时期,学校都是有效利用龙头课题的引领,逐步走上了一条“科研兴教、特色强校”之路。学校连续五届荣获上海市徐汇区“教科研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3年获得“长三角城市群教科研先进团队”称号。下面,我们就结合本校的教科研工作实践,从两大方面进行经验总结:
经过多年的教科研探索和实践,我们学校走出了一条适合我校的教科研之路,即以龙头课题为引领,以点促面,以研促教,引领学校发展。2007年,我们申报了区重点课题“普通完中实施学期课程统整的实践研究”,自然成为了学校的龙头课题。
在深入落实素质教育的今天,教材观的分歧一直是困扰教师实施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问题,也是学界纷争不断的话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成为制约素质教育的瓶颈。比如,教师在二期课改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虽然得到了提高,可是,教师始终没有真正掌握教材的话语权,在国家统编教材的形势下,教师仍然没有脱离“教教材”的尴尬处境。另外,教材的知识体系逐渐淡化,高年级知识难点下移造成学生学习困难,教材与教参对教师形成束缚。为了解决这些深层次的课改问题,作为上海市二期课改基地校,我校在徐汇区科研室的带领下尝试实施学期课程统整。
学期课程统整是指学校教师遵循国家(政府)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以指定教科书为主要教学资源,整合其他教科书等多种教学资源,根据科学的教育理念与本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系统设计可以直接实施的教学内容并进行教学实践,进而取得实效的过程。学期课程统整体现了一种新教材观与课程观思想,交给教师更多的教材处理权,准许教师参考多种版本的教材施教,准许教师对教材中的内容章节进行合理改动,准许教师对一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设计。
我们在龙头课题的引领下,教科室深度挖掘龙头课题的内涵,在教研组和年级组两个管理层面进行动员,在教师当中征集多个子课题,建立一个在龙头课题统领下的子母结构的课题网络。课题研究历时三年,可分为三个具体的实施阶段:
1.学期课程统整的探索阶段
一开始,我们开展了教师培训,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升教师课程统整的能力。我校在对参与课程统整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时,采取了“分层逐级培训”的形式,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1)理念先行,全员培训。我们采用内外结合的办法,通过认真学习课改文件和专家引领,提升教师教科研的热情,我们多次邀请区科研室张才龙主任等专家来校开设讲座,指导教师的课题研究工作,为全体教师做了“课程统整”学术报告,使学期课程统整从理论到实践都十分深入人心,帮助教师全面、正确地理解课程统整的科学含义,达成共识。教师们在参与教科研的过程中,改变了过去经验型的教育教学策略和行为,越来越多的教师逐渐由过去的教书匠转向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
(2)方法跟进,专题培训。课程统整要求教师们具体编制学期课程统整指南,并按照统整指南上课,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于是,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分专题开展学期课程统整的方法指导:第一步,深入学习“课程标准”,使教师形成课程的整体意识和系统思维,树立课程的全局观念,教师们真正站在了原有教材和教参的上面,而不受教材和教参的限制。第二步,指导教师学习有关教育理论(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专著,素质教育的有关理论,阅读《走进新课程》、《多元智能理论》等),帮助教师采购人教版、江苏版等不同版本的教材,再结合上海版本教材领会、贯彻“课程标准”实质内容,吸收各种版本教材的合理成分,在课程统整的过程中少走或不走弯路。
2.学期课程统整的推进阶段
在具体实施时,我们采取“小范围稳步推进”的策略,把重点工作放在部分学科进行学期课程统整实验,然后对取得的统整经验和体会进行总结和反思,并进一步对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实践检验。
在第一轮探索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扩大学期课程统整的实验范围,在这一阶段,所有的教研组、所有学段均参加了学期课程统整。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一统的模式并不适合,而要允许统编教材和统整教材并存,形成互补。在课题管理上,我们仍以小课题研究的形式为主,对课程统整展开深入而具体的实践研究,针对教材统整、学科德育渗透、三类课程的统整、教法与学法的整合等问题进行重点研究。
(1)具体操作,个别指导。学校请专家对部分教研组长进行提高性指导,多次开设教研组长论坛,促进组与组之间的互学活动,注重组内的帮带与互学,使教师们牢固树立课程的观念,由当初的教材统整转变为课程统整,由纯知识的统整转变为教法与学法的统整。教师们在“课程统整”的过程中,其学科知识、思维方式、教学方法等在悄然发生变化。
(2)局部突破,由点到面。我们选择以语文、数学、艺术三门学科为试点,经过了“深入学习课标——阅读课程理论——熟悉各种教材——编写《学期课程统整指南》(下称《指南》)——按照《指南》施教——反思”等环节,逐步积累了课程统整的第一手实践经验,打造精品,形成范式,然后再由点带面,逐层推广到全部年级和全部学科。我们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刚开始不宜整体推进学期课程统整,应遵循教改的客观规律,在教师们逐步适应学期课程统整的过程中,采取统编教材与统整教材并存的过渡形式。
(3)根据变化,灵活调整。一般情况下,《指南》的编写应在开学之初,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有些既定的内容或要求无法适应新要求的情况,这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使之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愿望的达成。这方面最能体现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程度,具有很大的挑战性。经过几轮的教学实践,现已初步形成了各门学科的《指南》,编写了多套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极具特色的校本教材。
3.经验总结与成果交流阶段
随着龙头课题的结题,我们对前期的研究进行了及时总结。在点面结合、重点推进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注重原始资料的积累和教师实施学期课程统整的反思总结,开展不同层面的学术交流活动,如2009年3月,我校面向上海市初中课改基地校、区内学校召开了“统整,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教学研讨会,得到区域内专家、同行的好评。近年来,还接待了前来学习经验的来自北京、大连、海南、青海、浙江等外省市教育同行,进行了课题研究的学术交流,得到了与会专家的认可与同行的赞誉。
近几年,我校在实施学期课程统整的实践研究中发现,课程统整体现了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主体性地位,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学校在发展中的办学自主,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大化,使课堂效益最大化,学生的三维目标达成度较高,教师和学生都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
1.从教师层面看,通过学期课程统整的研究,教师们的教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都得到了明显提升。在实施课程统整的过程中,教师对二期课改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师的专业能力,尤其是教师驾御教材的能力大幅提高,教师改变了过去“教教材”的旧观,开辟了“用教材教”的新貌,实现了“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执行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编写者)”的转变。一大批教师因此脱颖而出,成为校、区级教学骨干乃至市级的教学能手。近年来,有二十余名教师迅速成长为徐汇区“青年岗位能手”,“区局骨干教师”,“局学科带头人”,“局拔尖人才”,市、区“名师基地学员”,“名师工作室”学员;十多人次获得徐汇区“骏马奖”、“耕耘奖”、“育人奖”等荣誉,四人次获得徐汇区“教科研先进个人”等称号。
2.从教研组、备课组层面看,课程统整是一种有效的校本研修方式,有助于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有利于形成“同伴互助”的学习型组织。课程统整是以备课组、教研组为单位进行的,每次《指南》的编制就是一次极为有效的研修活动,大家一起阅读课程标准,一起交流学习体会,一起思考《指南》的整体框架,一起商讨单元内容与章节设置,一起编写《指南》,实施中遇到问题共同讨论解决,互相听课改进,共同研制诊断试题,真正是一种“同伴互助”的研修方式。教师之间的互帮互学,有利于形成和谐共进的教研氛围。比如,初一语文备课组在准备一节展示课时,通过组内研讨,最后把统整思想体现在“教材的统整”、“教法和学法的统整”、“教学过程的统整”三个方面,最终开课成功。
3.从学生层面看,由于课程统整要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来设计课程、实施课程,最终影响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改变的是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效果更好,与实施统整之前相比较,更加切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学校的培养目标,使教育教学更有针对性,让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较大提高。正如一些教师在谈体会时所说:“我们把那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的材料增加了进来,这是对教材的调适与创生,运用了课程统整的思想方法。”“由于上课的内容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的,所以这样的课是‘活’的,学生当然比较欢迎。”“在部分章节的教学中,我们汲取了上海教材和全国教材的长处,使教学更加合理。”另外,课程统整加强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强调了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结合,也促进了学科中德育的渗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4.从学校层面看,实施“课程统整”增强了学校的课程领导力,对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目的要求更加明确,理解更加透彻,因而对实施新课程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决心,也更有针对性,学校的升学率也逐年提升。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们逐步明晰了学期课程统整对提升课程领导力的三个作用阶段,即教师发展阶段,制度建设阶段,机制运行阶段,通过学期课程统整提高了学校的课程管理运行实效。学校实现了每个学段、每门学科均编写一套《学期课程统整指南》,并在教学中实施。在学生训练与考查方式上,学校组织教师编写与学期课程统整相配套的校本教材和《课课练》,并印刷了八本。
我校充分依托华东理工大学的教育资源,于2009年11月成功申报了教育部课题“借助大学资源建设校本课程的行动研究”,它又成为我校在新的发展阶段的龙头课题。
在教育发展的转型时期,学校的发展需要突破“千校一面”的局面。华东理工大学是一所优秀的全国重点大学,对于中学来说具有很多可以利用的优势资源,作为大学附中,我们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借助大学资源创建特色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
我们借助国家课题的研究契机,将大学资源引入中学教育,与学校的课程建设结合起来,实现全校课程的“系统设计,统整实施”。在基础课程方面,实施“学期课程统整”,将大学资源和基础课程统整,发挥主渠道对学生创新素养培养的功能;在研究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方面,依托大学优质资源,开展系列科学、人文类创新活动,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人文素养,实现“三类课程”的统整实施,形成了学校的特色课程体系。
1.中学生参与大学生的创新实验项目研究,开辟了借助大学资源建设校本课程的新途径,提升了高中研究型课程的开设质量
首先,在中学生中选拔既有研究兴趣,又有一定研究基础的学生,他们根据学校提供的大学课题参与大学项目的研究。其次,使中学生参与大学创新实验项目研究落到实处,我校加强管理与指导,每个创新实验项目研究小组都有两位指导教师,一位是大学的教授,另一位是我校指定的相关学科的指导教师,他们有各自的分工。学校的教科研室负责过程性推进,组织师生见面会,使项目的各个环节进展顺利。再次,学校每年举行一次研究成果评比,大学领导、局领导和我校领导共同见证学生的论文答辩过程,并颁发奖状和奖金。
2.邀请大学教授对教师进行专业指导,开发物理、化学等特色拓展型课程,切实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科研水平,促进了学生创新素养的提升
在大学教授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我校开设了《机器人》拓展课程,编写了校本教材——《未来之星机器人2011版》,促进了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生活中的化学》拓展课主要研究了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两个主题。经过学习,同学们在化学思维、实验操作层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步。《新社会文化史学》拓展课,补充了基础型历史课的不足,满足了学生自主选择和个性发展的需要。新社会文化史学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特点,生动多样的叙事方式,满足学生的兴趣和情感诉求,深受学生的喜爱。《美术》拓展课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在美术拓展课中加入了“实用美术”的实践与创新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绘画创意,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2013年,我们还利用大学资源建设了“工科”创新实验室,开设了水质鉴定、大气污染测量等几门高质量的“工科”课程。
3.依托大学丰富的社团资源,广泛开展学习合作,促进中学学生社团的创建与完善,逐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多项社团类拓展型课程
街舞社的学生经常跟大学社团的学姐学长们学习交流,专业基础和技能均得到大幅度提升。健美操社团的学生刻苦排练并与大学社团保持联系,加强了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合作。爵士乐队的学生在向学长们学习技艺的同时,还提高了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创新能力。运动类社团的学生在玩中学到了技巧,提高了本领,也激发了创新的灵感。例如,棒垒球社团、桥牌社团、溜溜球社团的学生们经常与大学生有近距离接触。德艺堂是由我校高一学生自发组织的一个文艺社团,每位社团都要做到德艺兼备。
4.开展大学教授讲座进校园系列活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初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拓展课程。
搭建大学支持附中课程建设的合作平台,成立课程建设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科研室主任负责与大学联系,下设课程办,配备专职教师负责,形成了一个以校长室为统领的、以科研室和两处为协调执行的、以课办和班主任老师为具体落实的、垂直交叉的管理体系。大学教授的学术讲座内容丰富,分为科学和人文两大类,既丰富了中学生的学校生活,也提高了青少年的科学人文素养。我们还细化学生听讲的管理过程,制定《学术讲座管理流程规范》,规定了学术讲座前、讲座过程中和讲座后三环节的要求。系列讲座均有目标、内容、过程与评价,这样就上升为具有我校特色的拓展型校本课程。
5.挖掘大学场馆对中学生潜在的教育功能,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如材料博物馆和校史陈列馆,为学生的多元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双方负责人明确各自的责任与要求,理顺关系,疏通环节,保证了参观活动的顺利进行。我校是由教科研室出面,全面负责与大学工会的各项事务联络,如参观内容的甄选、参观时间的安排、讲解与接待事务等,然后由学校的课程建设办公室老师具体落实到位。同时,加强参观管理,制定学校的参观管理流程,提高中学生参观大学场馆的德育实效。在参观之前印发资料、学科渗透,让学生对大学场馆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在参观时组织有序,并做好记录。参观之后同学们认真撰写参观体会。
1.通过选派中学生参与大学生的创新实验项目研究,提高了学生的研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012年、2014年,我校学生的多项研究成果获得“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二、三等奖,一些获奖学生在高中毕业时被复旦大学等名校录取,学校高考成绩连续四年稳步提高,目前已经达到区重点水平。
2.借助大学优质教学资源,在理科的拓展型课程的开发、教材编写等方面取得巨大成绩,我校教师编写了十多套特色校本教材,切实促进了我校特色拓展课的形成,在区域层面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在市、区级机器人比赛评比中,我校学生获得区一等奖、团体二等奖等多项好成绩。
3.通过引入大学的社团资源,促进中学社团的创建与完善,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多项社团类拓展型课程,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大学教授讲座进校园课程拓宽了中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四年来,共聘请十五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大学教授,举办四十次科学与人文类学术讲座,参加讲座的师生达七千余人次,在徐汇网、校园网发通讯报道四十篇,学生的讲座感悟、心得、体会四百多篇。
近年来,我校积极参与市教委重点课题“基于中小幼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特点的区域性系统培养研究”的研究,成立子课题“普通完中进行学生创新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致力于创新素养的系统培养。目前,我校在各位校领导的带领下,正在研究的各类市级课题四项,区级课题五项,校级课题十余项。在科研引领下,教师们积极投入实践,在教学上以学期课程统整为载体,为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素养和人文精神展开积极的探索。2012年12月和2013年4月,我校分别面向全区召开了“创新素养在基础学科中的渗透”的教学研讨活动,多名基础学科的教师开设了公开课,以教学实践向与会者展示了如何将教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如何实现教科研对教学活动的引领与促进。通过课题研究,学校的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三类课程有机渗透,教研组建设有声有色地推进,如语文教研组在“读书沙龙”活动方面做了长期的研究,英语教研组在“知识管理”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化学教研组在“工科”特色课程方面作了深入探索,借助高校力量编写了《工科》校本教材,而我校的政治教研组充分彰显了教科研特色,强调教研与科研的一体化,取得了卓越的成效,被评为“徐汇区示范教研组”,也是学校的特色教研组。
2014年8月,随着“华理学区”微信平台的开通,我校的发展又迎来了新机遇。华理大、华理附中和华理附小三位一体,努力打造“华理学区”的新教育品牌,必将为华理附中的长远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华理附中在新一轮教育发展期,在教育科研的引领下,将会在特色发展的正确道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