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造性及其培养

创造性及其培养

时间:2023-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造性的结构是非常复杂的,它绝非由单一的心理成分构成,而是包含着多种复杂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一般来说,创造性应该包括知识因素、认知因素和人格因素这三个基本要素。我们学生之所以创造性匮乏,除了与我们的传统文化等因素有关外,主要是我们的教育存在问题。对于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心理学家的看法分歧很大。大量的研究表明,创造性与某些人格特征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另一学者杨仲明指出,创造性人格最重要的

第二节 创造性及其培养

一、创造性及其特征

(一)创造性的含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持久动力。创造力是人类的一种高级能力,创造性活动是人类最重要的实践活动。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创造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创造性本能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原动力。

在心理学上,创造是指一种最终产生独创性成品的活动或现象,它有真创造和类创造之分。真创造与类创造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一种最终产生了某种创造性成品的活动,但是真创造产生的独创性成品具有社会价值和意义,而类创造所产生的成品只是对个体来说具有独创性,只有个体意义。所以,创造性可以解释为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历史上,创造力或创造性曾被认为是极少数人的天赋,与多数人无缘,这种观念实际上是将创造神秘化了。现在人们一般认为创造力即创造性,不仅表现在较为罕见的真创造中,而且表现在更为常见和普遍的类创造中,创造性不是少数天才的私物,而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潜能。正如吉尔福特(J.P.Guilford)所说:“迄今人们获得的最有意义的认识之一是,创造力再也不必假设为仅限于少数天才,它潜在的分布在人口中间。”[3]

(二)创造性的基本特征

尽管各种不同的研究及其相关测验分别强调创造性的不同特征,但目前较公认的是以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来代表创造性。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法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与发散思维相对,聚合思维是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流畅性

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该特征代表心智灵活,思路通达。一般认为小学阶段流畅性最高。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即表示他的流畅性越高。

2.变通性

又称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所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

3.独创性

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意见,具有新奇性。对同一问题所提意见愈新奇独特者,其独创性越高。

(三)创造性的结构

创造性的结构是非常复杂的,它绝非由单一的心理成分构成,而是包含着多种复杂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一般来说,创造性应该包括知识因素、认知因素和人格因素这三个基本要素。在认知因素中,除了观察力、记忆力外,最为重要的是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思维又是多种成分的综合表现,体现为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抽象思维及形象思维的结合,同时又离不开创造想象。在这个结构中,知识因素是基础和前提,认知因素是核心,而人格因素对创造活动起着激励和保证的作用。

二、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一)环境

从环境方面来说,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

家庭方面,父母受教育程度、管教方式以及家庭气氛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创造性。

学校教育方面,学校气氛、老师对学生自主性的鼓励和学习活动的自由度影响学生的创造性。我们学生之所以创造性匮乏,除了与我们的传统文化等因素有关外,主要是我们的教育存在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中急功近利思想严重,过分注重知识的灌输,注重分数,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始终无法摆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怪圈;过于追求统一和服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个别差异,轻视学生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过分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视学生学习的外在强化,忽视学习兴趣的培养;注重个体学习的阶段性,忽视学习的终身性等。所谓“钱学森之问”和“李约瑟悖论”其实直接指向了创造能力的培养问题。

(二)知识

创造并不是无中生有,不存在离开知识的所谓创造,也不存在能够脱离知识而单纯存在的创造能力,创造就其本质来说就是一种对现有知识的重新组合和转换的过程。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邵瑞珍指出:“根据知识分类学习论,创造力也是由网络化的陈述性知识,相对自动化的智慧技能和受意识控制的策略性知识三者构成。”[4]当然,并不是说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他的创造性越强。因为知识丰富的人,可能会形成许多心理定势和功能固着,这会极大地阻碍他从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导致创造力水平的下降。一个人的知识能否有助于他的创造性的发挥,关键看他知识的质的组织状况即是否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按照现代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P.Ausubel)的说法就是,他的知识结构必须具备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巩固性这三个特征。可利用性是指面临新的问题时,个体头脑中是否具有可以用来解决新问题的适当观念,个体原有知识概括性越高,包容性范围越广,越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可辨别性是指面临新的问题时,个体头脑中原有知识与新的问题之间异同是否能清晰分辨,可分辨程度越高,则越有助于问题解决。巩固性是指个体原有知识结构的巩固程度,原有知识巩固程度越高,越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按照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观点就是,贮存于不同个体长期记忆系统中的陈述性知识、智慧技能和策略性知识的实质性内容以及它们彼此之间协调关系上的差异,导致他们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差异。

(三)智力

对于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心理学家的看法分歧很大。有的学者认为,创造性是智力的构成因素,有人认为创造性和智力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能力,但更多的学者认为它们是两种不同但又密切相关的能力。也有学者认为,智力决不是创造力的唯一构成成分,甚至也很难说智力是创造力的最重要的构成成分。人的创造力除了智力以外,还有很多别的构成成分。现在人们一般倾向于认为,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具体表现为以下四点:①低智商者不可能有高创造性;②高智商者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③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低,也可能高;④高创造性者必须有中等水平以上的智商。日常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在文学艺术和科学上有创造性的人,比这方面无创造性的人智商高。但是,经常可以看到,有些智商高的人却缺乏创造性。反之,许多创造性很强的人,却并没有显示出令人惊奇的高智商。

(四)人格

大量的研究表明,创造性与某些人格特征之间存在高度相关。美国心理学家推孟(L.Terman)研究发现,同是高智商的儿童,日后成就很大的一组与成就一般的一组的最明显的差异在于前者完成任务的坚毅精神、自信而有进取心、谨慎、好胜心强等高于后者。[5]我国学者周昌忠指出,创造个性有六个特点:勇敢、甘愿冒险、富有幽默感、独立性强、有恒心、一丝不苟。另一学者杨仲明指出,创造性人格最重要的特征有:勇于献身的精神、童心未泯、思想的灵活性、独立、果断、坚定、自制、幽默感强、对事业的巨大热情、难以满足的好奇心、无私的“给予”与奉献等。[6]综合国内外有关研究,我们可以把创造性人格特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幽默感

幽默是指生活和艺术中的一种特殊的喜剧因素,又是指表达、再现、领悟生活和艺术中的一种特殊能力,是一种高超的艺术,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具备创造性人格的人即使面对较困难或严肃的问题情境时,也能表现出较多的幽默。

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

在创造活动中,创造主体不仅会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且是在为民造福的愿望下,对客观事物的创造、探索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他们愿为增进人类知识做出贡献,甚至将生死置之度外。正是这种愿望推动他们努力探索,不断创新。

3.坚忍不拔的创造意志

在创造活动中,创造主体必须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创造活动充满了艰难险阻,往往会遇到巨大的障碍和困难,这就需要以顽强的毅力排除种种干扰,忍受任何打击,在逆境中崛起。例如,居里夫人与爱人在科学的道路上进行探索的时候,丈夫居里在一次偶然的事故中丧失了生命。这个沉重的打击使居里夫人悲痛万分,但她克制了自己的感情,战胜了内心的痛苦,继续攀登高峰,终于在1911年第二次荣获诺贝尔奖金。

4.自强不息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创造主体保持创造活动得以坚持下去的重要心理因素,它主要表现为创造者的自我肯定、自我确认,相信自己的创造才能,对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大胆地设想,这样才能攻破难关,获得成功。例如,美国发明家贝尔坚信自己发明的电话一定会对人类有益,就自费到许多城市表演,宣传自己的成果,几经波折,终于创办了贝尔电话公司,把电话推广开来。

5.健康的创造情感

在创造活动中,主体对这一活动所产生的理智感和美感。这种情感有利于更理智地、更主动地、更自觉地从事创造活动,从而使创造主体迸发出积极的创造精神。在创造活动中,创造主体在揭示隐含的普遍真理时,在发现自然界中的和谐时,往往会产生异常强烈的美感。英国医生琴纳发现接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时,曾经这样写道:“我想到命里注定要使世界从一种最大的灾难中解脱出来,我感到一种巨大的快乐,以至于有时沉醉于某种幻想之中。”

6.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并喜欢幻想

不断地提出问题,有浓厚的认识兴趣,喜欢猎奇,喜欢尝试用新奇的方法来探究问题,不怕失败等,是具备创造性人格者的共同特征。具备创造性人格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比一般人有更多的梦想,但能够自由地往返于现实与幻想之间。对于成长中的儿童而言,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是发展他们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品质,知识的真正价值,只是锻炼他们思维能力和品质的原料,是用来促进儿童思考的,亦即,儿童的大脑不是靠知识(记忆)来填充的容器,而是有待点燃的火把。

7.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那些违反“常识”的假设和观念都能够坦然接受,反对以武断、粗暴、简化等草率的方式处理复杂或矛盾的问题。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耐力,愿意付出无报酬的代价,去从事无法预期的工作。

三、创造性的培养

要想培养人的创造力,就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想不想创新的问题,即解决创新意识和动机的问题;二是能不能创新的问题,解决的是创新的能力问题。一般而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个能支持标新立异者或偏离常规思维者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为了创造自由的、无拘无束的环境,托兰斯提出五种原则: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向学生证明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给予不计其数的学习机会;使评价与前因后果联系起来。

2.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在可能的条件下,应给学生一定的权力和机会,让有创造性的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干自己想干的事,为创造性行为的产生提供机会。一些专家认为,创造性的活动是需要花费时间的,创造性思维常常需要等待机会。

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应使考试真正成为选拔有能力、有创造性人才的有效工具,在考试的形式、内容等方面都应考虑如何测评创造性的问题。比如,在学业测试中,可以列增加少部分无固定答案的问题,让学生有机会发挥其创造性。评估学生的考试成绩时,也应该考虑其创造性的高低,以及突出评价的过程性等。

(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1.保护好奇心

应接纳学生任何奇特的问题,并赞许其好奇求知。好奇是创造活动的原动力,可以引发个体进行各种探索活动,应给予鼓励和赞赏,不应忽视或讥讽。

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对学生所提问题,无论是否合理,均以肯定态度接纳他所提出的问题。对出现的错误不应该全盘否定,更不应指责,应鼓励学生正视并反思错误,引导学生尝试新的探索,而不循规蹈矩。

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应重视学生与众不同的见解、观点,并尽量采取多种形式支持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来理解事物。对学生的观点,要以正面鼓励替代反面警告。

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非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在各种创造活动中都起重要作用。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进行丰富的想象,不必拘泥于常规的答案,去掉定势和从众的思维方式。给学生机会进行猜测,并尽量让他们有猜测的成功体验。

5.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领略创造者对人类的贡献,受到创造者优良品质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激发他们“见贤思齐”的心理需求和动机。

(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通过各种专门的课程来教授一些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与方法,训练学生的创造力。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发散思维训练

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多种,如用途扩散、结构扩散、方法扩散与形态扩散等。用途扩散即让学生以某件物品的用途为扩散点,尽可能多地设想它的用途。结构扩散即以某种事物的结构为扩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结构的各种可能性。形态扩散即以事物的形态(如颜色、味道、形状等)为扩散点,设想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各种可能性。方法扩散即以解决某一问题或制造某种物品的方法为扩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种方法的各种可能性。

2.推测与假设训练

这类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比如,让学生听一段无结局的故事,鼓励他们去猜测可能的结局;只读文章的标题,猜测文章的具体内容;可以让学生进行各种假设、想象,如假设你当班长,假设你当校长等等。

3.自我设计训练

教师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及其知识经验,给他们提供某些必要的材料与工具,让学生利用这些材料,实际动手去制作某种物品,如各种小模型、、教具、贺卡等等。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完成自己的设计。此项训练通常需要教师协助学生确定所设计的课题,并提供各种形式的帮助。

4.头脑风暴训练

头脑风暴是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可以先由教师提出问题,然后鼓励每个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集体讨论,可以拓宽思路,产生互动,激发灵感,进而提高创造性。

具体应用头脑风暴方法时,应遵循四条基本原则:一是让参与者畅所欲言,对所提出的方案暂不作评价或判断;二是鼓励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观点;三是以获得方案的数量而非质量为目的,即鼓励多种想法,多多益善;四是鼓励提出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

四、与创造性研究有关的几个问题

(一)研究性学习的性质及其心理学依据

1.研究性学习的性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5条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这表明“研究性学习”已被政府正式列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区分了两种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具体地说,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更有利于学生从事‘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7]

从上述两个定义来看,不论是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还是作为课程形态的研究性学习,其心理实质与本章所讲的“解决问题”是相同的。

2.研究性学习的心理学依据

学习一个新的概念,一种方式是通过先下定义,然后举例子说明定义,这就是所谓的“规—例法”。这种学习方式也被称为接受学习。另一种方式是先呈现若干概念的例子,并提出有关它们的共同本质特征是什么的问题,诱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可以进行有关它们的共同特征的猜测,并寻找资料以支持自己的猜测,或否定自己的猜测,最后通过集思广益形成结论。这被称为“例—规法”,属于发现学习。同样,高级规则的学习也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教师讲解或教科书的解释而习得高级规则;二是通过问题解决的形式习得高级规则。

如假定学生已学习过长方形面积=长×宽,三角形面积=底×高÷2,并且能识别长方形和三角形。现在要学习的几何图形是梯形。在学习梯形时,要习得的新概念是“梯形”概念;要习得的新面积计算公式是梯形面积=1/2(上底+下底)×高。新的梯形面积公式总合了长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所以是高级规则。这种高级规则的习得可以用教师讲解,学生接受的形式习得,也可以用发现学习的方式习得。如果采用研究性(或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教学,教师出示要学习的新图形的若干变式例子,让学生形成梯形的概念。教学的这一步是很容易的。在新的图形概念习得后,教师问:我们能想出计算梯形面积的方法吗?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我们能将新的图形转化为我们熟悉的会计算的图形吗?这样学生可以想到把新的计算公式未知的图形转化为计算已知的长方形和三角形,从而解决了问题。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已习得了新规则,又重温了解决几何问题的推理方法,即将未知图形转化为已知图形(属于认知策略学习)。

在心理学研究中,解决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在数学和自然学科中进行的,问题一般有明确的答案。但是社会学科、语文学科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一般是定义不明确的,其答案也可能不是单一的,解决过程可能与自然学科和数学中的解题过程也有很大的差异。

(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有关争论

解决问题的教学主要是围绕教什么(What)、如何教(How)、从何处教(Where)和从何时教(When)四个方面展开的。[8]

关于这一问题,归结起来有以下四个争论的焦点问题:

第一个争论问题是:能教会的解题能力是不可分的单一能力,还是多种较小的子技能构成的能力?按常识观,解题能力是不可分的单一能力。据这种能力观,学生通过系统心理训练,其整体解题能力将得到提高。这种观点意味着人的心理好像某种肌肉一样,通过训练可以增强力量,所以当学生心理能力得到提高后,其各学科成绩也将随之提高。这种观点被称为形式训练说。20世纪初,桑代克经过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形式训练说不能成立。而认知科学的进展表明,心理能力可以视为是由许多子能力构成的集合体。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可以分别教这些子技能。

第二个争论的问题是:如何教授解题能力呢?也就是说,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是应强调过程还是应强调结果呢?按常识观,解题教学应强调告知学生正确答案,即强调结果。这种观点源于行为主义的奖惩观。但布卢姆等人(1950)的研究表明,强调过程的教学能提高大学生的解题能力。

第三个争论的问题是:解题能力的教学是应独立设课还是整合在已有学科中?按常识观,解决问题的课程应脱离其他课程而单独开设。例如,如果想教会学生制定计划的技能,则应教会他们作计划的一般步骤,如把一项大的任务分成许多小部分等。一旦这些一般步骤被掌握,不论再遇到什么具体任务,它们都会有用。当代认知科学研究表明,最好是结合具体学科教问题解决技能,因为每一具体领域的问题都有其特殊性,对解题能力有特殊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对此有不同主张,但随着心理学发展的深化,大量的心理学研究结果并不支持单独设立课程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需要整合到已有学科当中。

第四个争论的问题是:解决问题的教育主要是针对年级较高已掌握学科领域的基本技能的学生进行,还是也可针对年龄较小的在学科领域的新手进行?按自动化假设,只有在掌握低级技能以后,才能学习高级思维技能。其依据是:低级技能的掌握达到自动化水平,不需要占据记忆空间,才有助于学习者学习高级技能。对这种自动化假设的批评是取消限制观。意思是在某些情况下,新手不需要掌握一门学科的全部低级技能就能从事较高水平的思维。例如,学习作文并不需要等到句法、标点等完全掌握以后才进行;又如,学生加法未熟练掌握,可以借助计算解决文字题。这些技能取消了对较低级前提技能的限制,允许学生从事学科领域较高级思维的某些方面,使之增强学习动机,形成学习兴趣。但从长远来看,学生最终必须掌握较低级技能,使之达到自动化。

思考题

1.什么是问题?什么是问题解决?

2.影响问题解决从主观上有哪几个方面的原因?试列举并分别加以解释。

3.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有哪些措施?

4.什么是创造性?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5.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哪些?试列举并分别加以解释。

6.试述创造性培养的条件。

实例分析

1.阅读下面案例,分析案例中的老师是如何精心设计问题,然后把学生的思维、注意力带入一种特定的问题情境,以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创造性的目的。

《小柳树和小枣树》案例[9]

教学实录过程:(片段)

师:刚才大家学习、合作得特别好。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再合作一次,自由选择喜欢的角色:小柳树或者小枣树,来个分角色比赛,怎么样?(学生兴奋,跃跃欲试)

师:大家可以自己找学习伙伴,先练习读一下自己喜欢的部分。

(学生组成小组,分角色练习读,教师指导、参与)

师:哪一组有信心先来比一比?(生一、四组都抢着比)

师:各组组长以先举手为先。(生轮读、抢读、评读)

(师生评选擂主,鼓掌祝贺)

师:刚才大家读的语气和表情太形象了。现在老师有个建议,咱们把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表情画下来,怎么样?

生:(大声喊)我能画!

师:在画之前,同学们,先把课文中描写小柳树和小枣树神态的语句,找一找、读一读、想一想,然后再画一画。(生找、读、画)

师:谁愿意到黑板前在图片上画一画?(生一男一女到黑板前画)

师:这两位“小画家”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画得都不错,但我想问他们为什么这样画?

男生:因为小柳树认为自己很美,非常骄傲,看不起小枣树。所以我把它画成眉毛扬起,斜着眼睛看着别人,张开嘴巴大笑的样子。

女生:老师,我是想表现小枣树那种谦虚的表情,所以说话时,它的表情是平静的。

师:大家觉得有道理吗?(生点头示意)

师:那在座的你们有没有不同的画法?

一生:老师,我把小柳树的脸画得红红的,它低着头,一副很难为情的样子。因为最后它听了小枣树的话,很不好意思。

师:他说得也很对啊!谁能用恰当的词来形容小柳树和小枣树呢?(生想了一会儿,纷纷举手)

师:举手的同学愿意到前面来写一写吗?(七位同学板书)

师:这些同学,能想出这些恰当的词,真是了不起。这说明文中的人物对话以及生动的神态、动作的描写,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通过读、想、画,大家也一定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吧!那么你们喜欢小柳树还是喜欢小枣树?(学生小组之间展开讨论)

2.阅读下面案例,分析案例中的于漪老师是如何恰当地对待学生的提问,并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的。

宇宙里有些什么[10]

上海特级教师于漪在教《宇宙里有些什么》时,课文中有一句话:“宇宙里有几千万万颗星星。”这时,一个学生提出了问题:“老师,万万等于多少?”话音刚落大家都笑了起来,有一个学生说:“万万不等于亿吗?”在大家的笑声中,提问题的学生很后悔,责怪自己怎么问了这么一个愚蠢的问题,灰溜溜地坐下了,埋下了头。于老师觉得他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于是她问:“既然万万等于亿,但这里为什么不说宇宙里有几千亿颗星星,而却说宇宙里有几千万万颗星星呢?”这一问,学生们都哑了,都开始思考。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不用亿用万万,有两个好处,第一,用‘万万’听起来响亮,‘亿’却听不清楚;第二,‘万万’好像显得比亿多。”这时学生们又笑了。其实这个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于老师当即给予肯定,并表扬说:“你实际上发现了汉语修辞中的一个规律,字的重叠可产生两个效果,一是听得清楚、响亮,二是强调数量多、增强了表现力。”这时,学生们都用钦佩的眼光看着那个学生,而于老师却说:“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今天学到了这个新的知识,是谁给予我们的呢?”噢,这时,大家才将目光集中到第一个提出问题的同学,这个学生十分高兴,如释重负,先前的羞愧一扫而光。这对他以后敢于大胆提出问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注释】

[1]G.H.鲍尔,E.R.希尔加德著:《学习论——学习活动规律的探索》,邵瑞珍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2]杜威著:《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姜文闵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88~93页。

[3]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143页.

[4]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282页.

[5]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13页.

[6]董奇.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199页.

[7]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9~148页。

[8]加涅著:《学习的条件》,1977年(3版)第7章。

[9]参考http://blog.66wz.com/?uid-241028-action-Viewspace-itemid-303539

[10]参考:http://www.my0832.com/bbs/topic-84196.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