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习教师如何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实习教师如何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师生间良好的道德义务关系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人成材高度的责任感,忠实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学生对教师的劳动和人格的尊重,自觉地维护教师的声誉和威信。合作教育学以反对传统的教师决定论或中心论为起点,强调实行人道主义原则,强调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学生是主体,反对强制性教学,提倡教师要努力使学生个性得以全面发展。

一、师生关系概述

所谓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与“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是一个有着多种层次、多种意义的复杂体系。陈桂生教授认为:“师生之间实际上存在三重关系,即社会关系、教与学的工作关系以及自然的人际关系。忽视其中任何一种关系都不成其为完满的师生关系,而这些人际关系或社会关系都是以一定教育结构为背景的,师生关系基本上是一种由教与学的活动联结起来的工作关系。”[8]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建立的一种工作关系和组织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教师是领导者,学生是被领导者;这种关系是由教育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师生间良好的工作关系一般表现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同心协力、步调一致,朝着共同的目标奋进,在课堂中充满民主的启发气氛和井然的秩序。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主要包括师生间的认知关系、情感关系。师生间良好的认知关系和情感关系表现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一致性和感情上的融洽。从伦理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体现着师生双方各自应履行自己道德义务的关系。师生间良好的道德义务关系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人成材高度的责任感,忠实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学生对教师的劳动和人格的尊重,自觉地维护教师的声誉和威信。

师生关系是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教师与学生之间所形成的一种特定的关系,它是社会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师生关系既受教育活动规律的制约,又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关系的反映,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有着不同的性质。封建社会的师生关系受着封建等级制度的制约,并服从封建统治阶级的教育目的,强调师道尊严是一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只能绝对服从,不能反问质疑。这是以教师为中心、用棍棒维持学校纪律来压抑学生身心发展的封建社会的师生关系。随着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家提倡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和人的个性解放,提倡以儿童为中心,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继而产生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关系。我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民主平等的关系,这是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社会基础。

当代师生关系理论中存在着两种倾向,即科学主义倾向与人道主义倾向。科学主义力图运用严密的科学研究方法来揭示师生影响的客观规律,使师生关系尽量客观化、科学化;人道主义力图确立师生关系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需要、兴趣、价值和个性全面发展,强调师生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主张采用情感教育。这两种倾向曾经有过争论,各执己见、互相攻短。虽然近年来两种倾向的论争有所缓和,有渐趋融合的态势,但仍然属于师生关系理论中的两股潮流。教育学的科学化包含或主要体现在师生相互影响的科学化上。关系的科学化是随着心理学的科学化及其在教育上的应用而前进的,心理学的科学化则以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而加速。行为主义心理产生于20世纪初,产生的动因之一是对盛行的冯特结构主义心理学内省法的批判。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内省法是主观的,用于心理学是不可能的,只有外显行为是有案可查的和客观的。因此,心理学只研究人的行为,而行为是外界刺激的结果,可以通过行为推知刺激物,也可通过刺激物推知行为,这样,人成了环境的产物,是被动物。这一理论运用于教育,使教育研究逐渐客观化和科学化了。在师生关系上,教师扮演着刺激物的角色,学生则扮演着被刺激物的角色。通过刺激与反应的研究,可以探索出教师刺激学生,学生作出反应的一些规律,再把这些规律广泛运用于师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在这里,教师是主体,是权威;学生是客体,是被动物。但它也确实能使师生关系科学化和程序化。

人道主义倾向则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进入20世纪后,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特别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促使人道主义倾向逐渐进入历史进程的前台。自60年代以来,人道主义倾向日趋发展,大有压倒科学主义之势。它反对流行的行为主义及“所谓”的科学主义,反对把人当成被动物或被刺激物,反对科学化把人变成无血无肉无情感的冷血动物,主张教育学、心理学要从自身入手,以人为研究出发点,强调人的需要、价值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在这种倾向中,美国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做出了重大贡献。人道主义倾向在师生关系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并非教师机械的影响物,他有自己的兴趣和个性,有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能力,因此,应让学生有自立、自主和自强的自由。教师对于学生只是一个咨询者和辅导者,不是决定者,这种倾向在美国和西方一些国家非常盛行。在苏联凯洛夫时代之后,教育学家曾强烈呼吁纠正“教学中无儿童”的现象,实际上是强调重视学生的地位和作用,教师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鼓励学生,坚持民主教育,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这种教育思潮的发展到近年来产生了合作教育学。合作教育学以反对传统的教师决定论或中心论为起点,强调实行人道主义原则,强调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学生是主体,反对强制性教学,提倡教师要努力使学生个性得以全面发展。合作教育学在苏联和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引起了强烈反响。

从本质上说,科学主义与人道主义是不对立的,是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两者相得益彰、互相促进。但由于产生的背景和动因不同、观点的针对性不同,所以两者发生了分歧,乃至争论。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这两种倾向有融合的动向,科学主义日益重视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重视学生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因材施教和个性全面发展问题。人道主义日益借用科学主义的方法和成果,以便努力使自己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上,并且看到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相互影响有其客观的规律,必须遵循有关的科学法则。所以,以发展趋势来看,国外师生关系的理论越来越坚持科学主义与人道主义相结合,这一点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