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浦区实验中学
青浦区实验中学坚持科研引领教学,教学推动发展,发展铸就品牌的路线,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逐步形成了“活动—发展”教育品牌,提升了学校品位,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稳步提高的强大动力。多年的研究让我们深刻体认到,教育科研,是提升学校品位,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稳步提高的强大动力;教育科研,是开发教师潜能,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我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奋力拼搏,开拓进取,诠释着教育科研的价值,攀登着学校发展的一个又一个高峰。学校先后被授予“上海市教科研先进集体”、“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校”、“上海市课程教学改革基地学校”、“上海市科技特色示范学校”、“上海市德育先进集体”、“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实验校”、“宋庆龄少年儿童科技发明上海市示范基地”、“华师大青少年数学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成为享誉沪郊的品牌学校。
20世纪70年代末,青浦教育面对落后的现状兴起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研究,其经验表明,要使教育质量获得提升,学习的自主权必须返还给学生,需要形成合理的课程与教学形态,因此,良好、适切的课程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保障。作为国家一期、二期课改的基地学校,“青浦实验”是最重要的“试验田”之一,我们基于“青浦实验”经验及国家课改理念,从“为了每个学生主体的发展”理念出发,认真考察学习赫尔巴特“接受式”教学和杜威“活动式”教学理论,在教改实践中寻求“接受式”教学与“活动式”教学的优势互补,交融结合的课程与教学。在探索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为了每个学生主体发展”——“活动—发展”课程教学新格局。
1.“青浦实验”区域性教育改革“四条原理”等经验固化的需要
学校自80年代初期在顾泠沅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下进行“尝试指导”和“效果回授”等教学改革经验的实践,逐步将四条教学原理(情意原理、序进原理、活动原理、反馈原理)运用到日常的教学中。但各科各育的渗透和有效的实施需要有顶层的设计,需要有良好的课程架构。
2.学生综合素养提高的现实需要
在教育质量大面积提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农村学生的学习上还隐含着问题,虽然学生的学科成绩提高很快,但综合学习素养面貌依旧,特别是与市中心城区的学生相比还有很大的落差。为此,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成为学校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国家对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需要
为了推进农村教育改革,为“燎原计划”提供示范,国家教委于1989年5月决定建立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我校成为青浦实验区的实验校。如何探索与本地经济相适应的教育项目,在让学生学好文化基础课的同时,开发丰富的适合他们个性需要的选修课程,对此我们必须作出探索。
基于此,我们在教改实验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中外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智慧,立足于每个学生的主体发展,着力构架起能够切实提高现代学生综合学习素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师研修体系。
1.须要“实证与思辨相结合”
首先从早期“青浦实验”的经验筛选中寻找,其次开展教育文献研究(例如杜威、赫尔巴特等教育理论),在研究中探求适合学生综合学习素养培养的内容与方法,确立课程结构的框架体系。
2.须要“行动研究”
我们按照“计划—实验—反思—修整”的实践研究框架,先设计课程的框架和实施校本研修的模型,然后分层、分学科、分年级逐步推进,并根据需求辅以精细化的实验与调查研究。
3.须要“传播、整合与创新”
利用组织、人际与媒体等渠道不断将阶段性成果,及时在本区传播分享,并在推介交流中不断“吐故纳新”,进行改进;1998年9月起,与市二期课改理念进行融合,形成行之有效的课程框架;2010年,在基本课程框架的基础上,注重变化与创新,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1.“活动—发展”套筒式课程框架的建立(1987.9—1990.6)
我校前身是青浦中学初中部,于1987年易址独立建制。我们在顾泠沅老师的引领下,努力学习东西方教育理论,认识到两大教育理论流派(赫尔巴特高效率的“接受式”教育方式和杜威注重做中学的“活动式”教育方式)各具特色,于是,我们在学习、比较和消化理论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将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探求适合学生主体发展的课程教学模式——“活动—发展”套筒式课程教学模式,如图17所示。
图17 套筒式的课程结构图
这个套筒的内核是学科课程,我们提倡优化“学科课程”。具体措施,一是调整结构、强调基础、适度要求;二是加强教学策略研究,重视观察、试验、推理、想象、表现及实际应用等学科活动,让学生通过内心体验和创造去学习。套筒的外围是环境课程,我们把这类课程划归实践的范围。努力开发环境中的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亲自设计、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活动,走向生活、走向劳动、走向自然、走向社会。从内核到外围,套筒式中间层次是学生专题项目学习活动,即教师帮助的“自主学习活动”。第二层次跨度大,需要由教师帮助组织各项专题活动,从作用看,加强中间层次的活动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1989年8月,学校制订并实施了套筒式架构的课程改革方案,如表18所示。
表18 青浦区实验中学三年制初中教学计划初步方案
其重点为:(1)注重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2)加强课程结构的主干——基础知识学科;(3)学科知识和活动课的有效结合;(4)注意因地、因人制宜,实施课程弹性化。
套筒式课程框架的建立,初步实现了“接受式”教育方式与“活动式”教育方式的有机融合,使得学生“听中学”、“做中学”相互贯通。在整个课程设计中,我们尽量做到“纵向成序、横向沟通”,特别是提高活动课的效度、挖掘活动课程的深度、丰富活动的方式。课程框架体系的合理与否,需要实践的检验,由此产生了课程试验的“需求”。
2.“活动—发展”套筒式课程的试验(1990.9—1997.6)
“活动—发展”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就是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为了使课程能有效与科学化地实施,学校与教师进修学院组成了教育科研联合体,联手开展实作研究。探索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的发展的实现,一定要通过主体的活动,人只有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中才会显现其素质,同样人也只有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中才能提高其素质。为此,在实作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把着眼点放在拓展学生的主体活动上,由三类活动课为纽带实施“活动—发展”课程教学。三类活动课的安排如表19所示。
表19 青浦区实验中学三类活动课安排表
三类活动课程的实施,从起始年级开始,逐步向全年级拓展。其间对教师的校本研修实作加以机制保障,并形成特色的操作样例,如“我与自然”、“我与社会”、“我与自我”等系列特色课程。
同时,经过多年的实践,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我们对三个不同表现层次(优秀、合格、需努力)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并对部分教师、学生进行访谈,结果发现:第二类活动课程,既课程方案中基础型课程工具学科的4(+2)、4(+1),其中的(+2)、(+1)只说明是有弹性课时,但实际上是缺少学科内容、学科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深入导向,因此,导致了部分教师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些课时,不利于教师的领悟与发挥。由于学生个体的需求不同,学校开设的活动课类型有限,所以该课程方案既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又在学科、课时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使部分学生认为这样的课程并不是自己所需要的,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部分教师也认为某些课程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学要求不能落实到位,教学困难重重。由此,使整个学校课程缺乏本校应有的特色,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课程方案修订的“需求”迫在眉睫。
3.“活动—发展”套筒式课程教学与市二期课改理念的“实践—融合”(1997.9—2010.6)
1997年9月我校根据面向21世纪数学教学行动纲领尝试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1998年9月,我校成为上海市二期课改的先行学校。随着二期课程改革的推进,2002年,我校正式成为上海市二期课改的实验校,先进的理念和完整的课程架构引导我们进一步完善学校课程教学体系,在二期课改框架的基础上,我们凸显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构建起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的实施框架,如表20所示。
表20 青浦区实验中学三类课程的实施框架(部分)
(续表)
在课程实施框架中,学校有基础型课程十八门,其中包含工具类科目三门(语、数、外),自然类科目四门(物、化、生、科学),社会类科目四门(体育与保健、音乐、美术、艺术),心理类科目一门(心理辅导)。4+2学科中的(+2),语文为阅读、写作、书法课;数学为思维拓展练习指导课;英语为口语课。十八门课程按课程标准要求分年段实施,为学生必修课。努力促进学生科学、人文、艺术、身心等素养的全方位提高。拓展型课程包含学科拓展、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三大活动,其中学科拓展活动为学生自选内容,可以以班级授课的方式进行,也可以以课外社团的形式组织活动(学校先后成立了文学社、书法社、制作社等近十个课外社团),而主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必须参与的活动。探究型课程采用课内外结合的形式,四个年段围绕关注生活、生命、自然、社会四个系列专题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
我们认为该课程实施框架重视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推进“二期课改”的校本化实施提供了基础性保障,但众所周知,任何教学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在于如何提高教师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能力。2002年起,我们在顾泠沅老师的指导下,启动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教育”研究,它以课例为载体,通过“三关注两反思”的实践加以推进。“行动教育”提高了教师群体的实践智慧。2003年12月,全国“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研讨会”在我校设立专场,有力地推动了“新课程教学”的实施与教师的专业成长。
但是,要进一步完善或改进学校课程方案,真正有发言权的是学校课程作用的直接对象——学生;学校课程的直接实施者——教师,他们的感受、想法和建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我们组织四位老师,分工合作,负责设计学生、教师以及社区人员的调查问卷。随后,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获得学生、教师的样本群。由于工作细致到位,样本总体的问卷回收率达92%。现经初步统计、分析,我们获得以下信息:
有95%的教师认为本课程方案具有注重过程,弱化分数是唯一标准的选拔功能,更体现人本化等优点,使学生获得比较正确、合理、可接受的评价,非常有利于学生良好、持续地发展。有79%的学生对三类课程的种类、实施策略和与课程相配套的作业都感到喜欢、满意。71%的学生喜欢学分制或学分与分数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学校现行的学分制课程评价制度,而只有12%的学生说不出理由地留恋单纯分数评价制,这更说明学分制深受学生们喜爱,更适合学生的学力实际。
所以,可以这样说,我们的课程方案改革的实施现状是得到大多数学生的欢迎,被大多数教师自主接受,这确实使我们内心感受到课程改革的实施是深受学生、教师的欢迎,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继续进行课程改革的信心。那么,继续课程改革的道路又在哪里呢?
我们在汇总教师问卷中的“你觉得在实际教学中,探究、拓展课程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时(见图18)。发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虽然探索、拓展课程在发展、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培养学生个性(或特色)方面似乎不够明显,也就是说我们在设置探究型、拓展型课程时既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共性需求,又要适合不同学生的个性需要,这为我们继续改进课程方案找到了方向。
图18 探索拓展课程主要作用图
4.“活动—发展”课程教学格局的完形(2010.9至现在)
2010年9月,我们在新的起点上重新审视学校课程教学改革,进一步明晰教改目标,即为了促进所有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学校全力构建既为所有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经历,又能满足所有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着重将学生的课内外学习连贯一致,形成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相配套的学校课程教学方案,特别是拓展、探究课程的架构,如表21所示
表21 青浦区实验中学拓展、探究型课程教学方案
(续表)
该课程学校全年各安排一次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英语节、读书节等活动。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参加限定性学科课程。对于非限定性学科课程,学生可以依据本人兴趣、个性特点自由选择参加。
每学期,都会开设如“乒乓”、“管乐”、“国画”、“机器人”、“小发明”等五十多种拓展型课程,同时根据不同学生、不同时期的需要,成立了“晨韵艺术团”、“墨香书画社”、“晨光摄影社”、“灵之窑陶艺社”等十多个学生社团。以拓展型课程为例,如图19所示。
图19 青浦区实验中学2010学年度学科类拓展型课程
同时,我们积极研究、实践两个保障。
第一,《评价手册》。我们于2004年起制订并实施与新课程教学相配套的学分制评价方案,其目的是通过评定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课程、学生思想品德所得学分,作为学生在校四年学习所有课程的总学分,并成为学生是否合格毕业、能否推优与评优等项目的重要依据。从而逐步打破社会上大多数人都认为不合理,但又无奈地以一次考试成绩定“终生”,即决定学生升学、毕业与否的现状。该方案有效保障了学校课程教学改革。同时,学分制以量化的分值方式,通过不等的学分值来记录学生在相应课程领域的发展经历以及达到的发展程度,确实有效改变了过去用“分数”划一的评价方式,真正达到能及时发现每一个学生的天赋,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第二,《学程手册》。《学程手册》一是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活动的轨道;二是为教师实现精准的教学给予引导和提供支撑。所以,我们组织教师学习课标,解读教材,研判学情,并在此基础上编写了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学程手册》。
我们的《学程手册》以单元或章节来组合编写,包含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了单元或章节知识内容细目表和学习要求指导;第二部分包括每节课前预学体验、课中学习探究、课后拓展练习的全过程要求;第三部分提供了单元或章节的知识结构导图;第四部分提供了每单元或章节后的测试题及阶段综合思考题(见附件)。这样四部分内容从学习要求明确、学习过程完整、学习知识归纳、学习评价反馈等方面编写,显现出了单元结构化整体性的教与学的设计优势,使其能延伸到课外学习。
其核心是三类课程的设置。第一类,基础型课程,关注课堂内的教与学活动,强化教师教法与学生学法的变革,注重学生基础性学力的提升;第二类,拓展型课程,关注课内外结合的专题活动,以社团为抓手来提升学生科学、人文、艺术、体育的素养,着眼于学生发展性学力的提升;第三类,探究型课程,关注校内外结合的综合活动,以课题或项目为载体,分年级段建立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校本课程体系,着力于学生创造性学力的提升,如图20所示。
图20 “活动—发展”课程教学框架图
学校“活动—发展”课程教学成为“青浦实验”推介的窗口,获得专家和领导的好评。1988年11月,著名教育家吕型伟为我校题词“用科学态度坚持改革”;1990年5月,我校被著名教育家刘佛年先生誉为“教育改革的楷模”;1992年4月,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司长马立为我校题词——“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1996年11月,原国家教委主任何东昌为我校题词——“发扬重视教育科研的传统,回答二十一世纪的挑战”;1996年11月,原国家教委副主任王明达为我校题词——“依靠教育科研,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2007年9月,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再次为我校题词——“以实验的态度创建学校,以实验的方法发展学校”;2007年9月,时任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为我校题词——“探索育人真谛,追求理想境界”。
历年来,我校学生学业成就在同类学校中始终名列前茅,科技、艺术、体育等领域成果斐然,获市级以上各项奖励的学生不胜枚举。学校先后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校、上海市课程教学改革基地学校、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上海市艺术特色学校、上海市科技特色示范学校、上海市德育先进集体、宋庆龄少年儿童科技发明上海市示范基地、华师大青少年数学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等。近年来,学生获得国家专利二十八项,2009届曹子安同学研究发明的“汽车防超载装置”获得上海市第四届创新“市长奖”。
学校形成了一支爱岗敬业、专业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有百余人次获市、区名优教师称号,走出了一名全国劳模、两名特级教师和十余名市级学科教学专家。共为全国提供示范课百余节,现场展示活动百余次,提供教学指导不计其数,教师讲学涉及全国三十个省市(包括香港地区)。在2003年全国“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研讨会”上,我校教师所呈现出来的专业精神得到了香港大学徐碧美教授的肯定与赞扬,她为我校全体老师写下了“你们的专业精神深深感动了我!”这一行深情的话语。2013年,上海市教委对青浦区进行了教育改革巡访活动,我校代表青浦区进行了课堂教学的展示,教师所展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专业水平,获得了专家、领导和媒体的高度赞扬。
学校成为区域教育改革实验示范校,办学成就为老百姓所称道,课程教学改革和校本研修的成果多次被《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人民教育》、《上海教育》等主流媒体报道。2004年,我校成为全国校本研修实验示范校;2005年,我校成为市素质教育实验校与示范校;2002年5月16日,瑞士著名数学教育专家马腾博士来校访问,被我校的教学改革和学生良好的发展所感动,写下了“今天我们找到了适合将来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如何使得五十六个学生生活在一起,通过他们自身获得伟大的想法,如何帮助他们变得更有才能和快乐,成为社会的一员,今天我们都找到了”这段话。近年来,学校还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朝鲜、新加坡、香港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机制。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科研如何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实验中学如何利用“青浦实验”的经验,使学校课改取得进一步的成功,我们研讨后认为,目前最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是:
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对学校课程个性化的要求日益增长,学校如何构建多元化、个性化的课程体系,使得课程更适合学生,教学更具有针对性,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
随着课程整合实验的深入进行,如何使网络、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建立起数字化的、适应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平台,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实践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