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因素
如果把学生在考试评价中获得的学业成绩与教学诊断放在一起,学业成绩的好坏本身就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通过学业成绩的提示来诊断学生在学习方法与学习思维上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学业成绩差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把学生在考试评价中获得的学业成绩与学生选拔放在一起,就不再是透过学业成绩发现学习方法和学习思维中的问题了,而是直接对学生进行优劣区分,从而对受教育机会或职业岗位进行配置。因此,学生的学业成绩对学生的受教育机会或未来职业生涯都有着重要影响。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因素主要包括三方面,即学生的家庭背景、就读学校的组织系统和学生个人能力。
一、学生家庭背景
“无论学校之间在大小、经济资源或者总体组织方式上有多大不同,它们对学生成就的影响也许比我们预期的要小得多。其中的原因就是学生成就、学校组织和学术资源可能都受另一个因素的强大影响,那就是学生的家庭背景。”[1]家庭背景通过三个途径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产生影响:一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物质条件,虽然物质条件并不能决定教育质量,但物质条件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条件;二是家庭文化会为学生接受的教育给出一个“定义”,家长会按照这个定义的内涵来要求和评价孩子,孩子也会尽力使自己的学习生活符合和印证这个定义;三是不同的家庭会为孩子提供不同的助考体系,今天的考试评价对象虽然是学生,但在准备考试评价的过程中,助考体系的力量也会对学生的考试评价成绩产生很大影响。
家庭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物质条件。物质条件对教育教学过程并不产生实质性影响,甚至根本不进入教育教学过程,所以经常会被忽略。虽然成绩好的或差的学生中都有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或优越的,但从统计概率来看,家庭物质条件好的学生在学业成绩上的优势还是比家庭物质条件差的学生较为明显。原因何在?虽然物质条件并不进入教育教学过程,但物质条件往往决定学生进入什么样的教育教学过程。不同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教育教学过程不尽相同,这就意味着学生进入不同的学校,所接受的教育教学过程是不一样的。在我国,进入什么样的幼儿园和小学是依据学生的户籍所在地,而户籍所在地和家庭居住地有关,这也就和家庭的经济条件有关,“学区房”的概念就是基于这种情况产生的。
家庭文化为学生接受的教育给出基本“定义”。虽然每个家庭的孩子都接受学校教育,但不同家庭对孩子接受教育的理解不同。比如,有的家庭觉得,孩子必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才能休息;有的家庭认为,为了健康,孩子必须准点休息,哪怕作业没做完。可能这两种家庭的孩子恰好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学习,所接受的教育基本相同,但不同家庭对学校教育的理解不同,对孩子的影响就不同。不同社会背景的家庭,比如农村家庭与城市家庭、蓝领家庭与白领家庭等,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存在更大的差异。当不同的家长对教育本质持完全不同的理解时,他们对孩子的学习和教育所持的态度和运用的方法也会完全不同。虽然家长并不参与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但家长的态度既影响到孩子对教师和教育教学的接受程度,也会影响到孩子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看法和选择。
家庭是学生最大的助考体系。基于选拔的考试评价通过对学生学业成绩的相对比较来决定谁是胜出者,谁是被淘汰者。问题随之产生。如果选拔的标准仅限于学生,就不需要助考体系,事实上助考体系也无法起作用,然而现在的选拔标准是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业成绩的取得取决于两方面,一是学生自己的努力,二是外在系统的帮助。如果学生自己不努力,外在系统的力量再大也不会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产生多大影响。因此,分析助考体系的前提是学生已经足够努力,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改变学生学业成绩的就只有外在力量的帮助了。学生在学习上的实力是相对固定的,当学生足够努力时,可变的因素就是家庭提供的助考体系。正因为如此,现在的学生不但在学校的学习负担很重,回到家之后,家庭给予的学习负担和压力同样不轻。然而,家庭助考体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往往被忽略,于是看起来家庭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很大,但效果不一定明显。
二、学校组织系统
学生进入特定的学校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就成为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直接因素。对学生而言,学校提供了一个“教育场”,教师乐意为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尽心尽力。“优效学校研究的一个最重要的结论就是优效学校并不像看起来那样,只依赖于学校组织的任何一个单方面。对学生的高成就没有一种单一的解释——例如一个高要求的校长或宏伟的学术目标。如约翰·古德兰得所说,学校有效性要靠学校的整体性。两个最重要当然也是最精确的研究得出了相似的结论。拉特及其同事在研究英国中学的过程中强调学校表现依赖于学校的整体‘气质’,这种整体性比各方面相加都有更大的影响力。布鲁克弗和他的同事在分析密歇根的学校中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优效学校和低效学校在整体‘气候’上有所不同。”[2]之所以把学校组织系统看成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系统因素,而不是把学校组织中具体的教师、具体的活动看作影响因素,是因为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具体的教师和具体的活动对单个学生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虽然绝大多数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积极的,但积极的程度是不同的,有的学生受益多一点,有的学生受益少一点,这是很正常的,甚至在某些特别的情况下,具体教师和具体活动还可能对学生成长产生消极影响。学校作为一个组织系统,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主要通过学习文化氛围、教师团队和课程体系来实现。
1.学习文化氛围
学生进入学校,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学校的文化氛围。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方向性引领的功能。学习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对学习的定义。在有的学校,为教师群体认可的学习就是学生能够掌握教师讲授的知识,并能加以应用、拓宽及创造性地发挥;而有的学校的教师群体认为,学习就是能够原模原样地记住教师教授的知识,能够按照教师教授的方法解题。不同教师群体对学习的不同定义,决定了不同教师群体所认可的好学生的标准,也就意味着,某些学校的好学生在另一些学校可能就不是好学生。
学生群体也会对学习形成自己的评判标准。大多数学校的学生会以学校提供的考试评价标准为评判标准,但某些学生群体也可能提出一些不同的标准。比如有的学生群体认为谁认真学习谁就是学习的榜样,有的学生群体认为会考试就是学习的榜样,甚至有学生群体认为谁敢抵制学习就是榜样。学生进入一所学校,必然会融入对学习具有不同定义的学生群体,当学生认同对学习文化的某种理解时,就容易获得这个学生群体的支持;反之,当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生群体对学习文化的理解不一致时,即便在考试评价中取得好成绩,也不一定能得到学生群体的支持。
2.教师团队
单个教师会影响学生的学科成绩,而真正对学生学业成绩产生实质性影响的是整个教师团队。尽管每个教师是以个体的形式来影响学生的,但最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业成绩产生影响的,是不能被拆分为单个学科教学的教师集体教学。教师团队除了以单个教师通过单一学科教学的方式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以外,还通过教师间的教学协作和专业共享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
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最终决定学生是否获得升学的并不是单科成绩,而是各科总成绩。总成绩取决于单科成绩,而如何提高单科成绩不仅是单个学科教师的事,还需要学科教师共同面对。举例来说,某学生的数学成绩为80分,英语成绩为85分,不管是数学老师还是英语老师,都肯定希望继续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英语成绩,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有限,为了使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的效用最大化,就需要数学老师和英语老师综合考虑学生的情况,看在哪门学科上多花时间更有利于两科总成绩的提高,此即教学协作的体现之一。
学科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是单科性的,这也意味着学科教师对学生的认识是单向度的。由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不同,在不同学科上的表现也不同,这就要求学科教师能够超越本学科,更全面地认识学生,这是提高教师基于群体开展专业共享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在于,学科教师之间的专业分享能够通过彼此的取长补短,提高教师团队的整体水平。
3.课程体系
学生在学校进行一门一门课程的学习,很少有学生会系统分析所学的课程体系。有的学生对某一门课程有兴趣或因某门课程的成绩好而将其作为自己的专业,有些课程似乎并没有对学生产生什么影响。但事实上,如果没有其他课程的支撑,学生就难有继续深造的机会,并且单门课程对学生而言主要是掌握相应的知识,习得与该课程相适应的思维方法,而课程体系对学生的影响主要是培养综合能力和系统思维能力。虽然人们在解决具体问题时所运用的知识可能是单门课程提供的,但对问题的定位与思考则凭借个人的综合能力和系统思维能力。
正是由于很少系统思考课程体系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所以教育教学实践中会出现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为了使学生取得单门课程的良好成绩而放弃或忽视非考试课程的学习。学校为学生开设的非考试类课程有着两方面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是对于考试类课程学习的辅助功能,如果只修读考试类课程,虽然知识掌握较好,但思维往往不够开阔,在知识应用上也会比较机械;二是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知识储备功能,尽管有些课程并不进入考试内容,但它们对于学生进入高校后的学习或者今后的职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是考试类课程所无法替代的。比如,尽管物理和化学不是文科生高考的科目,但当文科生进入大学学习或者开始职业生涯时,这两门学科不但能发挥完善文科生知识结构的功能,还能优化文科生的思维结构,提高逻辑分析能力。
三、学生个人能力
在所有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因素中,学生的个人能力是最本质的因素。家庭背景和学校组织系统对学生个人学业成绩来讲是某种外在的、间接的力量。之所以说这些力量是外在的,是因为它们不是学生自己可以控制的,也是学生无法改变的;之所以说这些力量是间接的,是因为它们必须通过改变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才可能真正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影响学业成绩最直接的因素,学生的个人能力容易被认为是家庭背景和学校组织系统作用的产物,而不是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因素。
学生的个人能力来自遗传和学习两方面。遗传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影响不言而喻,但它不是唯一的和决定性的,并且需要通过某种途径发挥作用。“在发展中的人与周围的环境互动中,天性和养育是不可分离的。在遗传基因与基因所处的人体内部环境的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天性和养育同样也是不可分离的。……不可想象,如果脱离了基因所产生的多种环境,它的表达将如何进行;不可想象,遗传潜能的发挥可以独立于塑造了它的那一层一层的环境;不可想象,一个与环境形成互动的生物体可以不需要考虑个体的基因型的独特性。简而言之,不可能脱离养育考虑天性。”[3]
虽然不能把人的聪明与否完全归因于遗传,但也不应否定遗传对人后天发展的制约。这就要求在对学生的后天培养中,首先需要认可和接受学生的成长基础。家长和教师对于天赋不是特别聪颖的学生,应当给予更多的理解、支持和教育指导,而不是监督与责备。遗传基础难以改变,对于后天的教育来说,如何充分挖掘和发挥个人遗传因素中的优势很重要。
个人能力还可从后天学习中获得。“到20世纪中期,许多研究结果已与遗传论者的观点发生矛盾,大多数社会科学家认为,环境与遗传对智力的作用一样重要,甚至前者更重要。强调环境智力观的社会科学家们通常强调,个体从婴儿起就需要不断地补充教育,许多研究者也批评IQ测试的使用,因为这些测试通常有文化倾向性。许多人认为美籍非洲裔人和白人的IQ分数差异是由于社会阶层、家庭环境和社会体制上的种族歧视造成的。”[4]后天学习与先天遗传这二者并不矛盾,也不具有替代性,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并不是为了证明后天学习比先天遗传重要,而是关注后天学习对学生的指导、引领和培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