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的劳动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虽然这也是生产性劳动,但劳动对象不能直接物化为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而是社会所需要的、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思想观点的人。可以说,教师劳动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人,因此教师劳动具有和其他社会劳动不同的特点。此外,教师的劳动手段、成果等也有其特殊性。充分认识教师劳动的特点,对增强教师工作的自觉性、提高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复杂性与创造性
教师劳动不是简单的劳动,而是复杂的精神劳动。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是由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和教育目的的全面性决定的。
教育对象的多样性是指教师劳动对象是人,是一群具有一定自觉意识和情感,具有不同的性格、爱好和特长的未成年人。这样,教师的劳动需要全面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人格特征,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教育目的的全面性是指教师的劳动是依照教育目的的要求,对学生实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师不仅要教好书,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还要育好人,培养学生具有一定思想观点和品德行为规范。在教育内容方面,要把实施德、智、体、美、劳五育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指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
任何劳动或多或少地具有创造性。说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并不是说其他劳动不具有创造性,而是说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有着与其他劳动的创造性不同的特点。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情景的复杂性决定,以教育政策的灵活性来体现的。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首先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的。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学生,是独立存在的人,他们出身于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背景;他们的天赋不同、秉性各异;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思想行为。所有这一切还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教师不仅要面对这种有着千差万别的个体,还要面对由这些千差万别的个体组成的群体。并且,无论是每个个体,还是由他们组成的群体,都并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影响,而是同时也反作用于教师劳动,是自我教育的主体。教育对象的这一特殊性就需要教师适应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也是由教育情境的复杂性决定的。当今世界变量多、变化快,大至宏观的社会环境,小至微观的学校乃至更小的课堂环境,无不处于变化发展之中。所有这些也反映在教育情境上,加上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充分体现了教育情境的复杂性。
这就要求教师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条件,发挥更大的灵活性、创造性,因地、因时制宜。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集中反映在教师对教育教学的原则、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运用和处理上——教育有原则可循,但无框框可套;内容有种类可分,但难把轻重深浅之度;教学有法可依,但又无定法。如何针对各个特殊的教育对象,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合理地选择适用内容,充分地利用各种条件,采用有效的教育对策,进而实现最佳的教育效果,完全取决于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水平。
显然,教师劳动绝不是只起“传声筒”、“贩卖知识”的作用,不是机械的重复。某些教师之所以会感到自身劳动简单枯燥、压抑乏味,或者是因为根本没有意识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或者是缺乏把握和挖掘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的能力——他们根本就没有发挥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当然也就无法体会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无法体验到教育工作的无穷乐趣。
(二)主体性与示范性
教师劳动的过程、劳动的手段是教师自身。从备课、讲授、个别辅导、批改作业到与学生交往交流,都是以个体劳动的形式出现的。教师可以是集体备课、学习、讨论,但在钻研教材和传递知识时却是个体能力的综合体现。教师的劳动过程就是将教师自身具备的知识、才能、品质等素质去影响学生的过程。课堂教学的效果,更取决于教师个人的学识水平和教育能力、教育机智的发挥,这就是教师劳动的主体性。
教师劳动与其他大部分社会劳动不同。工人、农民、科学家等等,他们的劳动对象主要是物,是客观世界,是可以按照某种固定模式、程序、进度进行加工的;而教师的劳动对象则主要是人,是人的精神世界。精神世界只能用精神的方式——主体的精神世界去塑造。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是说这种劳动主要是通过主体自身,以示范的方式实现的。
其他社会劳动一般需要通过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如工人的锤子、农民的镰刀、士兵的枪支、科学家的仪器……教师则不然,他是用内涵于主体自身的知识技能、智慧品德,在与劳动对象——学生的共同活动中影响和改变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虽然教师也需要教材和教具,但教材教具并不直接自发作用于劳动对象,它们是通过内化为教师学识、品德并通过教师主体的活动发挥作用的,在这里劳动内容、劳动手段与劳动者是融为一体的。教师劳动的主体示范性体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他们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靠灌输;他们明白事理,主要不是靠说教;他们形成品德,主要不是靠规范,靠的是教师的智慧、品德和行为。
(三)长期性与连续性
教师劳动的长期性与连续性是由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工作的规律性决定的。人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人才的培养需要较长的时间。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的身心素质及其发展具有多方面性。且不说一个专门人才的形成需要若干年,即使是其中的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组成部分的某一阶段——一种知识的掌握、一种观念的内化、一种技能的训练、一种习惯的形成(包括其负向性知识观念、技能、习惯的克服与纠正),都无不需要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人的身心素质还具有多层次性,具有发展可能的多向性。这不仅给教师劳动提出了长期性的要求,也对教师劳动提出了连续性的要求。没有教师劳动的一贯性、连续性,受教育者的素质就难以形成一个系统,教育的成效则会出现事倍功半、劳而无功、劳而负功的状况。因此,教师应当审慎地确立教育目标、选择教育内容,长期地、连续地、深入细致地研究教育对象,合理地、富有创造性地采取教育对策,在尽可能多、尽可能大的时间、空间上对学生施加有效的教育影响。
教育劳动的长期性与连续性决定了教育劳动效果的长期性、迟效性。一方面,它要求每个从教者要有极大的耐心和毅力,努力克服困难,坚持深入细致地、持之以恒地做好教育工作。另一方面,要求每个教师(尤其是教育管理者)要面向未来、有长远的眼光。我们应当认识到,教师劳动的成效不是很容易能够评价的。检验劳动成效既要看教师的努力程度和每个阶段的教育效果,又不能孤立地只看一时某一科的分数或成绩,还要看他取得成效的条件和采用的方式;既要看学生在校时的表现,看学生是否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也要看学生走出校门以后成才概率情况,要看经过一段社会经历以后学生们对他们老师的评价。
(四)群体性与协作性
在现代社会,个体的劳动实质上都是一种社会劳动(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都以其他社会劳动的存在为条件,或多或少地需要其他社会劳动的配合。教师劳动的群体协作性尤其突出。教师劳动的群体性与协作性是由人的素质的多面性、教育要求的全面性、教育影响的广泛性、教育工作的专业性以及教师劳动的长期连续性、教师劳动成果的集体性和综合性等决定的。
教师的劳动主要是以个体劳动的形式进行的。教师无论是进行备课、讲课、课外指导,还是与学生交谈,进行家庭访问以及组织学生的各种活动等等,都有各自的独特风格,别人不可能完全代替。但是,从现代学校教育来看,任何一个学生德、智、体多方面的发展,都不仅仅是不同科目、不同学龄阶段许多教师共同教育影响的结果,而且也是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本人长时间共同努力的结果。一个合格人才的成长,可能受某一位教师的影响较大,但很难说完全是哪一位教师的功劳,因而对教师个体的功过,往往难以评价。所以说教师劳动虽然其劳动形式主要是个体的,每个人自己钻研,独立授课,但这种劳动需要有高度的集体主义精神,通过长期连续的通力协作,才能达成培养人才的共同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