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保护与传播经典性的教育格言
著名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自从人类在大自然中的地位处于优势以来,人类的生存没有比今天再危险的时代了。”“不道德程度已近似悲剧,而且社会管理也很糟糕。”(1)为此,当今世界人们正在积极探求普世伦理法则。瑞典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预言:“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二千五百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2)言外之意强调的是,要学习古人,掌握古人为我们积累的文化财富。由于大量的反映社会规律的普世伦理法则和道德规范蕴涵在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传统经典格言中,所以,有学者甚至建议要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格言作为全球普世伦理法则。由此观之,在教育领域,应善待经典格言。加强对经典格言的反思、保护、传播和运用是当今社会教育的客观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昭示。
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我们的教育者时刻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对各种传统教育规范的认同。正是有了这些规范,教育生活才得以维持和发展。而教育者要理解并遵守这些规范,就必须了解和接纳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传统,教育之所以能如此长期存在而没有崩溃,主要原因即在于教育者们能够自觉遵守那些受到保护的传统。教育格言正是这些传统教育的法则和文化的集中反映,不论现在还是将来,都应理所当然地得到一定的呵护。教育领域是一个引导性的领域,教育者善待教育格言,才能使未来公民得到合理和公正的教育,从而使人们善待生活。由此可以说,加强对经典教育格言的保护是一项功在教育、泽被后生的事业。
一、经典性教育格言的保护
教育格言比比皆是,应有尽有,并不是说对它们都应予以保护。事实上唯有那些经典性教育格言才反映了教育的普世伦理和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例如:“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礼记·学记》)“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进学解·师说》)“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大教学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爱弥儿》)“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造的基本方法。”(《学校与社会》)“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普通学校的苏维埃教育问题》)“教育——这首先是活生生的、寻根究底的、探索性的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发现,而没有发现就谈不上教育工作的创造性。”(《给教师的信》)“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陶行知文集》)如此等等,类似的影响广泛、效能突出、经久不衰的教育格言才能算作经典,也才是我们要真正保护的实际对象。
在保护经典教育格言的问题上,具体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树立对经典教育格言的保护意识
经典教育格言是难得的教育遗产和文化财富,要切实把它们看成教育文化成就和教育文明的主干和核心部分,要明确经典教育格言保护与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教育者的专业发展、与受教育者的发展的关系,将经典教育格言的保护工作当做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方略。要用经典教育格言中的“普世教育伦理”引导广大教育者,用经典教育格言中的“普遍教育规律”指导教育活动的开展,借以规范教育行为。要在学校中、家庭中和社会上使所有教育者都确立经典教育格言的保护意识,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尊重它们,善待它们,尽量创造条件体验并用好经典教育格言。
2.针对经典教育格言实施人才和资源保护战略
在古代,常常有一些“信而好古”的专家学者,如孔子、唐玄奘、朱熹、纪晓岚等,由于他们受“祖宗之法不可改”等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声称“述而不作”(孔子)、“译而不作”(唐玄奘)、“注而不作”(朱熹)、“编而不作”(纪晓岚),所以作为教育家,他们对教育格言的整理和弘扬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目前人们较多地提倡学习西方当代的教育思想,崇尚那些稍纵即逝的教育随感,这似乎无可厚非,然而这些教育随感相对于那些经典教育格言来说,就大为逊色了。遗憾的是,我们目前在经典教育格言的继承整理工作上,不仅少有人做,而且更重要的是根本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因而造成了该方面工作的后继乏人局面。与此同时,经典教育格言面对教育改革的滚滚洪流,正在面临一种十分尴尬的局面,不断受到挑战和不当有的讽刺、挖苦,大有一种难以抛头露面的境遇,致使它们显得苍老了许多,人们对这些所谓的经典早已淡忘了。基于这样的现状和原因,组建该方面的研究机构,找寻相应的专门研究人才并建立名录,予以一定的特殊待遇,创造条件支持其进行教育格言的挖掘整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唯有如此,才能切实防止教育格言资源的流失现象的继续发生,杜绝经典教育格言遭受严重诋毁的尴尬局面,挽回经典教育格言应有的尊严和声望。
3.予以经典教育格言适当的法规保护
法规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经典教育格言属于非物质文化范畴,是人类教育思想和教育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体现了教育经验、教育认识和教育精神成果的多样性。由于非物质文化是逐渐演变的,教育改革的兴起和介入,致使有些经典教育格言因为我们的学术冷漠和关注不够,正濒临失传,亟待抢救;有些经典教育格言由于我们的不当保护,抑或盲目崇拜,而中断了其良性演变的进程。目前非物质文化的法律建设的步伐还不能及时跟上保护工作的需要,给予相应的法规保护暂时面临一定的困难。为此,随着历史文化遗迹保护越来越引人注目,经典教育格言的保护也应引起更大重视。我们要充分认识当前非物质文化保护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结合教育行业的实情,加紧制定教育格言保护的措施,或将教育格言保护的条款写进相关规章和条例中。这必将推动教育格言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展示教育格言的丰富性,增强教育者的教育自觉和文化认同,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为人类教育活动的多样性及教育思想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经典性教育格言的传播
传播指人类交换信息的一种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信息接收和信息反馈活动的总称。传播的过程就是由信息源、传播者、受信者、信息、媒介和反馈六个要素相互作用组成的、不断变化的过程。经典教育格言的传播不管自觉还是不自觉,都基本符合并通过这样的过程来实现。
1.从传播理论看教育格言传播的取向
持什么样的传播理论直接影响教育格言传播的过程和效果,为搞好经典教育格言的传播,首先需要明确现有的传播理论。
第一,“把关人”理论,认为在群体传播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gatekeeper),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的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渠道。1950年,这个概念被引入新闻传播,并发现传媒组织成为实际的“把关人”,它们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决定哪些内容最后与受众见面。网络传媒的出现给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带来了震撼性的冲击,认为把关环节来自媒介,信息经过了各种把关人的各种筛选才传向大众。由于“把关人”理论坚持“大众传播是政府的工具”的集权主义观念,所以弱点日益凸显。
第二,自由主义理论,认为传播应坚持个人的重要性,依靠个人的理智活动能力,主张言论和出版自由,进而形成了“观点的公开市场”以及“自行调节过程”的自由观念。强调大众媒介是一种社会公器(public instrument),旨在服务民主政治。实际上,人并非道德的恪守者,传播者也不能时刻显示高度的道德感。所以,自由主义理论对现实的人而言,未免过于理想化了。
第三,社会责任理论,主张大众媒介要“供给真实的、概括的、明智的关于当天事件的记述,它要能说明事件的意义”,应当成为“一个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要能描绘出“社会各个成员集团的典型图画”,要负责介绍和阐明社会的目标和美德;认为政府是民主政治的产物,希望政府主动地去促进自由,与大众、媒体协同一致,共同发挥传播的功能;强调权利与义务(责任)已由个人转移到社会,由理性移转到良心与宗教伦理;要求政府承担指定式责任、契约式责任、自愿式责任,处理好自由与自律、义务与责任、社会舆论与社会监督的关系等。(3)该理论与“把关人”理论、自由主义理论同属于传播制度规范理论,对各种传播技术涉猎较少。
第四,“拷贝的支配”理论,认为由于环境的扩大化和社会生活的间接化,人们不可能与大多数“实物”保持接触,要了解它们只能依靠媒体提供的第二手信息即“拷贝”。现代人每时都处于拷贝的包围中,要逃避其影响是不可能的。拷贝的收集、制作、提供是作为营利活动来进行的,为了获取利润,传媒必须为最大的受众群体提供有兴趣的、有刺激性而易于接受的拷贝;还可使用语言或其他象征手段,将人们引向某种态度和行为活动,求得潜移默化的效果。在拷贝的强力支配面前,现代人已经屈从传媒的庞大规模和垄断地位,无奈地接受既成唯一的选择。
第五,其他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把受众看成是有特定“需求”的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成是基于特定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民主参与理论(牵制作用、非统治地位)要求大众传媒向一般民众开放,允许民众个人和群体的自主参与。“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主张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对于一系列公共事务重要性的判断,以及对其解决的优先顺序的认识,有一个无形的议事日程表,媒介给某一项事情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也越强。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人们在受到“周围意见环境的认知”或“意见气候”、“多数意见”所带来的压力时,可能会改变已经持有的看法或观点,强调传播媒介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培养”理论认为,大众传媒揭示的象征性现实影响人们对客观现实的理解,大众传媒带有的倾向性使主观现实和客观现实之间出现了很大的偏离,且这种影响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4)
几种传播理论从不同侧面谈了各自的观点。概括起来,我们认为,形成一种言论基本上是个人的自由权利,传播一种言论则主要是社会的行为,需要承担一定责任,无论出于何种动机,都不应随意地扩大非科学、非人文及无益于社会和公众的观点。在不同的传播理论支配下,不同的人可能会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方式来对待教育格言。然而我们的态度是,应当理智地、客观地把握教育格言,尽可能使那些反映教育规律和普世教育伦理并体现教育实践哲学的教育格言得到广泛传播,带动教育文明的共同张扬和全球公共教育的协调发展。
2.广泛利用各种传播途径,促进经典教育格言的传播
一般地说,由于经典教育格言出于贤哲、载于典籍、流布于公众,因而往往带有权威的色彩,常令教育者肃然起敬。教育格言是怎样传播的呢?总体来看,以往教育格言基本上属于自然传播方式,还没有进行有意识地引导和专门性教育,而现在逐渐变得模式化起来。因传播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构成了不同的传播模型。传播过程中我们应当尽量增强其自主意识,广泛采用多种多样的模式和渠道,促进经典教育格言的传播。
第一,利用民俗教育,发挥社会传承作用。民俗教育是有关民俗知识、民俗事实和现象以及通过民俗体现出来的有关民族心理、民族精神的教育。民俗属于最基层的文化,它通过民间的谚语谜语、神话传说、婚丧仪礼、说唱艺术、歌谣、游戏、聊天等来展示自己。有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照壁题字,在墙上书写治家格言、教育格言的传统,近则会影响到一个村庄、方圆几十里;远则可传播到全国,成为跨越时空的精神财富。将民俗中所包含的教育格言通过挖掘、选择、整理、加工保存下来,或者将教育格言置于民俗教育中,予以传播、交流、吸收、融合,并促其不断更新和创造,潜移默化地对公众产生影响。在市肆庙会、时令节年、婚丧嫁娶等活动过程中,可以运用民俗搜集、民俗讲演、参观民俗博物馆、组织节日纪念活动等来进行教育格言的传播,积极采取措施,保证活动制度化、内容系列化、各种教育方式一体化,重视民俗资源开发,利用传统影响,形成社会传承效应。
第二,引导媒体教育,形成环境熏染效应。当今社会,传媒形式越来越多,如广播、电视、电影、广告、图书、报刊、网络等应有尽有,这些媒体本身就具有教育的功能。但是目前各种传媒手段的使用中,还存在着不少缺失和大量不利于开展优质教育的因素,以致严重影响了对下一代的教育,至于下一代将对他们的孩子怎样进行教育就更难预料了。如果我们将一些积极有益的教育格言贯穿于各种媒体中,譬如在电视上做“学习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CCTV)这类包含有教育格言的公益广告,在卡通片、DVD制品、影展活动中,适当增加部分教育格言内容,精编治家格言、家训这类图书,组织家教格言进万家活动,制作教育格言门匾和标语等,不断地进行宣讲和灌输,就可以在正确的引导下形成良好的教育格言环境,通过这种环境的熏陶和感染,不久我们这个社会就会产生一种尊重教育、崇尚教育、信赖教育、热衷教育的舆论和氛围,这对于教育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无疑是一种幸事。
第三,加强学校教育,建构教师推动机制。过去,教育格言主要是借助于民俗和媒体自然传播的,虽然部分值得钦佩的老师也不时地将格言渗透于课堂教学内容中,但对教育者来说,一般都是下意识的,其影响相对较弱。若要增强教育格言传播的意识性,并增进传播的效果,必须更多地依靠学校教育方式来推动。这种方式包括对现有教师进行教育格言培训和加强师范教育,如设置教育格言课程,讲解著名教育家的生活及其经典教育格言名句,提供教育格言读物,创设伴有教育格言的人文环境,要求尝试实践教育格言,尤其应积极做好教育格言教学的目标定位、内容选择、过程组织和方法运用工作等,将教育格言贯穿于教育工作中,使未来教师掌握较多的经典教育格言,培养其创造教育格言的能力;同时也包括对学生进行教育格言教育,使其成为未来的好家长等。由于这种方式更加贴近教育规律,贴近学生现实,贴近社会生活,所以应当重视使用,以加快经典教育格言的传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